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口服华法林是否出现并发症及对相应的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使用华法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五年山西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73例,给予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筛选出无肝功能异常、无血液系统疾病、无其他药物影响的患者,观察、随访患者有无并发症出现,并记录其PT、INR。将所选病例按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出血组、正常组和栓塞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安全的PT及INR范围。结果抗凝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并发症22例,发生率12.7%(22/173),其中出血18例,出现血栓4例。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的PT安全监测范围为15.4s~24.73s,INR安全监测范围为1.31~2.64,比欧美国家的推荐范围要低。患者应定期检测PT、INR值。  相似文献   

2.
华法林在老年房颤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0NR)监测,进一步推广华法林临床应用。方法:对符合本研究标准的60例老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华法林3mg/d开始,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n),连续观察4周,目标INR2.0~3.0,后每个月查1次INR,据INR结果调整华法林口服剂量。对照组30例,给予阿司匹林300nag/d。门诊随访记录各类并发症及脑卒中和血栓性并发症,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2例牙龈、皮下出血,1例脑梗死。对照组1例出血,8例脑卒中,1例动脉栓塞,两组出血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性并发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应用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华法林对于慢性心房纤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符合本研究标准的50例慢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给予华法林1.5-2.5mg/天开始,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连续观察4周,目标INR2-3(年龄大于75岁的患者INR1.6-2.5),后每月复查INR,根据INR结果调整华法林口服剂量.对照组22例,给予拜阿司匹林片100mg/天.门诊随访记录出血并发症和脑栓塞并发症.结果:两组出血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栓塞发生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房纤颤的患者适量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抗栓方案治疗老年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老年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华法林低抗凝强度组、华法林标准抗凝强度组、阿司匹林组各50例,华法林低抗凝强度组维持INR1.8~2.4,华法林标准抗凝强度组维持INR 2.0~2.8,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常规治疗。结果华法林标准抗凝强度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而与华法林低抗凝强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标准抗凝强度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其他2组(P均〈0.05)。结论对于老年心房纤颤患者的抗栓治疗,华法林低抗凝强度INR 1.8~2.4安全性较高,血栓栓塞发生率未见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具有高风险血栓栓塞患者运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脑卒中的发生率及高龄患者(≥65岁)运用华法林的安全性。方法观察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具有高风险血栓栓塞患者204例,按照是否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华法林抗凝,起始剂量为2.0mg/d,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0~3.0之间),对照组常规治疗,未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年脑卒中发生率,其次将治疗组按照年龄是否≥65岁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比较两组年出血率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组年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高龄患者与低龄患者的年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运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且高龄患者运用适当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抗凝强度的华法令用于心房颤动的可行性.方法:98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抗凝组(INR2.1-3.0)和低抗凝组(INR1.5-2.0),在服华法令后第4日采血检测INR,以后每周1次至每月1次.结果:95.7%病例第3日检测的INR≤3.0,只有1例INR达4.0伴皮肤出血(占0.9%);平均随访3年,低抗凝强度组栓塞年发生率0.98%.标准抗凝强度组未发生栓塞,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和3.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房颤患者可考虑应用低抗凝强度的华法令.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比较不同强度抗凝治疗老年人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的疗效。 方法:选择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收治的 60 例老年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抗凝治疗,根据抗凝强度的不同将 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30 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标准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0 ~ 2.50〕华法林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低抗凝强度(INR 1.50 ~ 2.00)华法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 组患者治疗后 D– 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血栓栓塞及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采用标准 抗凝强度(2.00 ~ 2.50)华法林治疗老年人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的疗效优于低抗凝强度治疗,且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华法林患者由于新近合并出现的临床状况而合并用药情况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并讨论药学服务方案,减少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并发症。方法:调查统计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患者178例,入选由于新近合并出现其他临床状况而临时新增合并用药者进行分析,比较合并用药3天及7天后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并入选没有新近新增合并用药患者作为对照。结果:门诊新增合并用药7天后可使长期使用华法林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变发生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使门诊短期合并其他药物治疗,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临床药师应积极开展合理有效的药学服务,提高临床医师及患者对凝血功能监测的重视,减少减少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出血和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于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6例老年NVA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华法令治疗组每日服华法令1次,调节其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阿司匹林对照组每日口服阿斯匹林100mg。观察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华法令组栓塞发生率为3.17%,阿斯匹林组为16.1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而两组出血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老年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华法令比阿斯匹林具有更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试验探讨华法林在窦性心律左心功能不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旨在为中国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抗凝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入组标准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在该院住院及门诊确诊的96例正常窦性心律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安慰剂组)及华法林组48例(初始剂量2.5 mg/d),逐渐调整剂量至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0~3.0,定期门诊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82例进入分析,对照组42例,华法林组40例,随访时间21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华法林组在总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2.50%)较对照组(16.67%)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华法林组轻微出血及严重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36)。结论抗凝治疗在窦性心律左心功能不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是必要的,华法林组出血风险高于对照组,但严重出血风险多发生于INR3.0时,故严密监测INR在2.0~3.0下使用华法林抗凝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口服华法林的延续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60例对象为该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口服华法林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根据其入院就诊顺序均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延续护理;详细整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血浆凝血酶原时间INR达标率高、出血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口服华法林时需予以科学有效的延续护理,确保患者以高度依从性服药,使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INR达标率提高,并有效降低其出血率,保证患者在出院后得到持续有效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房颤的老年患者PCI术后抗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研究观察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心内科的7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PCI术,患者在2016年9月~2018年5月入院,使用计算机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的35例患者术后采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波立维,6个月后改为华法林+波立维抗栓,12个月后改为华法林抗凝,对照组的35例患者采用利伐沙班+阿司匹林+波立维抗栓治疗,6个月后改为利伐沙班+波立维,12个月后改为利伐沙班抗凝,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数据较之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数据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房颤的老年患者PCI术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出血风险低无须监测INR,但价格昂贵,二者治疗方案均可。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究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影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的因素。方法:对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5 月中山市人民医院 300 例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出院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病史、随访情况等问卷调查,以 INR 是否达标 为因变量,分析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 INR 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300 例患者中,INR 值未达标 169 例、达标 131 例, 达标率为 43.67 %;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人种基因、患者服药依从性、脑梗死病史、药师 是否院外指导为患者华法林抗凝中 INR 达标影响因素;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患者服药依从性、 人种基因、药师院外指导为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 INR 不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INR 达标情况与其年龄、文化程度、人种基因、用药依从性、药师院外干预相关,需加强药师院外针对性健康指导,以保证抗 凝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于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6例老年NVA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华法令治疗组每日服华法令1次,调节其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阿司匹林对照组每日口服阿斯匹林100mg.观察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华法令组栓塞发生率为3.17%,阿斯匹林组为16.1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而两组出血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老年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华法令比阿斯匹林具有更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医院医师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的理解程度,调查医师临床实际使用华法林时合用中药情况。方法设计调查方案,现场问卷调查中医院医师,随后进行华法林抗凝使用专项培训,调查培训后半年内医师对房颤患者的华法林使用及中药合用情况。结果问卷调查显示86.67%医师同意高危以上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华法林,但临床上积极使用华法林的只有6.67%;仅有16.00%医师完全了解《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内容,少于16.00%的医师能够经常使用CHADS2和HAS-BLED评分表对房颤患者进行风险评估;高达82.67%的医生习惯使用中药/中成药治疗房颤,却只有10.67%医师完全了解中药/中成药对华法林抗凝作用存在影响;培训后间隔半年,调查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2分的66例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的患者15例,占22.73%,但定期监测INR的仅占使用华法林的33.3%(占66例的7.5%),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的更低至26.7%(占66例的6.1%);使用中药/中成药的合计63.7%,较培训前82.7%有所下降。结论在强化华法林抗凝理论培训同时,应该减轻医生的顾虑,促进华法林的合理使用。医生应及时追踪了解对华法林有影响的中药类制剂品种,在中药合用华法林时,适量调整华法林剂量并强化INR监测。  相似文献   

16.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严重瓣膜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人工机械瓣膜不是人体本身的组织,血液容易在机械瓣膜及其周围发生凝固,造成血栓栓塞,因此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生抗凝。华法林是目前最常用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一线口服抗凝药,但由于该药安全治疗窗狭窄,有效治疗剂量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抗凝不足或抗凝过度等可导致血栓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正确掌握华法林的抗凝治疗是减少患者换瓣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的情况,作者对2009年1月~201O年3月我科141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心房颤动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推广,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由于地域和种族的差别,适合我国的INR最佳标准还未确定,我院对32例房颤患者进行INR监测以指导调整华法林剂量,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治疗情况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CHADS2卒中危险评分和HEMORR2HAGES出血风险评分,观察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高卒中风险、高出血风险房颤患者的抗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CHADS2卒中危险评分3~6分、HEMORR2HAGES评分≥2分的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组Ⅰ为低强度华法林治疗组[1.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组Ⅱ为阿司匹林对照组,观察各组卒中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脑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低强度华法林抗凝能有效减少血栓事件发生,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行小剂量尿激酶加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16例非大面积肺栓塞予以尿激酶50万IU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3 d,然后予以低分子肝素5 000 IU皮下注射,12 h 1次,共7 d,并重叠口服华法令3~4 d,而后单独使用华法林,直至INR达到2~3后长期服用。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再栓塞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华法林作为一种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具有蛋白结合率高、依赖细胞色素P450 酶进行代谢、治疗窗狭窄 等特点。临床上,华法林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出血风险增加。随着中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丹参 与华法林合用增多,且丹参对华法林药动学及药效学影响的研究亦越来越多。该文综述了丹参对华法林抗凝作 用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丹参中的多种组分(尤其是脂溶性的醌类成分)可能会通过影响细胞色素P450 酶活性而干预华法林代谢。同时,已有的临床证据认为,对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联合应用丹参和华法林 可提高冠心病和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