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早期介入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240例急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治疗组,120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12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风池。随症状不同加减穴位。10d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和60.83%(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早期介入对于促进中风患者的康复、缩短疗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为治疗组60例,单纯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60例。结果: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8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为治疗组80例,单纯醒脑开窍针刺组为对照组80例。结果: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中风偏瘫均有效;但两组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醒脑开窍结合康复训练能更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加认知训练对脑损伤病人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脑损伤病人160例,随机分为两组,醒脑开窍针刺加认知训练80例为治疗组,单纯认知训练8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74例(92.50%):对照组有效54例(6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加认知训练优于单纯认知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加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梗死肢体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运动疗法组与醒脑开窍针刺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针刺治疗,针刺加运动疗法组在针刺同时进行针对性的肢体运动疗法康复。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Fugl-Meyer运动评价法(FMA)评分。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FMA评分均有改善,但针刺加运动疗法组明显优于醒脑开窍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加运动疗法是治疗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醒脑开窍针刺加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瘫痪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加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传统针刺组30例取肩髑、曲池、外关等。醒脑开窍针刺组30例主穴取内关、人中、三阴交,副穴取极泉、尺泽、委中。醒脑开窍加电针纽30例取穴与醒脑开窍组相同,针刺得气后接上电针治疗仪。3组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45天。结果:传统针刺组治愈率16.67%,总有效率76.67%;醒脑开窍针刺组治愈率33.33%,总有效率93.33%;醒脑开窍加电针组治愈率43.33%,总有效率96.67%。醒脑开窍组和醒脑开窍加电针组的总有效率与传统针刺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醒脑开窍加电针组与醒脑开窍的治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开窍加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偏瘫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中风病8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中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中风病人160例,随机分为两组,"醒脑开窍"针刺法80例为治疗组,传统取穴针刺法80例为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0例(62.50%),进步20例(25.00%);对照组显效27例(33.75%),进步18例(22.5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取穴针刺法.  相似文献   

8.
樊莉  黄曙辉  李颖文  段权  文幸 《四川中医》2009,27(3):109-110
目的:对比观察八脉史会穴联合石氏醒脑开窍法局部针刺与单纯局部针刺对急性脑梗塞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患者给予两种方法配合取穴针刺;对照组50例患者仅给予石氏醒脑开窍法后组穴位和舌咽部局部针刺。两组均配合药物结合康复治疗,共治疗3周,以洼田饮水试验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31%,对照组有效率76%,两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八脉交会穴联合石氏醒脑开窍局部针刺法对急性脑梗塞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局部取穴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结果针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病类诊断评分明显提高(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可促进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失语症3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隽 《河南中医》2010,30(6):598-59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取内关、人中、三阴交、风池、完骨、天柱、上廉泉、金津、玉液穴。对照组30例,取外金津、外玉液、廉泉、内关、通里穴,采用平补平泻法。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留针30min,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3%;对照组30例,显效4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6.7%。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均选用醒脑开窍穴施以常规针刺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风池向喉结透刺并针刺廉泉、旁廉泉、金津、玉液等穴,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吞咽训练,每日1次。两组均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饮水试验得分比较,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体针法治疗.两组均以治疗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均较治疗前好转,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优于传统体针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另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3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愈17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席银平 《河南中医》2013,(12):2102-2103
目的:观察开窍通络针法联合醒脑静、清开灵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开窍通络针法联合醒脑静、清开灵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开窍通络针法联合醒脑静、清开灵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以十宣、小海穴为主穴治疗中风后患者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中风后手指不能活动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患者上肢在常规针刺取穴基础上加用十宣、小海两穴,对照组患者上肢采用常规针刺取穴,针刺结束后两组均进行上肢的功能训练,分别于治疗前、3个疗程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的手指功能(肌力)记分和Fugl-meyer功能量表中手功能的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手指肌力和手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十宣、小海穴配合功能训练是一种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八脉交会穴在中风中经络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中经络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35例,予八脉交会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35例,予醒脑开窍法治疗。2周为1疗程,分别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9%,对照组总有效率91.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八脉交会穴针刺法治疗中风中经络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眼针与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西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就诊顺序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醒脑开窍,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极泉、委中、尺泽;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不利加合谷;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治疗组24例眼针,眼针主穴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加心区;在相应眼穴区距眶内缘2mm处,平刺,由该区始点向该区终点方向,刺入0.5cm,留针20min,起针时按压针孔;体针常规针刺,1次/d,治疗5d,休息2d;醒脑开窍针刺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5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0.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与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西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针刺委中穴对脑卒中急性期下肢肌力恢复即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委中穴点刺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患侧下肢肌力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毫针点刺委中穴,以下肢抽搐3次为度,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治痿独取阳明”传统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委中穴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卒中风急性期,对患侧下肢肌力恢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井穴经气激发法、系列治风汤结合现代康复对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优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优化治疗组103例,常规治疗对照组107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加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优化治疗组是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自主研发专利仪器“井穴经气激发仪”对十二井穴进行皮外脉冲电刺激、中药系列治风汤口服配合现代康复疗法进行早期康复。一个月为1疗程,两组对比观察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对急性脑卒中有良好疗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 选取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针刺组、高压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高压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10 d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个疗程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各组患者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最优(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针刺组及高压氧组(P <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及高压氧联合运用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意识复苏,改善预后,且优于单纯采用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