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七氟醚吸入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前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常采用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麻醉。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具有无刺激性气味、对呼吸循环抑制轻以及诱导快、苏醒迅速完全等特点。本研究观察七氟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时病人的诱导速度、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肢动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变化,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早孕病人20例,年龄(26.65±4.00)岁,ASA均为Ⅰ级。麻醉方法专用挥发罐通过面罩吸入七氟醚,诱导浓度为6%~8%七氟醚和5L/min氧流量以半开放模式吸入,待病人意识消失后改用2%~3%七氟醚和3L/min氧流量以半紧…  相似文献   

2.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工流产术最常用的麻醉是丙泊酚/芬太尼静脉注射,但注射丙泊酚时会产生疼痛.七氟醚对呼吸道无刺激、血气分配系数低,苏醒快,具有镇静、镇痛和肌松作用,故可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1].本研究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门诊肩关节复位术的麻醉常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或丙泊酚麻醉。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吸人麻醉药。具有无刺激性气味、对呼吸循环抑制轻以及诱导快、苏醒迅速完全和麻醉深度易掌握等特点。本研究观察七氟醚吸人麻醉用于门诊肩关节复位术时病人的诱导速度、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肢动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是丙泊酚/芬太尼静脉注射,而丙泊酚注射时常发生疼痛。七氟醚对气道无刺激,血气分配系数低,苏醒快,具有镇静、镇痛和肌松作用.故可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瑞芬太尼分布容积小,起效快,不影响术后的苏醒。本研究观察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5.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4~14岁ASA Ⅰ级择期行外科手术的小儿,随机均分为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丙泊酚组)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七氟醚组).丙泊酚组静脉麻醉诱导,静脉麻醉药物维持.七氟醚组七氟醚麻醉诱导,七氟醚麻醉维持.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诱导方法都能实现快速诱导,且丙泊酚组麻醉诱导起效更快,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较七氟醚组缩短(P<0.01).而七氟醚组麻醉诱导对心率的影响更小,诱导更平稳.七氟醚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PACU滞留时间均短于丙泊酚组(P<0.01).结论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后术中循环稳定,术后清醒迅速、平稳,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手术.  相似文献   

6.
芬太尼对七氟醚麻醉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20例择期手术病人单吸七氟醚或七氟醚复合静注芬太尼麻醉诱导对呼吸、循环,量化脑电,肌 电活动及插管反应的影响。结论静注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明显协同诱导效率,在临床上优于单吸七氟醚诱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的效果。方法择期手术烧伤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30例。气管插管后P组泵注丙泊酚3~8 mg.kg-1.h-1维持麻醉,S组吸入1%~4%七氟醚维持麻醉;需要时均间断静注芬太尼和阿曲库铵。术毕前5 min停用丙泊酚和七氟醚。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毕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躁动情况。结果气管拔管后P组SpO2明显降低,且低于S组(P<0.05)。S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P组(P<0.01)。结论七氟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循环稳定,术毕自主呼吸恢复快、苏醒迅速,拔管及时,躁动发生率低,麻醉效果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雷米芬太尼快通道麻醉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年龄21~5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Ⅱ组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Ⅲ组七氟醚复合雷米芬太尼。观察三组患者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术后躁动评分(RS)、意识状态评分(OAA/S)等。结果三组术中血压控制均较满意。术后Ⅱ、Ⅲ组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较Ⅰ组短,躁动发生率稍低(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均为鼻内窥镜手术提供安全、快捷、苏醒彻底的快通道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七氟醚吸入与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在全胃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组(P组).记录围麻醉期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BIS)、麻醉药浓度及用量、麻醉恢复期时间和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 麻醉期两组DBP、MAP、HR均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能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BIS 45~60),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恢复期P组躁动、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麻醉或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麻醉均可安全应用于全胃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七氟醚与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两种麻醉方法在整形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 30例择期疤痕切除植皮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七氟醚(S)组与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P)组.静脉诱导置人喉罩后,S组静脉泵入0.15μg·kg-1·min-1雷米芬太尼及吸入2%~3%七氟醚维持麻醉.P组患者通过外周静脉泵入雷米芬太尼0.15μg·kg-1·min-1及丙泊酚6~8 mg·kg-1·h-1维持麻醉.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MAP及HR均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S组MAP、HR在切皮前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而P组术中各个时点MAP及HR仍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及对应时间点的S组(P<0.05).结论 与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比较,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七氟醚用于烧伤整形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更平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婴儿先天性唇裂修复术麻醉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唇裂修复术的患儿,年龄3~9个月,随机均分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七氟醚复合芬太尼组(F组)。均采用七氟醚诱导麻醉后,R组采用0.1~0.2μg·kg-1·min-1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维持,F组采用0.05~0.1μg·kg-1·min-1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观察诱导前(基础值,T0)、插管时(T1)、插管后2min(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5min(T4)、30min(T5)及拔管时(T6)的HR、MAP、SpO2,记录苏醒期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有无呼吸功能不全、恶心呕吐及躁动不良反应及离开手术室时间。结果 T1、T3及T6时两组患儿HR均较T0时明显增快(P<0.05),且F组明显快于R组(P<0.05)。T1、T3及T6时两组患儿的MAP均较T0时升高(P<0.05),且F组明显高于R组(P<0.05)。R组患儿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P<0.01)。R组呼吸功能不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F组,躁动发生率高于F组。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在婴儿先天性唇裂修复术安全有效,但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可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快速苏醒及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丙泊酚联合应用小剂量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应用小剂量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疗效。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底对人工流产患者200例施行静脉全麻,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使用丙泊酚2~3mg/kg静注,B组用芬太尼0.75~1μg/kg复合丙泊酚1~2mg/kg缓慢静脉推注。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诱导时间、苏醒状况、丙泊酚用量;记录诱导前后患者心率(H)、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的变化和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B组少于A组。两组的SpO2诱导后均有下降,但在正常范围;A组BP下降较B组明显;B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比A组显著降低,B组术中心率减慢的发生率较A组低。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结论丙泊酚联合应用小剂量的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可达到无痛人工流产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脊柱侧弯矫正术中,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和地氟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的术中唤醒时间及苏醒质量。方法40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正术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组(P组)和地氟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吸复合组(D组)。比较停止输注丙泊酚或地氟醚后术中唤醒时间及唤醒质量。结果D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2±1.8)min,呼之睁眼时间(5.2±1.8)min和指令动作恢复时间(7.1±1.2)min均短于P组[(7.2±1.3)min,(8.3±1.7)min和(9.5±1.0)min](P<0.05)。唤醒成功时,P组患者有4例睁眼勉强,并伴有四肢不自主活动,苏醒质量为2级;D组均为1级。结论术中维持相同的循环指标,D组唤醒时间要短于P组,D组唤醒质量也优于P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芬太尼抑制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恢复期间患儿躁动的药效学.方法 择期拟行鼻内镜下增殖体刮除术的息儿26例,年龄5~8岁,体重15~30 kg,ASA Ⅰ或Ⅱ级.麻醉诱导:吸入8%七氟醚(氧流量6 L/min),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 μg/kg(经30 s注射完),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随后静脉注射芬太尼抑制麻醉恢复期间患儿躁动,采用改良的序贯法确定静脉注射芬太尼的剂量.第1例患儿静脉注射芬太尼的剂量为4μg/kg,相邻剂量差值为0.5μg/kg,以患儿苏醒后易激惹且难以安慰作为判断躁动发生的标准.麻醉维持:吸人2%七氟醚(氧流量1 L/min),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术毕停用七氟醚和瑞芬太尼,带气管导管回麻醉恢复室,待患儿苏醒.记录术后4h内患儿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的发生情况及苏醒时间.计算芬太尼抑制50%、95%患儿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恢复期间躁动的剂量(ED50、ED95)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芬太尼抑制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恢复期间患儿躁动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为3.01(2.52~3.40)μg/kg,En95及其95%可信区间为3.81(3.41~6.22)μg/kg.术后4h内未发生明显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苏醒时间(11.3±2.6)min.结论 芬太尼抑制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恢复期间患儿躁动的ED50为3.01μg/kg,ED95为3.81μg/kg.  相似文献   

15.
丙泊酚伍用芬太尼用于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手术麻醉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丙泊酚常用于人工流产手术。近年来官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手术日益增多,手术时间是人工流产术的4~6倍,单纯应用丙泊酚用药量较大,反复给药苏醒时间也延长,为此我们探讨了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的芬太尼用于官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手术的麻醉效果,对呼吸、循环和苏醒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七氟醚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2—2013-08间门诊自愿行无痛人流手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从手术结束停药到OAA/S镇静评分到达5分的时间和生命体征,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七氟醚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丙泊酚组,苏醒时间短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患者OAA/S镇静评分到达5分的时间短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不良反应率为17.9%,低于丙泊酚组的30.8%(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应用七氟醚麻醉,具有苏醒快、不良反应率低等优点,更适合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七氟醚在小儿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0例1~7岁的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记录两组患儿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的改变以及诱导时间、苏醒时间、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七氟醚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氯胺酮组(P〈0.01);七氟醚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氯胺酮组小(P〈0.05);两组呼吸抑制作用都有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吸入全麻用于小儿门诊短小手术优于氯胺酮,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芬太尼滴鼻对患儿鼻罩吸入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舌系带延长术患儿40例,男17例,女23例,ASAⅠ级,年龄2~4岁。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入室后面罩吸入8%七氟醚+氧气进行麻醉诱导,研究组患儿无意识后鼻腔滴入芬太尼2μg/kg,稀释成0.5ml,对照组患儿安静后鼻腔滴入生理盐水0.5ml,两组患儿手术开始前舌系带旁局部浸润注射1%利多卡因2ml。术中鼻罩吸入3%~5%七氟醚+氧气维持麻醉。患儿入手术室前根据改良耶鲁术前焦虑分级表(m-YPAS)评分,诱导期间根据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对患儿面罩吸入七氟醚诱导期间合作程度评分,术后根据小儿麻醉苏醒期谵妄量表(PAED)及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m-CHEOPS),对患儿苏醒期谵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术前m-YPAS评分、诱导期ICC评分及术后m-CHEO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PAED评分为(4.8±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4.2)分(P<0.05)。两组患儿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均未出现严重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严重的恶心、呕吐等麻醉相关并发症。两组PACU滞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滴鼻能有效减少患儿鼻罩吸入七氟醚麻醉下行舌系带延长术苏醒期谵妄的发生,且不延长PACU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疗法(PMCT)治疗肝癌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40例原发肝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组)。观察两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中BP、HR和SpO2的变化,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治疗前后SBP、DBP和SpO2波动大于S组(P〈0.05);S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而P组注射痛和呼吸暂停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PMCT治疗肝癌的要求,七氟醚麻醉对呼吸、循环影响更小,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雷米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时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悬雍垂、鄂咽成形术或鄂咽成形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30~5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0):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雷米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麻醉诱导完成后,A组靶控输注丙泊酚4~8 mg/(kg·h),B组吸入0.5%~1%异氟醚,两组持续静脉输注雷米芬太尼0.2~0.3 g/(kg·min)。记录患者诱导前即刻(T1)、诱导完成后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以及手术开始20 min时(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呛咳、躁动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T4时A组BP和HR显著降低(P0.01),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A组剧烈呛咳和躁动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更适合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