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广西县(区)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优化广西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DEA-ESDA模型分析广西各县(区)中医药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情况和卫生资源投入产出情况。结果 2020年相较2015年,广西中医药卫生资源运行效率呈现递增的态势;资源配置效率全局空间特征呈有到无的发展状态(2015年P<0.05,Z=3.312)(2020年P>0.05,Z=0.615);局部特征主要分布在南宁市县(区)及其往南的桂西南片区,为低配置效率状态;各投入产出指标的局部空间高-高集聚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宁市县(区)、低-低集聚主要集中在百色市县(区)。结论 广西县(区)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大致向好发展,资源投入和产出不均衡或是配置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发达县(区)投入和产出量较高于偏远贫困县(区),但发达县(区)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安徽2009-2020年省医疗卫生资源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预测2021-2025年安徽省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为安徽省“十四五”期间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安徽省统计年鉴,调取2009-2020年医疗卫生资源相关数据,构建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安徽省2021-2025年卫生人力、卫生物力、卫生财力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预测。[结果]2021-2025年安徽省医疗卫生资源总体呈增长趋势,到2025年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量分别达到50.14万人、19.40万人和27.66万人;卫生总费用将增至3537.74万元,年均增长率7.82%;医疗卫生机构数将增至29,885个,年均增长率1.89%,医疗机构床位数将增至503,949张,年均增长率为5.72%。[结论]“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卫生资源总量将不断增加,卫生人力资源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卫生筹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仍存在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量不足、床位配置仍需优化以及医疗机构数量发展缓慢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广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及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县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及聚集性,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插值法、Moran’s I空间自相关分析和Getis-Ord Gi*热点分析方法对2014年广西县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结果:广西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中区、青秀区、鱼峰区、象山区、右江区周边县(区)配置较高,分别以这些区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降低。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呈正相关,卫生技术人员和执业(助理)医师配置在总体上无聚集现象,但存在局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结论:广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较低,存在空间分布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等特点,其中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公平性优于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应进一步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力度,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北省各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为优化和调整各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统计法和秩和比法对湖北省17市(州)机构、床位和人员配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医疗卫生资源人均占有量涨幅较大,配置总体合理。根据各地区主要卫生资源配置情况来看,全省可分为三档,其中孝感、随州配置较差;宜昌、恩施和十堰配置相对较好;其余市(州)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趋向合理。结论:全省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仍存在不均衡现象,人力资源配置地区差异显著;部分地区各资源要素配置结构严重失衡,基层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相似文献   

5.
王帅  全薇  罗勇军 《现代预防医学》2023,(18):3352-3357+3446
目的 评价重庆市“一区两群”空间分布格局下2015—2021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预测2022—2025年医疗卫生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公平性。方法 基于基尼系数和卫生资源集聚度,从人口和地理两个维度评价重庆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并构建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其未来四年变化趋势及公平性。结果 “一区两群”间各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增速明显,都市区、渝东北、渝东南的注册护士,都市区、渝东南执业医师这5项指标2025年相较于2015年增幅超过100%,但公平性仍需改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人口维度优于地理维度,基尼系数结果在人口维度均小于0.2,高度公平;在地理维度,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接近0.4警戒值,卫生资源集聚度值也差异明显;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需要重点关注。结论 强化重点扶持、深化区域联动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活化线上医疗,实化线下服务拉进地理维度配置公平性;优化外部激励、细化内部培育促进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2016—2020年贵州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并预测“十四五”期间资源发展趋势,为优化贵州省妇幼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泰尔指数从人口、地理两个维度分析2016—2020年贵州省妇幼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并采用灰色GM (1,1)模型预测2021—2025年贵州省妇幼卫生资源发展趋势。结果 贵州省妇幼卫生资源总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0%,除每万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191 8人)外,其他妇幼卫生资源每万人口和每平方公里占有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妇幼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公平性高于地理配置公平性;各类妇幼卫生资源的区域内泰尔指数均大于区域间,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基本超过91%;预测值显示,2025年每万人口将拥有妇幼保健机构0.023家、床位4.054张、卫生技术人员6.077人、执业(助理)医师1.806人、注册护士2.991人。结论 贵州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水平逐步提升,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较高,但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仍有待提高,区域内差异是影响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原因,“十四五”...  相似文献   

7.
区域医疗资源成本控制应由政府主导,通过健全会计监督体系,监督公立医疗机构的会计核算和成本管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数据库,实时监控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时调整卫生经济政策,干预公立医疗机构经营行为,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控制区域医疗机构成本的目标。柳州市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医改以来(2010-2017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新医改政策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国医疗卫生机构量进行数据统计,采用泰尔指数评价法分析我国各地区内部及其之间的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公平性,并计算各自贡献率。结果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量逐年增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相比较增幅较低;中部地区发展呈现趋缓态势,地区配置状况依然良好;地区内部资源分布公平性应持续完善,尤以东部地区明显,是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进一步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大中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规划推进力度;注重改善东部地区内部资源配置,促进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湖南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公平性,为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湖南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集中指数和卫生资源密度指数,从人口、地理面积、经济三个维度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评价。结果:湖南省2019年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073、0.0754、0.0826、0.0824、0.1011;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529、0.2443、0.2796、0.2814、0.2923;按经济配置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752、0.0389、0.0636、0.0734、0.0596。结论:湖南省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要素结构配置存在失衡,卫生物力资源配置公平性优于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各类医疗资源按人口配置优于按地理配置。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A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推动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医疗机构合理设置及良性互动发展,提升区域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基础、模型及方法,对合肥市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及分析。[结果]合肥市卫生资源配置在大部分年份不能同时达到技术和规模有效性。[结论]有效地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不仅关系到卫生领域资源投入产出能力的提高,更关系到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对2022年天津市16个区的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促进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运用集聚度和熵权TOPSIS法评价天津市16个区的基层医疗 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果:从卫生资源集聚度来看,市内6区按照地理面积的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 置情况相对丰富;从人口集聚度看,16个区中有7个区属于人口密集区,6个区属于人口均值区,3个区属于人口稀疏区;各 区在机构数量、实有床位数量、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等指标上的配置公平性均有不同。从综合配置水平看,静海区、蓟州区、 宝坻区、武清区、和平区排在前5位。结论:不同区域的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差异较大,津滨双城发展格局中,滨城 区域和环城区域为薄弱点,因此,在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需要综合考虑地理和人口的因素,均衡考虑物力资源和人力资 源的配置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2009—2020年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与利用率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集聚度、相对发展率指数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与利用率的时空动态演变趋势。结果 2009—2020年四川省卫生资源总体HARD及HARD/PAD趋近于1;除了医疗卫生机构呈空间聚集分布外,床位及卫生人力资源不存在空间相关性;LISA图显示四川省卫生资源的冷热点分布总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机构、床位与卫生人力资源需重点关注的区域集中在攀西及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甘孜、凉山;不同时间段的卫生资源利用率增长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趋势与卫生资源空间格局变化并不完全一致。结论 2009—2020年四川省卫生资源配置逐步优化,但不同经济区域间、区域内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差异仍较明显,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资源利用率相对发展整体上呈现空间差异化分布;建议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区域卫生资源协调发展,优化卫生资源空间布局,以促进五大经济区卫生健康事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肖媛  叶婷 《卫生软科学》2022,(2):48-51,61
[目的]了解2013-2019年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武汉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武汉市"十四五"期间区域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武汉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数量、结构、各区人力资源分布等情况反映武汉市医疗资源的现状,利用Gini系数分析2013-2019年武汉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国乡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为农村地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我国乡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并运用卫生资源集聚度分析其配置公平性。结果:我国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数和乡村医生呈负增长,分别为-1.17%和-5.69%,执业医师和护士数量量逐年递增,年均增速均在6%以上。截止2020年,我国东部和中部乡村医疗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较差,而西部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较差。结论:我国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需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东部、中部和西部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差异显著,需因地制宜进一步优化;持续推动优质卫生资源“下基层”,加快区域均衡布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西藏3地区当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状况,为进一步合理配置西藏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数据包络法对西藏样本地区40家乡镇卫生院、13家县级和8家地区级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西藏当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低下,基层乡镇一级配置效率最低。结论:应加大对基层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并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为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优化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使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对天府新区直管区2015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资源按人口和地理的公平性进行评价,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天府新区直管区2015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效率分析。结果天府新区直管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床位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05、0.10和0.17,按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38、0.42和0.20。产出按2015年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量计算,2所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总体DEA有效;按基本医疗服务计算,5所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DEA总体有效;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算,2所机构卫生资源配置DEA总体有效。结论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资源配置总体比较公平,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力资源现状,为优化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建议。方法从国家卫生计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导出南宁市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力资源数据,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龄、性别、职称和配置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16年12月,南宁市共有基层医疗机构176家,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 006人。其中在卫生院工作7 904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2 102人;男性2 784人,女性7 222人;平均34.76岁;学历以大专为主(43.96%);职称以助理医师(45.32%)为主;工作年限以0~10年为主(59.5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卫生院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比为1.432人/千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配置比为0.426人/千人口,注册护士配置比为0.503人/千人口,不同县(区)人员配置比存在差异。结论南宁市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存在人员少、经验相对缺乏、学历低、专业化程度低、职称低以及城乡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广东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及发展趋势,为广东省制定"十三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经济学的Lorenz曲线计算Gini系数以及HRDI(卫生资源密度指数)数学模型对广东省"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 (1)医疗卫生资源人口学配置明显优于地理学配置;(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硬件资源公平性明显优于软件资源;(3)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性差异显著。结论建议广东省"十三五"期间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强化政策引导,着重优化卫生人力资源的区域配置和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湖北省卫生资源配置状况与水平进行分类,了解不同地区卫生资源发展差异,为卫生资源规划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熵权-TOPSIS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湖北省的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将湖北省17个地区分为3类,其中武汉、十堰、宜昌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相对较好;襄阳、荆门、恩施、黄石、咸宁、潜江配置较差。结论湖北省区域卫生资源之间存在差异性,建议优化地区间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和结构,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建设,缩小地区间资源配置差异,合理增加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卫生资源公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卫生资源分布及差异状况,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卫生资源配置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云南省2009—2013年各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数据,通过泰尔指数分析法对卫生资源差异进行测算。结果:发现云南省东、中、西、南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总体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卫生技术人员资源的公平性显著低于医疗机构和床位资源分布的公平性。进一步分解泰尔指数后发现,在医疗机构与卫生技术人员资源方面,滇中组内不均衡是影响云南省医疗机构不公平最主要的因素,而区域间的不均衡是影响云南省床位资源总体不公平的关键因素。结论:要促进云南省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衡化发展,首先必须明确发展战略,建立多元参与机制和完善良性互动机制。同时还需优化卫生投入结构,合理设置卫生服务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应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