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根据影像技术的发展,改革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和实验内容。简化X线物理及核物理等内容,扩充新成像技术,并与相关课程联合互补,以使课程内容适应新技术和新的教学要求。方法:根据我校实际课程体系,结合学生就业方向。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实验等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更新实验项目:并同医学图像处理相结合,交换和整合相关联的课程内容。最终制定出合理完善的理论与实验教学架构,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验证。结果:获得较为适合学科发展和教学实际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与实验大纲应根据学科发展及时调整,适应新的技术需求和方向。细化医学影像物理学内容,强调医学图像处理技术,更新医学物理学实验,并与知识关联性强的课程进行统一整合和建设,以适应技术发展和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促进教学改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医学 免疫学是医学院校临床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理论抽象、内容繁杂、知识点多的特点。因此,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提供学生和相关人员能够随时在线学习的便利性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及普及具有重要意义。新乡医学院的《医学免疫学》课程 是首个在中国大学MOOC 上线运行的免疫学在线开放课程,开课第一学期,选课总人数1 734 人。本文以我校在线开放课程 《医学免疫学》课程为例,从课程规划、内容设计、微课制作、推广使用及效果评价等多方面详细阐述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情 况,并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及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医学成像设备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医学成像设备学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兼具理论性与工程实践性的特点。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社会对医学影像技术类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探索该实践课程的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条件有限,实践教学课程的学时数较少,致使创新实践类教学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增加认知实践、利用微视频和电路设计仿真工具改进课程设计内容、创新实验报告形式等方面讨论了医学成像设备学课程设计的教学新模式,提高了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的认知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有助于推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PACS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PACS是医学影像获取、存储、显示、处理、传输和管理的技术综合与集成。它基于现代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以数字化方式获取、管理、应用和共享医学影像和诊断信息。结合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全面、综合的PACS知识素质与技能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本文对高校PACS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方法:在分析PACS技术特点及其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医学信息标准、数字化医学影像应用、医学影像设备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通讯等四方面对PACS课程实验内容进行探索。结果:较为详细地描述了PACS在医学信息标准、数字化医学影像应用、医学影像设备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通讯各技术层面相应的实验内容。结论:本文对于PACS系统课程所需要开展的实验内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由于PACS系统的技术复杂性和临床应用领域的特殊性.目前社会上对PACS课程在实验教学内容设置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虽然文中所提出的实验内容在合理性和实际可行性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但该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泰山医学院放射学院医学物理学专业建设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展开对医学物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期为我国医学物理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方法:从医学物理学专业设置的历史背景出发,对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就业质量等方面的建设与取得的成果及建设特色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通过修订教学计划、更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调整与优化。结论:泰山医学院放射学院在"医学物理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增强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就,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医学物理的教育理念打破学科界限,医学放射生物学作为交叉学科间的桥梁课,在医学物理专业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医学物理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提出医学放射生物学课程建设做到理论课、实验课与实践课相结合。课程教学中强调教学内容新颖、因材施教、教材建设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给军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生物医学工程学(BME)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BME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提出采用PBL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对BME课程进行PBL教学时要强化实践教育,建立融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医学图像处理已成为医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为了使我校实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员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掌握基本的医学图像处理知识,我们开设了《医学图像处理》这门专业课程。经过两轮的课程教学,本文对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做简单小结,希望有助于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建设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医学免疫学作为医学院校的医学基础课程,也需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相应实践与探索。本团队在免疫学“1233”课程理念下进行了3个“八”的课程思政设计,并在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临床与影像两个专业两届本科学生践行两年,积累了一定经验,为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涉及多学科、多种成像技术和诊断知识,与实践联系紧密。由于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知识面广、内容多、抽象难懂等特点,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学生也普遍反映该门课程入门难、学习难。随着医学影像物理学的发展,传统教学已不足以满足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师要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和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并采用适当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多方面尝试进行教学改革。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从教学内容的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教学的策略及路径。实践证明,通过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医学物理师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在保证辐射安全、提高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服务等方面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泰山医学院医学物理学专业是以培养物理师为特色的专业,本文针对泰山医学院医学物理学专业的建设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规划专业建设目标,细化建设内容,以期对我国医学物理学专业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探索。方法:通过分析医学物理学专业目前在课程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名校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医学物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医学物理人才培养新体系。结果: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突出医学优势,彰显医工结合特色,科学制定医学物理学专业建设方案,创新培养模式。推进教学团队、课程资源、教学方式、实践体系、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点领域的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结论:实践证明,泰山医学院医学物理学专业正在慢慢被社会认可,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且大部分就业在三甲医院,高考报考人数也在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医学影像电子学》是从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仿真与调试出发,面向医学影像设备操作、安装与维修,开发与设计而设置的。文章针对这门课程实践性高的特点,鉴于目前的教学现状,提出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改革方法。方法:课程设置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电子技术实训四个教学环节。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自主开发研制了与教材相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现《医学影像电子学》理论教学,增加了课程综合设计这一考核方式。将传统的硬件电子学实验与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的仿真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方法进行《医学影像电子学》实验教学。结果:实验教学采用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的实验方式,精心设计了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10个学习情境,3个综合实训项目,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充实了课程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结论:实践证明,《医学影像电子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减轻了实验课时少、实验室条件紧张等困难,为实验过程延伸到理论课堂和课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种教学改革值得在其它院校《医学影像电子学》教学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电子学实验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实验课。它是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其目的不仅是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和丰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自主设计的基本能力,为后期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方法:本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的,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结合电子学实验实际的教学特点,分析了电子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验考核等多方面探讨了电子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和内容。结果与结论: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提高电子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专业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行《医学图象处理》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推进网络资源的有效应用。方法:根据医学图象处理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并积极探索课程的教学模式,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改革试验,重点研究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效果与教学评价等问题。结果:基本完成了《医学图象处理》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结论: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加强学生掌握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结合泰山医学院创办医学物理学专业实际,积极探索医学物理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培养形成"双师型"教师队伍。方法:加强师资培养,首先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有效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医学物理学实际,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实践研究探索中培养提高;在教师职称晋升、科研课题立项、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等方面,建立有利于教师培养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让教师掌握教学技能,学会运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坚持教师互相听课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进行教学交流,互相学习;加强教研室建设,教研室具体制定并落实教师培养计划和规划。结果和结论:通过实践探索,形成师资培养的有效机制,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医学物理学专业师资队伍得到明显加强,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教师的科研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物理学>医用物理部分是具有医学院校特点的课程内容,是医学物理学课程必不可少的内容,这部分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医学物理学课程改革的难点.在对其整合时,可在相关经典物理部分的内容之后,将相应的医用物理知识系统的整合到一个专题,采用专题式教学.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选择并组织了适合五年制医学生的医学物理学医用物理部分的课程内容,提出了教学要求,并给出了一定的教学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医学影像物理学实验的教学实践,研究了红外线成像原理及图像分析实验教学的意义,阐述了在医学影像物理学实验教学中开设红外线成像实验的必要性;根据红外热像仪的成像过程,从学习掌握红外线辐射特性及红外线热成像的物理原理角度,设计了确定测温范围及体表温度的测量、距离与角度对测温的影响、不同材料发(辐)射率的研究、热图像分析等具体实验内容,并对在实验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做了探讨,使红外线热成像实验在学生掌握红外线辐射特性、红外线热成像的物理原理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较好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医疗器械产业背景的介绍,分析了面向医疗器械产业建设应用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意义,提出了精密医疗器械、医学电子仪器、医疗器械检测技术和临床工程技术4个专业建设方向,并就专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专业认同感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医用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新生实验基础参差不齐、学生个性化需求与班级授课制之间的矛盾、教学内容广泛性需求与学生活动空间有限性的矛盾、实验成绩的客观细致评定与时间成本之间的矛盾等,本文尝试信息技术解决上述实验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采用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困难,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课堂实验观察、问卷调查、课后访谈以及测试等方法反馈的信息表明,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方式有较大的兴趣,认为课前预习和课堂授课中采用电子幻灯、视频教材、CAI软件可以形象生动地帮助了解实验仪器的结构和操作要领,对实验原理理解得更清楚,课堂教学效果和实验成绩评定较为客观,其效率和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与医用物理实验课程整合延伸和扩展了医学物理实验教学时空,解决了长久以来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许多矛盾,创建和实现了在现有教学条件下的最优化教学模式,医用物理实验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针对医学影像设备特点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适应新冠疫情下的实验教学.方法 根据医学影像设备的成像原理,完全用数学公式来阐述各种图像信号的产生过程、数据采集过程以及图像重建过程,再将各种实验项目和规律现象,系统集成并运行在网络上.结果 开发出和CT设备相关的6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基本包含了CT设备相关的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