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通心贴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冠状动脉炎症、血小板活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CHD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膻中穴、心俞穴二穴交替贴敷通心贴,每穴贴敷12H、次,1次,d,治疗3周:对照组39例,采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2粒,3次,d,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lL-18、GMP-140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18、GMP一140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治疗组HB-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贴具有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通心贴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M—CSF、HCY、GMP-14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心贴对冠心病心绞痛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冠状动脉炎症、血小板活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膻中、心俞二穴交替贴敷通心贴,每穴贴敷12h/次,1次/d,治疗3周;对照组39例,采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2粒(22.5mg/粒),3次/d,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膜仅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M-CSF、HCY、GMP-140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贴具有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降低HCY水平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联合补肾通络方对冠心痛(CHD)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变化以及对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7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体外反搏联合补肾通络方治疗,每日反搏1次,每次1h,12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同时给予中药补肾通络方治疗,每日水煎取汁200mL,分两次口服,共服药6周。时照组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粒22.5mg),每日3次,共服药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高教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18、M—CS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hs—CRP、IL-18、M—CS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心功能部分指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反搏联合补肾通络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通心贴对冠心病(CHD)患者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0例CHD患者分为两组:通心贴治疗组(T1组)41例,采用膻中穴、心俞穴二穴交替外贴,每穴贴敷12小时;对照组(T2组)39例,采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2粒(每粒22.5mg),每天3次,疗程均为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M—CSF、IL-18水平。结果:两组治疗3周后均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M—CSF、IL-18水平(P〈0.01)。通心贴组降低Hs-CRP水平优于麝香保心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降低M—CSF、IL-18水平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贴具有良好的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脉地仙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UA肾阳亏虚证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口服通脉地仙丸12g,3次/天,疗程30天;对照组30例,口服麝香保心丸,2次/粒,3次/天,疗程30天。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Hcy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hs—CRP、Hcy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治疗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地仙丸具有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预防血栓形成,这可能是其治疗UA肾阳亏虚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的分类,并观察其中医证型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代谢综合征各组患者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中医各证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hs—CRP增高现象,其值随证型的演变而变化,肝阳上亢〈痰浊阻遏〈痰瘀互结〈阴虚热盛〈阴阳两虚〈气阴两虚(P〈0.05)。结论hs-CRP的水平可反映代谢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可将hs—CRP作为中医辨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西药促排卵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8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所有患者予以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连续5 d,并对治疗后的排卵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各证型组患者治疗后排卵率及妊娠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肾阳亏虚型(85.00%,20.00%)、肾阴亏虚型(78.57%,14.29%)、痰湿内阻型(75.00%,12.50%)、肝气郁滞型(50.00%,11.11%)和瘀滞胞宫型(75.00%,8.33%),其中排卵率肾阳亏虚型、肾阴亏虚型优于痰湿内阻型、瘀滞胞宫型以及肝气郁滞型(P〈0.05)。结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医各个证型的排卵率及妊娠率不同,提示各个证型患者生殖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程度有所差异,对西药促排卵的效果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中医辨证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的意义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为证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观察组90例冠心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为瘀阻脉络证、痰热壅塞证、阴寒凝结证、心气不足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微证;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CRP水平,并作出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各证型组CRP水平瘀阻脉络组>痰热壅塞组>阴寒凝结组>心肾阳微组>心肾阴虚组>心气不足组.结论:血清CRP含量检测可作为判断冠心病病情发展的一个监测指标,CRP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证型有相关性, CRP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脂检测在冠心病(CHD)发病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0例CHD患者,其中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A,50例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B,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组C,另外选择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4组患者hs—CRP、TG、TC、HDL—C、LDL—C、ApoAl及ApoB7项指标,对比分析CH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3组CHD组患者上述7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3组CHD组患者的hs—CRP、TG、TC、LDL、Apo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poAl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CHD的早期检查和诊断过程中,hs—CRP联合血脂检测对CHD预测有着良好且积极的作用,两者的联合检测能够及时、准确地反应CHD患者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0.
对比真实世界中不同中医证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玻璃体 切除术(PPV)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眼科行抗VEGF联合PPV治疗的PDR患者36例(42只眼),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15例 (18只眼)、肝肾亏虚兼目络失养证14例(17只眼)、阴阳两虚兼血瘀痰凝证7例(7只眼)。患者先行抗VEGF治疗,5~7 d后 行PPV治疗,在抗VEGF治疗和PPV术中抽取房水。比较不同中医证型PDR患者的疗效,术前和术后3个月患眼的最佳矫正 视力(BCVA),抗VEGF治疗前后的房水细胞因子水平,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中心凹无血管灌注区 (FAZ)面积和黄斑中心、内环、外环、完整血流密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不同中医证型PDR患者的疗效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的疗效最优,其次为肝肾亏虚兼目络失养证,再次为阴阳两 虚兼血瘀痰凝证,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16/18)、52.94%(9/17)、42.86%(3/7)。(2)术后3个月,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 患者的最小分辨角的对数视力(LogMAR)BCVA明显优于阴阳两虚兼血瘀痰凝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中医证 型患者抗VEGF治疗后的房水VEGF-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患者抗VEGF治疗后的房水胎盘生长 因子(PLGF)、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肝肾亏虚兼目络失养证患者抗VEGF治疗后的房水白细 胞介素8(IL-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黄斑外环、完整血流密度方面,气阴两 虚兼络脉瘀阻证、肝肾亏虚兼目络失养证明显大于阴阳两虚兼血瘀痰凝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RT、 FAZ面积和黄斑中心、内环血流密度方面,3种中医证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并发症方面,阴阳 两虚兼血瘀痰凝证的发生比例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实世界中不同中医证型PDR患者行抗VEGF 联合PPV治疗以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疗效最好,其次为肝肾亏虚兼目络失养证,再次为阴阳两虚兼血瘀痰凝证;不同中 医证型PDR患者抗VEGF治疗后房水细胞因子的变化不完全相同;术后3个月时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和肝肾亏虚兼目络失 养证患者黄斑外环、完整血流密度较大,治疗的预后可能会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规律及药物支架对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对108例冠心病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前后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常见有气虚、阳虚、阴虚、气滞、血瘀、痰浊等证型。按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1个月4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实证中除痰浊外,气滞证在介入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1个月各阶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阶段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除术后24h与术后1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余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本虚证中气虚、阳虚、阴虚各证各阶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明显改善冠心痛气滞证和血瘀证,充分证明了气滞血瘀是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病机关键;但对本虚证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冠心痛的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早发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2011年11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早发CHD患者660例,按不同民族分为两组,汉族384例,维吾尔族276例。结果维吾尔族早发CHD组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超重等方面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吾尔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痰阻心脉、心血瘀阻、气滞血瘀、阴寒凝滞、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阳气虚衰。汉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滞血瘀、痰阻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阴寒凝滞、阳气虚衰。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中医证型(维吾尔族67.8%,汉族63.0%),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早发CHD患者超重、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高LDL-C、Fib水平等与汉族早发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有多种危险因素。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的中医证型,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  相似文献   

13.
史菲  罗海明 《中医药研究》2013,(12):1409-1411
目的初步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以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33例心功能Ⅱ级~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不同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另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心力衰竭组于入院后即依据辨证标准,确定中医辨证类型.所有病例于入院后次日晨抽取静脉血,检测B型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Gal-3.治疗5 d~7 d后,其中53例复测BNP,根据BNP下降与否分组.结果心力衰竭组BNP、hs-CRP、Gal-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Gal-3与BNP、hs-CRP呈较显著的正相关(r=0.710,P〈0.01;r=0.686,P〈0.01),与病程之间呈弱相关性(r=0.390,P〈0.01).Gal-3对诊断心衰也具有较高的价值.Gal-3水平与中医各证型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从低到高依次为气阴两亏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结论血清Gal-3水平能够客观地反映心衰程度,与BNP、hs-CRP具有良好相关性,在心衰诊断方面也具有一定价值.Gal-3水平能够客观反映心衰不同中医证型的轻重程度,可以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参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评价NT-proBNP、超声心动参数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0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的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行超声心动检查。检验不同中医证型与NT-proBNP及超声心动参数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值越大(r=0.498,P〈0.05);NT-proBNP水平与中医证型亦有相关性,即NT-proBNP水平按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顺序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16,P〈0.05)。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EF)在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与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56.2%)〉气虚血瘀水停证(37.0%)〉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9%);心功能Ⅲ级患者中气虚血瘀水停证(52.5%)〉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34.4%)〉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13.1%);心功能Ⅳ级中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5.4%)〉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19.2%)〉气虚血瘀水停证(15.4%)。结论NT-proBNP、超声心动EF值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能反映中医证型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医证型由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转化,心功能呈现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的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这种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2007年9月—2007年12月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且入院后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6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3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NCHD组)。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s-CRP。结果ACS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CS组与SAP组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及判断其严重程度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吴竞  彭华东  苏杭  丘余良  张政 《河南中医》2014,(12):2354-2356
目的:观察肾复汤对痰瘀互结型慢性肾炎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痰瘀互结型慢性肾炎伴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肾复汤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优于对照组(P〈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TG、TC水平有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肾复汤具有降低痰瘀互结型慢性肾炎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尿蛋白定量、血脂水平的作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蛋白尿水平有高度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影像学检查(B超、CT)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行定性定量诊断分析,探讨NAFLD影像学指标与中医各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AFLD患者200例,辨证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湿热内蕴、痰瘀互结、肝肾不足5个中医证型,同时运用B超、CT两种影像学方法对脂肪肝进行分度和定量诊断,分析脂肪肝严重程度与各中医讧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NAFLD中医辨证分型以湿热内蕴最常见(37.00%),肝肾不足最少(6.00%)。2种检查方法均提示从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到肝肾不足型,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逐渐加重,经’X^2检验,各中医证型间的脂肪肝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各中医证型肝/脾CT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各组间比较,从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到肝肾不足型,肝/脾CT比值逐渐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AFLD各中医证型与影像学指标(B超、CT)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B超、CT检查可为脂肪肝的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与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证素分布的临床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不同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与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多属气虚血瘀、痰瘀互结之证;不同性别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比较,男性多兼见阳虚证(P=0.028),女性多兼见阴虚证(P=0.006)及气滞证(P=0.071);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单支及双支病变较多兼见气滞证(P=0.038),三支及合并左主干病变多见痰浊证(P=0.040);狭窄程度较重患者多见痰浊证(P=0.012)。结论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与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有待于更大样本临床调查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癌的中医证型及其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选取肺癌患者372例,通过中医辨证,统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痰热、热毒、气滞、血瘀9个单一证型的出现频次,分析证型构成比,以及舌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痰湿证、痰热证、热毒证、气滞证、血瘀证9个单一证型共出现1053例次,其中血瘀证最多,其次为气虚证,痰证(包含痰湿证10.07%、痰热证7.12%)居第3位,阳虚证最少(3.23%)。(2)9个单一证型舌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气虚证与痰热证、气虚证与气滞证、血虚证与阳虚证、阴虚证与热毒证、痰热证与气滞证外,各证型间舌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个单一证型舌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气虚证与气滞证、气虚证与血瘀证外,各证型间舌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的中医证型以血瘀证、气虚证、痰湿证、痰热证为多;各证型的舌证符合率比较,以实证的舌证符合率较高,而虚证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