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例1:女,36岁。因患腹泻间断口服肠炎灵(内含利福平、次硝酸铋)6个月。入院前20天重服肠炎灵4粒,50分钟后周身皮肤出现出血点及瘀癍。当时查血小板20×10~9/L,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后好转。本次入院因又服用肠炎灵4粒,20分钟后牙龈出血,周身皮肤出现大片瘀癍,当日24小时尿量<100ml。入院后查体:周身皮肤散在瘀癍、出血点,瘀癍相连成大片。束臂试验阳性。血小板40×10~9/L,尿蛋白( ),RBC( ),尿比重1.009,BUN26.27mmol/L,Cr844.5/μmol/L。血FDP35mg/L,尿FDP23mg/L。骨髓片:粒系增生活跃占有核细胞77.2%,各阶段比例大致正常。多数中幼粒以下粒细胞胞浆可见中毒颗粒。视片一张见巨核17只。其中颗粒巨5只,裸核巨12只,血小板散在少见。诊断为利福平致急性肾衰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后第4日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次,4周透析8次。伍用强地松10mg,3次/日口服。3周进入多尿期,血小板200×10~9/L,6周BUN7.0mmol/L,Cr123.3μmol/L,尿蛋白阴性。尿比重于第9周恢复到1.020,血小板240×10~9/L,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6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紫癜伴牙龈出血一周,于2002年10月22日入院。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听诊正常,肝、脾肋下均可及2cm。血常规:RBC3.6×10~(12)/L,Hb100g/L,WBC11.5×10~9/L,  相似文献   

3.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是一种罕见危及生命的疾病。病初诊断常不易时有误诊 ,今将所遇误诊 4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 男 ,4 5岁。以反复牙龈及皮肤出血 1a,发热、血尿、头痛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 1周为主诉于 1989- 10 - 2 5入院。查体 :t38.8℃ ,贫血貌 ,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的瘀点及瘀斑 ,颈软 ,心肺正常 ,肝脾肋下未及 ,双肾区叩击痛 (- ) ,左侧肢体肌力 级 ,左半身痛觉减弱 ,左腹壁反射减弱 ,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 ,Babinski征阳性。实验室检查 :Hb5 4 g/ L,RBC2 .9× 10 1 2 / L,WBC15× 10 9/ L,PL T18× 10 9/ L,…  相似文献   

4.
提文鹏  孔凡俊 《临床荟萃》1997,12(24):1143-1144
例1 男,17岁。因面色苍白,高热,皮肤紫癜10天于1994年1月5日入院。查体:T39.5℃,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右肺可闻湿啰音,心律整齐,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40g/L,Ret0.0012,WBC1.8×10~9/L,N0.46×10~9/L,BPC19×10~9/L,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极度低下,粒系0.11,红系0.098,淋巴0.764,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诊断:重型再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6岁,主因发热、头痛、腰痛4天入院。入院查体:BP13/8kPa,T39.5℃,P80次/分,R16次/分,神志清,颜面轻度水肿,上颚有数枚针尖大出血点,球结膜轻度水肿、充血,颈软,两肺呼吸音粗,心脏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双肾区叩击痛,四肢活动正常,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入院诊断EHF(发热期)。实验室检查:血WBC11.2×10~9/L,N64%,L31%,异常淋巴细胞5%,血小板44×10~9/L,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患者,男,14岁,入院前5 d接种过麻疹疫苗,于2010年6月10日因面黄、乏力、皮疹、紫癜,酱油色尿且尿量少而入院。查体:T 36.8℃,P 60次/min,R 18次/min,BP 130/80mmHg。神志清,精神差,发育正常,皮肤黄染、可见紫癜,双下肢浮肿,24 h尿量130 ml。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 3.15×109/L,Hb87 g/L,PLT22×109/L,网织红细胞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 男,21岁.主因双下肢皮肤淤斑10月余入院.既往体健,10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淤斑,可自行消退,反复出现,偶有牙龈出血,无其他伴随症状.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61×109/L,中性粒细胞0.68,血小板29×109/L.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查体:双下肢散在陈旧出血点、淤斑,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患者张某,男,40岁,因“发热伴头痛,腰痛5天,无尿2天”。于1995年10月入院。查体:胸前、颈部、四肢皮肤可见散在斑片状出血。T38℃,P108次/分,BP10.6/5.3kPa,R22次/分。球结膜出血,水肿。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中等量湿性罗音;全腹压痛,肾区叩击痛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尿素氮38mnol/L,肌酥800/uol/L,尿蛋白( ),血白细胞16.0×10~9/L,异型淋巴0.04%,血小板100×  相似文献   

9.
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65岁,因乏力、皮肤瘀斑2个月,于2008年8月4日来我院就诊.血常规示:WBC 5.09×10~9/L,N50.0%,L 39.0%.M 10.1%,有核红细胞1.0%NC,RBC2.61 ×10~(12)/L,Hb 80g/L,Plt 33×10~9/L.查体:体温37℃,脉搏88次/min,呼吸20次/分,血压120/60 mmHg.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  相似文献   

10.
陈某,女,15岁,因反复毕衄、皮下出血5年,月经过多3个月于1986年5月15日入院。既往体健,无抽搐病史。检查:体温36.9℃,脉搏8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70mmHg。神清,躯干和四肢散在性皮下出血点及紫癜,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心肺(-),肝脾不大。化验:血常规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12.6×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  相似文献   

11.
<正> 1992年12月.我院连续3天从3名发热新生儿患者的末梢血涂片查出间日疟原虫,经调查证实均输用过同一献血者的血浆。现报导如下。 例1 李某 女25天,入院前3天因受凉后鼻塞、发热,门诊治疗曾热退;次日气促,惊跳;因再发热,气促加重,双足背紫癜而入院。体检:T 39℃,P 200次/分,R 100次/分;成熟儿貌,脸苍白,皮肤巩膜无黄染,双足背散见小点状紫癜;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唇周微绀;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率200次/分,律齐;腹稍胀,肝右肋下3.5cm,质软,脾左肋下3cm。血常规:WBC 10.7×10~9/L,N 0.44,L 0.56,RBC 3.49×10~(12)/L,Hb107g/L,嗜酸粒细胞数0.44×10~9/L,Plt 34×10~9/L。血液生化检查:CO_2CP、BUN、血清电解质及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7岁,因进行性头晕、乏力、面色苍白2个月余,于1991年4月14入院.无化学毒物接触史.查体:T36.4℃,P100次/分,R18次/分、BP13/9kPa.重度贫血貌.针刺部位皮肤可见瘀斑、浅表淋巴结肿大.无胸骨压病.心肺无异常.腹平坦,肝肋下4.0cm.质地中等硬.脾来触及.实验室检查:Hb45g/L,WBC2.9×10~9/L、分叶0.06,淋巴0.94,BPC30×10~9/L,Ret0.001.乙型肝炎血清标记HBsAg等五项(HBV—M)均阴性.入院后骨髓检查:髂后上棘、髂前上棘、胸骨骨髓涂片检查均示增生极度低下,以淋巴细胞为主,幼红、幼粒细胞罕见;巨核细胞未见.骨髓病理切片示:增生极度低下,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难以找见粒、红两系细胞,可见2个胞浆不甚丰富的巨核细胞、纤维组织增生.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AA).治疗经过:入院后第3天出现右肘窝针刺部位化脓性感染,高热.病情进行性加重,右肘窝感染灶逐渐扩大,高热持续并出现进行性周身皮肤黄疸及多部位紫癜和淤斑,肉眼血尿,BPC进行性降低.右肘窝脓汁培养及血培养结果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试管法凝血时间为15分钟(正常对照7分钟).凝血酶原时间为21.5秒(对照16.2秒),乙醇胶试验阳性、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给予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并积极抗感染,输血等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45岁,1979年无明确诱因出现皮肤紫癜,在外院查血小板10~20×10~(?)/L,并经骨髓穿刺检查除外骨髓异常增殖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后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服强的松60mg/d1月余,血小板升至120×10~(?)/L,后因激素副作用大,于1983年10月行脾切除,术前血小板70~80×10~9/L,术后一度达120×10~9/L,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资料 男,9岁.因间断鼻出血、皮肤淤斑5个月,发热伴咳嗽、咯痰20余天入院.患儿5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鼻出血和皮肤淤斑第1次入院.查血白细胞5.11×109/L,红细胞5.57×1012/L,血红蛋白133 g/L,血小板9×109/L;骨髓象示: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54个,以颗粒巨核细胞为主,未见产板巨核细胞,符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15.
男,23岁。不规则畏寒发热,牙龈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紫癜,左上腹包块20天,曾在某医院诊为白血病而转我院治疗。查体:体温39.2℃,脉搏108次,呼吸22次,血压14.6/9.21kPa,贫血貌,全身皮肤无黄染,双下肢密集淤斑,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可及,约枣核及花生米大小多粒,质中、无触痛,可活动。牙龈出血,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5cm,脾肋下平脐,质中等,触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65×10~(12)/L,血红蛋白82g/L,白细胞2.6×10~9/L,中性0.56,淋巴细胞0.42,血小板40×10~9/L,网织红细胞0.1,血涂片未见疟原虫,血沉48mm/h。超声波检查显示肝脾肿大,肝、肾功能正常,骨髓检查:有核细胞明显增生活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8岁,主因发现皮肤瘀斑1周,发热、呕血半天,失语、右侧肢体活动障碍2小时于2004年7月31日入院。缘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皮肤散在出血点、瘀斑,未检查治疗。半天前出现发热,体温38.5℃,伴呕吐咖啡样物,2小时前患者右侧肢体无力,伴失语,急来我院。查体:精神差,完全运动性失语,全身皮肤黏膜散在出血点、瘀斑,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8.1×109/L,血红蛋白98 g/L,血小板9×109/L,头颅CT:左侧放射冠区脑出血,伴破入脑室系统。血凝4项:凝血酶原时间(PT)18.2秒,凝血酶时间(TT)23.3秒,活化全血凝固…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0岁,因反复恶心呕吐7年余,加重伴上腹部疼痛3个月,发热1周入院。查体:急性痛苦面容,腹软,中上腹部及剑突下触痛明显。皮肤巩膜无黄染。既往曾行胃大部切除术。化验:Hb13.3g/L,WBC19.7×10~9/L、N88%。胃镜:残胃炎。B超示:肝脏未见包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15月,因腹部膨隆伴发烧10余天入院。查体:皮肤粘膜无出血,心肺无异常,肝肋下4cm,脾肋下3.5cm。实验室检查:Hb86g/L,RBC2.7×101~(12)/L,WBC16.3×10~9/L,中性0.64,淋巴0.36,BPC115×10~9/L,胸部正侧位拍片未发现异常,B超检查提示肝脾肿大。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片中多见分化较好的网状细胞样成团的转移瘤细胞,其胞体多数偏大,外形不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男,52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锐痛1周,放射至右侧后背及右肩部,加重1 d就诊。无腹胀,无明显恶心、呕吐,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及尿痛等。既往无特殊病史。入院体格检查:全腹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以右上腹为重,腹水征阳性;体温36.6℃,脉搏8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12/69 mm Hg(1 mm Hg=0.133 k Pa)。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1×10~9/L;红细胞3.63×10~(12)/L;血红蛋白118 g/L。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乙肝核心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19岁,因反复头昏、乏力、黄疸2年余,再发1个月而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头昏、乏力、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体:脾脏左肋下3cm,血常规:Hb 84g/L,RBC 2.67×10~(12)/L,WBC 7.17×10~9/L,N:0.78,L:0.16,M:0.03,PLT 154×10~9/L,网织红细胞0.39。尿常规:隐血阳性( ),余正常。肝功能:总胆红素40.04μmmol/L,直接胆红素13.50 μmmol/L,ALT、AST 等正常。肝、胆、脾的B 超检查提示脾脏肿大。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IgG 阳性( ),C3阳性( ),Hams 试验阴性。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58%,以中晚幼红增生为主,易见核分裂、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