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手术方法、麻醉过程、术后镇痛、术后睡眠质量都与POCD相关。特别是术后睡眠质量与POCD密切相关[2]。研究显示,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从而改善POCD[3]。  相似文献   

2.
<正>因髋部疾病需行髋关节手术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术后多伴后遗症[1],其中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髋关节术后主要后遗症,发生率较高且危害较大,约为40%~60%[2]。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预防DVT的发生及降低术后风险意义重大。但常规护理成效不佳[3]。有研究表明,采用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患者DVT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性再配合循证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4]。为此,本研究进行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3.
<正>术后肺炎是髋部骨折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后肺炎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进一步使死亡率增加到49%[1]。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已经被确定为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2]。临床报道证实,术后早期血清白蛋白的变化与胃癌、结直肠癌和肺癌患者术后肺炎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3-5]。而关于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发生术后肺炎的危险因素和术后早期低白蛋白血症与术后肺炎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术后早期低白蛋白血症对髋部骨折术后肺炎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股骨转子间骨折为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水平之间的骨折[1-2]。中后侧皮质粉碎、反斜形骨折和骨折向转子下延伸被定义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UIF)[3]。高龄患者往往合并重度骨质疏松,遭受轻微暴力即可出现UIF,对于此类患者,半髋置换可作为内固定的替代治疗方式[3]。改良Hardinge入路(modified Hardinge approach,MHA)和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A)是高龄UIF患者行半髋置换最常见的手术入路[4-6]。为了改善此类患者术后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桡骨骨折临床常见,患者除具有骨折基本的临床症状以外,还会出现腕部肿胀、活动障碍、手部握拳疼痛等,部分患者因骨折端损伤正中神经后会出现手指麻木、正中神经功能障碍等[1]。因桡骨远端与腕关节距离较近,此类患者大多在预后合并腕关节活动障碍、腕关节功能减退等[2]。近年来,有研究认为阶梯性康复训练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预后效果更为科学,且干预过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综合性[3]。本研究将其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观察对骨折复位状态、腕关节活动度及骨折周围微循环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及生理功能的退化,已成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发人群。有研究显示[1],约40%~55%的骨折患者合并有营养不良状况,导致该部分人群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切口不愈合的风险增加。因此,保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追踪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88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和强化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肢体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肿胀等级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疼痛、肿胀状况,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股骨粗隆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常见病[1],占髋部骨折的31%51%[2]。保守治疗长期卧床易诱发多种并发症,目前多主张采用手术治疗。其优点是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3]。但由于病人年龄大,主要脏器功能低下,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2006-052007-10,我科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的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92例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的中医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对骨折后肢体肿胀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后,对早期手术、预防并发症以及促进手术伤口的愈合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无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对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的分析,制定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能明显消除肢体肿胀,促进伤口修复,防止相应并发症的发生,値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可增加病变椎体强度和稳定性[1]。但对老年患者而言,其机体免疫力下降,适应力、对疼痛耐受力较差,导致术后疼痛程度较重,影响腰椎功能康复[2]。因此,在围术期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舒适护理是一种强调整体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模式,给予患者多方位并在患者较为放松状态下接受护理干预。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指利用人工膝关节来代替病变或受损的膝关节,常用于老年骨折、关节病以及骨质疏松症患者[1-2]。但术后康复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能力有直接影响,因而需要加强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3]。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模式,主要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方式,改善患者术后的舒适度,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配合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推拿主要是以经络学为依据,采用不同的手法按摩特定部位,从而达到调理阴阳、活血化瘀的效果。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天津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2例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作为常规组,选取天津市天津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2例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肿胀、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肿胀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常规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可明显缓解患者肿胀及疼痛程度,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成为冠心病患者常用治疗手段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势[1]。前臂血肿是经桡动脉PCI后常见并发症,患者出现肿胀疼痛及皮肤张力升高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康复进程,而老年患者术后发生概率更超过10%,这主要与桡动脉直径较细、皮肤松弛、脂肪层萎缩及穿刺难度增加有关[2]。研究显示[3],血压计袖带加压包扎能够降低经桡动脉PCI后血肿发生风险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以不同程度视力下降和视网膜反复出血为特异性表现,严重时可致盲[1]。据研究统计,DR患者占糖尿病患者20.86%[2],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目前,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是治疗DR的高新技术,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如复发性出血、视网膜脱离和高压眼等[3]。研究发现[4],延续护理使患者出院后仍可以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传统的延续护理模式存在较多缺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四肢骨折手术后发生肢体肿胀的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的消肿时间以及肢体肿胀程度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术后发生肢体肿胀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自发性气胸(SP)是临床常见急症胸部疾病,其病程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控制将会引发血气胸继而危害到患者生命安全[1-2]。根据患者病情可以采用内科保守或外科手术治疗,随着现代外科微创技术及快速康复理念的发展,外科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3-4],如电视胸腔镜(VATS)技术。随着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兴起,临床对于术后康复也愈发重视,但目前临床术后康复优化方案尚未明确,常规临床护理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5-6]。呼吸训练法在胸外科术后患者恢复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SP术后疗效研究报道较少[7]。基于此,本文探讨呼吸训练法结合临床护理对SP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脑卒中属于神经系统的危急重症,具有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等特点,多数患者在治愈后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规范化的健康教育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健康教育流程能够使各项健康教育内容保质保量的传授给患者,提升护理干预的规范性和有效性[2]。本文探讨脑卒中护理中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药物护理干预措施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58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82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术后疼痛时予以止痛治疗及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基础上予以非药物护理干预措施,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疼痛评分及术后3 d肢体肿胀情况,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3d肢体肿胀轻度发生率为81.71%,中重度发生率为18.29%,而对照组患者术后3d肢体肿胀轻度发生率为60.53%,中重度发生率为39.4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结论 非药物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地减轻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肢体肿胀的程度,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四肢骨折怠者术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0例四肢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术后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 d患肢无肿胀、Ⅰ级肿胀、Ⅱ级肿胀例数、术后疼痛指数及肿胀消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并且有效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医护一体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是现代护理医学上一项新的理念和治疗模式,其特点是强调团队合作,在医生、护士及麻醉师的密切配合下,利用循证医学证据,优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最大限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1]。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为老年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2]。但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生理病理变化,易致围手术期并发症增多,术后恢复延缓[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