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培养H9C2心肌细胞进行体外模拟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实验。观察Cur预处理是否减轻IR损伤心肌细胞,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IR组和Cur(2.5μmol,5μmol、10μmol)+IR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ur预处理SIRT3对IR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按随机区组法分为IR组、Cur+IR组、Cur+3-TYP(SIRT3抑制剂)+IR组、3-TYP+IR组。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3)、AcSOD、BCl-2、BAX表达水平,氧化应激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与IR组比较,Cur组(2.5μmol、5μmol、10μmol)预处理显著增加细胞存活率(P<0.01);不同浓度Cur组组间比较,Cur(5μmol、10μmol)组与Cur(2.5μmol)组比较显著增加细胞活力(P<0.01)。与对照组和IR组比较,Cur预处理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1)。与IR组比较,Cur+IR组和Cur+3-TYP+IR组的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Cur+IR组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Cur+IR组比较,Cur+3-TYP+IR组和3-TYP+IR组MDA的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IR组比较,Cur+IR组心肌细胞BCl-2、SIRT3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Bax和AcSOD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3-TYP预处理组比较,Cur预处理对SIRT3和乙酰化SOD的表达水平逆转(P<0.01)。结论 Cur可保护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Cur通过上调AcSOD水平促进SIRT3表达而发挥抗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浩  袁子焰  殷玥  石曌玲 《心脏杂志》2019,31(6):633-637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在川崎病(KD)诱发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对Sirt1/Nrf2信号通路的调控。 方法 60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成分(LCWE)模拟川崎病(KD)组、白藜芦醇干预KD(KD + Res)组和白藜芦醇联合Sirt1抑制剂EX527干预KD(KD+Res+EX527)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其余各组腹腔注射LCWE 0.5 ml(1 mg/ml),此外,KD+Res组腹腔注射Res(100 mg/kg),KD+Res+EX527组腹腔注射Res(100 mg/kg)和EX527(5 mg/kg)。4周后,小动物超声检测大鼠心脏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肌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Caspase-3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HO)-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KD组左室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均明显降低(P < 0.05),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与Bax比值显著降低(P < 0.05),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P < 0.05),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增加,而SOD活性降低(P < 0.05),Sirt1、Nrf2和HO-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 < 0.05);而应用Res后,可显著改善KD引起的心肌损伤,明显降低心肌组织氧化应激程度(P < 0.05),并伴有Sirt1、Nrf2和HO-1蛋白表达的升高(P < 0.05)。而Sirt1抑制剂EX527可阻断白藜芦醇的保护作用。 结论 KD引起的心肌损伤中Sirt1/Nrf2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增强;而Res可通过激活Sirt1/Nrf2信号减轻氧化应激改善KD引起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3.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肝脏损伤类型.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作用来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作用的Nrf2相关信号通路主要有KEAP-Nrf2-ARE通路、DOR-PKC-Nrf2通路、Sirt1-Nrf2信号通路、PI3K-AK...  相似文献   

4.
樊磊  董萍  张峰  梅其炳 《心脏杂志》2010,22(5):647-649
目的:探讨P2Y受体激动剂尿苷三磷酸(UTP)对于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延迟性拮抗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对照组、UTP组、UTP+苏拉明(suramin,SRM)组及SRM组。所有大鼠尾静脉给药24 h后,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平衡10 min后全心停灌,25 min后复灌,持续再灌40 min。观察心脏再灌注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肌超微结构,记录心脏表面心电图计算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收集冠脉流出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结果:复灌后第5 min和25 min时,UTP组的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微分(±dp/dtmax)恢复率均优于实验对照组(P0.05,P0.01);冠脉流出液中LDH的水平明显值降低(P0.01);复灌第5~15 min和第25~35min时的心律失常的发生频率均显著下降(P0.05,P0.01);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减轻。而以SRM与UTP同时作用后,UTP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则被取消。SRM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UTP预处理可对心脏I/RI产生延迟性拮抗作用;而P2Y受体拮抗剂SRM可取消这种作用,表明UTP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是通过P2Y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5.
心肌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即程序性细胞死亡,一般认为它是由基因控制的、有序化的主动死亡过程。自1972年Kerr等首次以形态学概念提出细胞凋亡这一术语以来,凋亡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丰富及分子心血管病学的研究发展,已证实细胞凋亡现象存在于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生理和病理变化中,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心肌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晨  林科  王恺婧  吴圣杰 《心电与循环》2023,(3):213-217+222+303
目的 探讨黄连素(BBR)通过KRUPPEL样因子4(KLF4)减轻缺血/再灌注(I/R)损伤所致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永久心肌细胞系H9C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对照组(正常培养4 h)、I/R组(诱导I/R模型)、BBR组(诱导模型期间给予50μmol/L BBR作用4 h)、KLF4小干扰RNA(s i RNA)组(转染KLF4 s i RNA后,诱导模型期间给予50μmol/L BBR作用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活力,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因子[包括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KLF4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KLF4 mRNA表达水平。结果 BBR组、I/R组、对照组H9C2细胞活力、细胞凋亡因子蛋白表达水平、膜阳性面积百分比、细胞凋亡率以及KLF4蛋白、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BBR组细胞活力、Bc l-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KLF4蛋白、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I/R组...  相似文献   

7.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指缺血缺氧器官或组织细胞损伤在恢复血供氧供之后反而加重的现象.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为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体系,是机体重要的自我防御系统,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可增加细胞抗氧化蛋白表达,通过抗凋亡、抑制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MPT)、减轻炎症等机制减轻IRI.现将Nrf2-ARE信号通路的调控方式及其减轻IRI的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脑原位缺血预处理(CI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加氧酶(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model组)、缺血预处理组(CIPC组),对model组和CIPC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C...  相似文献   

9.
王凌  林荣  吴兵  洪美满 《心脏杂志》2009,21(5):643-647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减轻家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56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及缺血后适应组(n=28)。采用夹闭左室支40 min,再灌注3 h方法建立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对照组不施加干预,缺血后适应组于再灌注开始初再次缺血30 s、再灌注30 s,连续重复3次循环后,恢复冠脉血流,观察两组兔于再灌注前至再灌注后2 h期间心电的变化;并测定缺血前、灌注0 h、1 h及3 h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束后,两组中各随机处死半数兔用伊文氏蓝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红(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的面积;另半数兔于4 周后进行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缺血后适应组再灌注2 h末心肌再灌注的有效率(心肌获得有效再灌注的百分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心肌梗死的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后适应组再灌注1 h血清MDA的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的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4周后,心脏超声检查缺血后适应组左室后壁室壁的厚度及收缩期室壁增厚率△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缺血后适应可通过抑制再灌注早期氧自由基的活化,减轻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的有效灌注,降低心肌梗死的面积及减轻心梗近期(恢复期)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减阻剂聚氧化乙烯(polyethylene oxide,PEO)减轻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I/R模型,分为对照组、I/R组、缺血-低剂量PEO再灌注组(低剂量组)、缺血-中剂量PEO再灌注组(中剂量组)、缺血-高剂量PEO再灌注组(高剂量组)。通过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灌注心脏的左心室最大收缩压峰值(LVPSP)、左室舒张末压峰值(LVEDP)、左室内压等容相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dp/dtmax)、心率、冠脉流量。检测冠脉流出液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含量。结果 再灌注30 min及60 min后,中剂量及高剂量的PEO对I/R心肌的LVPSP、LVEDP、+dp/dtmax、-dp/dtmax均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中剂量及高剂量PEO在维持离体心脏的心率方面优于低剂量组和I/R组(P<0.05),冠脉流出液的容积增加(P<0.05)。应用中剂量及高剂量的PEO灌注后,冠脉流出液中LDH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PEO作为减阻剂,减低Langendorff离体心脏I/R系统的流体阻力,改善离体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增加冠脉流出液量,减少心肌细胞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肌I/R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短期阿托伐他汀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9只随机分四组:假手术组(n=7,生理盐水2ml/d)、缺血再灌组(n=14,生理盐2ml/d))、阿托伐他汀组(n=14,阿托伐他汀20mg·kg-1·d-1)、阿托伐他汀+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n=14,阿托伐他汀20mg·kg-1·d-1、L-NAME15mg/kg)。灌喂3d后制作大鼠在体心肌I/R模型。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于缺血前15min静脉注射。再灌注后,测定血清心肌酶及一氧化氮(NO),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Evansblue、TTC双重染色后,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计算梗死面积。结果阿托伐他汀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心梗面积减小;LDH、CK降低,NO增加;TSOD升高、MDA降低(P<0.01)。阿托伐他汀+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较阿托伐他汀组心梗面积增大;LDH、CK升高,NO降低;TSOD降低、MDA升高(P<0.01),与缺血再灌组相似(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减轻心肌I/R损伤;其作用机制与增加NO含量、提高心肌组织T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近年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中占有重要地位,炎症反应与MIRI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实验证实,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血脂的作用以外,还有心肌保护效应.本文主要从他汀类药物抑制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心肌损伤、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信号通路两个方面阐述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他汀类药物抑制心肌炎症损伤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及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并从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探索其机制。[方法]在体内实验中,通过SD大鼠心脏原位结扎法可逆阻断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I/R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和I/R+rTFPI(重组TFPI)组,再灌注后3天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TTC染色法评估心肌梗死区范围,扫描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在体外实验中,采用胰酶消化法及差速贴壁法培养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用MIC101系统模拟心肌细胞I/R损伤,缺氧2 h、复氧12 h后建立体外心肌细胞H/R模型。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H/R组和H/R+rTFPI(10μg/L)组,用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中Bax、Bcl-2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内实验中,成功建立大鼠在体心肌I/R模型。HE...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非造血生物作用逐渐引起关注。研究表明,EPO 可以减轻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的损伤,减少心肌细胞的调亡,从而使其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5.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大约南19~25个核苷酸组成,具有转录后渊控蛋白质编码基因表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罗格列酮及两药联合应用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I/R)心肌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63只随机分5组:假手术组(7例)、I/R组(14例)、阿托伐他汀组(14例)、罗格列酮组(14例)、阿托伐他汀+罗格列酮组(14例)。灌胃1周后制作大鼠在体心肌I/R模型。再灌注后,测定血清心肌酶及一氧化氮(NO);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Evansblue、TTC双重染色后,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计算梗死面积。结果:阿托伐他汀组、罗格列酮组、阿托伐他汀+罗格列酮组与I/R组比,心肌梗死面积减少,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降低,NO升高;TSOD升高、MDA降低(P0.01)。阿托伐他汀+罗格列酮组较阿托伐他汀组、罗格列酮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LDH、CK降低,NO升高;TSOD升高、MDA降低(P0.01);较假手术组NO、TSOD降低,MDA升高(P0.01),LDH、CK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组与罗格列酮组各指标水平接近(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罗格列酮及两药联合应用能明显减轻心肌I/R损伤;其作用机制与增加NO含量、提高心肌组织T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是主要的致死致残原因,再灌注治疗是其标准的治疗方案,然而再灌注治疗伴随着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的机理目前还未完全清楚,分子、细胞、组织上的改变均与参与再灌注损伤,本文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线粒体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_(ATP)~+)在缺血后处理保护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64只,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缺血,240 min再灌注.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和5-羟葵酸加缺血后处理组.测定血浆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含量以及心肌梗死面积,采用电子显微镜观测心肌线粒体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Cx43蛋白表达.结果 缺血后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为(19.1±3.9)%,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35.7±5.8)%,P<0.01.再灌注4 h末血浆CK-MB与cTnI活性,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5-羟葵酸加缺血后处理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他各组线粒体均损伤明显(P均<0.01);缺血后处理组线粒体损伤程度轻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缺血后处理组线粒体损伤程度明显轻于5-羟葵酸加缺血后处理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5-羟葵酸加缺血后处理组线粒体Cx43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线粒体Cx4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线粒体Cx4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5-羟葵酸加缺血后处理组(P<0.05).结论 线粒体Cx43可能参与了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itoK_(ATP)~+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