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20世纪末期,心血管疾病领域重新认识了该类药物,近年来的研究已确定β受体阻滞剂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药物之一[1]。为进一步观察其临床疗效,我们应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30例,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患者,按照2001年AAC/AHA推荐的成人慢性心衰的评价和处理指南中的标准[1]诊断为CHF,其中男性34例,女26例,年龄52-74岁,中位年龄62岁,包括冠心病4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心功能分级(NYHA):3级48例、4级12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2.
美心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人民军医》2003,46(6):331-332
美心力为注射用环磷酸腺苷 (cAMP) ,是cAMP依赖性强心剂的新一代药物 ,是机体内参与物质代谢、调节细胞理化和生物学功能的主要物质。近年 ,我们用了美心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5 6例疗效较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5 6例中 ,男 34例 ,女 2 2例 ;年龄4 6~ 86 (6 1± 11)岁。均系经洋地黄、利尿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或硝普钠等治疗 3周以上仍无效的CHF病人。其中风湿性心瓣膜病 6例 ,冠心病 2 4例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3例 ,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6例 ,合并室壁瘤 2例 ) ,扩张型心肌病 6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2 0例。…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各种心脏病的最终阶段,是导致患者住院率和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国内CHF的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死亡率占40%,提示预后严重[1].从认知、行为、心理三方面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干预,可使治疗效果得到了提高.现将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6例均为我院心内科病房2009 - 01~ 2010 - 12住院患者,男32例,女24例,年龄30 ~ 80岁,平均年龄(61.73±12.31)岁,心衰病程6个月~20年.其中冠心病20例,高血压14例,风湿性心瓣膜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13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缺血性心肌病2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 50% 51例;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Ⅲ级13例;心功能Ⅳ级43例.所有患者的诊断、治疗均参考美国心力衰竭诊治指南.  相似文献   

4.
王俊岭 《武警医学》2000,11(9):533-533
目前 ,Q -Tc离散度 (QTcd)及J -Tc离散度 (JTcd)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关系尚不十分明确。为了解这种关系 ,本文对 1 0 0例CHF患者的QTcd及JTcd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资料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1 0 0例 ,男 76例 ,女 2 4例 ;年龄 41~ 76岁 ,平均 5 8岁。基础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 34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 8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 8例 ,扩张型心肌病 1 3例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4例 ,围产期心肌病 3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 :Ⅱ级 1 5例 ,Ⅲ组 6 9例 ,Ⅳ级 1 6例。排除心肌梗…  相似文献   

5.
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简称肺脑)是慢性肺胸疾患(尤其是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过程中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合并症,病死率极高。我们采用特大剂量氟美松抢救肺脑1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车敏 《西南军医》2004,6(3):5-6
目的 研究参芪扶正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原则将 6 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 2组 (各 30例 ) ,其中治疗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 ,每天静滴 2 5 0ml,14天为 1疗程 ,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行一般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内科治疗 ,全部病例均在入院时及治疗 14天后查血气、胸片、血常规。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血氧分压和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血氧分压和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氧分压和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明显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氧分压 ,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明显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平喘、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疗程5周,治疗组予以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血浆等经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葡萄糖等一般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血气分析明显改善,体重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可明显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提高,电解质紊乱纠正,肺功能、血气分析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卡维地洛作为第三代非选择性兼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在非选择阻滞β1、β2受体的同时还具有α1受体阻滞作用及抗炎、抗氧化作用。本研究通过卡维地洛与常规治疗对高原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行对比,观察其对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卡维地洛在高原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中的治疗作用。作者将56例高原慢性心衰患者,其中男37例,女19例,汉族22例(为移居高原10年以上者),藏族34例;年龄(35~65)岁,平均56.5岁。其基础疾病包括高原性心脏病27例,扩张性心肌病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心衰病史3个月~10年,平均3.8年。随…  相似文献   

9.
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肌病是指除外风湿性、冠状动脉性、高血压性、肺源性和先天性心脏病以外的以心肌病变为主的一组疾病。1 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对心肌病的定义及分类作了规定。心肌病分为三类 :即原发性心肌病、未分类性心肌病和继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 :是指原因不明的心肌病 ,简称为心肌病。未分类性心肌病 :是指少数不包括在上述心肌病而以后将进展或不进展至有明显心肌病的病例 ,以往归之为隐匿性心肌病。继发性心肌病 :是指由已知原因引起的心肌疾患或伴随于其他系统疾病的心肌病 ,也称为特发性心肌病。其主要包括感染性、代…  相似文献   

10.
自1998年~2001年间,我院利用心脏超声观察35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肾图阶梯状排泄曲线偶尔可在低位尿路疾患中见到。作者的经验,这种类型肾图常常在原因不明的水肿(特发性水肿)或慢性甲状腺炎的病人中见到。本文描述这些病人出现这种肾图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对204例病人进行了~(131)Ⅰ-邻碘马尿酸钠肾图检查。这204例或有尿路、心血管、内分泌疾患,或有其它疾患。特发性水肿病人是在有间断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初以来,国内逐渐应用1,6—二磷酸果糖(以下简称FDP)治疗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导致的心功能不全,均取得较好疗效,近年来,我们用FDP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右心衰,进行临床及血流动力学观察,并与硝普钠(以下简称NP)治疗进行对照,以探讨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心纳素(ANP)在心力衰竭(CHF)时含量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测定50例正常人血浆心纳素浓度,对70例CHF患者ANP含量测定,及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射血分数(LVEF)。结果:(1)ANP在CHF对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并与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2)心功能Ⅱ、Ⅲ级的高心病ANP含量较冠心病、风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组低;(3)治疗后心衰明显缓解的大部分ANP含量下降,有少量高心病合并冠心病的ANP含量升高;(4)CHF的ANP含量与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在心衰患者中可测ANP含量反应病情的轻重;ANP是评价心衰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观察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对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6例,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左甲状腺素钠片25~50μg,1次/天,4周后比较两组心衰症状、心功能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心衰症状均有改善,血浆T3、左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前后同组间比较明显升高;治疗后观察组血浆T3、LVEF明显升高。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补充小剂量甲状腺素,使血浆甲状腺素水平提高,有助于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氯沙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COPD导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静滴以及口服氯沙坦治疗,对照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地高辛以及呋塞米口服作强心、利尿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6%,平均起效天数为6.6 d,对照组有效率为62.5%,平均起效天数为9.2d。治疗组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则较为集中出现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结论米力农联合氯沙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较传统治疗更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6.
张晶  陈彦玲  黄瑄 《武警医学》2010,21(9):756-758
 目的 探讨贫血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15例NYHA Ⅱ~Ⅳ级至少1个月的住院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进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检查及超声心动图LVEF测量,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全因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的随访观察.结果 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逐渐下降,贫血组CHF患者病死率及再入院率明显增加.结论 CHF患者常合并贫血.贫血的程度与CHF严重程度相关.贫血可作为CHF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心脏磁共振在心血管病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2月成功进行的72例心脏磁共振检查,常规扫描序列包括基于自旋回波的HASTE黑血序列、基于梯度回波的True FISP亮血序列、基于梯度回波的多时相电影序列(True FISP Cine)、心肌首过灌注扫描(Turbo FLASH)、对比剂延迟增强扫描(PSIR Turb FLASH)等。结果心脏磁共振扫描阳性病例66例,阳性率91.7%。阳性病例中包括缺血性心脏病23例,其中单纯心肌缺血,活性心肌尚存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无存活心肌14例,其中合并室壁瘤4例,存在无复流心肌2例,存在附壁血栓6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肥厚型心肌病5例,其中,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1例,伴左室流出道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2例,无流出道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失代偿期8例,代偿期3例。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3例。限制型心肌病1例。瓣膜性心脏病6例。心包炎1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心脏肿瘤4例。主动脉瘤1例。心脏扫描过程中间接发现肺肿瘤(病理证实为腺癌)1例。结论心脏磁共振的"一站式"扫描为心血管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心肌病( 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及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均会表现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二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机械运动不同步.心脏再同步治疗(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现已成为CHF的有效治疗手段,而根据心脏机械收缩不同步情况能够预测接受CRT的患者预后,判断CRT的反应率[1].笔者应用核素心室显像法评价ICM及DCM患者的心脏机械收缩同步性,探讨此方法用于评估CHF患者CRT前心脏收缩不同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8例CHF患者为病例组,依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级15例,Ⅱ级32例,Ⅲ级42例,Ⅳ级39例。另以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入院时LVEF、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的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病例组血浆NT-proBNP浓度与LVEF、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分的关系。结果相比对照组,病例组入院时LVEF显著下降,血浆NT-proBNP浓度和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随着心功能分级的提高,病例组LVEF逐渐降低,血浆NT-proBNP浓度和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分均逐渐提高(P0.05)。相比舒张性心力衰竭者,收缩性心力衰竭者血浆NT-proBNP浓度和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病例组血浆NT-proBNP浓度与LVEF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通过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分,可提高对CHF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生脉注射液对充血性心衰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岑兴鸣  李金升 《人民军医》1999,42(11):649-650
为了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对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1996~1998年,我们采用大剂量生脉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严重充血性心衰,治疗后心电图QTd显著缩小,取得了较好疗效。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82例均为住院患者,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其心功能~级,随机分为生脉组与西药组。生脉组42例中,男34例,女8例,平均69.1±6.0岁,其中冠心病20例,肺心病及高心病各8例,风心病6例。西药组40例中,男33例,女7例,平均70.2±4.8岁,其中冠心病18例,肺心病和风心病各6例,高心病9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两组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