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技术在检测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活性中的作用。方法:猪心肌梗死模型13只,均进行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GREET)首过灌注扫描及反转恢复梯度回波序列(MDE)延迟时相扫描。扫描后处死,分析心肌首过灌注和延迟时相特点,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9只首过灌注时梗死心肌表现为灌注减低,其信号强度显著低于周围心肌,12只延迟期梗死心肌表现为延迟强化,而正常心肌信号强度下降,低于梗死心肌。结论:MR心肌灌注成像可有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梗死心肌。 相似文献
2.
存活心肌的评估对冠心病的预后及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存活心肌的检出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其检测存活心肌的手段包括:静息心脏磁共振测量室壁厚度改变,多巴酚丁胺负荷磁共振成像评估心肌收缩功能储备,对比增强心脏磁共振以及磁共振波谱来评估存活心肌,延迟增强技术对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及非透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优势明显。3.0T心脏核磁共振的应用成倍地增加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剂噪声比,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心肌磁共振是一项安全、无创、无放射性的检查,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亦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评价心肌梗死PTCA治疗前后心肌存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MRMPI) 检测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作用. 方法 选择心肌梗死患者51 例.采用1.5 T MR扫描仪,反转恢复快速小角度激励( IR-turbo FLASH) 序列,全部患者均在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 0.1 mmol/kg、MRMPI 首过期及5~30 min 延迟期成像.21 例行静息、负荷99锝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进行对照研究.首过期行短轴面成像,延迟期行短轴面及长轴面成像.结果 51例心肌梗死患者,42 例(82.3%) 首过期显示灌注减低;50 例(98%) 延迟增强.在21例168个心肌段SPECT诊断无活性心肌段48个,MRMPI 示梗死区均有延迟增强,SPECT诊断存活心肌段120 个,MRMPI 示97段无延迟增强.以静息、负荷99m锝SPECT 作为参考标准,MRMPI 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80.8%. 结论 MRMPI 可有效地检测心肌梗死的存活和非存活心肌,以及其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为各种死因之首,每年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发病人数150万,其中1/3死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CAD发病率偏低,但近年来城市人群的CAD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准确评价心肌缺血程度及活性,对CAD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评估心肌活性的金标准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然而其不能提供室壁运动方面的信息,不能准确评估冬眠心肌、心内膜下MI及透壁MI,而磁共振(MR)在这些方面存在优势.近年来,随着多通道阵列线圈、射频优化及脉冲序列等技术发展,应用MR评价心肌缺血和活性将具有更多优势.本文综述了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比MPI(心肌灌注显像)与DE-MRI(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DE-MRI及MPI,间隔时间<7 d。DE-MRI显现无延迟、内膜下延迟、透壁性延迟、壁间延迟强化,而MPI显现放射性弥漫性及放射性节段性缺损或减低,对两样本率行X2检验。结果(1)MPI及DE-MRI结果:80例患者行MPI,其中38例(47.50%)心肌呈放射性分布状,伴有弥漫性减低情况,DE-MRI延迟强化发生率为26.32%(10/38);42例(52.50%)呈节段性缺损或减低状,DE-MRI延迟强化发生率为85.71%(36/42),两组DE-MRI延迟强化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DE-MRI分型。结果立足于心肌节段角度,将36例延迟强化及节段性放射性异常者划分为A(灌注正常)、B(灌注减低)、C(灌注缺失)三组,在DE-MRI分型组成上,A组(112:35:2:5)与B组(98:23:7:1)及C 组(13:0:5: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DE-MRI者的MPI特征多表现为放射性节段性及放射性弥漫性减低,前者DE-MRI易显现延迟强化情况,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心肌血运重建术,如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型术(PTCA)、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可使尚有存活心肌的患者受损的左心室功能得到改善.并可改善病人的预后.故术前对存活心肌的评价尤其重要。2000年3月~2003年12月.作者对本院20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利用MRI评价心肌的灌注、心肌细胞膜功能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存活心肌,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从而指导是否行血运重建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磁共振技术评估相同流量下顺、逆行心肌灌注的效果。方法应用磁共振成像比较顺、逆行灌注离体猪心期间的T2*或T1信号曲线的相关性,用磷31磁共振图谱比较两种灌注方式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逆行灌注期间各T2*信号曲线的相关性(0.52±0.15)明显弱于顺行灌注(0.84±0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评价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在临床疑诊心脏淀粉样变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临床疑诊心脏淀粉样变患者6例。采用电影序列评价双心室功能。在经静脉团注钆喷葡胺0.15 mmol/kg后5~15 min采用反转恢复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序列(IR-turbo Flash)行心脏延迟增强成像。最后结合心室功能、形态以及延迟成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其中4例延迟成像呈现典型的左室内膜下环形强化,符合心脏淀粉样变的影像特征,临床及(或)病理诊断也肯定了淀粉样变诊断。另2例患者没有延迟强化或不具备特征性强化,临床也排除了淀粉样变诊断。结论 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在临床疑诊心脏淀粉样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心肌灌注延迟显像(DE-MRI)所显示的高信号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 24例经彩超检查存在左室壁节段运动障碍冠心病患者,进行DE-MRI、冠状动脉造影(CAG)及介入治疗(PCI),所有狭窄病变行完全血运重建。参照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16节段划分法获得各运动异常节段心肌延迟增强,并对其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结果对心肌存活情况进行判定。术后1,3,6月时复查心脏超声,以冠脉血运重建后室壁节段收缩功能改善为判断存活心肌的金标准,根据诊断试验四格表得出DE-MRI检测存活心肌的价值。结果 24例冠心病患者共获得符合条件的室壁运动异常节段170个,根据金标准判断其中115个为存活心肌,55个为非存活心肌,DE-MRI检测存活心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73.3%、92.4%、86.7%。结论 DE-MRI检测冠心病患者的存活心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影像钆延迟强化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心脏磁共振影像是否存在钆延迟强化(LGE),将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LGE (+)组和LGE (-)组,对其基线资料进行分析,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心脏不良事件预测因子。结果 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磁共振LGE (+)46例,LGE (-)44例,LG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5, P=0.182)。LGE (+)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LGE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8, P=0.031),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2年内LGE (+)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5.65%,明显高于LGE (-)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2, P=0.008)。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钆延迟强化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OR=0.638, 95%CI:2.013~2.573, 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磁共振影像钆延迟强化强度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升高相关,可作为预后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电影磁共振正常心脏测量及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量磁共振正常心脏径线,探讨EMF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20例正常人心脏,平扫常规用横轴位、冠状位、长轴位及短轴位。而电影MR则改进为用平扫显示较好的层面进行扫描。并用改良轴位与横轴位进行对比,再与超声测量结果对比。测量EMF相应数据。结果:各正常径线测量值与国内作者测量值一致,横轴位与改良轴位测量数据相近似,左室MR功能测量与B超测量值相关好(P>0.05),根据MRI的特征性表现可将EMF区分为右室型、双室型及左室型,并与其它心脏疾病鉴别。结论:MRI可准确测量心肝计各径线,判断心肝计功能,尤其电影MRI对EMF有特殊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pathy,HCM)是最常见的心脏遗传性疾病,因其高致死率而备受关注。该疾病的心肌纤维化在病理、临床进展和影像学上有着独特性。多项研究显示HCM患者的不良预后与左心室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LGE?CMR)是评估HCM患者左心室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有效运用LGE?CMR定量评估HCM患者纤维化程度有望成为HCM诊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是近年来广泛运用于研究与临床工作的无创影像检查手段,在心血管疾病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特殊价值。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革新与优化,弥补了以往CMR成像中的局限,在判断心肌细胞活性、心肌局部及整体功能以及心肌纹理特征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本专题通过对磁共振心肌功能评价、磁共振心肌组织特征以及磁共振心肌纹理特征分析等问题进行评述,引导更精准的临床患者疾病评估,并推动心脏临床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应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MR-FT)技术定量评估心肌淀粉样变性(CA)与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心脏功能的差异且评估其对CA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CMR检查的31例经心外组织活检并经刚果红染色和血清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其存在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CA患者,并且随机选取年龄和性别相仿的31例非对称左心室室壁肥厚的HCM患者及31例无器质性及功能性心脏病的健康人(NC)作为CA组的对照组。通过CMR-FT技术得到左心室整体及各水平(基底部、中间部及心尖部)径向、周向和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分析各参数的组间差异。用逐步COX回归模型分析应变及应变率对CA患者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3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心肌质量、射血分数及心输出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了心尖部纵向应变,CA组患者整体及各水平应变均明显低于HCM组(P均<0.05)。CA组患者整体及各水平应变均明显低于NC组(P均<0.05)。CA组患者基底部3个方向的应变率均明显低于NC组(P均<0.05),但是两组心尖部应变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多参数、多平面、多序列,可重复、较高的软组织对比成像,无电离辐射等优点的检查技术,通过“一站式”扫描,可以获得心脏解剖结构、心脏功能、灌注、组织特性等数据,已经成为了心血管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危险分层、预后判断的无创性检查手段[1]. 相似文献
19.
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4例,用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组(Ⅰ组)34例,传统冷晶体停跣液间断灌注组(Ⅱ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和多巴胺使用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在年龄、心胸比率、心功能及手术类型方面基本类同.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高,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多巴胺用量及使用时间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手术顺利,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2年,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临床应用效果好,且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比冷晶体停跳液间断灌注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5T心脏磁共振研究原发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左心整体功能和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DCM患者27例,另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27例。所有入组均行1.5T心脏磁共振常规平扫及钆剂增强检查,获取左心室短轴电影(平扫)和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DE-MRI)图像。分别得出2组各项左心室功能指标(对部分指标体表面积标准化)及心肌延迟强化图像,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心肌质量(LV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高峰射血率(LVPER)、左心室高峰充盈率(LVPFR) 及室间隔厚径(IVSTD)等,并比较2组之间各项数值的差异。DCM组内根据是否延迟强化分成DE-MRI(+)组和DE-MRI(-)组,并比较组间各项指标差异。 结果 ①患者组的LVEF、LVPER、LVPFR、IVSTD低于健康对照组,余指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DE-MRI(+)组LVMM、LVESV高于DE-MRI(-)组,而DE-MRI(+)组LVEF减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扩心病17例(62.96%)均出现心肌延迟强化,共计153个节段出现延迟强化,肌壁间101个节段(66.01%)强化特点显著,分布部位以室间隔壁[12例(70.58%)]为主。 结论 ①DCM的左室整体功能减低同时多伴有左室心肌纤维化,并以室间隔肌壁间分布显著;②LVMM 可以大致评估DCM心肌纤维化(MF)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