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治疗2型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了102篇中医药有效治疗糖尿病的文章,摘录其中方剂共102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 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102首方剂中,共使用177味药物1795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主要有黄芪、山药、生地、麦冬、天花粉、山萸肉、丹参和茯苓。按照中药学分类统计,清热药居于首位,其次是益气养阴药,第三是活血化瘀药,收涩药、淡渗利湿药、理气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在益气养阴,清热润燥传统治法的基础上,逐渐重视活血化瘀,并开始认识到调肝理气等治法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55篇中医药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章,摘录其中方剂共255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255首方剂中,共使用206种药物2588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70次以上的主要有黄芪、丹参、山药、茯苓、山萸肉、大黄、生地、当归、益母草和川芎。按照中药学分类统计,活血化瘀药居于首位,其次是补气药,清热药、淡渗利湿药、收涩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以活血化瘀、补益正气为最基本的方法,同时配合应用清热、淡渗利湿、收涩固摄、通腑泻下排浊、疏风解表等多种治法和药物,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方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电子病例系统进行数据挖掘,收集符合标准的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140例,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分析其中医用药规律。结果:所收集的140例患者中,男47例,女93例;年龄(63.2±7.5)岁。在病例资料中,首次中药处方共涉及191味中药,药味出现的总频次为1 656次,其中频次较高的中药依次为:茯苓、法半夏、白术、陈皮、黄芪、炙甘草、党参、丹参、川芎、柴胡、白芍等;居于前列的中药种类为:补气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解表药、化痰药、理气药等。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涉及补气、活血、祛湿、清热、化痰、理气等法,因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常需多法并用,而非一法通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分析娄锡恩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关联规则、频数分析法、改进的互信息法等分析处方药物的性味、归经及药物之间的联系。结果 挖掘出娄锡恩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处方共229首,涉及256味药、18类药物,药物四气中以温、平、寒性为主,药物五味中甘味占最高,药物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高频药物包括丹参、红花、地龙、天麻、炒僵蚕等30味药;药物分类频次前5味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使用频次前5的药物组合为川芎-丹参、丹参-山药、山药-茯苓、红花-川芎、山茱萸-丹参;置信度最高的组合为红花,丹参→川芎组合;药物间关联度前3的组合为熟地黄-川芎、川芎-炙黄芪、丹参-红花。结论 娄锡恩教授在本病的治疗用药方面具有“补本虚,泻标实”“寒热同调,阴阳平和”“五味重甘,归经三脏”的特点。在补虚的基础上强调瘀血与内风病理因素,灵活运用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对及天麻、地龙、炒僵蚕等平肝息风药物...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了解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用药规律。方法选用维普咨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09)、万方数据库(1982-200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0-2009)、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CMCI)(1994-2009)为资料源,对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随机对照文献的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索到有效文献223篇,共涉及138种中药,用药频次居于前10位的是黄芪、丹参、山茱萸、山药、生地黄、川芎、茯苓、当归、益母草、大黄。药类频次统计显示,益气药居于首位,活血、养阴、收涩、清热、利水渗湿、破血逐瘀药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III期的中医用药多以益气养阴活血药为主,同时辅以清热、淡渗利湿、收涩固摄、化瘀泄浊、疏风解表等药,并结合临床常用经验方或药对,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风热感冒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国家专利网搜索,筛选出关于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组方共有164首,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组方规律。[结果]其中,用药频次大于10的有51味中药,排在前5位的是甘草(69)、防风(53)、连翘(52)、薄荷(49)、金银花(46),设置支持度个数为15及置信度0.6时,得出排前3位的药对频次为连翘-甘草(30)、甘草-桔梗(28)、甘草-防风(27)。[结论]可以看出治疗风热感冒主要以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主,并能演化得到核心组合70个,新处方12个,这为临床治疗风热感冒及开发治疗风热感冒药物提供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仝小林教授运用经方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2型糖尿病中辨证属"脾虚胃热"者的用药规律。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1年9月所有使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为主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68例。对症状体征、药物使用频率及用量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并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以获得该方的核心脉症。结果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中每味药物的常用剂量:干姜:9~15 g,黄连15~30 g,黄芩30~45 g,西洋参6~9 g,红参3~6 g。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的核心脉症为乏力、视物模糊、失眠、口干、夜尿2次及以上、大便干、舌底瘀、舌体细颤、脉沉。结论本方之主药的常用治疗剂量超过一般常规剂量,提示增大药物剂量可能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此核心脉症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的适应证或主证,亦可作为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临床应用的辨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使用国家专利网、中国知网(CNKI)筛选出基于芳香温通法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及中医处方56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通过无监督熵层次聚类、软件集成改进互信息法、熵聚类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基于芳香温通法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方规律。其中,用药频率≥10以上的中药有9味,处于前5位中药分别为冰片(28)、麝香(17)、苏合香(17)、川芎(15)、三七(13),将支持度个数及置信度分别设置为10、0.7,得到前3位药对频次是冰片、麝香(14),冰片、苏合香(14),苏合香、麝香(12),演化出核心药物组合14个,新处方7个。从中可以看出中医药基于芳香温通法治疗冠心病的同时兼以活血、行气化瘀,数据挖掘结果可为指导临床及开发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中"消渴"病的范畴,是以多饮、多尿、多食、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其特征的病证.消渴的病名,首见于《内经》,历代医家对消渴多有阐述,《金匮要略》则立"消渴"专篇,提出了三消症状及治疗方药.随着人们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改变,人口的老龄化等,发病率日趋上升[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解中医药治疗儿科哮喘的用药规律,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其进行网络分析.方法 登录中国知网(CNKI),检索时限为2009年1月—2019年12月,以"儿科哮喘"并含"中药"为主题整理文献,统计中医治则、中药复方剂型、西药联合使用情况,结合Bibexcel分析软件对治疗儿科哮喘的中药进行频次统计、药对统计及对主要...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前期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2型糖尿病前期中医药治疗,分析2型糖尿病前期的病因病机,论证2型糖尿病前期相当于中医“脾瘅”范畴,论述“辛开苦降”配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脾瘅的方法,认为中医药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保护B细胞功能,在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防治肥胖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的非传染性流行性疾病.许多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家族史及环境因素在其发生、发展中呈互补作用或累积效应,其中肥胖被视为重要的环境因素[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用药规律分析。方法:运用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1996—2016年文献,最终符合标准的文献184篇,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分别对药物的使用次数、类别、功效、性味、归经、证型及治则治法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84篇文献中共使用中药132味,使用频次为1 760次。使用频次超过50次以上的中药依次为川芎、地龙、丹参、红花、赤芍、天南星、当归、桃仁、大黄、水蛭、半夏、石菖蒲、黄芪、天麻;其中活血化瘀药、熄风止痉药、补虚药居前3位;药性以温、寒、平为主,累计频率96.9%;药味以苦、甘、辛为主,累计频率88.0%;归经以入肝、心、脾、肺为主,累计频率97.8%:证型分布前3位者依次为痰瘀互阻型、气虚血瘀型、风痰瘀阻型。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以痰瘀同治、补气活血化瘀、祛风化痰通络为主,其中常用活血化瘀、熄风止痉、补虚的药物,遵循痰瘀同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中医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CBM、CNKI等数据库近20年中医药治疗GDM的RCT研究.采用WPS Office对药物使用频次及功效进行统计,SPSS 22.0进行聚类,分析中医药治疗GDM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 检索得到800篇文...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亦应关注失眠症状。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的方法主要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但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可使患者产生耐受性、依赖性和(或)戒断反应。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体现“同病异治”特点,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从中医辨证论治、张仲景经方治疗、时方治疗、自拟方治疗及中成药治疗等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的效果,以期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近10年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分析2006至2016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针灸治疗为主或者针灸联合其他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文献,得到相关文献83篇,分析其选穴规律。结果: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腧穴是足三里、三阴交、肾俞、太溪和脾俞;腧穴所属经脉主要集中于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阴脾经;腧穴主要分布位置在下肢及背腰部;特定穴类型广泛,以五输穴、交会穴及背俞穴为多。结论: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有循经选穴、分部选穴、辨证选穴和特定穴选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及科研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建库以来至2019年10月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炎相关文献和方剂,采用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临床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治疗酒精性肝炎的有效方剂31首,涉及中药95味,出现频数较高的单味药为茯苓、丹参、柴胡、山楂、茵陈等,主要药类为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等。系统聚类提示将高频药物聚为8类时较好。关联分析提示的常用药对包括郁金配伍大黄,茯苓配伍白术,山楂配伍枳椇子、丹参。结论:酒精性肝炎的治疗原则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主,临床多将健脾补虚药与清热利湿药、活血化瘀药、疏肝解郁药、理气化痰药同用,辅以葛花、枳椇子等解酒专药。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门诊用药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门诊治疗用药状况,为合理用药积累资料。方法:采用DDD分析法,分析用药频度、用药费用及合理用药。随机抽取门诊处方1000份,做联合用药及老年人用药分析。结果:用药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二甲双胍、美吡达、优降糖。美吡哒或优降糖伍用二甲双胍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案。结论:认为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药物得到广泛应用,老年人用药受到药物品种的限制,且存在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以"糖尿病肾病"为主题词,"中医药治疗"、"中药治疗"、"中医治疗"为副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2-2007年的医学数据,最终经筛选实际进行分析文献129篇,对其进行用药规律的初步归纳和一般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29篇中医药治疗的文献报道中,共用中药274味,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黄芪、茯苓、山药、丹参、山茱萸、白术、泽泻、当归、大黄、制附子。[结论]糖尿病肾病用药是以补益、健脾药和活血、清利药为主,兼及其他,在具体用药上又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