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一种,是将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刻制或绘制成网壮带有间隙的支架,置入冠状动脉狭窄节段支撑血管壁,保持管腔血流通畅.是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减少PTCA后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和后期再狭窄,以保证血流通畅.现将我科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62例患者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一种,是将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刻制或绘制成网壮带有间隙的支架,置入冠状动脉狭窄节段支撑血管壁,保持管腔血流通畅。是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减少PTCA后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和后期再狭窄,以保证血流通畅。现将我科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62例患者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于1987年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成功。该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冠心病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它是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后的原狭窄部位置入支架,以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改善心肌供血,达到治疗目的。具有效果可靠、手术简便、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自从1977年Gruntzig首次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以来,介入性导管诊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成果令人瞩目,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恢复快等优点。但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其术后可能合并多种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影响病人的预后,因此应早期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本院自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实施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加内支架置入术166例,我们采用合理的护理模式对该术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效果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从1977年Gruntzig首次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以来,介入性导管诊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成果令人瞩目,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1].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分析1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方法对2004年6月~2007年6月间166例冠脉内支架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166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100%。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虽有一定的风险,但只要术前做好准备工作,术中与医生紧急配合,可提高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术后认真细致的护理是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10.
11.
励慧君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73-73,79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加支架术的护理。方法:对119例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术期护理过程的总结。结果:11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满意出院。结论:病房护士掌握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健康教育等方法,大大的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2008年4月,我院为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积极做好心理护理以减少患者心理障碍,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PS)中实时冠状动脉定量分析(QCA)的应用。方法 在82例行ICPS冠心病患者中,通过QCA法和目测法采集病变血管的相关参数,并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各项参数对比。结果 病变长度[分别为(21.20±6.16)mm、(24.33±7.66)mm]、最小管腔直径[分别为(1.24±0.39)mm、(1.41±0.43)mm]、面积狭窄率[分别为(68.22±9.88)%、(74.44±9.8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QCA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有效指导支架置入并初步判定即刻疗效,是一种客观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缝护理模式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CAS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5月在濮阳市某医院行CASI治疗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缝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CASI前准备时间、介入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3 d时的SAS及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ASI前准备时间、介入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56%(2/36),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P=0.011)。结论 无缝护理模式在CASI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患者康复效果,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PCI)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冠心病治疗方法,但术后抗凝药物的合理应用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笔者总结了106例冠脉内支架术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了抗凝药物的使用方法及用药的依据,提出术后抗凝治疗方面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严格控制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滴速及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及血栓形成及其他并发症,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管腔狭窄的疾病,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狭窄大于70%的患者卒中率可高达13%。近年来,血管内支架置入术(CAS)以其创伤小、痛苦少、易于被患者接受,至今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1],笔者所在医院自2009年7月-2010年7月行CAS手术患者12例, 相似文献
17.
食道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是一项新的介入治疗技术,目的是对各种肿瘤引起的管腔狭窄通过内支架置入术,以重建管腔维持其功能,解除晚期食道癌患者的痛苦,缓解患者的吞咽困难。通过对56例不适宜手术的晚期食道癌患者采用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的配合和护理,39例恢复正常饮食,17例可进半流饮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相关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2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198例非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同样的临床治疗方法,比较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置人成功率上,两组患者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老年组有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16%,非老年组有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方法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置人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11)
目的通过对护理个案的描述,探讨脑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疾病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入院主因、现病史、既往史及入院后各项检查结果的分析及评估,并随时关注患者入院后各项检查化验结果变化情况,主管医生及时调整相关治疗用药,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找出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主管医生采取对症治疗以及护理方面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患者入院第6天语速较前好转,右肢活动较前灵活有力,NIHSS评分3分,第8天饮水不呛咳,洼田饮水试验2级,经精心治疗及护理14d后,患者病情平稳,准予出院。结论临床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病情相对较为复杂,但只要治疗及时护理得当,可控制病情并好转出院,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介入放射治疗学的迅速发展,对于一些不能手术治疗的外压性肿瘤引起的支管支气管狭窄,放入自扩金属支架是一种行之有效、维持气道通畅的始息治疗方法,使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为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创造时机,现将我们对气管支气管恶性狭窄放入金属支架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