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病人的院前急救意义。方法:对比同期收治的院前急救急性CO中毒病人和未经院前急救的急性CO中毒病人,对比两组病人的好转率、住院率及死亡率。结果:院前急救组病人的好转率明显高于非院前急救组,而住院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非院前急救组。结论:急性CO中毒病人行院前急救能明显减少死亡率并提高好转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的有效院前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80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资料。结果经过有效的院前急救,在到达医院前,除了现场死亡的18例外,昏迷转为昏睡者38例,昏睡转为嗜睡者56例,头晕、恶心、全身乏力症状减轻者68例,病情好转例数占全部患者的75%。结论早发现、早脱离、早给氧,注重保暖,正确搬运,合理的院前急救措施是急性CO中毒患者有效的院前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100 例经"120"接诊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院前、院内救护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中,轻度、中度患者全部治愈,重度患者死亡 3 例,治愈率 97%.结论:该病例的急救与护理成功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抢救、早治疗,及时、彻底清除毒物.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急救意识,强化院前急救队伍训练,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循环及呼吸功能,加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现场救护,密切院前、院内衔接,真正有效的缩短无治疗期,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毒品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吸毒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我们对2009-02-2011-01急性阿片类毒品中毒18例在诊断和抢救上的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6例,女2例,年龄17~45岁.使用毒品时间平均在3a左右.毒品进入体内的主要方式是吸入、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本组均表现为意识不清,消瘦、口唇及皮肤青紫、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皮肤湿冷、四肢有多处穿莉痕迹.其中5例患者躁动不安,13例患者表现为呼吸微弱,2~8次/min,节律不规则.5例患者有低血压,血压75~80/40~50mmHg. 相似文献
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寒冷季节比较常见的急症 ,主要表现为急性缺氧性脑病及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损害 ,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本中心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期间共现场救治 2 5 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现报告如下。 表 1 2 5 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与职业关系年份进城民工一般职工干部离退休其它合计1993 6 2 140 1319943 5 3 40 151995 30 183 97 6 71996 1913 2 10 85 2199715 17 1144 5 1199813 40 40 2 1199918110 4134合计 10 470 10 492 0 2 5 3表 2 2 5 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现急救间期与急救效果的关系发现急救间期(min)好… 相似文献
6.
应惠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1)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一氧化碳(CO)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酒精中毒、鼠药中毒患者12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院前急救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05例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抢救及预后资料,并分为院前急救组与直接后送组,采用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院前急救组院前病死率、总病死率均低于直接后送组(2.98%vs8.82%,5.97%vs1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9,P〈0.05;χ^2=9.08,P〈0.01);两组间院中病死率及继发病死率(2.49%vs5.39%,0.50%vs0.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P〉0.1;χ^2=3.21,P〉0.05);院前急救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直接后送组(0.50%vs3.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结论 在群体性毒鼠强中毒发生时,积极的院前急救是降低病死率、后遗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应大力提倡和发展院前急救系统。 相似文献
9.
李爱霞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2,17(5):379-380
目的:探讨提高院前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9月~2011年9月院前急救及护理的58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已死亡3例,经院前紧急救护后,安全转送入院55例.结论:在急性CO中毒患者的救治中,规范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和院前救护能力,财提高急性CO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有机磷中毒的院前急救.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院前急救小儿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例.结果 本组39例病例经院前洗胃,使用阿托品、解磷定治疗及住院后综合治疗,36例抢救成功,3例死亡.结论 小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为后续综合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其中彻底洗胃和早期、足量、反复持续使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有效院前急救方法。方法:总结分析5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资料。在接警、出诊途中迅速指导现场人员急救处理,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为后续救治创造条件。结果:经过有效的院前急救,在到达医院前.浅昏迷转为昏睡者15例,昏睡转为嗜睡者13例,头晕、恶心、全身乏力症状减轻者21例,病情好转8例。结论:提前干预指导现场急救,及早通风,注重保暖,正确搬运,合理的院前急救措施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有效的院前急救方法。可以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13.
王志梅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1,12(6):112-113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CO)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 对82例急性重症CO中毒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例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经院前急救护理,均安全转送入院.其中深昏迷转为浅昏迷33例,浅昏迷转为昏睡49例,经过进一步的治疗及护理,7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9~32 d,3例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行合理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能明显减少患者的死亡,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近几年县级医院院内急救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而院前急救工作相对薄弱 [1]。我院面向广大农村 ,急性经口中毒病人较多 ,占内科急诊抢救病人8%。急救中心从1995年1月至2000年1月间 ,共收治经口中毒患者435人 ,年龄3~84岁 ,其中男性189人 ,女性246人 ,大多数为服毒自杀 ,少数误服毒物或被人投毒所致。中毒毒物 :有机磷农药占63 % ,有机氮农药占12 % ,氟乙酰氨占11 % ,安眠药占10 % ,其它4 %。从发病到急救中心时间 ,最快15分钟 ,最慢17小时 ,平均1小时40分钟。经院前急救214例 ,死亡…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院前急救包括快速调度、快速清除毒物、快速解毒对症治疗、安全运送等,另外还介绍了基本的护理方法.认为护理人员在院前急救中应快速反应、迅速评估病情,及时遵医嘱用药,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做好患者洗胃护理、呼吸道护理、导管护理及心理护理,对于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氟乙酰胺是一种有机氟杀鼠剂 ,对人畜毒性很大 ,中毒时发病急 ,死亡率高 ,入院前急救对氟乙酰胺中毒患者有重要意义。我院急救中心于1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5月院前急救氟乙酰胺中毒 38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38例中男 16例 ,女2 2例 ,8~ 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院前急救手段.方法:将100例急性CO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未采用系统的院前急救手段,实验组采用系统的院前急救手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情好转率达76.0%,对照组病情好转率为60.0%.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P<0.05).结论:对急性CO中毒患者进行合理系统的院前急救,可提高中毒患者生存率,保证患者的病情有良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的常见急症重症,其临床变化复杂,救治不当常危及生命,因此院前急救十分重要。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我院对60例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院前救治,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院前诊断、急救与转送。方法:1999年4月至2002年4月本院120急救中心共进行AMI院前急救56例,予平卧、吸氧、止痛、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心律失常监护及治疗,及时转送至医院CCU。结果:56例院前AMI患者经现场紧急处理后均安全转送至医院CCU。结论:应广泛开展和普及冠心病的防治知识,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开展降低了AMI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08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随机分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运用预见性护理急救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配合治疗、缺氧改善、心理安慰、对知识认知、预后有信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预见性护理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明显优于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在院前急救这一短暂的过程使用预见性护理实施护理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