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胸部小切口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胸腹腔镜联合胸部小切口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31例,腹腔镜下游离胃并清扫腹腔淋巴结,胸腔镜辅助加右侧第4肋间前外侧切口10 cm下游离胸段食管,清扫胸部淋巴结,上提胃入胸腔并制作管状胃,于右侧胸腔内行食管胃吻合。结果3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60~220 min,其中腹腔镜手术时间60~100 min,胸部手术时间80~140 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L。术后4~7 d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胸腔引流总量560~1250 mL。清扫腹腔及胸腔淋巴结15~30枚,其中4例发现阳性淋巴结。术后住院9~12 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恢复顺利。31例随访6~16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胸腹腔镜联合胸部小切口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李刚  刘衡  谭光忠 《重庆医学》2013,(29):3547-3548
目的总结采用腹腔镜辅助Ivor Lewis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3月至2012年5月,110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游离胃,右胸后外侧切口游离食管,常规淋巴结清扫,同时右胸顶食管胃行机械吻合术。结果 11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201.48±49.57)min,术中出血量(270.52±110.41)mL,淋巴结清扫(25.31±11.45)枚,住院时间(16.87±5.21)d。术后出现并发症17例,除1例肺栓塞死亡外,其余均保守治疗治愈,术后近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辅助Ivor 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安全、可行、微创、相对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腹正中加右胸切口(Ivor Lewis)食管切除术二野淋巴清扫在中下段食管癌中的应用。方法对中下段食管癌患者96例,采用Ivor Lewis食管切除术二野淋巴清扫,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围手术期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18例,胸胃排空障碍6例,胃食管反流6例,吻合口狭窄5例,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12例,声音嘶哑1例,乳糜胸1例。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90%(55/60)。结论 IvorLewis切口行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具有术野暴露充分,肿瘤切除率高,淋巴结清扫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31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142例)和观察组(17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面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而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等影响最终疗效的指标与传统手术相比亦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淋巴结的清扫影响食管癌术后进一步治疗决策制定以及预后评估?本文前瞻性研究两种食管癌术式总的淋巴结以及各区域淋巴结的清扫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121例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资料,分为Ivor Lewis术(41例)和左胸后外侧径路手术(80例)两组,比较总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各区域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率与转移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种术式在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转移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Ivor Lewis术在上纵隔清扫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更能准确表达术后的病理分期,指导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胸胃采用不同上提路径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2009年6月~2009年12月共35例患者行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分为食管床路径组和胸骨后路径组,胸骨后路径组20例,食管床路径组15例.评价指标包括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除淋巴结的数量、术后胃液量、围术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2组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除淋巴结的数量、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胸骨后路径组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和胃液量均明显少于食管床路径组,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却明显高于食管床路径组.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胸胃采用不同上提路径各有利弊,应随个体病例而确定使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胸段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胸段食管癌患者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胸腹腔镜联合组和小切口组。胸腹腔镜联合组行颈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小切口组行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就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手术切口、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总量、卧床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胸腹腔镜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小切口组,c2检验显示P0.05。胸腹腔镜联合组患者手术耗时、淋巴结清扫数目跟小切口组相似,t检验显示P0.05。胸腹腔镜联合组患者手术切口、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总量、卧床时间均少于小切口组,t检验显示P0.05。结论小颈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和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一样可有效清扫淋巴结,但其应用效果更确切,可减轻创伤和出血,减少术后引流量,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术后康复有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陆波 《大家健康》2017,(10):119-120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食管癌患者采用微创食管切除术和开放食管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当中,样本需求量为80例,采用随机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食管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③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④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采用微创食管切除术和开放食管切除术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相对于开放食管切除术而言,微创食管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失血量低、恢复较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TLE)与Ivor Lewis(ILE)手术治疗食管癌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TLE组和常规ILE组。比较两组总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率、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结果: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共招募150例患者,其中TLE组75例,ILE组75例,TLE和ILE手术组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并发症及淋巴结清扫相似,且TLE减少了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及住院天数,这些结果显示TLE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应用于胸段食管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于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胸段食管癌患者中选取90例,并均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及淋巴结的清扫情况,术后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统计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统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数据显示:两组患者手术实施过程中,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状况及患者出血量几乎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患者手术后卧床时间、给予镇痛药镇痛时间、上肢恢复功能时间均相较于常规组有所缩短,P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引流量两组并无较大差异;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1.1%,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经统计学检验后,P0.05,具有意义。结论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应用于胸段食管癌临床治疗效果理想,患者身体损伤小,预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病率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相较提升,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