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 1995年 1— 1996年 12 (甲组95 2例 )及 2 0 0 0年 1月— 10月 (乙组40 8例 )出院的所有符合CCMD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病人用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 一、首选药物 :甲组药物首选率依次为 :氯丙嗪 45 5例 ( 4 7 79% ) ,奋乃静 130例 ( 13 6 6 % ) ,氯氮平 10 7例 ( 11 2 4% )。乙组首选率依次为 :维思通 12 0例 ( 2 9 41% ) ,氯丙嗪 93例( 2 2 79% ) ,氟哌啶醇 91例 ( 2 2 30 % )。甲组有 2 6 3例 ( 2 7 6 3% )首选常温或快速氟哌啶醇注射治疗 ,乙组有 16 0例( 39 2 2 % )。二、换药情况 :甲组第一次换药选药顺…  相似文献   

2.
急性髓系白血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白血病细胞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水平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4 9例初治、10例复发AML患者血清及人白血病细胞系U937、K5 6 2、HL - 6 0、TF - 1和NB4培养上清液 (4 8小时 )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五种人白血病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均测到VEGF高表达。 4 9例初治、10例复发AML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 2 0 1 17± 110 93pg ml和 2 32 5 9± 118 6 2pg 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2 5 6 2± 4 5 4 3pg ml;p <0 0 5 )。初治AML患者中VEGF高表达组 (>2 0 1 17pg ml)完全缓解 (CR)率为 4 8% ,低表达组 (<2 0 1 17pg ml)CR率为 77%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刺激白血病细胞增殖、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AML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预后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B(interlukin- 1B,IL - 1B)基因启动子区域 - 5 11C/ T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receptor antagonist,RN )基因在慢性乙型肝炎及正常人群中的多态性 ,初步分析其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 方法 对 1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 2 4 9名正常人 IL - 1B、 RN基因进行PCR扩增 ,其中 IL - 1B基因用 Ava 限制性内切酶对 PCR产物进行消化 ,然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对IL- 1B、RN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 结果  IL- 1B基因在正常人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 - 5 11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5 0和 0 .4 8,- 5 11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5 0和 0 .5 2。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CC型 :0 .2 6(6 5 / 2 4 9)和 0 .2 4 (4 5 / 190 ) ;CT型 :0 .4 7(118/ 2 4 9)和 0 .4 9(94 / 190 ) ;TT型 :0 .2 7(6 6 / 2 4 9)和 0 .2 7(5 1/190 )。IL- 1B基因启动子 - 5 11位点 CC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 DNA水平明显降低 (P<0 .0 5 )。在IL- 1RN的 5种不同组合等位基因 ,只发现 1/ 1、1/ 2、2 / 2和 1/ 4四种基因型 ,其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中的分布为 1/ 1型 :0 .88和 0 .81;1/ 2型 :0 .0 9和 0 .16 ;2 / 2型 :0 .0 1和 0 .0 1;1/ 4型 :0 .0 2和 0 .0 2。其中 IL - 1RN* 1等位基因频率在慢性乙型肝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老年哮喘患者在不同病期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IFN -γ、IL - 4的变化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 ,测定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和健康老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IFN -γ、IL - 4的百分率 .结果 CD3 CD8 淋巴细胞IFN -γ表达率 ,急性发作期组 (10 .5± 4 .6 % )低于缓解期组 (17.5± 3.8% ,p <0 .0 5 )和对照组 (18.4± 5 .9% ,p <0 .0 5 ) ;IL - 4表达率急性发作期组 (2 .6± 2 .2 % )高于缓解期组 (1.3± 0 .9% ,p <0 .0 5 )和对照组 (1.5± 0 .8% ,p <0 .0 5 ) ;CD3 、CD8 淋巴细胞IFN -γ表达率 ,急性发作期组 (31.4± 10 .3% )显著高于缓解期组 (2 0 .2± 12 .3% ,p <0 .0 5 )和对照组 (2 1.3± 10 .4 % ,p <0 .0 5 ) .结论 向Th2偏移的Th1/Th2失衡 ,可能与老年哮喘患者病情发展有关 .  相似文献   

5.
(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D调查研究广州地区围产儿脏器重量及大小测量的研究  (施全等 ) 10(2 ) :97.广州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吸入变应原调查分析  (孙宝清等 ) 10 (3) :2 17.广州地区尿NAG和UMA参考范围调查  (高月亭等 ) 10 (4) :345 .广州东山区地中海贫血和G6PD缺乏症的调查  (景尉等 ) 10(5 ) :4 2 1.小榄地区外地民工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情况分析  (伍业星等 ) 10 (6 ) :4 86 .F分子生物学、基因、遗传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  (冯端兴等 ) 10 (1) :5 .新生儿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多样…  相似文献   

6.
吸毒者药物成瘾严重程度初步测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量药物成瘾综合指标和严重程度。方法 :自行设计“30项药物成瘾严重程度问卷”(30ItemsDrugAddictionSeverityQuestionnaire,DASQ - 30 ) ,对哈尔滨、南京、云南和重庆四地区戒毒治疗机构收治的35 9例药物成瘾者进行结构性访谈测试和自评。采用BDI- 13测查DASQ - 30的内容效度。结果 :30项问题单项分值超过 4分的有 4个项目 ,分别是累积药物滥用时间 (4 45± 1 0 5 )、对毒品的渴求感 (4 33± 1 30 )、起床后首次用药时间 (4 2 3± 1 18)和用药频率 (4 0 5± 0 94)。 9项因子平均分依严重程度大小依次排列如下 :家庭危害后果因子 (3 35± 1 38) ;药物滥用基本情况因子 (3 2 6± 0 99) ;复吸因子 (3 0 4± 1 12 ) ;精神依赖性因子(2 97± 1 2 8) ;身体依赖性因子 (2 95± 1 14) ;身体损害因子 (2 83± 1 6 0 ) ;社会危害后果因子 (2 47± 1 2 3) ;艾滋病知识、行为危险性因子 (2 13± 1 31) ;多药滥用因子 (1 86± 0 85 )。BDI- 13总均分为 16 2 0± 7 6 6 ;BDI- 13与DASQ - 30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 0 5 2 (p<0 0 1)。结论 :本调查对药物滥用相关的 30项问题 ,及其以此为基础归纳为 9个因子进行分析 ,结果反映了该群体药物滥用综合情况、严重程度及其各相关因子的分布情况。本研究  相似文献   

7.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活化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 (CA)患者外周血CD6 9和HLA DR分子在T淋巴细胞上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 30例CA患者外周血T细胞CD6 9和HLA DR抗原的表达 ,并以 3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CA患者外周血CD3 T细胞CD6 9的表达 (6 6 3%± 3 13% )与正常人对照组 (5 12 %± 1 6 4 %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D4 T细胞CD6 9的表达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CD8 T细胞表达CD6 9水平 (4 6 1%± 3 0 9%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6 7%± 1 31% ,P <0 0 1) ;患者组CD3 T细胞中HLA DR 细胞 (2 1 6 5 %± 8 84 % )比对照组 (13 5 6 %± 5 15 % )显著增高 (P <0 0 0 1)。结论 :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激活以CD8 T细胞为主 ,其免疫激活状态在抗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MRP-1/CD9基因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筛选和鉴定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片段 ,探讨胃癌的癌变分子机理。方法 应用荧光 m RNA差异显示技术对胃正常黏膜、癌前病变及癌组织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其中的运动相关蛋白 (motility- related protein- 1,MRP- 1/CD9)基因 ,用 Northern印迹及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在正常及不同病理状态下该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 Northern印迹结果与 m RNA差异显示的结果相符合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显示 MRP- 1/CD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0 .31± 0 .18)低于相应的正常胃黏膜 (0 .4 9± 0 .2 4 )及癌前病变组织 (0 .4 7± 0 .18)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在胃癌中 ,MRP- 1/CD9在弥漫型胃癌中的表达 (0 .2 2± 0 .17)明显低于肠型胃癌 (0 .38± 0 .16 ) (P<0 .0 5 )。结论 与正常胃黏膜及癌前病变组织相比 ,MRP- 1/CD9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 ,提示 MRP- 1/CD9基因的表达情况可能与胃癌的发病及其组织学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9.
兰州地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发病情况及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兰州地区前列腺增生 (BPH)和前列腺癌的发病情况 ,调查了该地区 5 0岁以上男性 135 6人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 (L)、前列腺体积 (V)、直肠指检等情况 ,测量了 14 5人血清睾酮 (T)、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结果显示 ,BPH发病率占总调查人数的 35 .0 3% (4 75 / 135 6 ) ,城市人口发病率 4 1.0 4 %(2 5 2 / 6 14 ) ,农村人口发病率 30 .0 5 % (2 2 3/ 74 2 ) ;城市人口明显高于农村 (P <0 .0 5 )。前列腺癌占总调查人数的2 .5 0 % (34/ 135 6 ) ;城市职工 3.0 9% ,农村人口 2 .0 2 % ;城市人口同样高于农村人口。前列腺癌组PS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城镇职工的BPH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高于农村人口 ,与年龄、城乡地区、饮食结构有关 ,已成为常见的老年病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儿童肾脏病患者血清白介素 - 2 (IL - 2 )、白介素 - 6 (IL - 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GF -Ⅱ )的含量 ,探讨细胞因子与肾脏病的关系 ,采用RIA法检测了不同肾脏病儿童患者血清IL - 2、IL - 6、IGF -Ⅱ的水平。结果显示 ,正常儿童血清IL - 2含量为 1 .6 0± 0 .32 μg/L、IL - 6为 37.0± 6 .0ng/L、IGF -Ⅱ为 0 .30±0 .1 5μg/L。正常男女性儿童之间血清三个细胞因子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正常儿童与成年人之间三个细胞因子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清IL - 2含量为 1 .96± 0 .4 4 μg/L、IL - 6为 5 4 .9± 2 0 .9ng/L、IGF -Ⅱ为 0 .5 2± 0 .1 5 μg/L ;急性肾炎血清IL - 2含量为 1 .92± 0 .4 7μg/L、IL - 6为 76 .3± 36 .2ng/L、IGF -Ⅱ为 0 .6 2± 0 .2 2 μg/L ;紫癜性肾炎血清IL - 2含量为 1 .91± 0 .33μg/L、IL - 6为 5 5 .5± 1 5 .1ng/L、IGF -Ⅱ为 0 .5 0± 0 .1 9μg/L ;肾病血清IL - 2含量为 1 .96± 0 .6 5 μg/L、IL - 6为 5 6 .2± 2 8.4ng/L、IGF -Ⅱ为 0 .5 9±0 .2 8μg/L ;不同肾脏病儿童三个细胞因子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提示 :不同肾脏病儿童血清IL- 2、IL - 6、IGF -Ⅱ含量升高表明 ,这三个细胞因子均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表达异常在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剂量CCl4后肢皮下注射 ,并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 ,检测肝脏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和游离脂肪酸 (FFA)含量及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FFA含量 ,并做病理切片 ,测定肝脂变面积。提取肝脏总RNA ,运用半定量RT -PCR方法对肝脏PPARα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肝脏TG、TC、FFA含量分别为 ( 1 88± 0 2 0 )mmol·L-1、( 11 0 3± 1 12 )mmol·L-1和 ( 12 6 0 38± 15 1 2 7) μmol·L-1,正常对照组则为 ( 0 5 3± 0 10 )mmol·L-1、( 1 2 5± 0 2 5 )mmol·L-1和 ( 334 30± 2 7 0 9) μmol·L-1(P <0 0 1)。血清ALT、TNF-α和FFA含量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肝脏PPARα的灰度比值 :脂肪肝模型组 0 4 1± 0 2 8,正常对照组 1 4 1± 0 2 9(P<0 0 1)。结论 :肝细胞中毒性脂肪肝时 ,肝脏PPARα表达减少 ,使肝中脂质的利用和脂肪酸的氧化均发生障碍 ,导致肝脂蓄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CTLA4 -FasL基因转移联合应用供者脾细胞输注延长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移植的第0天,C5 7BL 6 (H 2 b,B6 )小鼠经尾静脉注射BALB c(H 2 d)小鼠脾细胞和5×10 9空斑形成单位 毫升(pfu ml)CTLA4 - FasL重组腺病毒(AdCTLA4 - FasL) ,同一天进行皮肤移植,每天观察移植物存活情况。耐受小鼠尾静脉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CTLA4 FasL融合蛋白的体内表达;于第2 0天对受体小鼠进行迟发型超敏反应、单向混和淋巴细胞反应(MLR)、IL- 2逆转试验、过继转移实验和嵌合体检测等耐受状态的检测,以探讨耐受机制。结果:经尾静脉输注供体脾细胞及AdCTLA4 - FasL的B6小鼠,皮肤移植物的平均存活时间达(42 8±2 6 )天(n =6 ) ,而对照的未处理组,绿色荧光蛋白(EGFP)腺病毒处理组,重组腺病毒AdCTLA4Ig组和AdCTLA4 FasL处理组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0 .1±0 . 4 1)天(n =6 )、(10-.5±1.4 )天(n =6 )、(12 . 8±1. 1)天(n =6 )、(2 0 .0±2 .5 )天(n =6 )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0 .-0 1) ;皮肤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受体小鼠对供体抗原的低应答可以通过脾细胞被过继转移;DTH反应受到抑制、MLR活性特异性降低,且可以被外源性IL 2部分逆转。结论:供体脾细胞输注和腺病毒介导CTLA4 - F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环孢霉素A(CsA)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及心肌纤维化的程度,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2和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 2和TIMP1表达的变化,为探寻CsA诱导心肌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4只健康雌性6~8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CsA组、中剂量CsA组和高剂量CsA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g·kg~(-1)·d~(-1)CsA、12. 5 mg·kg~(-1)·d~(-1)CsA和25 mg·kg~(-1)·d~(-1)CsA,分别在第1、2、3周时处死大鼠。利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结构,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MMP9、TIMP2和TIM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可见,随着CsA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心肌组织形态结构损伤严重,逐渐出现心肌灶状坏死及纤维化。Masson染色结果亦可见心肌纤维化程度随着时间和剂量的增加逐渐加重。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CsA导致大鼠心肌纤维化的过程中,同一时点MMP2和TIMP2随CsA剂量增加表达显著增高(P 0. 05)。第1周MMP2高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减低; TIMP2则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高(P 0. 05)。与对照组相比MMP9和TIMP1表达则减低。各用药组MMP9第1周低表达,第2周表达增高,第3周表达减低(P 0. 05);同一时点,CsA对于MMP9表达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TIMP1随CsA剂量增加表达增高(P 0. 05)。结论:CsA可引起大鼠心肌损伤及间质纤维化,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CsA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与MMPs/TIMPs表达的改变及MMPs/TIMPs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源 (angiotensinogen,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 (- 6 ) A- G和 (- 2 0 )A- C位点变异与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经典的饱和酚 /氯仿抽提法提取哈萨克族正常人 74名和高血压患者 12 5例白细胞基因组 DNA,通过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测序等技术 ,鉴定不同个体 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 (- 6 )、(- 2 0 )位等位基因的类型 ,观察在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1)哈萨克族人 AGT基因 - 16 4~ 73区域仅存在 (- 6 ) A- G、(- 2 0 ) A- C两种变异。(2 ) AGT基因 (- 6 )位点 AA、AG、GG基因型的频率在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分别为 0 .39、0 .4 5、0 .16和 0 .4 9、0 .4 9、0 .0 2 ,两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 (χ2 =8.5 6 ,P=0 .0 14 )。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6 2、0 .38和 0 .73、0 .2 7,差异存在显著性 (χ2 =5 .35 ,P=0 .0 2 1)。(3) AGT基因 (- 2 0 )位点 AA、AC、CC基因型频率在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分别为 0 .6 9、0 .2 6、0 .0 5和 0 .6 5、0 .32、0 .0 3,差异无显著性 (χ2 =2 .4 2 ,P=0 .30 ) ;A、C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 0 .82、0 .18和 0 .82、0 .18,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P=0 .99)。(4) AGT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和MMP 2、MMP 9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 ,探讨鼻咽癌细胞早期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 收集 4 5例确诊的鼻咽原发癌活检组织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MIF和MMP 2、MMP 9的表达 ,并分析患者的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在 4 5例鼻咽原发癌组织中 ,MIF、MMP 2和MMP 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7 8% (35 / 4 5 )、6 4 4 % (2 9/ 4 5 )和 71 1% (32 / 4 5 )。其中 ,癌细胞MIF和MMP 9的表达水平均显示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二者表达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 (P值均 <0 0 5 )。MIF阳性组的癌细胞MMP 9的表达 (5 0 2 %± 33 5 % )明显高于MIF阴性病例 (11 7%± 2 2 7%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且MIF的表达与MMP 9的表达亦呈正相关 (rs=0 .4 92 ,P <0 0 1) ,但癌细胞MMP 2的表达与MIF、MMP 9的表达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则均未显示相关性。以Schmincke型生长方式分布的癌细胞MIF表达水平 (6 7 4 %±35 2 % )也高于以Regaud型方式分布的癌细胞 (32 9%± 2 9 7%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癌细胞的MIF和MMP 9同步过表达 ,可能在鼻咽癌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β-淀粉样蛋白 ( Aβ)和载脂蛋白 E4( Apo E4)对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作用 ,本文采用了神经细胞培养、MTT比色法、免疫组化及图象分析等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 1) MTT法测得 Aβ( 3 1 - 3 5) ( 10 μmol/ L) +Apo E4( 10 μg/ ml)和 Aβ( 3 1 - 3 5)( 2 0μmol/ L ) +Apo E4( 10μg/ ml)的 OD值 ,分别为 0 .197± 0 .0 2 1和 0 .191± 0 .0 2 4,明显低于对照组 ( 0 .2 2 9± 0 .0 3,P<0 .0 5 )。( 2 )这两组神经元胞体的最长径分别为 ( 10 .0 7± 1.98)μm和 ( 10 .0 1± 1.6 8)μm;最短径分别为 ( 6 .40± 0 .77)μm和 ( 6 .2 8± 0 .89) μm,明显低于对照组、Apo E4组、Aβ( 3 1 - 3 5) 组的最长径和最短径 ( P<0 .0 5 ) ;其突起平均长度分别为 ( 2 6 .36± 7.73) μm和 ( 2 3.86± 7.2 9)μm,明显低于对照组 ( 30 .88± 9.79)μm、Apo E4组 ( 30 .6 0± 7.30 )μm以及 Aβ( 3 1 - 3 5) ( 10μmol/ L )组 ( 2 8.34± 4.40 )μm( P<0 .0 5 )。 ( 3) Aβ( 3 1 - 3 5) ( 2 0 μmol/ L)组的突起平均长度为 ( 2 6 .81± 5 .42 ) μm,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 30 .88± 9.79) μm和Apo E4组 ( 30 .6 0± 7.30 )μm ( P<0 .0 5 )。本研究结果提示 ,Aβ( 3 1 - 3 5) +Apo E4对神经元的抑制作用较 Aβ(  相似文献   

17.
张爱国  余凌  王雪琳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28-30,7,11
目的:探讨吸入异氟醚和安氟醚预处理对实验小鼠肝组织Bcl-2和Bax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安氟醚预处理组(E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I组),每组60只;各组又分为麻醉前(T0)、麻醉即刻(T1)、麻醉2h(T2)、麻醉4h(T3)、麻醉6h(T4)和麻醉终止后2h(T5)。取两组各时相肝组织检测Bcl-2和B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两组Bcl-2 mRNA及Bcl-2和Bax蛋白水平在T1表达均有所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5表达上调(P<0.05或P<0.01),并随麻醉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即T4时上调最明显(P<0.01);麻醉停止后(T5)开始恢复。两组Blc-2蛋白水平在T2~T5均较T0时增加,而Bax蛋白在T3~T5时增加(P<0.05或P<0.01);两组Bcl-2/Bax蛋白比值与T0时相比,E组在T1~T3、I组在T1~T5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吸入安氟醚、异氟醚后肝组织Bcl-2和Bax表达增加,以Bcl-2更为明显;安氟醚、异氟醚预处理保护肝脏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3,32(4):336-336
(上接 2 0 0 3年 6月第 32卷第 3期 2 19页 )省部级奖 (2 5项 4 2篇 )19应建明 ,金燕燕 ,王衡 ,等 .hTRT催化功能区基因克隆及其在肿瘤中的表达 .1999,2 8:85 .2 0刘坤平 ,张永东 ,原伟权 ,等 .结肠直肠癌cyclinD1及 p16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1999,2 8:2 93. 刘坤平 ,莫鉴峰 ,谢芝香 ,等 .结直肠癌mdm2、p2 1和p5 3蛋白的表达 .2 0 0 0 ,2 9:6 9.2 1折晓宁 ,陈杰 ,刘彤华 ,等 .人神经母细胞瘤中bcl 2基因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间的关系及p16基因的表达 .1997,2 6 :2 89.2 2申姜颖 ,李伟 ,黄庆玉 ,等 .微波辐射下螯合剂脱钙技术在骨大切片制…  相似文献   

19.
李敏  王文福  汪青 《解剖与临床》2004,9(4):241-243
目的 :通过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MMP - 2 )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 2 (TIMP - 2 )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5 1例宫颈癌和 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MP - 2和TIMP - 2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 - 2、TIMP - 2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均无表达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4 .5 % (38/ 5 1)、4 7.1% (2 4 / 5 1)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MMP - 2、TIMP - 2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 ,但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MMP - 2、TIMP - 2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MMP - 2、TIMP - 2可作为预测宫颈癌侵袭转移潜能和临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说明 :(1)姓名顺序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2 )作者、文题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 ,最后为起页A安同岭  (3 ) :2 15BBruceA .Lessey  (5 ) :477步宏  (1) :89  (1) :92  (2 ) :12 4CCharlesM .Perou  (5 ) :477蔡俊杰  (1) :61  (3 ) :195蔡崎  (4 ) :3 2 3蔡三军  (4 ) :3 2 3曹建初  (4 ) :3 94曹金伶  (6) :5 3 0曹军田  (3 ) :2 0 9曹素梅  (6) :5 3 4曹文枫  (5 ) :45 3曹阳  (3 ) :2 61柴立军  (6) :5 0 6昌红  (4 ) :3 93常彬  (5 ) :40 9  (5 ) :413常春康  (3 ) :2 2 6常秀青  (3 ) :2 88  (5 ) :495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