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于密林 《中医药研究》2012,(9):1077-1079
目的观察加兰他敏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兰他敏和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疗程为3个月,3个月后对两组认知功能(MMSE、MOCA)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较治疗前MMSE评分显著升高(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升高(P〈O.01);试验组较对照组MOCA评分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较治疗前比较MOCA评分显著升高(P〈O.01);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生活质量改善明显(P〈0.01)。结论加兰他敏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明显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穴位埋线对治疗全面发作型癫痫的疗效。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5例,给予穴位埋线;对照组85例,给予丙戊酸钠片0.2g口服。结果:2组治疗后癫痫计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77.6%,对照组为85.9%,经统计学分析,2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6)。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全面发作型癫痫治疗效果肯定,可作为该病综合疗法应用。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颈椎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评定,并与56例健康自愿者评定结果对照.结果颈椎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除物质生活维度及认知功能、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因子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维度及各因子与生活质量总体评价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表明,颈椎病患者存在较广泛的心理健康问题,且生活质量较差,应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肾衰合剂对慢性肾衰患者的整体功能代偿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9例。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衰合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及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31%,对照组59.9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Scr、CRP、IL-6、Ccr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Scr、CRP、IL-6、Cc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肾衰合剂能促进慢性肾衰患者整体功能代偿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和分析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全面提高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中文版(QOLIE-31中文版),对87例成人癫痈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对可能影响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性别、婚姻、职业类型不是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影响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发作频率、学历、经济情况、发作类型、抗癫痫药物数目、年龄和病程(P〈0.05)。结论:①性别、婚姻、职业类型不是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②发作频率、发作类型、经济情况、学历、抗癫痫药物数目、年龄和病程是影响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③发作频率、发作类型、经济情况和学历在多个方面影响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心率、血压、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sF-36简明健康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并记录干预前后的心率及血压、心功能。结果经过12周的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SAS与SDS总分显著下降(P均〈0.05),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干预前后实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生活质量仅生理功能和社会职能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率异常率、血压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组织中生长抑素(ss)、5一羟色胺(5-HT)和ATP酶的影响,探讨灵芝孢子粉的抗癫痫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癫痫模型组、灵芝孢子粉组,每组10只。癫痫模型组采用戊四氮腹腔注射+0.9%NaCl溶液灌胃;灵芝孢子粉组采用戊四氮腹腔注射+灵芝孢子粉灌胃;空白对照组采用0.9%NaCl溶液腹腔注射+0.9%NaCl溶液灌胃。各组分别干预28天后断头取脑,行免疫组化染色法和比色法,观察脑组织中SS、5-HT和ATP酶含量变化。结果①灵芝孢子粉组和癫痫模型组均达到癫痫模型“点燃”标准。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癫痫模型组大脑皮质及海马S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灵芝孢子粉组大脑皮质及海马S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比癫痫模型组数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癫痫模型组海马5-HT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灵芝孢子粉组海马5-HT含量比癫痫模型组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癫痫模型组大脑皮质及海马ATP酶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灵芝孢子粉组高于癫痫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芝孢子粉能有效降低癫痫大鼠脑皮质和海马区SS的含量,同时能提高脑组织中5-HT和ATP酶的含量,使神经元兴奋性减弱,减轻癫痫的发作,从而降低癫痫发作给神经系统带来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患者的降压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将120例EISH患者随机分为2组: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治疗组)60例,脱落6例,有54例进入统计;尼莫地平对照组(对照组)60例,脱落13例,有47例进入统计。治疗组口服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胶囊,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胶囊联合降压胶囊模拟药,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组对收缩压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对舒张压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纽降压总有效率为81.5%,对照纽总有效率为51.1%,2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尸〈0.05);而2组舒张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阴虚阳亢证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优于本组非阴虚阳亢证及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尸〈0.05)。结论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对EISH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EISH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萨病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萨病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音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和蒙医五疗术,并实施萨病常规护理,音乐治疗组实施音乐疗法,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ZungSDS和汉化版sF-36健康调查量表。结果:干预后音乐治疗组Zung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音乐治疗组sF-36的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和精神键康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力及生理职能评分亦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音乐疗法能促进萨病康复期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量并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40例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进行QOL测量与评价。结果湿热蕴脾证组与肝郁脾虚证组和正常组比较QOL总分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组得分最低,与湿热蕴脾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脾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QOL各项得分均下降,以BP,GH,VT,SF,MH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组与湿热蕴脾证组比较,QOL各项得分均下降,除VT下降不甚明显外,其余得分均明显低于湿热蕴脾证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QOL各项得分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蕴脾证组、肝郁脾虚证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生理、心理、社会机能受到很大影响;湿热蕴脾证组患者由于情感问题所造成的职能限制较轻微;肝郁脾虚证组虽然其与湿热蕴脾证组相比肝损害较轻,病情相对稳定但生活质量却明显低于湿热蕴脾证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多途径中药辨证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通过生活质量、Harris评分及影像学综合评价,探讨多途径中药辨证治疗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应用SF-36测评标准,对95例早中期ON-FH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生活质量的综合测评,并对50例患者的SF-36得分、Harris评分及影像学检查经中医药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进行对照。结果:ONFH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健康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RF、BP、GH、VT、SF、MH、H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rris评分在疼痛、行走及生活能力以及关节活动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稳定率为71.67%。结论:ONFH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下降,通过多途径中药辨证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Harris评分及影像学有一定的改善,尤其是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肺解毒方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3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化疗组、中西医结合组,中医组治以益肺解毒方,化疗组治以第三代细胞毒药物单药(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或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时间为2个周期,以ECOG行为状态评分和EORTCQLQC-30量表为工具评价益肺解毒方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中西组治化疗的同时加用中药。结果:中医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疲倦、疼痛、呼吸困难、食欲丧失、大便异常等指标计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总健康状况计分提高,具有显著地统计学差异(P<0.05);行为状态评分有效率为85.71%;化疗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各维度以及疲倦、恶心呕吐、食欲丧失、大便异常、经济负担等状况的计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或P<0.01),行为状态评分有效率为65.00%。中西医组治疗后情绪功能明显下降(P<0.01),疲倦、恶心呕吐、经济负担的计分明显上升(P>0.05).且情绪功能积分下降与化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化疗组组、中西医组治疗后恶心呕吐分均提高,治疗前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组与中医组比较在社会功能、疲倦、恶心呕吐、大便异常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益肺解毒方能改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D)与西药治疗的疗效差别,探讨头针治疗VD的优势。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VD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和药物组,每组40例。头针组采用头针疗法,每日针刺1次,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连续静脉滴注,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SF-36健康生活质量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头针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头针组治疗后SF-36健康生活质量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头针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针治疗VD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总体疗效较药物组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时间疗法与中西药联合治疗对晚期胃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晚期胃癌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健脾扶正汤联合草酸铂方案的择时用药疗法,对照组采用健脾扶正汤联合草酸铂方案常规化疗的非择时用药。结果:两组生存质量调查问卷评分比较,治疗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及整体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治疗组疗后疼痛、乏力、食欲不振、腹泻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扶正汤联合草酸铂方案时辰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能稳定瘤体,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而达到“带瘤生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设计,方便抽样的方法,抽查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30名TACE术后的肝癌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及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 V2.0对130名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肝癌患者TACE术后面对应对方式的得分(17.39±4.15)低于各类患者的常模,回避应对方式的得分(15.83±3.07)高于各类患者的常模(P0.01)。但屈服应对方式的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生活质量总均分为128.21±29.72(满分为220),生活质量指数为0.583(各条目的累计分/220)。面对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社会功能维度呈正相关(r=0.251,P0.01)。回避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症状/副作用维度呈负相关(r=-0.198,P0.05)。屈服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r=-0.200~-0.492,P0.05)。结论:与各类患者的常模相比,肝癌患者TACE术后较少采用面对应对方式,较多采用回避应对方式。越多采用面对应对方式,患者的社会功能越好;越多采用回避应对方式,患者的症状/副作用越少;越多采用屈服应对方式,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及各方面越差。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颞三针为主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为轻至中度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颞三针为主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IM量表及WHOQOL-BREF评定。结果两组患者FI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HOQOL-BREF各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治疗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电针颞三针为主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葡萄膜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7例葡萄膜炎患者分别按照中医体质、视力及用药情况3种方法进行分组,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不同分组方法患者进行评价。结果不同中医体质(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及阳虚质)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1.0、0.6~0.8组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视力0.12~0.5、<0.5组(P<0.01),且视力≥1.0与0.6~0.8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0.12~0.5组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高于视力<0.5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单纯西药组(P<0.05),其他不同用药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葡萄膜炎中医临床的规范治疗、疗效判断指标提供了合理可行的论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各150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14天的治疗,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运动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满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项八针"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项八针"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治疗,两组每周均治疗3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SF-36量表评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情感角色、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具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具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躯体角色、情感角色、活力、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躯体疼痛、情感角色维度评分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具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躯体功能、活力、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项八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胶囊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老年男性原发性OP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组100例以补肾活血胶囊加钙尔奇D口服,对照组100例以福善关加钙尔奇D口服治疗,疗程1年。治疗前后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QUALEFFO-41)、腰椎(L2-L4)、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BMD)、游离睾酮(freetestosterone,FT)、雌二醇(estradiol,E2)。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治疗组FT、E2均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腰椎(L2-L4)、左侧股骨颈BMD均有所提高(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胶囊能改善老年男性原发性OP患者生活质量,考虑与其改善BMD、调节性激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