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樊永平  熊飏 《北京中医》2005,24(2):121-125
出血性中风中医指因风阳上窜,痰火内扰,气血逆乱,或因头颅外伤,内生脑瘤,使脑络破裂,血溢于脑,出现突然昏仆、头痛、失语、偏瘫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经疾患。具有起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多样等特点,致残率及死亡率高。中医药治疗该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小亮 《光明中医》2020,(10):1598-1601
出血性中风是脑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历代医家对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进行了丰富的论述及探讨,为临床认识与治疗本病提供了有益参考。为系统认识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优势与不足,现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又名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及致残率高等特点,其发病与死亡皆与年龄密切相关。中医药工作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笔者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近些年中风后遗症的中医药研究近况,即中医的病机、辨证论治、专病专方、中成药和单味药以及针灸和康复疗法等内容,肯定了中医药的疗效,并指出建立确切的疗效评价标准和规范的治疗方案是推动研究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的急性脑血管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急性期经中西医治疗缓解后,大部分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中医药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已积累数千年经验,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临床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现就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中风及后遗症1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又称“卒中”,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伴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症。包括脑溢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针刺治疗脑血管病及其后遵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我们于1974年3月至1985年10月共收治本病156例,疗效满意,兹报导如下:临床资料:156例中,男98例,女58例,发病年龄最小33岁,最大76岁,病程最少10天,最多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张伯礼院士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处方,以总结其治疗中风病的部分用药规律。方法:将笔者跟师期间所抄录的处方共220进行建库整理,对处方的中药类别、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用中药共计146种,中药应用总频次共计4194次;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0位中药为珍珠母、黄芩、桑枝、当归、丹参、川芎、杜仲、大黄、天麻、知母;使用中药类别频次排前7位的依次是:清热药、补益药、活血药、祛风湿药、安神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和利水渗湿药。结论:中风病机复杂,病理演变变化多端,张伯礼院士治疗中风病,善于根据病人具体的临床症状,在辨证分析中风病之风、火、痰、瘀、虚等基本病证要素的基础上遣方用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风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急性期经中西医治疗缓解后,大部分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等后遗症状。中医药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已积累数千年经验,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临床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现就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1 辨证分型论治 张磊等[1]将中风后遗症分为四型论治,证属气虚血痰、脉络瘀阻的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证属肝阳上亢、脉络瘀阻的运用镇肝熄风汤加减;证属肝肾精亏者,用地黄饮子加减;证属瘀热阻滞、脉络不通者,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相似文献   

10.
樊永平  熊飏 《北京中医药》2005,24(2):121-125
出血性中风中医指因风阳上窜,痰火内扰,气血逆乱,或因头颅外伤,内生脑瘤,使脑络破裂,血溢于脑,出现突然昏仆、头痛、失语、偏瘫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经疾患.具有起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多样等特点,致残率及死亡率高.中医药治疗该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风后遗症患者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是一种因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的以局部神经功能缺损为特征的常见疾病.大多数起病突然,致死致残率甚高,在幸存的患者中,约半数有严重的后遗症.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实施正确的康复锻炼,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步骤.现将我院2005-2008年收治87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近年来中风后遗症诊疗方案规范化研究概况 ,以及中医治则、治法研究和辨证分型等内容 ,肯定了中医药的疗效 ,并指出建立客观、规范、统一的评估系统是推进研究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吴兴田  梁胜奇  王宇 《陕西中医》2002,23(8):762-764
随着现代医学脑出血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 ,传统医学对脑中风的病因病机认识亦渐深化 ,并在治疗方药上取得了许多可喜成果 ,现对近几年来急性出血性中风中医药治疗进展作以综述。   1 病理生理与中医病机研究进展  1 .1 脑水肿形成机制、演变过程及其临床意义 :国外很多实验已经证实 ,脑出血引起的脑水肿主要是由凝血过程所产生的各种酶以及血肿本身释放的各种生化物质所引起 ;在脑出血的不同时期各种不同因素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脑出血早期 (几 h—第 1 d)血肿内血浆蛋白渗出及血凝块回缩 ,凝血过程产生的凝血酶可能发挥作用 ,脑出血…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血性中风病死率高 ,病残率高 ,其急性期治疗仍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清热化痰、醒脑开窍中药汤剂及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中风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治疗 88例中 ,男 5 6例 ,女 32例 ;年龄最大者 76岁 ,最小者 4 2岁 ,平均年龄为 6 0 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 5 8例 ,对照组 30例。所有病例均按照《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进行诊断 ,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及发病情况 ,参见表 1~ 4。表 1 两组中医病类诊断比较治疗组 (n =5 8)对照组 (n =3 0 )轻 型 12 7普通型 2 0 9重 型 2 2 …  相似文献   

15.
从对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对出血性中风的治疗(辨证论治、主法主方治疗)等综述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近年来中风后遗症诊疗方案规范化研究概况,以及中医治则,治法研究和辨证分型等内容,肯定了中医药的疗效,并指出建立客观,规范,统一的评估系统是推进研究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近二十年来,有关急性出性中风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临床应用于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主要制剂。  相似文献   

18.
从辨证论治、针药并治及微创手术合并中药治疗3个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现状,指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不足,为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探讨、治疗出血性中风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琦  田金英  张弛 《陕西中医》2005,26(2):149-149
近年来我院应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90例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在中风后遗症的综合康复治疗上具有一定优势。中医理论认为,中风病乃本虚标实之证,年老体虚,肝肾不足为本,痰瘀阻络为标,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益气活血祛瘀、健脾祛痰利湿、养心安神定志、补肾填精益髓等治疗方法,同时配合针灸、按摩以及康复训练,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