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抗栓方案治疗老年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老年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华法林低抗凝强度组、华法林标准抗凝强度组、阿司匹林组各50例,华法林低抗凝强度组维持INR1.8~2.4,华法林标准抗凝强度组维持INR 2.0~2.8,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常规治疗。结果华法林标准抗凝强度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而与华法林低抗凝强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标准抗凝强度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其他2组(P均〈0.05)。结论对于老年心房纤颤患者的抗栓治疗,华法林低抗凝强度INR 1.8~2.4安全性较高,血栓栓塞发生率未见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CHADS2卒中危险评分和HEMORR2HAGES出血风险评分,观察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高卒中风险、高出血风险房颤患者的抗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CHADS2卒中危险评分3~6分、HEMORR2HAGES评分≥2分的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组Ⅰ为低强度华法林治疗组[1.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组Ⅱ为阿司匹林对照组,观察各组卒中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脑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低强度华法林抗凝能有效减少血栓事件发生,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低剂量华法林治疗高龄稳定性冠心病(SCAD)合并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SCAD合并心房颤动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达标量华法林进行治疗,n=30),观察组(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低剂量华法林进行治疗,n=30),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有效率以及血栓栓塞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总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高龄SCAD合并心房颤动中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剂量华法林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还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比较不同强度抗凝治疗老年人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的疗效。 方法:选择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收治的 60 例老年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抗凝治疗,根据抗凝强度的不同将 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30 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标准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0 ~ 2.50〕华法林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低抗凝强度(INR 1.50 ~ 2.00)华法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 组患者治疗后 D– 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血栓栓塞及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采用标准 抗凝强度(2.00 ~ 2.50)华法林治疗老年人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的疗效优于低抗凝强度治疗,且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治疗组)42例(初始剂量2.0 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6~2.5;阿司匹林组(对照组)48例(100 mg/d),常规门诊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华法林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的18.75%(P<0.05)。出血事件两组大致相仿(P>0.05)。结论:华法林在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方面仍是首选药物,其效果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6.
华法林在老年房颤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0NR)监测,进一步推广华法林临床应用。方法:对符合本研究标准的60例老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华法林3mg/d开始,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n),连续观察4周,目标INR2.0~3.0,后每个月查1次INR,据INR结果调整华法林口服剂量。对照组30例,给予阿司匹林300nag/d。门诊随访记录各类并发症及脑卒中和血栓性并发症,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2例牙龈、皮下出血,1例脑梗死。对照组1例出血,8例脑卒中,1例动脉栓塞,两组出血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性并发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应用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和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心房颤动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将其以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接受阿司匹林抗凝治疗,观察组15例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重度脑卒中发生率(33.33%)低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脑血栓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房颤动脑卒中患者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1月具有华法林抗凝适应证的65岁以上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①201例具有华法林抗凝适应证的患者,服用华法林98例,其中发生出血并发症14例(14.3%),患者出血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3.0者8例(57.1%)。在INR〈2.0的出血患者中75%合并有出血潜在的基础疾病或合并用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②201例患者中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98例,其中具有华法林抗凝指征并接受抗凝治疗者42例(42.86%)。结论65岁以上具有华法林抗凝适应证的老年患者口服华法林时,应密切监测有无出血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心房纤颤发生的病因、血栓栓塞的并发症、左房扩大与房颤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4年7月2008年7月住院治疗的91例老年房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91例房颤患者中,阵发性房颤31例(34.1%),慢性房颤60例(65.9%);非瓣膜病房颤82例(90.1%),瓣膜病房颤9例,非瓣膜病房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瓣膜病房颤的发生率(P〈0.05)。慢性房颤脑栓塞的发生率高于阵发性房颤脑栓塞的发生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是老年人栓塞卒中的常见原因,因此对房颤患者,尤其是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李宇明  谭金华  陈捷  伍方红 《新中医》2006,38(11):23-24
目的:观察华法林配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非瓣膜心房颤动(NVAF)抗血栓栓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NVA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3组,均给予基础疾病治疗。华法林组30例,单纯以华法林治疗;复方丹参滴丸组30例,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中西医结合组40例,以华法林配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主要观察3组不同时间段(进入试验后第1周及1、2、3、6月)6分钟步行试验时心室率≤110次/分的例数比较、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及华法林使用剂量。结果:治疗后3组不同时间段6分钟步行试验时心室率≤110次/分的例数比较,中西医结合组、华法林组分别与复方丹参滴丸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与华法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年脑卒中发病率中西医结合组为2.5%,华法林组为10.0%,复方丹参滴丸组为23.3%,中西医结合组与华法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与复方丹参滴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华法林组与复方丹参滴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华法林使用剂量达到目标值(INR=2.0~3.0)时中西医结合组为(2.24±0.13)mg/d,华法林组为(2.89±0.21)mg/d。结论:华法林配合复方丹参滴丸对NVAF的抗血栓治疗疗效确切,且副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加丹参饮联合华法林治疗血瘀证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抗凝治疗适应症的持续性心房颤动且为血瘀证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予以新加丹参饮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照组予以华法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瘀证候积分、血瘀证证候疗效和血栓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瘀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瘀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4.38%(27/32)],高于对照组[37.50%(12/32),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肌酐值、血尿酸、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血栓栓塞事件及卒中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加丹参饮联合华法林治疗血瘀证持续性心房颤动时对患者肝肾功...  相似文献   

12.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严重瓣膜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人工机械瓣膜不是人体本身的组织,血液容易在机械瓣膜及其周围发生凝固,造成血栓栓塞,因此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生抗凝。华法林是目前最常用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一线口服抗凝药,但由于该药安全治疗窗狭窄,有效治疗剂量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抗凝不足或抗凝过度等可导致血栓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正确掌握华法林的抗凝治疗是减少患者换瓣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的情况,作者对2009年1月~201O年3月我科141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低强度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房颤病例106例,随机分为低强度抗凝组(INR1.5~2.0)和标准强度抗凝组(INR2.0~3.5),随访2年,记录INR。结果:低强度抗凝组与标准强度抗凝组栓塞事件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出血事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低强度华法令抗凝治疗对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法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用药前行下肢血管多普勒检查,排除血栓。组织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均确诊为器质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在组织患者治疗前,对两组患者进行血糖血脂控制治疗。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华法林+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期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血栓栓塞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为70.0%,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为10.0%,观察组患者血栓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法治疗患者器质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的最大直接危害是血栓栓塞并发症,可致残或致命。其危险因素有:年龄>65岁、有脑卒中或其他部位栓塞史、瓣膜病、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左心房增大(>50mm),食管超声发现左房血栓或有自发性烟雾样回声现象。美国胸内科学会推荐心房颤动合并高危因素患者需华法林治疗。但国内患者对可能发生的血栓栓塞并发症认识不足,并担心口服抗栓剂后可能出现的出血危险,因此服用抗栓剂的依从性差,常存在少服或不服抗栓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方”附子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抗凝治疗肺栓塞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3例肺栓塞病人,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经方”和抗凝治疗,对照组接受抗凝治疗。分别对临床症状、血气分析、不良事件、华法林达标时间及剂量进行观察,疗程为15d。结果:15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9.6%)(P〈0.05),且不良事件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7.4%)(P〈0.05)。治疗7d后,治疗组氧分压(P0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华法林达标时间与剂量分别为5.0±1.5d、3.0mg±1.8mg,少于对照组的7.0d±2.5d、5.0mg±2.5mg(P〈0.05)。结论:“经方”附子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合方加减联合西药抗凝来治疗肺血栓栓塞症,较单纯抗凝治疗可快速地改善肺栓塞病人的临床症状,纠正低氧血症,临床疗效显著,并可减少华法林的剂量,缩短达标时间,减少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事件在临床较常发生,抗凝治疗对此类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目前首选用药是香豆素类的华法林.然而因其使用剂量的不确定性,使治疗窗口狭窄,并有较高出血风险.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中的桂枝茯苓丸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我们将其与华法林合用,观察用药后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于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6例老年NVA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华法令治疗组每日服华法令1次,调节其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阿司匹林对照组每日口服阿斯匹林100mg。观察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华法令组栓塞发生率为3.17%,阿斯匹林组为16.1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而两组出血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老年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华法令比阿斯匹林具有更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盛海涛  姚波  王爱玲 《新中医》2021,53(22):30-32
目的:观察保元汤加味联合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9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 例。在降压、降糖、调脂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保元汤加味内服。疗程均为3 个月,比较2 组心房颤动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比较2 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 水平。结果:治疗后,2 组心房颤动的发作时间、频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2 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 组PT、APTT、TT、INR 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浆NT-proBNP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NT-pro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元汤加味联合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及常规护理方式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抗凝 治疗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治疗的 72 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 术后服用华法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36 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 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抗凝治疗质量、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及血栓并发症总发生率均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抗凝效果良好的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抗凝效果一般、 较差的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规律用药、合理饮食、定期复查的抗凝 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 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的患者使 用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抗凝治疗质量和治疗依从性,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