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收缩压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28例,按照应用甘露醇的剂量分为125mL剂量组(半量组)与250mL剂量组(全量组),记录两组患者使用甘露醇后五个时相(0.5h、1.0h、1.5h、2.0h、4.0h)的收缩压,求得与治疗前相比的收缩压差值,比较收缩压差值变化情况。结果全量组患者在使用甘露醇治疗后0.5h、1.0h、1.5h三个时相的收缩压差值进行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0h时收缩压差值与其余4个时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h时收缩压差值与其余4个时相比较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量组和半量纽的患者前3个时间点的收缩压差值进行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全量组相比于半量组有明显的降低收缩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头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方超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1):733-734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B组36例和C组28例。三组患者均按常规处理及抗抑郁药物治疗,A组采用头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B组采用单纯头针治疗,C组采用单纯运动疗法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Hamii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评分及Barthel(BI)指数。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头针配合运动疗法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 C)与急性脑卒中及其肾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东莞市沙田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55例为A组(甘露醇静滴量500 mL·d-1)、55例为B组(甘露醇静滴量375 mL·d-1)。检测研究对象血清Cys C含量,同时监测患病者使用不同剂量甘露醇期间血清Cys C的动态变化,判断使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对Cys C表达水平与急性脑卒中的关系以及与急性脑卒中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ys C水平相对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治疗第5天、第10天的血清Cys 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患者治疗第10天的血清Cys 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A、B两组患者治疗第5天、第10天的血清Cys 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治疗第5天、第10天的Cr以及BUN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者血清Cys C水平越高,罹患急性脑卒中风险越大;血清Cys C可以有效监测甘露醇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患者使用甘露醇周期越长,其肾功能所受影响越大,但目前而言,甘露醇使用剂量并不会给患者的肾功能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使用和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甘露醇作为结肠镜前清洁肠道准备及不良反应比较。方法:448例需行结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口服和爽,B组口服甘露醇,比较肠腔的清洁度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和B组作用于肠道的有效率分别是92.41%(207/224)和70.98%(159/224),两组有的差异(P〈O.05),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方面,和爽与甘露醇相比,具有安全、快捷、方便的特点,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了临界高血压患者应用替米沙坦、阿托伐他汀钙进行降压、调脂治疗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探讨对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方案。方法94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分为A、B、C二组。A组服用安慰剂,B组服用替米沙坦40—80mg,每日1次;C组服用替米沙坦40—80mg,每131次,阿托伐他汀钙10mg,每日1次,共治疗一年;血压≤130/85mmHg。治疗前和治疗后一年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C(LDL—c)、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结果:1.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两组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相比血压变化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脂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脂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血脂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相比血脂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A、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IMT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IM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界高血压患者应用替米沙坦降压和阿托伐他汀钙调脂可延缓颈动脉IMT增厚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透脓散对低位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恢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收治的132例低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与B组(对照组)。结果:A组总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创面肉芽生长积分与B组在第5天和第15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额意义(P〉0.05);第10天创面肉芽生长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第5天创面面积减小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第10天和第15天创面面积减小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脓散能有效提高低位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恢复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化瘀降浊方结合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T2DM)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和化瘀降浊方治疗组(B)各33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结果:治疗前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IMT值和粥样斑块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B组IMT值和粥样斑块面积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O.01)。B组急性冠脉综合症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6.1%和9.1%,显著低于A组的18.2%和21.2%(P〈0.05)。结论:化瘀降浊方结合常规疗法具有改善T2DM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和中药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针刺和中药结合卒中单元组)、B组(针刺结合卒中单元组)、C组(中药结合卒中单元组)、D组(卒中单元组)组,每组60例。每组病例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脑卒中残损评定法(SI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BI)评分、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牛津残障量表(OHS)评分,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整体临床疗效,并于出院后第6个月随访OHS评分。结果4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B、C、D组治疗前后sIAs评分差值分别为21.91±3.25,17.11±4.12,17.25±4.26,10.64±5.42,A组差值与B、C、D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治疗前后BI评分差值分别为43.58±1.69,38.69±2.35,39.16±2.54,33.57±1.28,A组差值与B、c、D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值分别为12.33±2.25,9.20±3.02,8.04±3.16,5.93±3.38,A组差值与B、C、D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和出院后第6周OHS评分比较,A组与B、C、D组比较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有效率93.33%,B组总有效率86.67%,c组总有效率85%,D组总有效率86.67%,A组与其他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和中药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能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可提高整体临床疗效,较针刺结合卒中单元组、中药结合卒中单元组、卒中单元组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生脉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有效剂量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A组),生脉注射液小剂量组(B组),生脉注射液中剂量组(C组),生脉注射液大剂量组(D组)。A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B组加用生脉注射液20mL,C组加用生脉注射液40mL,D组加用生脉注射液60mL,治疗半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及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程度。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心功能及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改善,B组、C组及D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A组(P〈0.05),C与D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又优于B组(P〈0.05),但C,D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有助于心力衰竭的改善,但剂量一定要适度,并非是浓度越大,改善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邬黎平  薛忠林 《新中医》2006,38(4):60-6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医治疗组(A组)49例采用颈痛方(由杜仲、续断、葛根、延胡索、丹参、半枫荷、怀牛膝、石楠藤、络石藤、三七、土鳖虫、威灵仙、甘草等组成)加整脊旋转手法治疗;西医治疗组(B组)51例采用甘露醇配合激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C组)50例采用颈痛方加整脊旋转手法及予甘露醇配合激素治疗。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积分变化、药物安全性监测、1年复发率。结果:治疗后A、B、C组各项积分改善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C组积分改善率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1年复发率分别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单纯应用中医或西医治疗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率中合并抑郁症康复过程中药物治疗、治疗机应用及合用百忧解药物疗效。方法首次发病后1个月内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206例,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A组)、药物+康复治疗组(B组)、药物+康复+治疗机组(C组)、药物+康复+治疗机+百忧解组(D组)。应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量表(ADL)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结果4组病例入院时ADI。及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ADL及S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B组与A组、c组与B组、D组与C组ADL及S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申合并抑郁早期给予百忧解治疗,利于脑卒中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以了解冠心病、AMI患者甲状腺激素是否有随病情加重而变化。方法A组:冠心病患者无胸痛症状者107例,于早晨空腹取静脉血3mL送检;B组:AMI患者172例,于胸痛后3h取静脉血3mL送栓;正常对照组(C组)100名,于早晨空腹取静脉血3mL送检。A组、B组、C组全部采用今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定量检测甲状腺激素。结果A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游离T4(FT4)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3、FT3、hs—TSH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与B组比较T3、FT3、超敏促甲状腺素(hs—TSH)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AMl患者T3、hs—TSH水平下降,但AMI患者下降更显著,说明疾病越严重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变化越大。因此,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变化对判断冠心痛、AMI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旭 《中医正骨》2009,21(9):17-19
目的:观察比较等效剂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术后镇痛A组患者采用芬太尼30ug·kg^-1+昂丹斯琼8mg+生理盐水至100mL,B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3ug·kg^-1+昂丹斯琼8mg+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术后8、16、24、48、72h的镇痛评分和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镇痛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144,P=0.000);B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00)。两组整体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75,P〈0.000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对镇静评分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8,P=0.0009);两组患者体重对镇静评分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81);两组术后各对应时点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应用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较芬太尼镇痛镇静效果更满意,性别和年龄对镇静程度有一定影响,而体重对镇静程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氧驱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和溴化异丙托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0例Ⅱ级和Ⅲ级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博利康尼2.5mg3次/d,氧驱雾化吸入加生理盐水4mL;B组:博利康尼溶液5mg加生理盐水2mL氧驱雾化吸入10min;C组:博利康尼5mg加溴化异丙托品0.5mg加生理盐水2mL氧驱雾化吸入10min。每组分别于早、中、晚3次雾化吸入,用便携式肺功能仪测定用药后30min及1,2,4h的最大呼气流速(PEF),并与治疗前相比较。结果A组吸入治疗后PEF无明显增高(P〉0.05);B组吸入治疗后30min PEF明显增高(P〈0.05);C组吸入治疗后30min PEF增高,120~180min到达高峰(P〈0.05),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氧驱雾化吸入博利康尼、溴化异丙托品可明显改善COPD急性期PEF。  相似文献   

15.
马晓昌  陶丽丽 《北京中医》2009,(12):948-950
目的总结中药复方清眩调压汤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病例收集,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其中单用培哚普利组(A组)和培哚普利+清眩调压汤组(B组)各32例。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等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血脂、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ngⅡ水平的改变。结果A组、B组显效率分别为53.1%、75.0%,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3.8%,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HR)、收缩期血压(SBP)、舒张压(DBP)、周围脉博(PP)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5.6%、96.8%,显效率分别为46.9%、50.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下降幅度方面,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在降低LDL—C方面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Hs—CRP、AngⅡ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浆HCY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曾均 《光明中医》2013,28(4):763-764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合穴位埋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A组)20例口服补中益气汤,穴位埋线组(B组)20例,中药穴位埋线组(c组)20例给予补中益气汤合穴位埋线;对照组(D组)21例口服蒙脱石散剂。4组均连续治疗6周后观察评估各组临床疗效及停药半年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自身配对四组均P〈0.05;治疗后的组间比较,腹痛:A组与B组、D组间,B组与C组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间、B组与D组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胀:A组与B组、D组间,B组与C组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间、B组与D组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便次数:A组、C组、D组与B组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C组、D组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粘液便:A组、B组、c组、D组间P〉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A、c组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C组分别与B、D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率:C组与A、13、D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中益气汤合穴位埋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降低患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针刺督脉穴为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为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督脉组(A组)、传统针刺组(B组)、单纯药物组(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治疗前后的血清CRP测定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CRP含量均有减少,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治疗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中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督脉穴为主可以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合两种不同作用机制抗抑郁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阿立哌唑+米氮平)、对照组A(阿立哌唑+舍曲林)和对照组B(单用阿立哌唑)。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8、12周末,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有效率(82-4%)与对照组A(66.7%)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B(48.5%)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与治疗前比较,三组的PANSS总分,以及研究组和对照组A的阴性因子分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于治疗8、12周阴性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对照组A、B比较,研究组PANSS总分于治疗12周末均出现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5,P〈0.01);阴性因子分于治疗4、8、12周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立哌唑合并米氮平或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王红  王莉  雷秋模 《江西中医药》2006,37(12):43-44
目的:比较大剂量黄芪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近期疗效、毒性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A组(22例)联合化疗与B组(20例)单纯化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A、B组有效率分别为68.18%、50%(P〉0.05);生活质量降低率,A、B两组分别为18.18%、45%(P〈0.05);消化道反应发生率A、B两组分别为63.64%、80%(P〈0.05);血液学毒性情况,A组好于B组(P〈0.05)。结论:大剂量黄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较好,与单纯化疗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毒副反应小,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不寐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A组(“不寐四穴”组)、B组(常规针刺组)及C组(西药组),每组35例。治疗4星期后,对比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OI)分值的改变。结果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愈显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SQI值较B组下降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寐四穴”组在疗效方面稍优于常规针刺组,在疗效及安全性两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