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半固体-液体两步法克隆的LAK细胞不仅表现对NK敏感的K562细胞和NK抵抗的HL-60细胞强烈的细胞毒性,在二次杀瘤过程中同样高的活性,而且LAK细胞培养上清对白血病细胞系HL-60和新鲜白血病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分化诱导作用。然而不同杀伤活性的LAK细胞培养上清对新鲜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结果表明LAK细胞在直接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还通过分泌一些活性因子间接影响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分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患者树突状细胞(DC)对自身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毒的影响。方法 从CGL患者和正常人末梢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用细胞因子(rhGM-CSF,rhIL-4和rHTNF-α)联合定向诱导培养DC。用CGL细胞抗原致敏DC,再将致敏的DC与CIK共同培养后,检测CIK对不同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CGL患者和正常人的PBMC经细胞因子联合诱导培养后,DC占20.78%-56.0%。CGL患者的CIK和经CGL细胞抗原致敏的DC作用后的CIK,对自身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56.0%和83.4%;正常人对照组则分别为30%和62%。经CGL患者CGL细胞抗原致敏的DC作用后的CIK, K562和SGC-7901的杀伤活性较未致敏的CIK活性低,而正常人对照组则无此现象。结论 从CGL患者的PBMC中能定向诱导扩增出DC。经CGL细胞抗原致敏的DC,能明显增强CIK对自身CGL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4.
抗NKG2D多克隆抗体抑制NK和LAK细胞细胞毒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抗NKG2D多克隆抗体 ( pAb)对NK和LAK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经 10mg/LPHA和 1× 10 6U/LrhIL 2诱导LAK细胞产生 ,再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分选NK细胞并进行表型检测。加入抗NKG2DpAb封闭NK和LAK细胞表面的NKG2D分子后 ,用MTT比色法检测其细胞毒效应。结果 :经FCM分析证实 ,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NK细胞。抗NKG2DpAb能显著抑制NK和LAK细胞对K5 6 2、HepG2细胞的细胞毒效应。NK细胞对两种靶细胞的细胞毒效应分别下降了 82 .9%和 75 .6 % ;LAK细胞对两种靶细胞的细胞毒效应分别下降了 5 2 .8%和 5 0 .2 %。但抗NKG2DpAb不能显著抑制两种效应细胞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的细胞毒效应。结论 :抗NKG2DpAb可通过封闭NK和LAK细胞表面的NKG2D分子 ,抑制其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效应  相似文献   

5.
双特异性抗体对LAK细胞增殖和细胞毒作用影响的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抗CD13与抗HBs的单克隆抗体经化学偶联得到的双特异性抗体,观察该双特异性抗体对LAK细胞增殖和增强细胞毒性的作用。结果显示双特异性抗体显著提高LAK细胞与2.2.15细胞结合率;促进淋巴细胞增殖.^125I-UdR释放试验检测发现双特异性抗体增强LAK细胞对2.2.15细胞的细胞毒性且与抗体浓度呈正相关 。  相似文献   

6.
黄河  张世馥  刘群  周建平  章士伟  章静波 《解剖学报》1999,30(3):276-278,I019
目的 探索HMBA及其衍生物HMBA-I和HMBA-Ⅱ对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细胞生长曲线绘制,集落形成试验,检测HMBA及其衍生物对细胞生长的。以Western blot检测p21,c-fos蛋白表达,以联苯胺染色显示血红蛋白。结果 HMBA-Ⅰ,HMBA-Ⅱ呈现对K562细胞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基因表达产物血红蛋白联苯胺染色呈阳性反应,p21,c-fos蛋白表达有  相似文献   

7.
8.
白血病的诱导分化治疗研究是临床血液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尽管目前除维甲酸以外的分化诱导剂疗效尚不十分肯定 ,但一些细胞因子如IFN ,IL 1 β ,IL 2 ,IL 6等对某些白血病细胞可起到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提示可作为一种诱导分化剂或维甲酸的协同作用因子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作用前后TRAIL对人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KG-1a细胞表面CD34和CD38的表达,二甲氧唑黄(XTT)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白藜芦醇作用前后TRAIL对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藜芦醇作用前后KG-1a细胞表面TRAIL死亡受体表达变化。结果:人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CD34+CD38-占(58.67±2.87)%,10~1 000 ng/ml的TRAIL对KG-1a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对白藜芦醇作用后的KG-1a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白藜芦醇能促进TRAIL诱导KG-1a细胞凋亡,并能上调KG-1a细胞表面TRAIL死亡受体DR5的表达。结论:白藜芦醇能增强TRAIL对人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上调KG-1a细胞表面TRAIL死亡受体DR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rhIL-15和rhIL-2诱生的LAK细胞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rhIL-15激活的LAK细胞的增殖、细胞毒作用及相关表型的变化。方法:通过用不同浓度的rhIL-15和rhIL-2分别诱生 LAK细胞,研究二者诱生的 LAK细胞的增殖状况;当 rhIL-2和 rhIL-15为 1500 U/ml时,MTT法检测 LA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分子表达情况。结果:LAK细胞的增殖对rhIL-2和rhIL-15均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且无明显差异;终浓度为 1500 U/ml时,rhIL-15诱生的 LAK细胞杀伤 K562细胞的能力强于 rhIL-2诱生的 LAK细胞,而对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rhIL-2诱生的LAK细胞却明显高于 rhIL-15诱生的 IAK细胞,且二者杀伤活性均具有时间依赖性;同时rhIL-15诱生的LAK细胞的CD3-CD56+细胞、Cd94+细胞百分率均高于rhIL-2诱生的LAK细胞。结论:rhIL-15在体内对NK细胞功能可能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黑菇多糖对人白血病细胞系U_937的增殖及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黑菇多糖体外处理人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分化模型U937细胞,结果表明黑菇多糖明显抑制U937细胞体外增殖(IC50280μg/ml)并诱导细胞向终末方向分化。经黑菇多糖诱导后的U937细胞,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标志和生化特征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12.
胸腺因子D对LAK细胞活性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利用MTT法和4小时51Cr释放法,在有或无IL-2存在的情况下,研究了TFD对正常人PBMC体外增殖、LAK活性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TFD不能促进静止的淋巴细胞增殖,也不能诱导出高活性的LAK细胞,但可促使经IL-2活化的淋巴细胞进一步增殖如先用IL-2活化淋巴细胞24小时,再加入TFD联合诱导,第4天时,LAK活性可达81.3±6.5%,明显高于单用IL-2组(P<0.01)。  相似文献   

13.
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克隆和分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探讨从人胚脑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在增殖和分化方面的生物学特点。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 4月龄人胎中脑组织中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 ,用有限稀释法获得单细胞克隆球 ,消化后用含 Brd U的培养液培养 ,待形成神经干细胞球后 ,进行 Brd U和nestin免疫荧光检测。取第 4代神经干细胞球用含 10 % FBS的培养液诱导分化 ,3周后分别进行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 MAP-2、GFAP和 CNP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 ,单细胞悬液培养 2周后可形成神经干细胞球 ;神经球 Br-d U和 nestin免疫荧光检测均呈阳性 ;神经干细胞分化后呈 MAP-2、GFAP和 CNP阳性的三种类型细胞 ,但分化的神经元数量较少、胞体较小、突起较少。提示从人胚中脑组织中分离得到的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 ,并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多分化潜能 ;与啮齿类动物相比 ,人神经干细胞增殖速度较慢 ,分化的神经元较少且稍欠成熟  相似文献   

14.
蝌蚪提取液对小鼠红白血病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白经修  于静 《解剖学报》1995,26(4):403-405
蝌蚪提取液(T-871)与DMEM培养基按1:50(v/v)混合制成T-871培养基。作为研究分化模型的小鼠红白血病细胞(MEL)培养于T-871培养基中。结果发现T-871诱导MEL发生终末分化,即在其胞质中有血红蛋白合成。用流式细胞仪(FACS-420)分析经T-871培养的MEL,证明其P^53蛋白含量降低。由于P^53蛋白是细胞由G1期转变为S期所必需的,所以本研究认为MEL中P^53蛋白  相似文献   

15.
用胶体金(cAu)标记PHA、ConA,制备出cAu-PHA和cAu-ConA金探针。电镜示踪显示,该金探针与LAK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后,可在2小时内发生完全内化。主要定位于LAK细胞的溶酶体内,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定地滞留在LAK细胞内,故可作为LAK细胞可靠的示踪标志物。将内化有金探针的LAK细胞输入荷结肠癌的裸鼠体内,然后对不同时间的各种组织分别作光镜银染和电镜观察,既可清楚地显示LAK细胞在组织中的分布,也可对LAK细胞与靶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仔细的观察。结果为LAK细胞的体内示踪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硒对LAK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硒在体外对LAK细胞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证明在LAK细胞的诱导阶段加入10~5~10mol/L亚硒酸纳能增强LAK细胞的杀伤和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测Tac(IL—2Rα)表达,Slot-Blot检测硒对LAK细胞的IL—2Rα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硒能增强LAK细胞的Tac抗原表达和IL-2RαmRNA的水平,提示硒可能通过促进Tac的表达增强了LAK细胞对IL—2的敏感性,从而提高了LAK细胞的增殖及杀伤活性。因此硒可望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用于抗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rIL-6对LAK细胞的调节效应,进行了rIL-6对小鼠脾脏LAK细胞功能影响的体内外实验研究。实验采用C_(57)BL/6荷瘤或正常小鼠,给予rIL-6或生理盐水,15d后取小鼠脾细胞诱导活化后进行LAK杀伤功能测定。结果表明①rIL-6在体外对LAK杀伤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反应关系;②体内注射rIL-6后对正常鼠和荷瘤鼠LAK细胞的诱导及杀伤活性均有促进作用;③荷瘤对正常鼠LAK细胞功能有抑制作用,而rIL-6对荷瘤所致LAK细胞功能下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提示rIL-6对小鼠脾脏LAK细胞杀伤活性的促进效应可能是rIL-6发挥抗癌作用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8.
嗅鞘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嗅鞘细胞(OECs)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取孕14d的SD胚鼠嗅球和腹侧中脑组织,分为OECs+NSCs共培养组和NSCs单独培养组进行培养。用p75免疫组化法,p75、BrdU/nestin、GFAP、NF(神经原纤维)和p75/nestin免疫荧光法分别鉴定OECs和NSCs并观察其增殖与分化。在培养7d时,绝大多数OECs呈梭形且发出2~3个突起,少量呈扁平椭圆形,两者均呈p75阳性。在7d时,单独培养的NSCs表现为典型的神经球悬浮生长,呈BrdU/nestin阳性;14d后偶见神经球贴壁分化,球中的少数细胞呈绿色荧光标记的NF阳性,大部分呈GFAP阳性。在5d时,OECs+NSCs共培养组形成神经球;10d时球体积不断增大,球心透亮度良好;12d后神经球的体积不再增大,开始贴附在OECs上生长,可见神经球向四周伸出突起并开始分化;14d时NSCs紧贴OECs生长并同OECs广泛交织在一起,可见NSCs和OECs分别呈nestin和p75阳性,NSCs中的大部分呈NF阳性,小部分为GFAP阳性。NSCs单独培养组和OECs+NSCs共培养组中NF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7.2%和69.5%,前者明显少于后者(P<0.05)。以上研究结果提示OECs有促进NSCs增殖和诱导其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模型,为将MSC3用作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用成骨添加剂(地塞米松10^-8mol/L、β-甘油磷酸钠10mmol/L、维生素C50mg/L)定向诱导传代大鼠骨髓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通过形态学、生长曲线、免疫细胞化学及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成骨细胞。结果诱导组具有成骨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特点,增殖相对缓慢,但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结论建立了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MSCs向成骨细胞转化的模型,成骨添加剂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可迅速大量获得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0.
胎儿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10~38周胎儿输卵管上皮细胞特别是纤毛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光镜下10周胎儿输卵管壶腹部管腔狭小,上皮为较原始的单层柱状上皮,12周粘膜上皮出现小的皱褶,16~17周形成短的绒毛样突起,19~32周渐形成复杂的粘膜皱襞,至38周粘膜皱襞已接近成体.电镜下17周上皮中偶见单纤毛细胞,胞质内细胞器较发达,糖原含量丰富,19周出现少量纤毛细胞,胞质细胞器发达,可见溶酶体,此时纤毛较短,不具9×2+2微管结构,非纤毛细胞也有各种细胞器,但不含溶酶体.20周~30周纤毛细胞仍稀少,至32周以后纤毛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其胞质中细胞器发达,糖原丰富,纤毛具有典型的9×2+2微管结构,36~38周可见形态分化较完好的纤毛细胞,非纤毛细胞顶端明显突向管腔,甚至落入管腔中,胞质内未见膜包的分泌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