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对68例患者进行完善的尿动力学检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并对其术前、术后3~6个月的尿动力学资料及IPSS评分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8例患者均存在膀胱出口梗阻,平均最大尿流率(6.45±3.5)mL/s,最大逼尿肌收缩压(68.3±49.6)cmH2O,膀胱最大容积(356±203)mL,IPSS评分(23.3±5.4)。术后3个月,排尿困难14例中逼尿肌功能未恢复12例,并发膀胱颈挛缩2例;尿失禁2例均为低顺应性膀胱和不稳定性膀胱。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于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治疗方法,预测治疗效果,杜绝手术盲目性,提高术后满意度,防范医疗纠纷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尿动力学检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对判断BPH患者腔内手术后短期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6年9月住院接受前列腺等离子体前列腺汽化切除及PVP激光汽化的216例BPH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及IPSS评估,将IPSS评估分为排尿刺激评分(IPSS1)和排尿梗阻评分(IPSS2)两部分记录,术后平均随访8.7个月,术后6个月再次行尿流率检查及IPSS评估.将术前留置导尿者术后最大尿流率超过12 ml/s或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改善超过50%视为疗效显著.结果:216例患者的手术前后最大尿道压力(Pmax)、IPSS、IPSS1、IPSS2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7例患者术后6个月疗效满意,比较高低两疗效组间术前各项指标,仅有IPSS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通过腔内手术可解除BPH患者的梗阻症状,IPSS中关于排尿梗阻的评估可作为判断手术短期疗效的简便指标.在尿动力学检查中,尿道阻力较高者有可能通过腔内手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尿动力学检查与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的关系.方法 BPH组患者43例,平均年龄(69.5±6.0)岁;无膀胱出口梗阻的其他疾病患者21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5.4±7.2)岁.2组患者均行尿动力学检查,透射电镜观察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比较2组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及逼尿肌超微结构情况.结果 BPH组和对照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分别为(21.1±3.0)和(7.6土1.4)分,P<0.01;最大尿流率分别为(7.7±1.3)和(14.9±2.3)ml/s,P<0.01;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收缩压分别为(60.1±11.o)和(48.7±7.1)cm H2o(1 cm HzO=0.098 kPa),P<0.05;梗阻系数分别为44.8±9.9和19.0±5.9,P<0.01;膀胱逼尿肌细胞线粒体相对密度分别为0.81±0.24和1.03±0.11,P<0.05;膀胱逼尿肌细胞间隙分别为(19.4±4.8)和(14.1±2.0)nm,P<0.05.结论 BPH患者逼尿肌细胞线粒体水肿、相对密度减低,是导致逼尿肌收缩力减弱的原因之一;同时由于细胞间隙增宽,导致逼尿肌收缩速度减慢或不协调,引起膀胱协调收缩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的尿动力学数据,为治疗BPH提供依据。方法选取BPH患者452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5.6±5.65)岁,对其进行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s,UDS),根据结果对不同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中未出现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15例,BOO患者430例,其中包括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65例,膀胱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DI)365例。剔除其中3例正常,4例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445例患者的平均最大尿流率为(8.32±3.15)ml/s,平均残余尿量(87.68±79.46)ml,平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62.32±7.54)cm H_2O,最大尿道闭合压为(86.43±18.35)cm H_2O,其中19例患者不适合行手术治疗,最后对42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18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0~5分,生活质量指数(quality of Life,QOL)评分0~1分,最大尿流率为11~21 ml/s,残余尿(45.6±36.2)ml。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能指导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有利于掌握手术时机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对TURP术后疗效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对术后疗效预测的价值。 方法: 对 1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TURP术前、术后 8~11个月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参数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估(QOL)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TURP术后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参数(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Schafer分级、A G值、尿道阻力因子、最大膀胱容量、有效膀胱容量)、IPSS及QOL均明显得到改善 (P<0. 001)。术后IPSS、QOL分别与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时逼尿肌压力、Schafer分级、A G值、尿道阻力因子、最大膀胱容量、有效膀胱容量等呈极显著相关或显著相关。 结论: TURP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有助于把握TURP手术指征、能预测术后患者症状改善的程度;TURP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应列为重要检查项目,以杜绝手术的盲目性及预测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Memokath新型螺旋形热膨胀前列腺支架置入术的手术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对2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支架置入术,其中17例采用硬性膀胱镜,9例患者采用软性膀胱镜。手术患者年龄62~91岁,残余尿(67.3±11.2) ml,最大尿流率(6.3±1.8) ml/s,IPSS评分(26.7±5.7)分,前列腺体积32~78 ml。尿潴留患者8例,6例放置导尿管,2例术前行膀胱造瘘术。结果:2例患者支架脱入膀胱,24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5~30 min,2例患者出现血块膀胱栓塞,22例患者术后立即恢复自主排尿。术后3个月复查,24例患者残余尿(21.4±7.7) ml,最大尿流率(18.3±4.7) ml/s,IPSS评分(8.3±2.1)分。13例患者术前后IIEF-5评分无显著差异[(14.1±1.1)分vs(14.3±1.0)分]。随访1年,2例患者反复出现尿路感染,其余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24例患者排尿功能改善良好。结论:Memokath新型螺旋形热膨胀前列腺支架置入术手术简便、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不影响性功能。随访1年并发症少,是一种新型的治疗BPH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减少前列腺切除术中出血,预防术后膀胱痉挛及膀胱出口梗阻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输尿管置管尿液转流不隔离腺窝前列腺切除术,对15例对照组BPH病人采用传统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记录术中、术后失血量,对术后膀胱痉挛进行症状评分,比较手术前后尿道造影情况及尿流率等指标. 结果研究组术后出血平均180.0 ml;与对照组287.7 ml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膀胱痉挛症状评分平均2.4分;与对照组3.5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平均130 ml,术后均排尿通畅,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示前列腺段尿道较术前平均增粗0.5 cm;最大尿流率平均22.5 ml/s,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输尿管置管尿液转流不隔离腺窝前列腺切除术是减少出血、预防术后膀胱痉挛及膀胱出口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膀胱测压检查尿流率与自由尿流率比值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膀胱测压检查时尿流率与自由尿流率比值在诊断尿道狭窄中的意义。 方法 对 79例患者行自由尿流率及尿动力学检查 ,其中无膀胱出口梗阻 (BOO)组 37例 ,良性前列腺梗阻组 2 7例 ,尿道狭窄组 15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7例非梗阻患者自由最大尿流率和测压检查最大尿流率分别为 (17.4± 8.1)ml/s和 (16 .7± 5 .5 )ml/s(P >0 .0 5 ) ;2 7例良性前列腺梗阻(BPO)患者分别为 (9.4± 3.4)ml/s和 (8.5± 2 .7)ml/s(P >0 .0 5 ) ;而 15例尿道狭窄患者为 (11.0± 4.5 )ml/s和 (5 .0± 2 .8)ml/s(P <0 .0 0 1) ,即尿道狭窄患者测压检查的最大尿流率仅为自由最大尿流率的45 %。 结论 当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值明显低于自由尿流率值时应考虑尿道狭窄的可能。在判断梗阻时应结合参考自由尿流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后患者LUTS症状与尿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采用PKR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并对手术前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IPSS-1)、排尿期症状评分(IPSS-2)、尿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PKRP手术治疗BPH患者68例,术后1个月最大尿道压力(Pmax)、最大尿流率(Vmax)、IPSS-2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IPSS、IPSS-1、最大排动力(Pves)、最大尿肌压力(Pdet)改善不明显(P>0.05);术后6个月尿动力学参数、IPSS、IPSS-1、IPSS-2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患者LUTS症状与尿动力学参数改善时间不一致,随术后时间推移而好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Dolphin 2 0 0 0前列腺光子治疗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用Dolphin 2 0 0 0前列腺光子治疗机经直肠近距离照射 ,总剂量为 72 6~ 810cGy ,治疗 30例重度BPH患者 ,治疗 1个月后复查。疗效观察指标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生活质量指数 ,直肠指诊 ,经直肠B超确定前列腺大小重量 ,经腹B超测定膀胱残余尿液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测定 ,测定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其他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 :治疗 1个月后 ,显效 18例 ,好转 9例 ,较差 3例。治疗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均发生明显的变化 (除最大尿流率P <0 .0 5外 ,其余均为P <0 .0 1)。 结论 :Dolphin 2 0 0 0前列腺光子治疗机治疗重度BPH安全有效 ,无创伤 ,方便经济 ,尤其适用于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及高危的BPH患者。  相似文献   

11.
Fu G  Liao LM  Hu Y  Li D  Ju YH  Wu J  Liang WL  Xiong ZS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3):1774-1777
目的 探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应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BPH合并OAB患者37例,年龄52~89岁,平均(76±3)岁.术后3~6个月之内复查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术后平均随访4.9个月,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影像尿动力学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平均IPSS评分29.6±5.2,术后下降到4.6±1.2.术前平均QOL评分4.3±0.9,术后下降到1.2±1.0.术前平均Qmax为(6±3)ml/s,术后升高到(21±5)ml/s.术前残余尿量平均(167±11)ml,术后下降到(41±18)ml.随访期间86.5%的患者OAB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但仍有13.5%的患者术后OAB症状持续存在.结论 合并OAB的BPH患者存在明确膀胱出口梗阻时,可以首先解除膀胱出口梗阻,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残留有OAB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术前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术后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对800例拟行TVP的BPH患者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并于术后随访1年,观察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结果:800例BPH患者术前最大尿流率均〈15ml/s,IPSS评分平均〉29分。根据术前最大尿道压力、最大尿道压力与充盈时膀胱最大压力的关系、膀胱顺应性及是否存在尿道外括约肌与膀胱逼尿肌压力不协调等指标共分为四组。术后1年最大尿流率平均分别为18.3ml/s、17.9ml/s、9.2ml/s和8.2ml,s,IPSS评分平均分别为12分、11分、23分和26分。其中各组术后最大尿流率〉15ml/s,分别占89.8%、85.5%,29,2%和22.5%。Ⅰ组、Ⅱ组术后各项指标与Ⅲ组,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动力学榆查对BPH患者行TVP术的疗效有良好的评价作用,可为BPH患者采用何种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膀胱颈切开术(TUIBN)治疗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小体积BPH(30 g)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5~71岁,平均59.6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20例既往有慢性前列腺炎史。术前评估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B超、尿动力学检查和尿道膀胱镜检查。术前均行α受体阻滞剂治疗3~6个月,无明显效果而行TURP+TUIBN。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2例(3.57%)于术后1个月出现尿道狭窄,予定期尿道扩张后症状改善;1例(1.79%)于术后3个月出现膀胱颈挛缩,再次行TUIBN症状改善。术后12个月行IPSS评分、尿动力学检查与术前进行比较。术后IPS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12.76±2.37 vs25.54±2.33,P0.01);最大尿流率(Qmax)明显高于术前[(15.83±1.47)ml/s vs(8.47±0.96)ml/s),P0.01];膀胱残余尿较术前明显减少[(31.02±9.75)ml vs(68.07±17.09)ml,P0.01]。结论:TURP+TUIBN治疗小体积BPH引起的BOO效果显著,优于单纯TURP或TUIBN,手术安全,是治疗小体积BPH引起BOO的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术前逼尿肌功能及术后恢复情况 ,指导术后药物治疗。 方法 对存在逼尿肌功能障碍的 114例BPH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详细的尿动力学检查并分析结果。 结果 术前存在逼尿肌功能障碍者术后多数逼尿肌功能逐渐恢复 ,最大尿流率 (10 .2±2 .8)ml/s ,较手术前的 (5 .5± 2 .1)ml/s明显提高 (P <0 .0 5 )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明显降低(术后 18.1± 3.2 ,术前 2 7.1± 4 .9,P <0 .0 5 )。针对术后功能障碍类型进行药物治疗 ,临床症状逐渐改善。 结论 详细的尿动力学检测可明确患者逼尿肌功能障碍的类型 ,对合理选择病例、指导术后治疗、提高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结扎膀胱前列腺侧血管蒂改良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Madigan)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改良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术后随访1月~1年,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和最大尿流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IPSS由术前(25.6±2.1)分降至术后(7.2±1.2)分,Qmax由术前(7.9±2.2)ml/s提高到术后(19.1±2.5)ml/s。结论结扎膀胱前列腺侧血管蒂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可行的,降低了改良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维汉民族前列腺增生患前列腺的体积、症状积分和膀胱排尿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对71例住院手术的维汉不同民族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BPSS),生活质量评分(L),前列腺体积(V),重量(M),患年龄(age),尿流动力学指标的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40例汉族及31例维族BPH患的前列腺体积与膀胱颈压,膀胱颈压与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与膀胱顺应性均呈正相关。结论 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膀胱顺应性、膀胱颈压四个参数不但能了解膀胱排尿功能和形态改变,也可做为临床上手术切除增生前列腺组织,解除梗阻,缓解症状,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由膀胱内窥镜观测到的膀胱小梁化程度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间的相关性。 方法  35 8例BPH患者 ,按照膀胱镜下膀胱小梁化的严重程度分为 4级 :0级 :无小梁化 ;1级 :轻度到中度小梁化 ;2级 :重度小梁化 ;3级 :重度小梁化伴假性憩室形成。结合相应的最大自由尿流率、膀胱测压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时逼尿肌压力 (PQmax)、最大瓦特因子(WFmax)、膀胱顺应性、剩余尿量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等相关指标 ,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检验。 结果 膀胱小梁化程度 :0级 2 1例 ,1级 2 2 8例 ,2级 82例 ,3级 2 7例。随膀胱小梁化程度加重 ,最大自由尿流率呈现显著性降低趋势 ,0级 (11.5 0± 1.13)ml/s ,1级 (10 .2 8± 2 .2 9)ml/s,2级 (9.80± 0 .98)ml/s,3级 (7.36± 1.37)ml/s(F =2 2 .4 3,P <0 .0 0 1) ;剩余尿量显著增多 ,0~ 3级分别为 (5 3.38± 8.4 5 )、(81.5 1± 4 0 .33)、(83.5 6± 7.6 3)、(130 .89± 2 7.4 9)ml(F =2 4 .0 4 ,P <0 .0 0 1) ;PQmax显著增高 ,0~ 3级分别为 (4 0 .31± 2 0 .73)、(5 0 .11± 16 .2 4 )、(6 6 .5 3± 2 3.6 1)、(85 .33± 32 .5 2 )cmH2 O(1cmH2 O =0 .0 98kPa,F =2 2 .6 5 ,P <0 .0 0 1) ;WFmax显著增高 ,0~ 3级分别为 (8.98±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对比前列腺激光剜除术(HoLEP)和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120例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其中A组患者行HoLEP手术,B组患者接受TURP手术治疗.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和手术后1、6、12个月后复查的指标结果.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指标的变化.此外将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也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前A、B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前列腺重量和残余尿量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t=-0.665、-0.441、0.639、-0.758、-0.778,P=0.508、0.660、0.524、0.450、0.438);A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是(78.25±25.78)mL,低钠血症的平均发生率是5%,膀胱留管时间和冲洗时间分别为(2.37±1.35)d、(1.25±0.49)d,而B组分别是(136.78±29.45) mL、25%、(5.34±2.02)d、(2.54±0.78)d,各项指标明显比A组患者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t或x2=-9.713、6.000、-8.130、-9.361,P<0.05);同时,患者手术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A、B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比手术前均有改善,且相同时间两组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均显示A组的患者优于B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近期疗效优于TURP手术方法,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安全性高,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隔离腺窝的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TVP) ,不隔离腺窝预防术后膀胱出口梗阻(BOO)的效果。 方法 在TVP术中采用不隔离腺窝口的手术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 2 0例。 结果  2 0例术后排尿正常 ,无BOO、尿失禁发生 ,IPSS由术前 2 9.4± 2 .0降至术后 8.8± 2 .0 ,生活质量评分 (QOL)由术前 5 .5± 0 .5降至 1.7± 0 .5 ,最大尿流率 (Qmax)由术前 (6 .8± 1.3)ml/s升至术后 (16 .8± 2 .0 )ml/s,平均尿流率 (AFR)由术前 3.5± 0 .9ml/s升至术后 10 .0± 2 .0ml/s ,手术前后四项指标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5。 结论 不隔离腺窝的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能安全有效地防止出血和术后BOO  相似文献   

20.
Chen Y  DU GH  Chen Z  Cai D  Zhang Q  Yuan XY  Zeng XY  Yang WM  Ye ZQ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3):1767-1770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尿动力学特点,为正确合理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就诊的235例BPH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资料.患者年龄52~88岁,平均(68±8)岁.根据患者主诉有无OAB症状分为BPH组和BPH合并OAB组;根据尿动力学检查有无逼尿肌过度活动(DO)又将其分为单纯性BPH组、单纯性BPH合并DO组、BPH合并OAB无DO组及BPH合并OAB伴DO组,比较各组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初感容量、强烈尿感容量、梗阻指数和逼尿肌收缩力情况.结果 最终入选219例患者,年龄56~88岁,平均年龄(66±8)岁,平均前列腺体积(35±24)ml,平均最大尿流率(11±6)ml/s.33.8%(74/219)的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出现DO.与BPH组(104例)比较,BPH合并OAB组(115组)年龄更大、IPSS评分更高、前列腺体积更大、初感容量及强烈尿感容量更小、梗阻指数及逼尿肌收缩力减弱比例更高(P<0.05).单纯BPH组、BPH合并DO组、BPH合并OAB无DO组及BPH合并OAB伴DO组分别为93例(42.5%)、11例(5.0%)、52例(23.7%)、63例(28.8%).BPH合并OAB伴DO与BPH合并DO两组比较,前者DO最大逼尿肌压更高、持续DO时间更长.结论 了解BPH合并OAB患者的尿动力学特点对于合理治疗和预测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