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关系密切,后者是消化科中较为常见且极为凶险的肝硬化并发症,正确且有效地治疗与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尤为重要,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即合理运用各类相关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内镜、介入等,不断发展的技术对医师及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学习、认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才能更加有效地针对其各类表现早期辨别、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破裂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超声内镜(EUS)将内镜和超声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开辟了新的途径。EUS可显示胃食管黏膜下解剖结构、门静脉及其属支、食管周围侧支静脉和穿通静脉,协助EGV诊断、复发及再出血风险的评估,从而指导EGV临床诊治策略的制定;同时,还可通过钳道送入多种内镜附件,进行EUS引导硬化、组织胶栓塞及弹簧圈置入等多种介入治疗,可作为常规胃镜治疗失败及具有高异位栓塞风险患者的补充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内镜超声检查评价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探头超声检查评价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肝硬化伴有内镜确诊及可疑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两组,超声组109例(其中急性活动性出血患者67例)中内镜确诊78例,31例可疑胃底静脉曲张小探头超声检查确诊21例,对该组99例确诊患者行组织黏合剂(Histoacryl)栓塞治疗,术后即行超声检查,发现栓塞不完全者再次予以治疗;对照组76例(其中急性活动性出血患者62例),均为内镜诊断明确者,行组织黏合剂栓塞治疗。3个月后两组均采用小探头超声复查,以超声所见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急诊止血率均为100%;超声组3周内无再出血患者,对照组早期再出血率为11.8%(9/76),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术后3个月小探头超声随访,超声组中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7.0%(96/99),对照组为76.3%(58/76)。两组之间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小探头超声检查评价胃底静脉曲栓塞术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情凶险,首次出血的死亡率达40%~70%,再出血的发生率为60%~80%。内镜检查不仅可明确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而且还可在内镜直视下行止血治疗。现已证实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组织粘合剂或皮圈套扎是治疗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组织胶注射或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胃静脉曲张组织胶治疗后再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超声内镜引导下治疗的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治疗后再出血的患者。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后曲张静脉团内血流消失情况及再出血率,次要指标包括弹簧圈栓塞的安全性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共16例胃静脉曲张再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57.3±8.0)岁。内镜超声检查提示靶血管最大内径为44 mm,置入弹簧圈数量为(1.5±0.5)个。患者操作完成后均经多普勒辅助确认血流完全消失。中位随访时间14.2个月,2例患者发生再出血,术后1年再出血率为12.5%;1例患者死亡,术后1年病死率为6.25%。结论内镜超声引导下治疗是胃静脉曲张组织胶治疗后再出血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八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八例文黎明赵世泉刘红专近来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EV)报道较多,但同时进行胃底静脉曲张(VFS)治疗尚少见报道,作者对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进行了联合治疗,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33~65岁,病...  相似文献   

7.
廖远庄  刘福建 《内科》2010,5(5):523-525
胃底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s,GV)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出血迅猛危及患者生命,近几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治疗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现就GV的内镜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并(或)门静脉高压患者临床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预后差,涉及多学科合作共同决策诊疗。2013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始提出多学科诊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下的EGVB急诊内镜全病程管理,降低了急性期EGVB死亡率。基于此,就我院门静脉高压团队MDT下的EGVB急诊内镜全病程管理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9.
三种内镜下治疗方法对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 探讨3种内镜下治疗方法对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将40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3组进行内镜下治疗,分别为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组(11例)、静脉内注射组织粘合剂组(15例)以及静脉内注射鱼肝油酸钠和凝血酶组(14例)。术后随访6个月,了解其有效率、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成本-效益比。结果 3组患者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100.0%、72.7%;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25.0%、30.8%、0;再出血率分别为27.3%、20.0%、28.6%。结论 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和静脉内注射组织粘合剂的疗效优于静脉内注射鱼肝油酸钠和凝血酶,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的成本-效益比最好。  相似文献   

10.
无痛胃镜下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疗效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已得到广泛开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对胃底静脉曲张(GV)的诊治,研究报道尚少。作者自2001年11月到2003年5月,在无痛胃镜下治疗胃底静脉曲张1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套扎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引发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对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治疗是常用治疗方法,而胃底静脉  相似文献   

1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破裂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超声内镜(EUS)将内镜和超声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开辟了新的途径。EUS可显示胃食管黏膜下解剖结构、门静脉及其属支、食管周围侧支静脉和穿通静脉,协助EGV诊断、复发及再出血风险的评估,从而指导EGV临床诊治策略的制定;同时,还可通过钳道送入多种内镜附件,进行EUS引导硬化、组织胶栓塞及弹簧圈置入等多种介入治疗,可作为常规胃镜治疗失败及具有高异位栓塞风险患者的补充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小探头超声检查在诊断胃底静脉曲张及指导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中的价值,并评价组织黏合剂的临床疗效,我们对42例肝硬化患者行内镜、小探头超声检查,对诊断为胃底静脉曲张者行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栓塞治疗,1周后再次小探头超声检查.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其首次出血死亡率为20%~40%。对于单纯食管静脉曲张,经内镜结扎治疗(EVL)已取得较好疗效;对于不伴有食管静脉曲张的胃底静脉曲张,应用组织粘合剂栓塞也取得肯定的疗效。临床上最为棘手的是同时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此时仅行EVL术将导致胃底静脉曲张加重,而仅行胃底栓塞术不能有效地控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为此,我们尝试采取组织粘合剂联合EVL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价值,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164例,依据是否并发出血,分为病例组(并发出血组)和对照组(无并发出血组)。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超声内镜指标等。结果 (1)超声内镜对EV的诊断率是82.93%,对GV的诊断率为76.83%,对EGV的诊断率为46.34%,均高于常规胃镜检查(依次为71.34%、48.17%和31.09%,P0.05)。(2)病例组在食管曲张静脉总横断面表面积、胃左静脉直径、肠系膜上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高于对照组,在曲张静脉壁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内镜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食管曲张静脉总横断面表面积、胃左静脉直径、肠系膜上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是出血的危险因素,曲张静脉壁厚度是出血的保护因素,对出血风险均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急诊内镜治疗食管贲门胃底静脉曲张活动出血200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治疗食管贲门胃底静脉曲张活动出血的疗效. 方法:内镜下套扎、硬化和栓塞等治疗手段治疗200例食管贲门胃底静脉曲张活动出血.结果: 200例食管贲门胃底静脉曲张活动出血患者, 经急诊内镜治疗仅4例术中死亡, 止血成功率98%. 术后2 wk内因为各种原因死亡32例, 病死率16%. 结论: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贲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套扎效果好.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应首选注射人体组织胶栓塞.  相似文献   

17.
近3年来我院对10例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行内镜下结扎术,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胃静脉曲张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键内容● 胃静脉曲张 (GV)与食道静脉曲张 (EV)同为门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 ,其发病率约 2 %~ 10 0 % ;多出现在门脉高压病程的较晚期。肝硬化等原因引起全门静脉高压时 ,可发生EV和 /或GV ,而部分性门脉高压常因胰腺病变引起脾静脉栓塞所致 ,又称左侧门静脉高压症 ;仅有GV而无EV。● 诊断GV较困难 ,常用方法有X线钡餐检查、内镜检查、脾门静脉造影或经皮经肝门静脉造影 ,以及超声内镜等。内镜检查虽为主要方法 ,但其检出率不尽如人意。● GV破裂出血时可首选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加压素及其类似物等药物治疗。● 双囊三腔管填塞压迫仍为有效的止血措施 ,但压迫时间不宜长 ;一般作为创造条件行介入治疗的权宜之计。● 内镜治疗包括硬化剂注射、组织胶注射及套扎治疗等。其中组织胶注射治疗不仅能控制急性活动性出血 ,还能使曲张静脉消失。此法宜作为治疗GV活动性出血的首选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 ,还可选用TIPS、脾动脉栓塞疗法、脾切除术、胃断流术及原位肝移植术等治疗GV。  相似文献   

19.
胃静脉曲张(GV)患者容易出血,并且病死率高.目前GV的治疗方法尚未统一.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GV应用最为广泛,但其与各种并发症有关,包括异位栓塞和复发性出血.近年来,超声内镜(EUS)引导下治疗GV已经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新方法,具有较高的技术及临床成功率和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该文对GV的病因、分型和治疗选择,尤其是...  相似文献   

20.
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相当于第二腰椎高度偏右侧,即胰头、体交界处后方汇合而成,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后在肝固有动脉和胆总管后方上行至肝门,然后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肝左、右叶,门静脉提供肝脏70%~80%的血液供应,门静脉主干长约6~8cm,直径约1.2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