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颅腔积气可见于许多内、外科疾病时,包括颜面外伤、创伤及肿瘤,其临床表现多变。本文介绍1例因筛窦表皮样瘤而发生张力性颅腔积气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偏瘫,共济失调和意识障碍。患者,男性,37岁。因左侧肢体进行性无力,前额头痛,意识模糊及嗜睡1月入急诊室。入院前曾出现鼻漏3周,味觉和溴觉减退6月,有嗜酒和药物滥用史,近10年至少有2次头部外伤史。查体:明显的跛行和共济失调步态,左上肢不能活动,左侧面瘫,嗅觉减退,左下肢肌力减低,四肢均有共济失调,以左侧为著。冷反应迟钝,腱反射亢进,左侧持续性踝痉挛。头部CT 示右额顶区有—7cm 气体样占位,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导致颈髓半切综合征在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 1 病例 男,65岁.因"右侧肢体麻木、左侧肢体无力伴眩晕2d"于2010年3月8日入住本院.患者于2010年3月6日晚无明显诱因急起出现右侧肢体及躯干麻木、发凉,左侧肢体轻度无力,伴眩晕、恶心,呕吐数次,非呈喷射状,呕吐物均为胃内容物,被迫卧床.发病1周后眩晕减轻,行走时步态不稳,右偏斜,闭目加重,左足有踩棉花感.查体:血压左上肢120/80 mmHg(1 mmHg =0.133 kPa),右上肢110/70 mmHg;左侧上下肢肌力Ⅴ-级,右侧肌力Ⅴ级,肌张力均正常;左侧跟膝胫试验(+),左足趾反复叩击地面动作笨拙、不协调、快慢不一,闭目难立征(+),行走呈醉汉步态,向右前方偏斜,闭目时更明显;右侧C2以下痛温觉减退,左侧震动觉、位置觉和运动觉减退;四肢腱反射(+),左侧Babinski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一例罕见的并经CT_1扫描证实为桥脑基底小灶出血导致右侧共济失调轻偏瘫与左侧三叉神经损害的病例。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是一种脑血管综合征,表现为似小脑性共济失调、无力、下肢重于上肢,同侧锥体束征,共济失调性轻偏瘫已公认为腔隙综合征表现之一。 59岁男性,高血压病人。1985年2月2日在枕部沉重与恶心感后,突然发生构音困难,右侧上下肢无力,次日入院。入院时血压180/110mmHg,神志清楚,检查合作,颈软,瞳孔无异常,向右侧凝视有细小的水平性眼震,轻度构音困难,但吞咽正常,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轻偏瘫,下肢远端尤著,左侧咬肌与颞肌中度无力,张口时下颌左偏,腱反射正常。右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左侧面部感觉减退,左角膜反射减弱。左侧轮替试验,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障碍与右侧肢体无力不相称。CT扫描在左侧  相似文献   

4.
同侧共济失调轻偏瘫症(Homolateral Ataxic Hemiparesis简称HAH)于1965年首先由Fisher报道。至今搜集到国外报道38例,我院报道20例,共58例。其中资料较完整者49例。现就HAH的几个问题综述如下。一、命名 1965年首先由Fisher和Cole报道的14例HAH患者,皆有一侧腿的无力和小脑性共济失调,没有面、舌瘫,上肢肌力正常或极轻度无力,当时命名为同侧共济失调和足的轻瘫(Homolateral ataxic and crural paresis)。1978年Fisher又报告3例患者,表现为一侧肢体的轻偏瘫,上肢亦受累,甚至其瘫痪程度重于下肢,故将本症命名为共济失调轻偏瘫症(Ataxic hemiparesis)。以后多数作者都采用此命  相似文献   

5.
三叉神经眼支带状疱疹常合并眼局部损害、疱疹后神经痛、颅神经损害、脑膜脑炎和少见的对侧轻偏瘫。作者报告两例带状疱疹眼炎继发对侧轻偏瘫。例1:42岁男性,有慢性肾衰史,1982年8月发现右眼带状疱疹。一年前曾接受第2次肾移植,入院时应用硫唑嘌呤及强的松。带状疱疹后30天出现右眼虹膜炎、共济失调、轻度嗜睡,EEG弥散慢波,CT扫描正常。10周后左上肢共济失调、左面肌和上下肢力弱,双侧病理征。CSF蛋白67mg%,细胞计数正常。CT扫描右尾状核低密度区。4天后右侧内囊后部和前部也有低密度区。例2:62岁男性,患  相似文献   

6.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往往是由于对侧内囊后肢、桥脑或放射冠的腔隙梗塞所致,但上述部位的出血或肿瘤也可引起此体征。本文作者报道一例经CT和核磁共振(MRI)证实的对侧丘脑腹外侧核梗塞引起的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病例:男,73岁。突然出现构音障碍和右上肢和下肢无力及步态不稳。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疾病史。次日检查:脉搏76次/分,律整:血压150/80mmHg。无颈动脉杂音,心脏检查正常。神经系统检查仅见右侧肢体轻偏瘫,伸蹠反应阳性。指鼻和跟膝胫试验显示右侧小脑型辨距障碍。感觉正常。轻偏瘫于4~5天后消失而共济失调持续存在。4周后,仅有右手笨拙和指鼻试验时的轻  相似文献   

7.
1965年 Fisher 等首先报告一罕见的卒中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小脑性共济失调和轻偏瘫。后来又报三例,每例病理证实为桥脑基底上部靠近中线处有一腔隙梗塞。自 CT 应用以来,Schnapper 等连续报告14例,其中11例为对侧内囊梗塞。作者报告一例先后两侧发生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的病例。CT扫描显示桥脑梗塞。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7岁。1984年4月17日晨突觉右指麻木,后即抽搐,约半小时停止,但逐渐感觉右手无力,三天后觉说话费力,言语不畅,口角左斜。两周后右侧肢体又有间歇性抽搐约半小时,给予抗癫痫药物后停止。患者因头痛,呕吐,偏瘫及局灶性癫痫收住院治疗,既往无高血压及头部外伤史。检查:血压116/68,神志清楚。瞳孔对称,视乳头无水肿,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  相似文献   

9.
丘脑出血致感觉减退—共济失调—轻偏瘫1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9例丘脑出血所致感觉减退—共济失调—轻偏瘫。男13例,女6例。均为突然发病,CT 示丘脑出血波及内囊后肢和脑室壁11例。破入脑室2例。19例均有深感觉减退和共济失调,17例轻偏瘫。本文讨论了发病机理和与“Fisher 综合征”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病表现偏侧舞蹈症的临床不多见,现将我院所见5例报告如下: 例1 男,64岁,右肢无力1天入院。神清,BP30.7/17.3kPa(230/130mmHg),右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轻偏瘫并感觉减退。脑CT示左内囊后肢0.9×1.2×2.0cm高密度出血灶。病后1周出现右上下肢频繁地舞蹈样运动。 例2 男,68岁,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3天入  相似文献   

11.
Fisher和Cole(1965)曾描述了一种卒中样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特异的肢体无力和同侧共济失调同时存在。临床过程认为缺血性者比出血性者多见。作者报告此综合征三例并作了病理学研究。其临床方面特征为发作性一侧的肢体无力(例1为轻度到中度面肌、上肢和下肢无力;例2为轻度上肢和较重的足趾无力;例3为较重的上肢和轻度面肌及下肢无力),腱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阳性。指鼻试验和跟膝试验不稳、辨距不良与小脑性共济失调相似,在快速运动时,明显地缓慢和共济失调。轻度发音困难(例1、2),垂直和水平性眼震(例1、  相似文献   

12.
马××,男,56岁。因晨起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走路不稳于1989年9月7日入院。查体:神清语明,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楚,动脉细,反光强,余颅神经未见异常。左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应,左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稳准,轮替试验笨拙,步态蹒跚,步基增宽。左半身痛觉轻度减退,左手位置觉及实体觉障碍。头部 CT 示右顶叶梗塞。该断为同侧共济失调轻偏瘫症(右顶叶梗  相似文献   

13.
Dejerine-Roussy氏综合征又称丘脑综合征,主要表现有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对侧半身不自主运动、对侧半身小脑性共济失调.国内未见报道.国外文献有少量报道“‘.现将一例报道如下:病例报告患者,女,服岁,于入院前3小时,午休时发觉右恻肢体活动不利,运动尚可,右上肢不自主运动呈偏侧投掷样舞蹈动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年,房颤病史5年。查体:BPI9/]ZkPa,神情,语畅,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颈软,右侧肢体肌力V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雅反射(什).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半身痛温觉、震颤觉、位置觉均减退。右手指鼻试验欠稳准…  相似文献   

14.
同侧皮质脊髓束征合并小脑共济失调由Fisher命名为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本文报告一例顶叶病灶引起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患者: 61岁男性白人,患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1982年2月出现左上肢感觉异常.二维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前叶有一血凝块.接受静脉肝素及口服华法令治疗6个月.85年11月2日出现左上肢远端刺痛麻木,伴左上肢无力.查体:神清,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上肢远端轻度无力,感觉性失写(a-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一例24岁妇女在连续两次妊娠中发生复发性原发性多神经炎(RIP)。第一次于妊娠32周开始出现进行性近端肌无力,40周时双侧轻面瘫和明显下肢重于上肢的肌无力,反射消失,对称性肢体远端感觉消失(包括痛温觉、震颤觉及关节位置觉),症状渐重,于42周行剖腹产,产后四周出现好转,12个月后恢复得很好。两午后,于第二次妊娠12周开始有肢体无力,伴有进行性加重的感觉障  相似文献   

16.
大脑后动脉(PCA)梗塞很少出现偏瘫,作者报道5例临床均以偏瘫为主要表现,头颅CT证实为PCA梗塞者。 例1,男,62岁,先右侧半身感觉减退,几分钟后右侧肢体偏瘫。神志,语言、颅神经及眼底无异常。头颅CT平扫发现左侧内囊后肢近丘脑处见一稀疏的低密度区。例2,男,22岁,右利手,左侧肢体纯运动性轻偏瘫2天。无中风诱发因素,病后2天  相似文献   

17.
<正>腔隙综合征通常是由脑部深穿支小动脉闭塞所致,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表现。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Fisher列举了21种腔隙综合征,如手-口综合征、面-舌综合征、构音障碍-面轻瘫综合征。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综合征(AHS)是腔隙性综合征的一个典型类型,指病灶对侧肢体的轻偏瘫并伴有小脑性共济失调。之后一些报道指出顶叶、内囊、脑桥和放射冠的病变以及脑出血、肿瘤等均可导致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综合征的产生~[1~4]。由于丘脑病变导致的共济失调性轻偏瘫临  相似文献   

18.
纯运动性偏瘫是一个罕见的综合征,Fisher和Curry明确为完全的或不完全的面部、上、下肢一侧的瘫痪,不伴随感觉障碍、视野缺损、言语困难或认识不能症等.著者报告了一例由于桥脑下部出血所致的纯运动性偏瘫.女,45岁,1979年3月3日突然出现后枕部疼痛伴随右侧肢体力弱.两天内发展成右上肢完全瘫痪及右下肢明显力弱.意识不受影响,无痉挛发作,复视、眩晕、吞咽困难、感觉异常及视力损害和言  相似文献   

19.
内囊小的深部损害引起的偏瘫,多见于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但引起婴儿偏瘫尚无报道.作者报告3例因内囊受损而导致偏瘫的临床和CT所见.例1:男婴,11个月,在早餐时出现昏睡、烦躁,并突然发生右面部和上肢无力,下肢呈拖步,易摔倒.检查:血压90/60mmHg,头部和心脏无杂音,腱反射对称性活跃,右侧病理反射阳性.血、  相似文献   

20.
1965年Fisher曾命名本综合征为同侧共济失调和下肢轻瘫,1978年同著者又将此综合征改为共济失调性偏瘫。其特征为一侧肢体既有锥体束损伤的症状又有小脑症状。这在常见的神经病学的体征上讲是不符合的。我们遇到4例均由腔隙性梗塞引起,报告如下: 例1,男性,41岁。左侧肢体共济失调,跟膝胫试验不稳准,左侧轻偏瘫.Babinski氏征阳性,左侧肢体麻木,语言障碍,颅神经正常。CT扫描显示右侧侧脑室外下方及右侧基底节处各有腔隙性梗塞灶一个。例2.男性,52岁。左侧肢体轻偏瘫,肌力Ⅳ级,左侧Babinski氏征阳性。左侧鼻唇淘浅,伸舌偏左,Romberg征(+),高血压史7年。CT扫描显示右侧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