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国产氯吡格雷用药方法不同,将2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4组。观察4组患者临床疗效,24 h心肌缺血总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部分活化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国产氯吡格雷组临床疗效观察,加用国产氯吡格雷组均明显优于未加用氯吡格雷组。24 h心肌缺血总时间,加用国产氯吡格雷组均明显短于未加用氯吡格雷组。PTINR及APTT用药前后比较,用药后明显优于用药前,加用国产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组均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临床疗效2、4 h心肌缺血总时间、PTINR、APTT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冠心病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服用国产氯吡格雷,而试验组则服用进口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D-二聚体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等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疗效相当,安全性亦无明显差异,均可作为冠心病治疗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观察73例冠心病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在用药前后的变化,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加用氯吡格雷组(32例)与阿司匹林组(24例)。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加用氯吡格雷组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降低显著大于阿司匹林组。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对降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具有协同作用,加用氯吡格雷可能进一步减轻冠脉血管炎症反应,防止痛变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的影响。方法氯吡格雷抵抗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口服氯吡格雷75 mg,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每日3次。B组40例,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 mg。C组为无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35例,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 mg。于服氯吡格雷前、服药后1周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结果 3组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血小板聚集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1周后,血小板聚集率A组为(21.5±3.9)%,B组为(28.1±5.7)%,C为组(17.9±4.7)%;血小板抑制率A组为(10.2±2.5)%,B组为(8.8±1.8)%,C组为(14.6±2.3),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小板聚集率C组〈A组〈C组,血小板抑制率C组〉A组〉C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降低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产氯吡格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择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对照组选择波利维,观察急性期疗效、(6、12)月患者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卒中等一级终点和大出血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两组间急性期疗效、一级终点和大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aspirin, ASP)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时阿司匹林抵抗(AR)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筛选TIA后服用阿司匹林作为二级预防的AR患者86例,剔除2例(因依从性差),将8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补阳还五汤联合ASP,对照组予氯吡格雷联合ASP,分别治疗30、60、90天后采用比浊法测定以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观察治疗后90天内TIA复发或进展为脑梗死的病例数, 观察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各时间段ADP与AA诱导的PAG下降趋势相似,疗效相当(P>0.05),在终点事件(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TIA复发、脑梗死)的风险控制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1例(轻微消化道出血),对照组出血4例(皮肤黏膜出血3例,便血1例),治疗组较对照组出血风险降低了76.29%。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ASP对AR的治疗效果及对终点事件的控制与氯吡格雷联合ASP相当,且降低了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中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首剂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是否较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疗效更佳。方法将132例ACS病人随机分为首剂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对照组(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的心绞痛发作很快被控制,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很快被改善,出院后病人再发心绞痛,再梗死发生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ACS病人中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首剂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较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同负荷剂量及维持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产生的影响。方法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后每日75 mg组(A组)73例,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后每日150 mg组(B组)55例,负荷量氯吡格雷600 mg后每日75 mg组(C组)60例,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后每日75 mg,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每日3次组(D组)52例。予服氯吡格雷前、服药后72 h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结果 B组、C组CR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D组(P〈0.05);A组、D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B组、C组(P〈0.05),而血小板抑制率显著低于B组、C组(P〈0.05)。结论高负荷剂量、高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可以降低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疏血通,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结果:氯吡格雷联合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总有效率达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7%(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疏血通治疗UA安全有效,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0.
高波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45-46
目的:比较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和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在,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症(ACS)行PCI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应用波立维和泰嘉,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波立维和泰嘉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可以替代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养心通络汤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养心通络汤。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综合疗效、心电图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结果治疗组在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及综合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通络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09年12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麝香通心滴丸对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气虚血瘀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干预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抑制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及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麝香通心滴丸可以协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改善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和中医症候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养心氏片治疗;对照组用辛伐他汀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2组治疗12周后判断疗效。治疗前后测定TC、TG、HDL-C和LDL-C水平。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3.31%,对照组显效率为74.36%(2组比较P0.01);2组TG、TC、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养心氏片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有效药物组合,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氯吡格雷与阿斯匹林抗冠心病血小板聚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东莞市横沥镇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将其按照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不同分成氯吡格雷组与阿斯匹林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阿斯匹林组的总有效率为76.2%,氯吡格雷组的总有效率为92.9%,氯吡格雷组明显高于阿斯匹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聚集率及平均血小板反应指数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阿斯匹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斯匹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氯吡格雷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氯吡格雷组明显低于阿斯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而氯吡格雷疗效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冠心病人,给予不同疗程氯吡格雷,观察受试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方法选取48名冠心病患者,在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1天每人使用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300mg),之后联合使用阿司匹林(100mg/d)和氯吡格雷(75mg/d)治疗.术后24h、1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诊。其中PCI后6个月复查患者被分为两组,组Ⅰ接受6个月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Ⅱ先接受3个月的联合治疗,后3个月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即时以及随诊时抽取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RP浓度,对伶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浆CRP基线水平(术前)为(50.4±4.8)μg/ml。组Ⅰ减少至(27.9±3.9)μg/ml,组Ⅱ为(56.6±6.3)μg/m,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PC/术后延长氯吡格雷疗程可降低血浆CRP水平。  相似文献   

17.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即刻嚼服氯吡格雷300mg加阿司匹林300rng疗效是否优于单纯嚼服阿司匹林300mg。通过采用随机分组分成A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29例,B组(阿司匹林组)32例,观察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及90d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显示,在溶栓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近期和远期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8.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治疗组。研究组用氯吡格雷75mg/d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100mg/d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与纤维胃镜结果。结果: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胃黏膜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无论在疗效还是安全性方面均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民族PON1Q192R等位基因变异频率以及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的关联性。方法: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使用氯吡格雷且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27例,患者每日服用氯吡格雷75 mg,5 d后用血栓弹力图测定相关参数,并进行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和PON1Q192R基因分型检测。结果:不同民族之间PON1Q192R基因突变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参数结果显示,PON1Q192R基突变并不会显著降低氯吡格雷疗效。结论:PON1Q192R基因突变频率与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反应的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络化瘀汤治疗恢复期阿司匹林抵抗(AR)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出现AR恢复期A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给予化痰通络汤+氯吡格雷)与常规组(仅服用氯吡格雷),各60例。比较2组临床有效率、血小板活化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中药组有效率(95.00%)高于常规组(80.00%)(P<0.05);治疗后中药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MAR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PSV、EDV、Vm高于常规组(P<0.05),PI、RI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NIHSS、mR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络化瘀汤应用于出现AR的恢复期ACI患者,可有效改善血小板活化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