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院肛肠科 1 992年至 1 999年间共收治直肠巨大腺瘤 8例 ,均经肛门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1 6~ 2 2岁 3例 ,40~ 6 6岁 5例 ;病程 2~ 8年。肿瘤性质 :直肠管状腺瘤 3例 ,绒毛状腺瘤 3例 ,混合腺瘤 2例。其中 2例管状腺瘤瘤体中心癌变 ,但基底部无癌细胞浸润。瘤体下缘距肛门最近者 6 .0 cm,最远者约 1 1 .0cm。管状腺瘤大者 8cm× 8cm× 4cm,混合腺瘤大者 8cm× 6 cm× 4cm,小者 6 cm× 6 cm× 4cm。绒毛状腺瘤呈地毯样者最大 1 0 cm× 5 cm× 2 cm。1 .2 临床表现 :患者一般都有…  相似文献   

2.
腹主动脉瘤60例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我科于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7月共收治腹主动脉瘤6 0例 ,采用经腹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 ,男 5 2例 ,女 8例 ,年龄 35~ 77岁 ,中位年龄 6 7岁 ,6 0岁以上 4 8例 (其中 70岁以上 18例 ) ,瘤体最小 3 3cm× 3 5cm× 4 0cm ,最大 15cm× 15cm×12cm ,平均 (5 6± 2 8)cm3。2 .并存疾病 :6 0例中 ,合并高血压 2 7例 ,阻塞性肺部疾病 2 2例 ,冠心病 18例 ,糖尿病 11例 ,胆囊结石 8例 ,肺结核2例 ,左肾肿瘤 2例 ,心肌梗塞病史 2例 ,脑梗塞病史 2例 ,急性胰腺炎 1例 ,冠脉搭桥术病…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八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2年 8月我们采用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行肾切除术 8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8例。男 3例 ,女 5例。年龄 2 8~ 5 2岁 ,平均 38岁。肾动脉狭窄萎缩肾 3例 ,肾脏大小平均5cm× 6cm ;复杂肾结石 2例 ,肾脏大小12cm× 6cm和 13cm× 7cm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致巨大肾积水肾脏无功能2例 ,肾脏大小 18cm× 12cm和 16cm× 10cm ;输尿管肿瘤 1例 ,肾脏大小 11cm× 6cm。应用德国KarlStorz腹腔镜设备。术前 1d进流质饮食 ,术前夜清洁灌肠。8例均经腹腔途径进行。输尿管肿瘤先取膀胱截石位 ,在膀胱镜下患…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35岁。左侧面部多汗 ,左上肢麻木 1个月入院。胸部 X线片和 CT示 :左上后纵隔肿物。 1996年 2月开胸探查 ,见肿物呈哑铃形 ,较大者位于左脊柱旁沟内第 2、第 3肋间处 ,约 4cm× 5 cm× 6 cm大小 ,基底宽与后胸壁粘连 ,游离面包膜完整 ,分离胸壁粘连处 ,见肿物有一蒂延伸入第 1、第 2肋间至椎间孔 ,与椎管内一 0 .5 cm× 0 .5 cm× 1.0 cm大小肿物相连 ,彻底切除肿物。术后上述症状消失。病理诊断 :纵隔化学感受器瘤。随访 3年无复发、转移。讨论 纵隔化学感受器瘤是一类少见的纵隔肿瘤 ,又称非嗜铬细胞瘤 ,无内分泌活性。根据…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6年~ 2 0 0 2年采用全臀股部旋转肌皮瓣修复同侧骶部和大粗隆褥疮 2 6例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6例患者中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在 18~72岁 ,平均 4 2 .5岁 ,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 2 4例 ,颅脑损伤 2例 ,骶部褥疮面积最大为 12cm× 7cm ,最小为 6cm× 5cm ,平均 8.5cm× 7.5cm ,大粗隆面积最大为 6cm× 7cm ,最小为 3cm× 4cm ,平均 4 .5cm× 5 .5cm ,褥疮发生时间 2~ 17个月 ,平均 4 .5个月 ,深度全部达骨膜。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或无需麻醉 ,彻底切除溃疡面及周围瘢痕组织 ,凿去突出部分骨组织 ,…  相似文献   

6.
阴囊Paget病又称湿疹样癌 ,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 1970至 1999年我院收治 1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15例。年龄 42~ 80岁 ,平均 52岁。病程 1~ 15年 ,平均 4.5年。 2例有煤焦油、润滑油接触史。 8例首发症状为阴囊瘙痒 ,4例有烧灼感 ,3例为阴囊瘙痒伴烧灼感。 7例为皮疹型 ,5例为红斑型 ,2例为渗出型 ,1例为糜烂型。 6例累及腹股沟阴囊皮肤 ,5例累及阴茎根部阴囊皮肤 ,4例累及会阴部阴囊皮肤。皮损范围 0 .5cm×0 .5cm~ 11.0cm× 5.0cm ,平均 3 .5cm× 2 .5cm。 14例单处皮损 ,1例两处皮损。 3例腹股沟区可触及…  相似文献   

7.
经腹腔镜脾切除治疗血液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1993年 10月至 2 0 0 1年 2月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及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HS)患者 2 0例 ,并与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腹腔镜脾切除组中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 16例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4例。男 7例 ,女13例 ,年龄 16~ 6 5岁 ,平均 33岁。脾脏大小 8cm× 5cm×4cm~ 2 2cm× 13cm× 6cm ,平均 12cm× 8cm× 5cm。术中发现副脾 4例 (2 0 % )。 1988年 7月至 1993年 8月间应用传统手术方法脾切除治疗血液病患者 2 2例 ,其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  相似文献   

8.
肾盂血管瘤临床罕见,2002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9~61岁,平均48岁.右侧2例,左侧2例.临床表现为间断全程肉眼血尿3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左肾盂占位1例.病程5 d~2年.瘤体大小1.2 cm×1.0 cm×0.8 cm~4.6cm×2.2 cm×3.1 cm.CT检查平扫加增强均表现为肾盂占位.1例误诊为左肾盂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直视下行肿瘤切除术2例,行单纯右肾切除术1例.  相似文献   

9.
皮肤基底细胞癌是发生在头面部的常见恶性肿瘤 ,为达到彻底根治往往要切除肿瘤周围正常皮肤 0 .5~ 2cm ,造成较大皮肤缺损 ,勉强拉拢缝合会造成面部器官的移位 ,采用植皮的方法其植皮区产生色素沉着而不被患者接受。我科自从 1998年 2月至 2 0 0 1年 3月 ,应用皮下蒂鼻唇沟皮瓣转移修复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留下的创面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2例患者 ,男性 7例 ,女性 5例 ,年龄 4 2~ 75岁。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周围 0 .5~ 1.5cm的正常皮肤 ,肿瘤切除后创面缺损为 1cm× 3cm~ 2cm× 4cm。2 典型病例 某女 ,4 6岁 ,…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在肾上腺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减轻肾上腺肿瘤手术对患者的侵袭 ,2 0 0 0年3月~ 6月 ,我院采用电视腹腔镜切除肾上腺肿瘤 5例 ,均获得成功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39~ 5 5岁 ,平均 49岁。 2例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T分别示左侧肾上腺有 2 .5 cm× 2 .0 cm× 2 .5 cm及 2 .0 cm× 2 .0 cm×2 .5 cm的肿块 ;3例为嗜铬细胞瘤 ,CT分别示左侧肾上腺 2 .5 cm× 2 .5 cm× 3.0 cm、2 .0 cm× 2 .5 cm× 2 .5 cm和右侧肾上腺 3.0 cm× 3.5 cm× 4.0 cm的肿块。腹腔镜为日本 FUJINON LIGHTSOURCE XL- 40 1和 FUJINON E…  相似文献   

11.
胸腔镜纵隔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纵隔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方法1995年6月~2002年12月对34例纵隔肿瘤病人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男性9例,女性25例。年龄16岁~74岁,平均43.9岁。胸腺瘤14例(良性胸腺瘤9例,恶性5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支气管源性囊肿5例,畸胎类肿瘤4例,心包囊肿2例,转移癌、淋巴瘤、蔓状血管瘤各1例。肿瘤最大径3.5cm~6cm,平均45cm。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单侧肺通气,健侧卧位,胸腔镜trocar位于腋中线6或7肋间,2个操作trocar根据肿瘤位置而定。结果34例纵隔肿瘤中,25例完成胸腔镜肿瘤切除,9例小切口辅助完成。3例仅行肿瘤活检。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纵隔良性肿瘤,特别是中、后纵隔肿瘤,是胸腔镜手术的最佳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术期血压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性组织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 ,90 %发生于肾上腺髓质 ,临床主要症状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伴代谢异常。因此手术、麻醉危险性比较大 ,5 0年代围术期病死率达 3 0 %~ 5 0 % ,现降至 5 % [1] 。我院 1 996~ 2 0 0 0年共施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8例 ,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血压的管理 ,手术均获成功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8例中 ,男 6例、女 2例 ,年龄 3 0~ 6 2岁。肿瘤大小为 2 .2 cm× 3 .5 cm~ 5 .6 cm× 6 .2 cm,病程 4个月至 5年。均经 CT或 MRI检查提示为嗜铬细胞瘤 ,术后经病检证…  相似文献   

13.
肾盂血管瘤临床罕见,2002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9~61岁,平均48岁.右侧2例,左侧2例.临床表现为间断全程肉眼血尿3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左肾盂占位1例.病程5 d~2年.瘤体大小1.2 cm×1.0 cm×0.8 cm~4.6cm×2.2 cm×3.1 cm.CT检查平扫加增强均表现为肾盂占位.1例误诊为左肾盂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直视下行肿瘤切除术2例,行单纯右肾切除术1例.  相似文献   

14.
肾盂血管瘤临床罕见,2002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9~61岁,平均48岁.右侧2例,左侧2例.临床表现为间断全程肉眼血尿3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左肾盂占位1例.病程5 d~2年.瘤体大小1.2 cm×1.0 cm×0.8 cm~4.6cm×2.2 cm×3.1 cm.CT检查平扫加增强均表现为肾盂占位.1例误诊为左肾盂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直视下行肿瘤切除术2例,行单纯右肾切除术1例.  相似文献   

15.
肾盂血管瘤临床罕见,2002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9~61岁,平均48岁.右侧2例,左侧2例.临床表现为间断全程肉眼血尿3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左肾盂占位1例.病程5 d~2年.瘤体大小1.2 cm×1.0 cm×0.8 cm~4.6cm×2.2 cm×3.1 cm.CT检查平扫加增强均表现为肾盂占位.1例误诊为左肾盂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直视下行肿瘤切除术2例,行单纯右肾切除术1例.  相似文献   

16.
肾盂血管瘤临床罕见,2002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9~61岁,平均48岁.右侧2例,左侧2例.临床表现为间断全程肉眼血尿3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左肾盂占位1例.病程5 d~2年.瘤体大小1.2 cm×1.0 cm×0.8 cm~4.6cm×2.2 cm×3.1 cm.CT检查平扫加增强均表现为肾盂占位.1例误诊为左肾盂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直视下行肿瘤切除术2例,行单纯右肾切除术1例.  相似文献   

17.
保留神经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睾丸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神经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RPLND)在低期睾丸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1999年6月至2003年7月收治睾丸肿瘤患者13例,年龄24~41岁,平均29岁。肿瘤位于左侧9例,右侧4例,大小2cm×3cm×2cm~9cm×6cm×5cm。临床分期:Ⅰ期11例,均为非精原细胞瘤;ⅡA期1例,为畸胎瘤(CT示腹膜后转移灶1cm×2cm);ⅡC期1例,为精原细胞瘤(CT示腹膜后转移灶10cm×9cm)。12例非精原细胞瘤者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1~4周行保留神经RPLND,1例精原细胞瘤者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行3疗程BEP方案化疗后行保留神经RPLND。结果术后病理分期:Ⅰ期11例,ⅡA期2例,其中ⅡC期精原细胞瘤患者化疗后分期降为Ⅰ期。13例术后均无肠梗阻、淋巴瘘和体位性低血压。术后2周复查时血AFP和βHCG均降至正常范围。术后8~12周均恢复射精功能。随访18~64个月,平均39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青壮年患者,保留神经RPLND是治疗低期非精原细胞瘤和化疗后降期的精原细胞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肾盂血管瘤临床罕见,2002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9~61岁,平均48岁.右侧2例,左侧2例.临床表现为间断全程肉眼血尿3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左肾盂占位1例.病程5 d~2年.瘤体大小1.2 cm×1.0 cm×0.8 cm~4.6cm×2.2 cm×3.1 cm.CT检查平扫加增强均表现为肾盂占位.1例误诊为左肾盂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直视下行肿瘤切除术2例,行单纯右肾切除术1例.  相似文献   

19.
肾盂血管瘤临床罕见,2002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9~61岁,平均48岁.右侧2例,左侧2例.临床表现为间断全程肉眼血尿3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左肾盂占位1例.病程5 d~2年.瘤体大小1.2 cm×1.0 cm×0.8 cm~4.6cm×2.2 cm×3.1 cm.CT检查平扫加增强均表现为肾盂占位.1例误诊为左肾盂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直视下行肿瘤切除术2例,行单纯右肾切除术1例.  相似文献   

20.
肾盂血管瘤临床罕见,2002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9~61岁,平均48岁.右侧2例,左侧2例.临床表现为间断全程肉眼血尿3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左肾盂占位1例.病程5 d~2年.瘤体大小1.2 cm×1.0 cm×0.8 cm~4.6cm×2.2 cm×3.1 cm.CT检查平扫加增强均表现为肾盂占位.1例误诊为左肾盂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直视下行肿瘤切除术2例,行单纯右肾切除术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