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部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部肿瘤固着 (或侵犯 )颈动脉临床并非少见 ,多数并未发生远处转移 ,倘能将肿瘤与受累动脉一并切除 ,仍不无治愈机会。由于颈动脉结扎或切除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这一术式至今为临床医师所顾忌。我们自 1996年 2月—1999年 2月 ,对 7例颈部肿瘤固着颈动脉的患者进行了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 ,无 1例出现脑合并症 ,无手术死亡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例中 ,男性 4例 ,女性 2例 ,年龄 18岁~ 6 8岁 ,5 0岁以上 3例。 1例右颈动脉分歧部副神经节瘤 ,3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其中 2例位于右上颈部、1例位于左颈中部 )。1例喉…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1979年~2002年间对颈部肿瘤固定于颈动脉的患者施行不血管重建的颈动脉切除术31例的经验.方法:对颈部肿瘤固定于颈动脉的患者自1979年施行首例不血管重建的颈动脉切除术成功以来,至2002年4月共行此术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14~58岁,以21~40岁最多,共21例,占67.8%.31例中包括颈动脉体瘤23例(恶性8例),迷走神经体瘤2例(恶性1例),颈动脉瘤4例,颈部转移癌累及颈动脉2例.31例中,曾接受肿瘤不全切除术22例.术前行颈动脉压迫锻炼,准确检测脑代偿供血合格后.行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结果:31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无术后脑血管并发症.死于肿瘤未控制3例:其中1例恶性颈动脉体瘤术后1年因远处转移死亡,2例转移癌术后2~5年死于癌复发及远处转移.28例术后6~29年均健在,5年生存率为90.3%.健在28例痛例中未出现脑供血不全表现,预后良好.结论:不血管重建的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另外,较合并血管重建术具以下优点:①因不考虑血管重建,肿瘤切除应更较彻底;②术后甚少产生血栓、感染或致命性血管破裂出血等并发症;③如需术后放疗,可无顾虑;④术式更加简化.  相似文献   

3.
胃癌手术后有50%以上出现复发转移,而且再手术相当困难,没有办法治疗,几乎没有对复发胃癌放射治疗的报告。作者曾对不能手术的胃癌给予放疗,成绩虽不满意,但并非无效。在此基础上对复发胃癌予放疗。在1968年7月~1977年4月共治疗复发胃癌30例。患者全部作过胃切除术,男23例,女7例,复发时年龄31~76岁,平均56.5岁。根据组织学检查证明根治性切除4例,非根治性切除14例,不明12例。 30例共有37处复发转移:局部复发25(食管10,残胃9,腹壁4,结肠2),淋巴结转移6(锁骨上4,上纵膈2),脏器转移6(肝3,肺、骨、腹膜各1)。局部复发20例;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2例;局部复发+脏器转移3例;淋巴结转移2例;脏器转移1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胸部肿瘤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年患者胸部肿瘤的手术 ,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有较大影响 ,术后常发生心血管并发症。自 1996年 6月~ 1998年1月 ,我院行胸部肿瘤手术 2 87例 ,术后5 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6 7例 (2 3.3% )。现就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7例 ,男 4 7例 ,女 2 0例。年龄 5 0~ 72岁 ,平均 6 4 .3岁 ,其中 6 0岁以上 4 6例。食管癌 4 0例 ,贲门癌 16例 ,肺癌 6例 ,纵隔肿瘤 5例。术前心电图异常者 2 8例 ,其中心肌供血不足 11例 ,窦性心动过速 7例 ,窦性心动过缓 2例 ,左、右束支传导阻滞 2例 ,房性期前收缩 2例 ,室性期前收缩 4例 ;余者心电图正常。手术切除 6 5例 ,其中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 12例 ,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 2 0例 ,胃、食管弓下吻合 8例 ,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弓下吻合 16例 ,肺叶切除 4例 ,全肺切除 1例 ,纵隔肿瘤摘除 4例 ;单纯手术探查 2例。手术顺利。1.2 方法 术后应用 3F PMS8110型多功能生命监护仪连续监护 72~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盆腔腹膜外软组织肿瘤恰当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方法 2007年4月至2011年1月收治14例盆腔腹膜外软组织肿瘤患者.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51岁(15~66岁).恶纤组3例、转移瘤2例、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1例;硬纤维瘤3例、神经鞘瘤2例,畸胎瘤、表皮样囊肿、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各1例.6例肿瘤局限于坐骨大孔,采用后侧入路.2例肿瘤位于坐骨大孔处,但肿瘤较大者,采用前后联合入路.2例肿瘤位于耻骨后方,采用前方经耻骨下支入路,切除部分耻骨下支.4例肿瘤位于骶骨前方,采用后侧入路,切除部分骶骨.结果 6例恶性肿瘤均行边缘性切除,1例硬纤维瘤患者行分块切除,1例患者术中损伤阴道,行修补术,其余13例术中未损伤盆腔脏器.术后随访6-50个月,良性肿瘤患者中1例硬纤维瘤术后复发;恶性肿瘤患者中无瘤生存1例.结论 盆腔腹膜外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盆腔腹膜外任何部位,肿瘤的切除可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及大小决定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颈段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国华  涂仲凡  高尚志  黄杰  毛志福 《肿瘤》2004,24(4):378-379
目的 探讨颈部长段气管肿瘤行人工气管替代的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我院于 1992年 3月~ 2 0 0 1年 5月共对14例颈段气管肿瘤的患者进行了自制的人工气管替代手术治疗 ,其中原发性气管肿瘤 8例 ,继发性气管肿瘤 6例。手术方式行全喉切除、气管切除、部分食管切除、人工气管远端造瘘 11例 ;行全喉切除、气管切除、部分食管切除、人工气管两端与受体气管吻合术 3例。结果 手术切除率 10 0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肉芽 2例 ,颈部切口感染 1例。所有病例均随访 2± 3.5年 ,患者均存活良好。结论 使用人工气管替代颈段气管肿瘤切除后的长段缺损 ,可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贲门癌近侧胃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贲门癌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5、6组淋巴结转移情况,研究近侧胃切除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法.结果 37例贲门癌术后五年生存率为70.3%.其中死于肝转移4例,腹膜转移4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1例,残胃排空障碍2例,吻合口瘘1例.术后病理两侧切缘无癌细胞残留,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贲门癌切除范围主要取决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5、6组淋巴结有无转移.本研究认为只要肿瘤限于肌层以内,直径<4cm,5、6组淋巴结无转移者,可行近侧胃大部切除.侵达浆膜层,5、6组淋巴结有转移,肿瘤直径>4cm者,区域性整块切除较难,应行全胃切除.采用胸腹联合横斜切口,术野显露充分,有利于淋巴结廓清,并可防止两侧切缘癌残留.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外科治疗的颈部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7例分析,提出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的依据。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2年1月-1993年12月外科治疗的颈部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共27例。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15-67岁,平均44岁。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局部切除和颈部组织整块切除两组。分别统计两组的肿瘤平均直径、局部复发率和五年生存率。结果:局部切除组21例,颈部组织整块切除组6例。肿瘤平均直径:局部切除组小于5厘米,颈部组织整块切除组6厘米以上。局部复发:局部切除组16例局部复发,复发率76.2%(16/21)。颈部组织整块切除组1例复发,复发率16.7%(1/6)。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χ^2检验,P=0.015)。五年生存率:无复发组为89%,复发组为52%,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Log Rank,P=0.0264)。结论:对于颈部软组织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不能仅依据肿瘤直径大小选择手术方式,而应做颈部整愉组织切除,以期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是恶性程度高、易转移、复发率高和预后差的恶性肿瘤之一。我院自1984年~1996年共收治45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45例恶性黑素瘤(以下简称恶黑)患者,男31例,女14例;年龄18岁~72岁,平均45岁。病程7天~1年,平均6个月。本组头颈部皮肤恶黑11例(男6例,女5例),头颈部粘膜恶黑30例(男16例,女14例),腮腺、颌下腺各2例。其中头颈部皮肤恶黑伴有颌下或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例,头颈部粘膜恶黑伴有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者16例。 1.2 诊断 本组45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方法确诊均为恶性黑色素瘤,其中12例为无色素性黑色素瘤。 1.3 治疗 头颈部皮肤恶黑11例患者中,8例术前及术后均给予DTIC、CCNU、VCR、CTX或PDD方案化疗;术中对病灶采取扩大切除,术后行放疗或免疫治疗;对于有颈部淋巴结或颌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予以行颈部清扫术或颌下三角清扫术。头颈部粘膜恶黑30例中,有18例于术前或术后以上述方法化疗。术中对病灶采取扩大切除,术后行放疗或免疫治疗。腮腺及颌下腺各2例仅行病灶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10.
1990年 5月~ 1998年 5月经左胸左颈部切口手术治疗食管胸中、上段癌 2 2例 ,,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2例中 ,男性 15例 ,女性 7例。年龄 44~ 70岁 ,平均 5 8岁。病变均位于胸中、上段食管 ,病变长度 3 0~ 8 0cm。术前放疗者 2例。1.2 手术方法全麻下经左胸、左颈部切口完成全胸段食管及其肿瘤切除和食管胃吻合术。其要点是 :①经左胸后外侧第 5、6肋间进胸 ,于第 5肋结节前侧咬断肋骨 ;②主动脉弓游离牵开后切除全胸段食管 ,清除周围淋巴结 ;③切开膈肌充分游离全胃 ,使胃的长度达到最大限度的松弛 ;④左颈部…  相似文献   

11.
我院 198 5~ 1995年共手术治疗乳腺癌病人 340例 ,术后发生肺部淋巴结转移 6 0例 ,对 6 0例转移病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女性 ,年龄 31~ 6 3岁 ,中位年龄 47岁。原发肿瘤临床分期为 :Ⅱ期 5例 ,Ⅲ期 36例 ,Ⅳ期 19例。肿瘤位于右侧 32例 ,左侧 2 8例。外象限 19例 ,内象限 41例。原发肿瘤手术方式及术后治疗 :乳腺癌扩大根治 2 8例 ,根治 18例 ,改良根治 12例 ,单纯乳房切除 2例。对雌激素受体 ( )绝经前病人用内分泌治疗并辅以化疗 ,对有腋淋巴及内乳淋巴结转移者加以放疗。对雌激素受体 ( )绝经后病人单纯用内…  相似文献   

12.
21例贲门癌切除患者术后3个月~1年内发生胆囊结石。其中3例行胆囊切除。1例于术后2周发生气管食管瘘而死亡,另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1年半因癌转移而死亡。由于肿瘤近期内不稳定性,对此类病人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尽可能采取保守疗法。胆囊结石的形成与迷走神经肝支受损及手术所致解剖形态学上的变异有关。建议预防用药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小儿腹部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提高小儿腹腔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例腹腔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情况、生物学特性、临床、病理诊断及手术原则进行讨论。结果术前经B超、CT检查,2例分别诊断神经母细胞瘤和腹膜后肿瘤;1例考虑节细胞神经瘤。3例均手术切除肿瘤,2例为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1例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恢复顺利。随访6个月~8年,患儿健康,无肿瘤复发。结论小儿腹部节细胞神经瘤临床少见,平均发病年龄6岁左右,除腹部包块外,一般情况良好。B超、CT可了解肿瘤的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脏器的关系,对于诊断和指导手术有帮助。确诊有赖病理。完全切除肿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11例颈段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长段(切除长度≥6cm)颈部气管肿瘤行人工气管替代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本院于1992年3月~2001年5月共对11例颈段气管肿瘤患者进行了自制的人工气管替代手术,其中原发性气管肿瘤5例,继发性气管肿瘤6例.手术方式均行全喉切除、气管切除、部分食管切除、人工气管远端造口术.结果:手术切除率100%.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肉芽2例,颈部切口感染1例.随访2±3.5年,所有患者均生存良好.结论:使用人工气管替代颈段气管肿瘤切除后的长段缺损,可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颈部副交感性副神经节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自1956-1998年,共收治颈部副交感性副神经节瘤68例,63例经手术治疗。60例为颈动脉体瘤,其中2例恶性;3例迷走神经体瘤,其中1例为异位。动脉外膜下肿瘤出术33例(占52.4%),单纯肿瘤出1例;肿瘤大部切除10例(占15.9%);肿瘤合并分歧部切除19例(30.2%),术后脑血管并发症3例。肿瘤合并颈动脉分歧部切除术前,需行颈动脉压迫锻炼,微机脑血流图(CREG)监测,波幅差≤30%的合格标准,恶性或未切除彻底术后补加放疗。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56~1998年,共收治颈部副交感性副神经节瘤68例,63例经手术治疗。60例为颈动脉体瘤,其中2例恶性;3例迷走神经体病,其中1例为异位。动脉外膜下肿瘤摘出术33例(占52.4%),单纯肿瘤摘出1例;肿瘤大部切除10例(占15.9%);肿瘤合并分歧部切除19例(30.2%),术后脑血管并发症3例。肿瘤合并颈动脉分歧部切除术前,需行颈动脉压迫锻炼。微机脑血流图(CREG)监测,波幅差≤30%为合格标准。恶性或未切除彻底者术后补加放疗。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 24例中男15例,女9例,年龄21~65岁,绝大部分无临床症状,原发肿瘤为肉瘤7例,癌17例,其中头颈部癌4例,四肢纤维肉瘤、肺癌各3例,股骨成骨肉瘤、绒癌、乳腺癌、结肠癌各2例,恶性黑色素瘤等其它肿瘤各1例共6例。全组中23例一次开胸切除肺转移瘤,1例两次开胸切除;前或后外侧开胸24例次,1例次胸骨正中劈开行一期双侧肺转移瘤切除;肺楔形切除15例次,肺叶切除8例次,全肺切除2例;本组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术后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39.1%及27.2%。讨论 肺脏具有过滤循环血液的作用,是最易发生转移病变的器官,大多数肺内转移瘤患…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分析经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54例T_1,T_2期直肠癌病理特征,并对淋巴结转移(LNM)作出预测。男99例,女55例;平均年龄62岁(21~88岁)。经腹会阴切除者62例;低位前切除者92例。肿瘤下缘距肛门2~6cm者79例;7~11cm者74例。肿瘤限于粘膜、粘膜下层26例(T_1);侵入肌层128例(T_2)。以外生为主,蕈伞状者为外生型;肿瘤边缘隆起变硬为息肉型;息肉隆起型或无蒂病变为无蒂型。无粘液池者为单纯腺癌。1  相似文献   

19.
阑尾类癌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6例均以急性阑尾炎就诊.行单纯阑尾切除5例,其中2例术后1~3个月再次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结果]术中冰冻病检诊断2例.肿瘤直径8~20mm,5例位于头部.2例再次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者无肿瘤残留和远处转移.全组术后随访1.5~22年,无肿瘤复发.[结论]阑尾类癌术前诊断困难.肿瘤直径≤20mm阑尾类癌远处转移少见,无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结合术中冰冻病检无肿瘤残留行单纯阑尾切除即可.  相似文献   

20.
脊柱转移肿瘤手术治疗风险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o HM  Ye ZM  Yang DS  Li WX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4):226-230
目的 探讨脊柱转移肿瘤的手术治疗风险和预后。方法  1992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手术治疗脊柱转移肿瘤 6 3例 ,其中前路椎体全部或部分切除脊髓减压、内固定 4 1例 ,后路椎板切除脊髓减压加内固定 8例 ,一期前后路肿瘤切除固定 14例。手术后随访 6个月以上。结果 术后X线显示所有患者均取得脊柱的稳定。除 1例术后 3d死亡外 ,有 5 7例 (91.9% )患者疼痛有显著的缓解或消失 ,4 1例 (6 6 .1% )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有较大的改善。手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 13.5 9个月 ,肺癌和肝癌转移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 6个月 ,乳腺、胃肠道、前列腺癌和其他肿瘤转移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 15个月 ,甲状腺和肾癌的平均生存时间为 2 8个月 ,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脊柱转移肿瘤手术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 ,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生存时间与原发肿瘤类型有关 ,肺癌和肝癌脊柱转移者生存时间较短 ,甲状腺癌和肾癌生存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