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连翘叶采收期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采集时间的连翘叶中连翘苷的含量以5月份即春季时含量最高。连翘叶水煎剂的抑菌实验表明,其抑菌作用与连翘苷含量关系密切,可为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连翘不同部位连翘苷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为木犀科(Oleaceae)连翘属(Forsythia)多年生落叶灌木,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连翘的传统用药部位为果实,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称为青翘,果实熟透颜色发黄时采收称为老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魂发斑、热淋尿闭[1].  相似文献   

3.
连翘水提物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兰  王钢力  林瑞超 《中草药》2010,41(6):883-884,917
目的分离鉴定连翘Forsythia suspensa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1H-NMR、13C-NMR等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丁二酸(succinic acid,3)、正三十二烷(n-dotriacontane,4)、对羟基苯甲醛(4-hydroxybenzaldehyde,5)、槲皮素(quercetin,6)、连翘苷(phillyrin,7)、连翘醇(rengyol,8)、连翘酯苷A(forsythoside A,9)。结论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HPLC-MS/MS法测定不同采收期连翘叶中9种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支旭然  苑霖  生宁  张志勇  张晓旭  贾佩佩  张兰桐 《中草药》2013,44(22):3231-3235
目的 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连翘叶中连翘苷、连翘脂素、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F、芦丁、槲皮素、异槲皮苷、绿原酸、(+)-表松脂素-4′-O-葡萄糖苷的量。方法 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柱温30 ℃,以甲醇-0.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进样量10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负离子模式监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用于定量分析,源喷射电压为?4 500 V,离子源温度为650 ℃。结果 9种化学成分的峰面积和浓度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7.20%~101.2%,精密度RSD为0.54%~1.24%。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连翘叶中9种活性成分的测定。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连翘叶以5月份采收最佳。  相似文献   

5.
连翘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与药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翘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连翘苷类是连翘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连翘苷与连翘酯苷两种成分,本文就近年来对连翘中连翘苷类的含量、提取方法、代谢吸收、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期望对中药连翘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晓燕 《中草药》2005,(6):463-465
对中药连翘及其5种类似品在形态组织学上进行比较鉴别,为正确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药连翘及其几种类似品的鉴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晓燕 《中草药》2000,31(6):463-466
对中药连翘及其5种类似品在形态组织中学上进行比较鉴别,为正确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连翘不同部位的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比较,为连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连翘果实、叶、果梗、枝梗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以Luna5uC18(2)100A(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连翘苷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277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1;连翘酯苷A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4%冰醋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1。结果:连翘苷在3.33~13.32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1.4%;连翘酯苷A在4.17~6.69 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1.8%。结论:连翘苷含量在不同部位中叶子最高,其次为果实、枝梗、果梗;连翘酯苷A含量在不同部位中同样叶子最高,其次为果实、果梗、枝梗。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连翘不同部位的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比较,为连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连翘果实、叶、果梗、枝梗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以Luna5uC18 (2) 100A(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连翘苷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277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 min-1;连翘酯苷A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4%冰醋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1.结果:连翘苷在3.33 ~ 13.32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1.4%;连翘酯苷A在4.17 ~6.69 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1.8%.结论:连翘苷含量在不同部位中叶子最高,其次为果实、枝梗、果梗;连翘酯苷A含量在不同部位中同样叶子最高,其次为果实、果梗、枝梗.  相似文献   

10.
连翘果实干物质与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卫建  李先恩 《中草药》2006,37(6):921-924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期连翘果实干物质及叶和果实中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方法采用百果质量研究果实干物质的积累,HPLC法测定连翘叶与果实中有效成分的量。结果5~7月是连翘果实干物质积累的重要时期。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种子、叶和壳中连翘酯苷、连翘苷、芦丁的量均呈下降趋势。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实干物质积累已趋缓,种子和壳中有效成分的量稳定,变异小。壳中有效成分的量经9~10月的快速下降后,10月20日左右质量分数趋于稳定且达最低。青翘中有效成分的量高于老翘,青翘中连翘酯苷、连翘苷与芦丁的比例与老翘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北京地区,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青翘最佳采收期;10月20日左右为老翘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阴坡、阳坡对连翘及连翘叶中不同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连翘及连翘叶中芦丁、连翘酯苷A及连翘苷的含量,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并测定连翘中挥发油的含量。结果:阴坡、阳坡连翘中挥发油、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差异均不明显;阴坡、阳坡连翘叶中芦丁、连翘苷的含量差异不明显,但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差异显著,阴坡含量高达10.0%以上,阳坡含量仅2.65%;连翘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阴坡均高于阳坡;在同一坡向,连翘叶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均高于连翘中含量,特别是连翘酯苷A的含量在连翘叶中几乎是连翘中9倍。结论:阴坡、阳坡对连翘中的主要成分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连翘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阴坡高于阳坡,并且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阴坡、阳坡影响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连翘及其混伪品秦连翘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锦华  李水福 《中药材》1997,20(7):335-337
本文对连翘及其混伪品秦连翘进行了性状、显微特征、薄层层析的鉴别比较。  相似文献   

13.
连翘的抗氧化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连翘的抗氧化作用,并分离、鉴定连翘抗氧化有效成分.方法 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清除实验方法,对连翘的甲醇提取物及其二氯甲烷、正丁醇、水的萃取物进行抗氧化作用评价,并从有效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结果 与结论连翘的二氯甲烷萃取物具有很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并从中分离、鉴定4个化合物,分别为连翘脂素(phillygenin)、连翘苷(phillyrin)、forsythialan A 、连翘酯苷 (forsythoside A).其中,forsythialan A和连翘酯苷 (forsythoside A)具有较强的DPPH清除作用,其半数有效值IC50分别为154.05和69.80 μg/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对比生连翘与炒连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芦丁含量变化,并探索炒连翘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直接测定,并用正交法优选炒制条件。结果炮制后连翘苷含量升高,芦丁含量下降,P 0. 05。结论炒连翘的优选炮制条件为150℃,炒制9~12 min,炒连翘与生连翘相比,连翘苷含量升高,芦丁含量下降,连翘酯苷含量无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一种从连翘果实中分离连翘苷的有效方法,并利用提取分离出的连翘苷作为底物,为其转化 产物连翘脂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利用70%乙醇对2.5 kg 连翘干燥果实进行粗提,萃取乙酸 乙酯部位,经过层析得到连翘苷纯品;选择32 种菌株对连翘苷进行微生物转化,以连翘脂素的产量为指标, 利用微生物转化工艺,筛选出有较强的转化能力且专一性的菌株。结果分离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连翘苷 6.8 g,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连翘苷纯度在98%以上。经初筛、复筛获得2 种菌株具有较强的转化能力且 有专一性,分别为雅致小克银汉霉(CGMCC 3.1207)和产黄青霉(CGMCC 3.521)。结论该实验为连翘脂素的 制备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工业化的生产方法,筛选出了能将连翘苷转化为连翘脂素的高效专一性菌株,具有一定 的工业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连翘与贯叶连翘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对木犀科连翘和金丝桃科贯叶连翘等的基原和药用历史进行考证。方法 :查阅古今医药典籍 ,结合实物标本。结果 :宋以前“连翘”中的大翘应是湖南连翘 ,宋以后则主要为木犀科的连翘 ;唐以后应用的小翘主要是贯叶连翘。结论 :连翘、湖南连翘、元宝草等在古代许多本草均有描述 ,在欧洲具有悠久历史的抗抑郁草药贯叶连翘其实是一味古老的传统中药。  相似文献   

17.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连翘中连翘酯苷含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星  白雁  陈志红  龚海燕  张威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6):2071-2075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连翘药材中连翘酯苷含量.方法:利用HPLc测定样品中连翘酯苷的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其含量与NIR光谱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含量预测.结果:建立的定量模型准确性好,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分别为0.221,0.969.经外部验证,NIR预测值与HPLC测定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1,预测均方差(RMSEP)为0.18.结论:近红外光谱法对连翘中连翘酯苷含量预测结果较好,能满足制药中检测的精度要求,为中药生产过程的在线、无损定量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连翘药用部位和非药用部位中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紫云英苷、连翘苷、牛蒡子苷、槲皮素和牛蒡子苷元7种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Eclipse Plus C18(4.6mm×100 mm,1.8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30℃。[结果]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紫云英苷、连翘苷、牛蒡子苷、槲皮素和牛蒡子苷元分离与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9.1%、104%、104%、98.4%、99.0%、103%,RSD分别为2.27%、1.59%、1.94%、1.25%、2.97%、2.10%、2.67%。[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简便快速,可用于同时检测连翘药用及非药用部位中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紫云英苷,连翘苷,牛蒡子苷,槲皮素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为连翘资源全面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连翘叶中连翘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连翘苷得率和浸膏中连翘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浸泡时间是影响连翘叶中连翘苷提取工艺的最主要因素,最佳方案为不浸泡,80℃水提取2次,每次1h.用最佳方案所得提取液经浓缩过滤,所得沉淀,经乙醇结晶得高纯度连翘苷.结论 该提取工艺提取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产品纯度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连翘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色谱柱:SunFire C18(4.6 mm×250 mm,5μ 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4%冰醋酸溶液;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7 nm;柱温:30℃。对连翘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二者含量的差异。结果连翘配方颗粒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低于原药材中的含量,与所标示的浓缩倍数不符;配方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与原药材一致。结论原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需要改进,配方颗粒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合理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