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杭州市空巢老人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空巢老人健康养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杭州市2个城区(拱墅和上城)和3个郊县(淳安、建德和临安)各200名空巢老人进行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问卷调查,根据量表得分分析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992名空巢老人,其中男性451人,女性541人,平均(74.78±6.71)岁。"行动""自己照顾自己""日常生活""疼痛/不适"和"焦虑/抑郁"5个维度上有困难或有问题者分别占16.13%、11.09%、19.76%、48.49%和29.84%,其中"日常生活""疼痛/不适"和"焦虑/抑郁"维度有困难或有问题的比例农村均高于城市(P0.05)。EQ-5D效用值最高为0.85分,最低为-0.11分,平均为(0.75±0.13)分,未患慢性病、遇到烦恼会倾诉、遇到困难会求助、参加党团和社区等组织活动的空巢老人EQ-5D效用值相对较高(均P0.05);收入够用的空巢老人EQ-5D效用值最高,其次是收入一般够用和有困难者(均P0.01);选择子女赡养为最佳养老方式的空巢老人EQ-5D效用值最高,其次是选择个人自养和社会养老为最佳养老方式者(均P0.01)。结论杭州市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能力和健康状况较差,患慢性病、不倾述、不求助、不参加社会活动以及收入不高是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其生命质量状况,并进一步探究其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中4 278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数据资料,对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对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进行度量。结果 2018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达到76.18%,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人占41.91%,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效用值明显低于非慢性病患者;性别、受教育程度、睡眠时间、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以及慢性病患病数是影响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 应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重点关注女性、多种慢性病共存等人群,加大对于社区的政策和基金支持,健全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江苏省老年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8年第6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的江苏省老年人口数据,基于欧洲5维健康量表(EQ-5D)中国效用值积分体系计算健康效用值,并通过秩和检验、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3 273名老年人EQ-5D各健康维度中,最差的维度是疼痛/不适方面,有33.15%的老年人存在中度及以上困难;最好的维度是自我照顾,仅有7.36%的老年人自我照顾存在困难。T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以及不同健康状态和健康行为的老年人EQ-5D健康效用值存在差异(P 0.05)。结论江苏省老年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受年龄、性别、居住地、收入、患病情况、健康行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应根据老年人群特点,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黎族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黎族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海南省黎族地区5个市县城乡60岁~老年人2 208人;采用生存质量(SF-36)量表对其生存质量进行测量,用多变量方差分析、χ2检验及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黎族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53.35%,男性47.43%,低于女性的59.33%.城市老年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e)、躯体疼痛(8P)、总体健康(GH)、活力(VT)、精度健康(MH)维度评分均高于农村老年人(P<0.000 1),而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慢性病、体育锻炼、子女的生活状况、年龄、经济收入.患慢性病老年人生存质量低于无慢性病者.年龄越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子女生活状况越好、月人均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得分越高.结论 海南省黎族地区城市老年人生存质量优于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体育锻炼、慢性病、子女的生活状况等.  相似文献   

5.
罗敏  宛云英  张菊英  应桂英  甘华平  谭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695-2697,2710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乡老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四川省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西部扩点资料,描述四川省城乡老人的生命质量现状,运用多水平方差成分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较农村老年人好,城市与农村老年人均在疼痛/不适方面的问题最为严重,城乡老人存在问题的百分比分别为19.3%和29.7%.城乡老人生命质量的共同影响因素为人均年收入、是否患慢性病、行走失能和视力失能;差异因素为性别、年龄和听力失能.[结论]城乡老人的生命质量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应采取针对措施提高城乡老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山西省城乡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487名山西省城乡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测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对该群体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老年人;除情感维度外,其余7个维度得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医疗保障、慢性病、居住地、居住方式、吸烟、饮酒、睡眠和婚姻状况。结论:山西省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好于农村老年人;政府部门应针对山西省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现状制定具体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健康效用值能反映人们对某种特定健康状态的偏好。本文旨在基于健康效用探讨农村居民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方法 利用EQ - 5D - 5L量表对农村16岁以上常住居民的生命质量进行测量,共收集1 045份有效样本。基于我国居民健康效用积分体系计算健康效用值,并采用非参数检验和Tobit回归法探讨不同特征人群健康效用值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样本人群存在问题最多的是疼痛/不舒服和焦虑/抑郁2个维度(分别占42.0%和21.1%),EQ - VAS平均得分为(83.82±15.36)分,样本人群健康效用值为( 0.923±0.136)。差异性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从业状况和慢性病患病的农村居民健康效用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obit回归显示随着年龄增大,无业、体力活动不足、患慢性病人群的健康效用值降低。结论 安徽省农村居民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略低;样本人群的疼痛/不舒服问题比较突出;高龄、无业、体力活动不足、患有慢性病是安徽农村居民健康效用的负向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四川省空巢老人的生命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空巢老人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资料来源于2018年国家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四川省调查数据,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用EQ-5D效用值和EQ-VAS得分进行衡量。采用两水平方差成分模型探索空巢老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587名空巢老人, EQ-5D 效用值平均为(74.05±1.39) 分,VAS评分平均为(66.54±0.278) 分。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高、就业状态为在业、12个月内未饮酒、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空巢老人EQ-5D效用值较高。结论 空巢老人的生命质量整体偏低。可通过倡导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意识、加强慢性病防控等途径来提高空巢老人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社区老年女性群体中焦虑、抑郁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以期在未来研究中能够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达到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方法 于2019年4—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天津市滨海新区选取60~89岁的社区老年女性1 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问答式调查进行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社区老年女性的年龄、体质指数(BMI)等一般资料特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社区老年女性焦虑的患病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社区老年女性抑郁的患病情况。焦虑、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此研究通过对1 300例社区老年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 223份,无效调查问卷67份,问卷有效率为94.8%。社区老年女性焦虑、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16.8%和2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经济收入、婚姻状况、与子女同住情况以及患慢性病数量是社区老年女性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BMI、经济收入、婚姻状况以及患慢性病数量是社区老年女性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老年女性群体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干预思路。方法 于2021年7—9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蒙城县抽取60岁以上老年人1 223人,将其中自报由相关医疗机构诊断为高血压的675例患者数据纳入分析。问卷调查一般情况、健康行为、患病情况、用药依从性、睡眠质量等,进行体格检查。并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3L)评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采用中国健康效用值积分体系计算健康效用值。用SPSS 26.0和Stata 17.0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和Tobit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效用值中位数为0.795(P25~P75:0.696~0.875)。62.5%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疼痛或不舒服,44.0%存在焦虑或抑郁。T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β=-0.058),工作状态为半劳作(β=-0.067)、家务劳动(β=-0.072)、安居晚年(β=-0.135),患1种(β=-0.055)、2种及以上的其他慢性病(β=-0.09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探索其与社会经济、人群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及直观式健康量表开展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测量与分析。结果:农村地区老年人总体生命质量明显低于一般人群,配偶健在、有亲友同住、家庭收入水平较好情况下,均有较高的生命质量,低龄老人健康优于75岁以上高龄老人,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生命质量较差。结论与建议: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提高需要家庭、政府、社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尤其要关注高龄老人、独居及丧偶老人的身心健康;政府部门除了要加大对低收入老年人的医疗和生活救助外,还要重视老年保健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群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城乡差异及影响因素,为缩小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城乡差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Fairlie分解法对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数据库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城乡差异。结果 4 892名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城镇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满意度为69.79%(1 624/2 327),乡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满意度为65.93%(1 691/2 5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7,P=0.004)。Fairlie分解结果显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城乡差异中83.76%与可观测因素相关,16.24%与城乡差异相关。结论城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满意度高于乡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方式、自评健康、自评家庭经济水平、保障情况与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满意度城乡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了解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两种养老模式的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为增进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定额抽样的方法 ,分别调查家庭、社区老人的个人特征、慢性病患病情况 ,可能影响生命质量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用 SF— 12量表评价老人的生命质量 ;t检验、x2 检验和逐步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时 ,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收入、疾病、养老方式等因素与生命质量的各领域或大多数领域均有关系 ;多因素分析发现 ,对生命质量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养老方式、慢性病患病、收入、年龄。结论 发展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搞好老年预防保健 ,提高老人的经济收入 ,是提高老人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品可及效应、价格效应和公平效应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5月,运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甘冀川浙4省12家医院963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英国EQ-5D-5L量表积分换算体系计算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效用值,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药品福利效应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4省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效用值的平均值为-0.02±0.33,健康效用值在年龄、婚姻状况、经济收入、患病年数及患病类型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15 min到达医疗机构数量、公立医疗机构、实体药店、网络药店可买到所需药品、廉价药买得到、高价药买得起、药品支出比例、公立医疗机构、网络药店药品价格、门诊药占比、住院药占比、药品费用医保报销水平、药品费用二次报销水平及药品费用负担是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P0.05)。结论建立慢性病药品的长效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提高慢性病药品的可及性;对慢性病药品价格进行动态调整,将药品价格控制在最佳范围内;健全慢性病药品的报销政策,从而进一步完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5.
程诺  李林  李伊然  刘利 《中国卫生统计》2023,(2):239-241+245
目的 探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东北地区中老年居民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18年CHARLS数据库中提取1330名东北地区中老年人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数据,基于EQ-5D-3L量表,根据中国人群健康效用值积分体系计算其健康效用值。健康效用值越接近1,表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越好。采用Mann-Whitney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健康效用值的组间差异,Tobit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东北地区中老年居民的健康效用值为0.170~1.000,中位数为0.888(四分位数间距:0.719~0.964)。T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受教育水平低、患有慢性病、夜间睡眠时长不足、已戒酒、无体力活动和社交活动的中老年居民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东北地区中老年居民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较好,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应针对不同人口学特征和健康状况的中老年人开展综合性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干预,以提高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东部地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我国政府制定促进健康老龄化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苏州、广州两地接受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欧洲5维健康量表(EQ-5D量表)计算其健康效用值,单因素分析使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Tobit回归模型。结果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健康效用值中位数为0.699。在5个维度中,存在困难比例依次为日常活动能力(56.8%)、行动能力(55.0%)、自我照顾能力(50.8%)、疼痛/不适(42.0%)、焦虑/抑郁(24.7%)。Tobi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月收入1 001~5 000元、未患有慢性病、每日睡眠时间6~8 h是东部地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 东部地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生命质量较差,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安徽省农村地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拐点年龄的性别差异,为提高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安徽省18个村为调查现场,共调查老年人3 336名,采用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five-dimensional European quality of health scale, EQ-5D)评估老年人生命质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预测老年人生命质量拐点年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验证拐点年龄对生命质量的预测能力。  结果  健康效用值男性(0.774±0.200)分,女性(0.721±0.205)分,男性高于女性(t=7.500, P<0.001);老年人“疼痛不适”维度存在困难比例最高;总体生命质量拐点年龄男性72.5岁,女性70.5岁;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拐点年龄对生命质量转变具有预测价值。  结论  安徽省农村地区老年人男性生命质量优于女性,女性生命质量拐点年龄早于男性。应关注老年人慢性疼痛及心理健康问题,以此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现状水平,探究健康素养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调查对象,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现状水平,基于Spearman相关系数和Tobit回归模型探究健康素养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调查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效用值四分位数为0.870[0.780,0.870];生命质量5个维度存在问题的比例分别为16.67%、12.08%、20.34%、70.34%、35.78%;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3个维度与生命质量5个维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且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Tobit回归结果显示,知识性健康素养、信念性健康素养、行为性健康素养是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存在相关关系,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有利于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提高。应采取针对性慢性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并关注老年慢性病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家庭医生为主导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完善健康促进政策的顶层设计,拓宽健康知识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乡老龄人口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主要差异.方法:运用SF-36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对山东省五个地市250名城市老年人、313名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城乡老龄人口在PF、BP、RE、MH四个维度以及PCS、MCS的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是影响城乡老人生命质量的共同因素;无论是农村老人还是城市老人,年龄都是影响其PCS的重要因素(P<0.05);受教育程度高低影响着城市老年人的生命质量(P<0.05),对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老龄人口生命质量的总体评分低于城市老人;提高老龄人口的生理健康对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意义;保证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是提高城乡老龄人口生命质量的基本前提;提高受教育程度是提升城市老人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2013年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对上海市17个区县11 103名老年人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11 103名老年人中,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健康描述系统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疼痛或不舒服、焦虑或抑郁5个维度均没有任何困难者8 136人(73.28%),有极度困难者16人(0.14%)。上海市老年人EQ-5D量表视觉模拟标尺(EQ-VAS)得分为0~100分,25%分位数为70分,中位数为80分,75%分位数为85分。多因素分位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已婚和丧偶、每天吸烟、饮酒≥1次/周、体育锻炼≥1次/周和1年内进行健康体检的EQ-VAS得分Q_5老年人得分较高,年龄≥70岁和患慢性病的EQ-VAS得分Q_5老年人得分较低;婚姻状况已婚和丧偶、饮酒≥1次/周、体育锻炼≥1次/周和1年内进行健康体检的EQ-VAS得分Q_(25)老年人得分较高,农业户口、年龄≥70岁、患慢性病和体育锻炼1次/周的EQ-VAS得分Q_(25)老年人得分较低;女性、饮酒≥1次/周和体育锻炼≥3次/周的EQ-VAS得分Q_(50)老年人得分较高,年龄≥70岁和患慢性病的EQ-VAS得分Q_(50)老年人得分较低;婚姻状况已婚、离异和丧偶的EQ-VAS得分Q75老年人得分较高,年龄≥70岁和患慢性病的EQ-VAS得分Q75老年人得分较低;农业户口和患慢性病的EQ-VAS得分Q95老年人得分较低。结论上海市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较好,户籍类型、年龄、婚姻状况、是否患慢性病、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育锻炼和1年内是否进行健康体检是该地区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