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1例14岁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SC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预处理选用环磷酰胺(CTX)和马利兰(Myleran).0天回输单个核细胞.观察症状体征变化及造血重建情况.结果 动员获得单核细胞数为4.98×108/kg,+12d粒系植入,+16d巨核系植入.结论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有效.  相似文献   

2.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 《西部医学》2010,22(7):1335-1337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其中,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是外周血造干细胞移植的关键环节。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为主的动员剂已经被广泛应用,现将近来用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动员方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杜遵民  刘传芳 《医学综述》2003,9(4):204-207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能治愈白血病和部分实体瘤的唯一有效方法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因其具有采集细胞方便 ,供者无痛苦以及移植后造血重建快等优点 ,正被临床广泛接受 ,已有替代骨髓移植之趋势[1] 。正常人或患者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bloodstemcell,PBSC)的数量通常很低[2 ] ,需要进行动员才能获取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以保证移植成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 CSF)和化疗可成功动员PBSC[3 ] ,但G CSF体内注射仍存在许多…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后骨髓移植是治疗恶性白血病的一项优势技术,2005年10月以来,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朱尊民主任医师等采用该技术为6位恶性血液病患者实施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目前6名患者均已治愈,其中5名患者已无需服用抗排异药物。据朱尊民介绍,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骨髓移植技术,即在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再抽取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产生供者少量骨髓,通过细胞分离机将其分离出来的单个核细胞输给患者。这项技术利用了两种方法的优点,患者造血功能恢复快,减少了感染发生率,降低了移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3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方法我科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人224例,采用3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吉赛欣、欣粒生、惠尔血)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对干细胞动员情况、干细胞质量、移植后造血重建和药物毒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224例病人全部移植成功,其动员效果、干细胞质量及在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临床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性,毒副作用小。结论吉赛欣和欣粒生两种国产制剂及惠尔血能可靠用于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及造血重建,尤其是国产制剂的价格明显低于进口产品,在有效保证动员效果的同时大大减轻了病员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国人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影响,并通过动物实验尝试高压氧联合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方法: (1)在常规的高压氧治疗方案下,观察了8例长期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以及18例因神经系统损伤而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前后其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的变化情况。(2)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高压氧组(HBO组)接受高压氧暴露的处理;造血生长因子组(HGF组)接受注射重组造血生长因子的处理;高压氧联合造血生长因子组(HBO+HGF组)接受高压氧暴露联合注射重组造血生长因子的处理。在处理前后分别采集球后静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设门细胞中CD34+/Scal-1+细胞的百分比。结果:(1)18例因神经系统损伤而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经过7次高压氧治疗,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由接受高压氧治疗前的(1.87±1.08)×106/L升高到(4.75±4.67)×106/L;而经过14次高压氧治疗,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为(2.85±1.94)×106/L;经过20次高压氧治疗,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为(3.26±3.49)×106/L。8例长期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其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为(2.11±1.14)×106/L,与18例神经系统损伤患者未接受高压氧治疗前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2)HBO组、HGF组和HBO+HGF组小鼠动员后设门细胞中CD34+/Scal-1+细胞的百分比分别是动员前的2.01倍、2.66倍和3.76倍。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以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但长期高压氧暴露不能使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保持在较高水平。高压氧联合造血生长因子能够更加有效地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7.
G-CSF、GM-CSF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具有调控髓系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存尖和成熟细胞的某些功能,现已广泛用于血液病和肿瘤患者的自体骨髓移植(ABMT)。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重、缩短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作,此外,还用外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增加其产量。现就G-CSF和GM-CSF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分别合并狼疮脑、狼疮性肾炎、股骨头坏死的8例SLE患者,采集用环磷酰胺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获得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经马利兰、环磷酰胺、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预处理后,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恢复造血,观察AHSCT前后免疫指标和临床表现。结果AHSCT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狼疮相关抗体转阴,免疫指标基本正常。结论AHSCT治疗SLE短期、中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还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糠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 例自愿接受自体PBSCT 的糠尿病足患者施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各1 次,全部患者均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0-500μg/d 皮下注射,行PBSC 动员5d,然后用MCS+ ED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将干细胞悬液按3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且需服用泼尼松 20mg/d维持的患者,进行干细胞动员、采集,纯化后-80℃保存,采用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进行预处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促进造血恢复.结果 无1例患者死亡,7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6例患者免疫学指标恢复正常,抗体全部转阴;1例患者移植前后ANA无变化.结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复发、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是肯定的,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