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引起肝脏损害与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降解受到抑制,导致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现代研究已证实,多种途径致肝星状细胞(HSC)激活是导致ECM过度沉淀的中间环节。而胶原是肝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截止目前,人体内已  相似文献   

2.
正肝纤维化是各种致病因子引起肝脏慢性炎症刺激的损伤后修复反应,其特点是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引起细胞外基质在肝内过度沉积。肝纤维化的发生通常是由慢性肝病引起,近年来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对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研究,认为肝纤维化是可逆的[1]。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有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失衡,导致细胞外基质在肝脏中过度堆积;肝星状细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和细胞外基质降解不平衡的结果,是各种慢性肝病后产生的一种共同反应。肝纤维化发生机理复杂,在这一病理过程中,细胞一细胞因子一基质之间相互作用,使肝脏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在窦周间隙过度沉积,继之肝窦毛细血管纤维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分子病理学基础,而细胞因子作为免疫调节介质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也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整合素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素为一类位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受体家族分子,介导细胞-细胞及细胞-细胞外基质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整合素在正常肝脏实质和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整合素表达种类及其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变化。肝损伤早期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通过整合素调节肝脏细胞的表型功能,尤其是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以促进肝纤维化发生;而且肝脏细胞又可通过整合素调节其迁移粘附的病理生理功能。选择性干预异常ECM成分与整合素的结合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可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促进肝脏内环境稳定与肝脏细胞功能恢复,可望成为肝纤维化防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重组肝再生增强因子(rALR)、苦参素和丹参对大鼠肝脏星形细胞(HSC)株IGl2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以研究其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利用DNA重组、转导、诱导及纯化等一系列方法制备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蛋白,利用胶原酶灌注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星形细胞,用有限稀释法建立大鼠HSC株IG12;于体外观察rALR、苦参素和丹参作用于IG12后IGl2酸性磷酸酶活力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改变。结果 rALR、苦参素和丹参均可显著抑制IGl2的增殖,并选择性地抑制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结论 rALR、苦参素和丹参均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IG12对于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筛选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肝纤维化的特征性变化是肝内细胞外基质的过多沉积.通过控制肝纤维化发生的各个环节,包括减少炎症或抑制宿主免疫反应,抑制肝星形细胞的激活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以及促进基质降解和肝细胞再生等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Fibrosis)是指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纤维增生(Fibrogenesis,即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和纤维分解(Fibrolysis,即细胞外基质降解)不平衡的结果。是各种慢性肝病后产生的一种共同反应。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肝纤维化的研究有了许多突破。在这一病理过程中。细胞-细胞因子-基质之间相互作用,使肝脏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在窦周间隙过度沉积,继之肝窦毛细血管纤维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分子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于庆潭  董磊  赵权  王华强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2):1539-1541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的、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病理学检查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同时,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测因其创伤小、简便快速成为肝纤维化诊断的发展方向.血清学检测指标主要有细胞外基质成分、胶原酶类和细胞因子三大类,本文就肝纤维化临床检验的血清学指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近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肝脏纤维增生(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和纤维分解(细胞外基质降解)不平衡,纤维组织过度沉积,是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也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一个中间病理环节.肝纤维化形成的机制非常复杂,除了目前公认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不平衡的因素外,细胞因子对肝纤维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前期的必经阶段,目前常规的肝功能试验无法诊断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因此肝纤维化的血清标志物在临床上有重要诊断价值。肝纤维化的实质是细胞外间质的结缔组织增生,其成分主要是胶原蛋白,还有各种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肝组织中肝实质细胞约占78%,肝窦壁细胞约占6%-7%,由上述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占肝的5%左右。在肝硬化时细胞外基质成分较正常肝增加2-20倍。细胞外基质成分中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细胞外基质沉积的干预机制。方法 以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姜黄素对PDGF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I型前胶原(α1I胶原)和纤黏蛋白的表达,以及对调控细胞外基质降解平衡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与其组织抑制剂(TIMP-1)蛋白与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可显著下调α-SMA、α1I胶原和纤黏蛋白的蛋白与mRNA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还可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平衡,表现为TIMP-1表达下调和MMP-2的表达上调。结论 姜黄素能够抑制PDGF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合成与分泌细胞外基质增加,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肝脏中的沉积,进而发挥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肝再生增强因子(rALR)、苦参素和丹参对大鼠肝脏星形细胞(HSC)株IG12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以研究其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利用DNA重组、转导、诱导及纯化等一系列方法制备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蛋白,利用胶原酶灌注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星形细胞,用有限稀释法建立大鼠HSC株IG12;于体外观察rALR、苦参素和丹参作用于IG12后IG12酸性磷酸酶活力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改变. 结果rALR、苦参素和丹参均可显著抑制IG12的增殖,并选择性地抑制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 结论rALR、苦参素和丹参均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IG12对于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筛选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贾杰  梁永红 《医学综述》2008,14(21):3225-3226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对细胞的生长、分化、细胞外基质的聚集和免疫反应有着广泛潜在影响的多功能肽类生长因子。肝纤维化是多种肝病共有的组织改变,其发生的关键是肝星形细胞的激活以及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在这一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就是TGF-β。本文就TGF-β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伤所共有的病理改变,也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其特征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各种成分的过度产生和沉积的一种损伤修复过程[1-2]。目前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认为,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研究其基因表达和活性的调节及表达调控机制有助于阐明肝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其发生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现已明确肝纤维化有可逆性。随着循证医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抗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也得到逐步的阐明。现已明确,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和细胞外基质的不断生成和降解决定了肝纤维化的转归,在抗纤维化的众多细胞因子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白细胞介素-10不仅可以使TGF-β1、EGF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下调,从而减少HSC细胞的活化与增殖,而且可以刺激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合成,进而增加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本文将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白细胞介素-10的特征及其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樊文梅 《医学综述》2012,18(12):1797-1799
慢性肝病是全球重要死因之一,各种致病因素所致慢性肝损伤均可引起肝纤维化。近年来临床和实验数据均显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均可通过肝星形细胞(HSC)的凋亡而得以逆转,因此,阐明肝星形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成为发展抗纤维化药物的重要途径之一。肝星形细胞的凋亡受多种因素调控,包括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自然杀伤细胞、细胞外基质组分、神经内分泌通路、药物制剂以及翻译后修饰均可影响肝星形细胞的凋亡。在此就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纤维组织过度沉积 ,是纤维增生(是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 )和纤维分解 (细胞外基质降解 )失衡的结果。其微观表现为 ,炎症浸润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从基因水平作用于贮脂细胞 (FSC)和肝实质细胞的结果 ,其中贮脂细胞对细胞外基质 (ECM)的产生有重要作用。肝纤维化是多种病因导致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 ,是向肝硬化发展的病理基础 ,所以对慢性肝病的治疗除病因治疗外 ,应强调对肝纤维化的治疗 ,以减缓、阻止乃至逆转其病理过程 [1 ] 。由于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引发的肝硬化的中间环节 ,使对肝硬化的治疗在此统一起来也成为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肝星状细胞为切入点,分析了肝细胞微环境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肝细胞微环境由肝星状细胞、细胞外基质、基质金属蛋白酶、枯否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共同构成,而肝纤维化是由其相互作用的失衡所致。因此提出,应将肝细胞微环境作为治疗肝纤维化的复合靶点并应用于传统民族药物筛选,以充分发挥民族药物多机制、多靶点的优势,研制抗肝纤维化的创新药物。  相似文献   

19.
针对肝星状细胞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萍  程明亮 《西部医学》2009,21(1):133-134
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中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细胞来源。HSC从静止向激活状态的转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一个中心环节,因此,抑制HSC激活是治疗肝纤维化的关键步骤。本综述扼要介绍目前常用的针对HSC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肝纤维化是肝损伤后的修复机制,肝星形细胞的过度激活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并最终导致大量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细胞因子与肝纤维化也密切相关,主要由活化的枯否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对刺激或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本文就肝纤维化有关的细胞学基础、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