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心病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6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冠心病伴Ⅱ型糖尿病患者389例为观察组;冠心病非糖尿病患者179例为冠心病组。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及冠脉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TC、TG、HDL-C、LDL-C均明显高于冠心病组(P〈0.05);观察组血糖浓度明显高于冠心病组(P〈0.05);观察组单支血管病变占11.57%,双支血管病变占14.14%,多支血管病变占23.91%,而冠心病组分别为35.20%、21.79%、12.85%,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弥漫性病变占23.39%,闭塞病变占26.99%,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5.64%、14.53%(P〈0.05)。观察组的工型狭窄和Ⅱ型狭窄低于冠心病组,观察组的Ⅲ型狭窄和Ⅴ型狭窄高于冠心病组(P〈0.05)。结论:冠心病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更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重,病变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2.
张雪梅 《中医药研究》2012,(11):1296-1298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及冠脉特点。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460例,均经冠脉造影确诊,即至少一支心外膜下血管狭窄≥50%。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320例(69.6%)。根据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DM组),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组(NDM组)。比较两组血脂、冠脉病变情况。结果DM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较N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冠脉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及冠脉病变程度Ⅲ度、Ⅳ度者较NDM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TC、TG、LDL—C较无合并糖尿病组明显升高,且冠脉硬化病变范围更广,病变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将90例CHD患者分为两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56例。另设对照组30名,为健康体检者。以分析法检测其空腹血浆Hcy水平。同时根据冠脉造影进一步将观察对象区分为单支病变组(31例)、双支病变组(29例)和多支病变组(30例)。结果CHD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显著高于SA组(P〈0.05);多支病变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P〈0.01),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CHD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且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冠脉病变支数而增加,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冠脉病变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17例不同年龄急性心梗患者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青年组的吸烟史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低于老年组(P〈0.01);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青年组单支病变多于老年组(P〈0.01);三支病变低于老年组(P〈0.01);双支病变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组冠脉严重狭窄程度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冠脉痉挛明显大于老年组(P〈0.01);室壁瘤形成两组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过量吸烟、高甘油三酯、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可能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青年人冠脉病变以单支狭窄为主,严重狭窄程度低。且冠脉痉挛较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急性心肌梗死(AMI)、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l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1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分成三个亚组,其中患者52例,OMI患者50例,UA患者68例。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AMI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下降、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有下降趋势。UA组与对照组比血清FT3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亚组间在单支、双支、多支血管病变间比较,血清TT3、FT3均呈下降趋势,AMI在多支病变时与UA、OMI相比血清FT3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清TT3、FT3水平反应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及冠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病情越严重,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疆巴州地区汉族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巴州人民医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汉族冠心病(CHD)患者438例;对照组442例,为同期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阴性或其他检杏排除冠心病者。对所有纳入对象测定禁食12h后静脉血清尿酸值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并结合造影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CHD组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9.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尿酸水平(358.63±112.38)u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11.58±108.35)umol/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传统危险因素作用后发现,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I.742,95%CI:1.106~3.215;P=0.021)。CHD组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亚组之间高尿酸血症患病牢及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人群高尿酸血症是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拟诊为CHD,并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140例患者,根据冠脉病变支数(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单支病变)、程度(Ⅲ、Ⅱ、Ⅰ)分组,并选择50例健康者入对照组,分别检测Hb A1c水平,分析其与冠脉病变支数、程度的关系。结果 CHD组Hb A1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支病变组Hb A1c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组Hb A1c水平明显高于Ⅱ组、Ⅰ组,Ⅱ组明显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Hb A1c水平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 A1c不仅能反映对DM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也是预测CHD发生、发展的重要风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庄微  潘涛 《中医药研究》2010,(12):1423-1424
目的探讨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136例,测得脉压,于冠状动脉造影前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脉压≤40mmHg者与脉压〉40mmHg者比较,冠脉病变数量及冠脉病变程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脉压≤40mmHg时,冠心病中医证型以心气虚弱型为主,脉压〉40mmHg时,以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为主。结论脉压≤40mmHg与脉压〉40mmHg对预测冠脉病变程度有重要意义,脉压的增大反映着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王政  贾永平 《中医药研究》2009,(12):1402-1404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纳入研究的185例患者收集其基本资料、测量ABI、行冠脉造影,ABI〈0.9者为研究组(52侧),ABI≥0.9者为对照组(133例),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ABI与冠心病危险因子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的病变血管支数比较,两组3支病变、B2/C型复杂病变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个心血管危险因子与ABI〈0.9存在相关性,ABI〈0.9是冠脉3支病变及B2/C型复杂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OR值分别为3.845、3.012)。结论ABI〈0.9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冠脉复杂病变(3支病变及B2/C型复杂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合并血糖异常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冠心病的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出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患者,分为比索洛尔组和美托洛尔组。观察1月、3月、6月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的变化。结果共有42例患者(糖耐量减低18例,糖尿病24例)完成研究,其中比索洛尔组22例,美托洛尔组20例。治疗3月后比索洛尔组HbA1c、空腹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组HbA1c、空腹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较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于冠心病合并血糖异常患者糖代谢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关联性。方法:根据冠脉CT结果将103例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组17例、单支病变组48例及多支病变组38例,分析三组相关危险因素,了解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积分的关系。结果:与冠状动脉狭窄组比较,多支病变组伴有高血脂、糖尿病、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患者较多(P〈0.05),单支病变组的心血瘀阻证比例较高(P〈0.05);多支病变组的心血瘀阻证及心气亏虚证较冠状动脉狭窄组明显上升(P〈0.05);痰浊痹阻证IMT值与斑块积分大于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阳不振证(P〈0.05),心气亏虚证斑块积分大于气阴两虚证、心阳不振证两组(P〈0.05),显著小于心血瘀阻证(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颈动脉超声结果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4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2006年4月—2010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 795例,从中选出45岁以下冠心病的所有患者175例作为A组。选择2007年4月—2009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98例,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从中选出6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464例作为B组,进行对比分析,对45岁以下冠心病的临床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A组男性、吸烟、吸安纳咖、血脂异常、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和冠心病家族史比例均明显高于B组(P〈0.05或P〈0.01),而A组高血压病、糖尿病均低于B组(P〈0.01)。A组患者单支病变高于B组(P〈0.01),A组单支病变中前降支有50例(87.7%);A组三支病变、双支病变、右冠脉、旋支病变及侧支循环建立比例低于B组(P〈0.05或P〈0.01);左主干病变、前降支病变及冠脉狭窄程度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无意义病变A组高于B组(P〈0.01)。结论 4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多数以急性心肌梗死就诊;与男性、吸烟、体力活动少、处于高度紧张和工作压力大、血脂异常及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关系密切,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多数为局限性病变;约一半为单支病变,且以前降支单支病变为主;部分患者冠脉造影未见有意义病变,且以心肌梗死为主;2支及3支病变、右冠脉及旋支病变、侧支循环建立比例低于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前降支病变、左主干病变与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冠心病患者140例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血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检测,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脉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多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增高(P0.05)。冠心病组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组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各证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不同证型间,心血瘀阻组及痰浊内阻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寒凝心脉组、心气虚弱组、心肾阴虚组及心肾阳虚组(P0.05),心血瘀阻组与痰浊内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不同证型间,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寒凝心脉及心气虚弱组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寒凝心脉及心气虚弱组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完全闭塞及重度狭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中度狭窄(P0.05)。冠脉完全闭塞组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同型半胱氨酸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的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研究我院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和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患者各5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组成的糖尿病组的FBG、TC、LDL—C以及TG水平均高于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患者组成的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狭窄单支病变低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厶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且呈现弥散分布的特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十分警惕血脂水平,努力控制或降低血脂水平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干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再狭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比组(37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保元汤合血逐瘀汤加减,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及冠脉造影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对照组7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疗效有效率82.5%,对照组5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治疗组2.5%,对照组1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能有效降低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中医证侯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胸痹严重程度、心功能以及临床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观察63例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其中医证侯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胸痹严重程度、心功能以及白细胞介素(IL)一6、肿瘤坏死因子(TNF)一0l及CD4+/CD25’、总胆红素的关系。结果:A组(冠脉狭窄t〉75%)患者冠心病心绞痛严重程度分布:轻度6.98%,中度39.53%,重度53.49%。B组(50%≤冠脉狭窄〈75%)患者轻度40.00%,中度50.00%,重度10.oO%。A组较B组患者严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中医证候积分较B组高(P〈0.05),A组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较A组单支病变高(P〈0.05),A组双支病变较B组双支病变高(P〈0.05)。A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WF)水平较B组低(尸〈0.05)。A组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患者的CD4+/CD25’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纽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三支病变(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胸痹严重程度、心功能、临床炎症指标有一定的关联性,中医证候可结合,临床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到2010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4例,根据患者病情继续采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临床辨证分型加用不同的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SNCV)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HbA1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解郁活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解郁活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伴有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谷维素20mg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郁活血汤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定期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0%;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AMD评分治疗组治疗后4周和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8周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及HbA1c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解郡活血汤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同时也间接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心血瘀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临界病变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的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银丹心脑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结果银丹心脑通组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危险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丹心脑通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为(3.2±1.6)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2.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丹心脑通组中33例心绞痛症状改善,对照组中27例改善,症状改善率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半年时均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但对照组中3例因出现心绞痛症状而再住院,银丹心脑通组无再住院情况。结论银丹心脑通可改善心血瘀阻型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心绞痛症状,降低hs-CRP水平,从而减少心绞痛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20.
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桂  苗桂珍  朱学敏 《河北中医》2009,31(8):1133-113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中药治疗。2组疗程均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2组治疗后FPG、HbA1c、CRP、UAER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UAER、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少UAER,降低CRP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均可改善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