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清创缝合对开胸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5例开胸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人采用早期清创缝合的方法,并以33例同期开胸术后切口感染病人采用常规方法 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100%,治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清创缝合是治疗开胸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缩短治愈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徐江波  王浩  赵喜滨  袁宏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0):1388-1390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老年骨科患者术前合并疾病与术后结局的相关性.探索老年骨科的治疗模式,从而更好的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方法 回顾分析820例〉65岁的老龄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疾病分布,术前并存疾病,及术后的转归.结果 820例中7例死亡(0.85%),合并内科疾病542例(66.1%).年龄、族别、麻醉方式不是危险因素,手术方式中关节置换为危险因素(OR=2.57),术前合并疾病中肾功能不全(OR=6.54),心功能不全(OR=5.78)、肺部感染(OR=3.43)、低蛋白血症(OR=4.21)、脑梗死(OR=4.68)及肺心病(OR=4.85)与手术后严重结局明显相关.结论 通过严格的术前检查和内科干预治疗,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病死率较低.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脑梗死及肺心病是术后产生严重结局的危险因素.老年骨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应当建立特殊的围手术期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老年骨科患者术前合并疾病与术后结局的相关性.探索老年骨科的治疗模式,从而更好的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方法 回顾分析820例>65岁的老龄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疾病分布,术前并存疾病,及术后的转归.结果 820例中7例死亡(0.85%),合并内科疾病542例(66.1%).年龄、族别、麻醉方式不是危险因素,手术方式中关节置换为危险因素(OR=2.57),术前合并疾病中肾功能不全(OR=6.54),心功能不全(OR=5.78)、肺部感染(OR=3.43)、低蛋白血症(OR=4.21)、脑梗死(OR=4.68)及肺心病(OR=4.85)与手术后严重结局明显相关.结论 通过严格的术前检查和内科干预治疗,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病死率较低.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脑梗死及肺心病是术后产生严重结局的危险因素.老年骨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应当建立特殊的围手术期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4.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细胞瘤(schwannoma),是由神经鞘膜增生形成,来源于神经外胚层的雪旺(schwann's)细胞和中胚层的神经内膜,可发生于任何部位有雪旺细胞膜的神经,尤好发于脊髓和脑,四肢、颈部等部位大神经也较多见,发生于消化系统少见,发生于胰腺甚为少见。胰腺神经鞘瘤源自迷走神经分支的自主性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5.
圆形分布法在控制医院术后伤口感染季节分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伤口感染是外科病人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40%以上,在总住院病人中占14.02%.为了解某院术后伤口医院感染发生的集中时点及高峰期并加以控制,本文采用圆形分布统计加以分析如下:1 材料 我们对某院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出院5282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2 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人院时不存在感染,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参照美国CDC制定“各部位医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亦是造成肾移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据国际多个移植中心的统计,肾移植后第1年约有75%的受者发生过各种不同程度的感染,26%的患者直接死亡原因是感染。感染部位多为呼吸系统,其次为泌尿系统,再其次为其他部位的感染。如何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提高肾移植效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总结,特别是侵入性诊断方法的开展,对迅速明确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指导临床工作,早日采取针对性治疗开辟了有效途径。1诊断1·1感染的诱因(1)基础疾病及原发病的长期消耗,使受者术前的体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7.
贾安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9):1287-1289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与一些严重妊娠相关疾病有关,也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妇科手术后感染、宫颈癌、HIV和性传播疾病(STIs)有关。BV的发病率较高并且有种族差异,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群中BV的发病率为33%,在非洲撒哈拉地区发病率超过50%。BV的复发问题也困扰着临床医生和患者,笔者就复发性BV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以其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及有效性已成为近十年来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的主流术式.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对象为健康人、年轻人,属锦上添花手术,如何避免术后并发症是屈光手术医生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术后感染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为单纯椎间盘切除术后感染,15例患者为椎骨器械植入术后感染.采用4种处理方式:(1)一次性清创缝合.(2)保留植入物的清创.(3)反复清创,延期缝合.(4)取出植入物.通过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引流物检测结果来决定脊柱手术术后感染的处理方式,评价不同处理方式应用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结果 随访1~4年,26例患者中25例治愈,1例死亡,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经4种处理方式后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不同处理方式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可以获得同样结果的条件下,应选择相对创伤小、愈合时间短、简单易行的处理方法.脊柱手术术后感染采用合理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术后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姚建 《现代保健》2010,(34):175-176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灌洗术式,以提高胫骨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骨伤科2007年1月~2009年8月收治并采用闭式灌洗术治疗的胫骨术后感染患者23例,做回顾总结,从而探讨这种灌洗术的优缺点。结果23例患者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结论闭式灌洗术在保证灌洗效果的同时,闭合了伤口,是治疗胫骨术后感染经济、方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因子宫、附件、膀胱或直肠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肠道损伤,可分别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收治的2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23例患者均经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应用生长抑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广谱抗生素及甲硝唑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治愈,治愈时间(12.5±2.5)d.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由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引起,应首选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王玉沐  李阳 《中国校医》2022,36(3):224-227
目的 对神经外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于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 4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8年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病人的手术类型、切口等级、手术时长、麻醉方式、不同危险指数SSI发病率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11%;危险指数等级增加,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随之增加(χ2=23.481,P<0.01),主治医师与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调正SSI发病专率分别为4.47%、1.97%、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6,P<0.05);手术部位为后颅窝(OR=3.720,P=0.043),持续脑室外引流(OR=4.816,P=0.008),手术时长≥5 h(P<0.05)是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危险指数等级越高、手术持续时间越长、手术医生职称越低,SSI发病率越高;后颅窝手术及脑室外引流也会增加SSI发病率,应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及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的感染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王惠 《中国校医》2013,27(9):688-690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手术室护理对策,降低骨科手术感染率。方法对本院2009)2010年收治的3634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导致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9)2010年共发生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20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55%。其中,2009年为0.61%,2010年为0.50%;在20例切口感染中手术时间>2 h的为13例,1~2 h的为5例,<1h的2例,其构成比依次为65.0%、25.0%、10.0%。结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类型、手术地点、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是否接台手术等手术室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严格无菌操作,以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四肢创伤并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耐药性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四肢创伤并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病情给予清创扩创术.术后1周再次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36例患者共培养出细菌94株,革兰阴性杆菌63株(67.02%),革兰阳性球菌31株(32.9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全部细菌之首为18株(19.15%).全部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随访4个月至3年,无复发,无骨不连,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3±1.8)个月.除1例因手足部切口感染愈合后部分功能丧失外,余患者各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四肢创伤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时做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随时换药、充分引流、清创扩创并给予敏感抗生素是治疗四肢创伤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VSD)在小腿骨折钢板固定术后皮肤或软组织缺损,骨钢板外露并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1例有皮肤或软组织缺损并感染的小腿骨钢板外露患者采用清创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后,在创面上行二期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伤口。结果21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面修复,经随访1年以上无感染复发及破溃。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创面污染,是控制感染和治疗骨外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齐晓非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7):999-1001
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肺炎、肺不张、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及呼吸衰竭、肺水肿、肺栓塞等。PPCs是麻醉和手术相关死亡事件的主要原因,它比心脏并发症更能预测术后远期死亡率,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由于PPCs缺乏标准的定义,因而难以对其不同的研究进行比较。根据定义及手术种类不同其发病率也不同,在2%~40%。国外一项大型调查表明,60岁以上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PPCs发生率为19%。胃肠手术患者中PPCs发生率为25.8%,颅内手术患者PPCs发生率24.6%,妇产科手术PPCs发生率2.16%。笔者主要概述PPCs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内固定手术中定时更换外科手套的破损率和术后感染等情况进行比较,以降低骨科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108台作为研究对象,将手术中对主刀手术人员直观下未破损的手套不以更换的54台手术纳入对照组,将在植入髓内钉前对主刀手术人员的手套进行更换的54台手术纳入观察组,收集各组术中更换和术后主刀手术人员的手套各74只,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结果观察组总的破损率为47.30%,低于对照组总破损率(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套破损人员分布情况比较(P 0. 05);观察组中术者、一助、护士破损率分别为65. 22%、46. 67%、55. 00%,均明显高于二助破损率12. 50%(P0.05);两组手套破损部位比较(P0.05);观察组右手破损率高于左手,且拇指、食指、手掌高发部位;两组手术中医护人员损伤比率与感染比率比较均(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率1.85%,低于对照组12.96%(P0.05)。结论股骨内固定手术中手套破损率较高,术中应及时更换手套,避免患者术后出现术后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特点及ICU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对5例肾移植后发生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在ICU内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采用广谱抗生素及机械通气;4例患者为混合感染;治疗后血白蛋白水平及PaO2/FiO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4例(80%)患者在ICU的治疗获得成功。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应予高度重视和积极救治,及时给予足量、广谱抗生素和联合治疗措施,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及时应用机械通气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男性不孕症诊治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不孕占全不孕症的40%,男性不孕症中睾丸形成精子障碍约占90%,精子输送障碍和附睾功能障碍约占10%,射精障碍与性变障碍约占1%。现对精液对不良症或输精管不通者加用药物治疗,外科治疗,AIH,AID,IVF-ET及显微授精等助孕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