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养生月报     
<正>美国:戒烟后体重会增加更加厉害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示,对于重度吸烟者或肥胖的吸烟者,戒烟后其体重或许会增加更加厉害。对于重度吸烟者和肥胖吸烟者,戒烟的同时采取一些维持健康生活方式的行动来控制体重或许是明智的选择,在每天吸烟低于15根的吸烟者中,其戒烟和保持吸烟对于个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吸烟对血液尿酸的影响,并了解这种变化与烟草代谢物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人群304人,其中吸烟者162人(男145人,女17人),不吸烟者142人(男64人,女78人)。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液尿酸、肌酐以及尿中的可替宁水平。结果:吸烟者血液中尿酸水平明显低于不吸烟者,两者有明显差异。血液中尿酸水平降低与吸烟量与时间存在一定负相关关系。结论:在排除影响血液尿酸因素以后,吸烟者尿酸水平明显降低,这种降低与尿酸内源性生成减少有关,是吸烟促发人体应激反应作用的结果。由于测定尿酸方法简单而且能反应人体的抗氧化物水平,它有可能成为吸烟者应激状态的常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吸烟危害人类健康成为人们的识,而我国是一个烟草大国,据统计我国有3.2亿吸烟者。如何帮助吸烟者戒综合性控烟措施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吸烟群体中,吸烟者对戒烟处于以下四个阶段。1.1不想戒烟阶段:吸烟队伍中大约有40%左右的吸烟者没有戒烟愿望,他们偏爱吸烟,已经对吸烟产生了精神依赖。对这个阶段的吸烟者无须进行太多的干预,因为他们对提出戒烟问题有反感和逆反心理而达不到戒烟目的,但是要让他们有一个对吸烟利弊的思考,只有当他们认识到吸烟是一种严重的不良行为并愿意自觉摒弃它时其他控制吸烟措施的实施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吸烟是中国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冠心病一直是吸烟致死疾病的前三位之一。冠心病危险因素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吸烟均居第1位。此外,吸烟者冠心病的相对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2倍,吸烟与冠心病之间存在量效关系。与吸烟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还有冠状动脉病,脑血管病,腹主动脉瘤,外周血管病等。同时还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还可以增加得肺炎的几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保健专家对吸烟危害的不断研究,又有新的发现和学说摆在我们面前。 烟害入骨:医学家证实,烟草引起人体的生理改变主要表现在骨髓,研究者用磁共振图像观察了29例女性和30例男性膝盖骨,每天吸烟超过20支的重度吸烟者中,膝盖骨有活跃的红骨髓的占30%;每天吸烟不足20支的一般吸烟者中,膝盖骨有红骨髓的占20%,不吸烟者反为3.4%。成年人正常的膝盖骨内只有黄骨髓,而无红骨髓,研究还证实,吸烟者戒烟一年后,并未发现红骨髓恢复为黄骨髓,只有戒烟更长时间以后,才能使受损的骨髓逆转。  相似文献   

6.
王海燕 《光明中医》2009,24(9):1714-171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病变,探讨长期吸烟对颈动脉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未吸烟者和60例吸烟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探查,测量血管管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及计算管径狭窄度,观察吸烟者与未吸烟者内中膜厚度,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的情况.结果:60例吸烟者与60例未吸烟者以颈内动脉为例(240条动脉),其中吸烟者双侧动脉粥样硬化者33例(66条动脉)单侧动脉粥样硬化者18例(18条动脉),未吸烟者双侧动脉粥样硬化者13例(26条动脉),单侧动脉粥样硬化者26例(26条动脉).结论:长期吸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高于未吸烟者,长期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吸烟对牙周附着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牙周炎患者,记录菌斑指数(P1)、牙龈指数(C1)、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AL),以观察吸烟与牙周附着丧失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吸烟者PZ、CZ明显较高,与非吸烟者相比差别小,但吸烟者AL是非吸烟者2倍多,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可使牙周附着丧失,并有牙龈退缩危险。  相似文献   

8.
<正>权威研究表明吸烟者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至少短10年烟草烟雾至少含69种致癌物中国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逾100万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00000000人约有740000000人遭受二手烟危害吸烟有害健康携手灭烟拥抱晴戒烟的十大好处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字: 烟草每年造成的死亡估计为1000万人,其中700万人在发展中国家。每10秒,世界上就有一人死在“香烟”手上。中国的烟民数量以每年300万的速度增长,每年有70万人死于吸烟,到2025年.这个速度将增长为每年250万人。每星期有差不多10,000左右的中国人死于与吸烟相前的疾病。 肺癌的发病率,吸烟者为不吸烟者的10.8倍:肺癌的年死亡率,不吸烟者为12.8/10万:每日吸烟10支以下者为 95.2/10万;每日吸烟20支以上者为235.4/10万,比不吸烟者高18.4倍。中国的肺癌死亡率呈现逐年升的趋势。 吸烟成为中年男性的主要死因,占死亡总数的1/3以上(达36%):中年女性因吸烟致死占其死亡数的1/8。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现在的中国青少年如果不能改掉吸烟的坏习惯.他们将会有三分之一死于吸烟。  相似文献   

10.
被动吸烟对蒙古族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被动吸烟对蒙古族儿童生长发育及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我们对3所幼儿园长期日托的404名蒙古族健康儿童按被动吸烟与否,以性别、年龄相同进行1:1配对,将202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身高、体重、尿硫氰酸根(SCN-)含量测定,并对他们呼吸道感染平均发生次数进行调查、核实。结果显示:被动吸烟儿童尿SCN-含量明显高于非被动吸烟者(P<0.001);被动吸烟儿童身高、体重都低于非被动吸烟者(P<0.002);被动吸烟儿童呼吸道疾病年平均发生次数是非被动吸烟者的2倍(P<0.001)。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成员吸烟导致儿童被动吸烟对蒙古族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危害,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正"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警语,香烟的税率也一再上调,但是,我国的烟民仍然在增长,且有前赴后继之势。医学研究表明,吸烟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病。吸烟,已成为全球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在吸烟者中,大约有一半人最终将死于吸烟所导致的疾病,每年还有成千上万不吸烟者也会因为被动吸烟而使健康受到损害。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31日定为  相似文献   

12.
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百种致癌物。这些有害物质在吸烟者体内日积月累,使机体发生病变,引起心血管疾病、肺癌等疾病。研究发现,不吸烟者患肺病、心脏病、气管炎仅占总人数的0.35%,而吸烟者却占了8.17%,看来烟的危害性的确很大。  相似文献   

13.
成千上万的人必定会过早地死亡,他们并非死于洪水,并非死于饥荒,亦非死于内乱,而是死于可以防止的、然而却仍然在普及的习惯——吸烟。除了健康问题之外,吸烟还存在经济、社会及公民权益存在问题。不吸烟者在吸烟者周围会被动地吸烟,被动吸烟是非自愿地、间接地吸入烟尘,通常发生在封闭的空间里。据估计,每年有146名澳大利亚人死于因被动吸烟而造成的肺癌。被动吸烟已被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证明,吸烟是致癌致病的重要因素,而现实生活中,吸烟者却大量存在,因此,吸烟者的自我防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吸烟可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从而导致脑血流量减少和脑萎缩,加速大脑的衰老。因此,吸烟者应少吃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牛、猪、鸡、鸭等畜禽动物。香烟含有的尼古丁,可以使毛细血管收缩,而导致血流变慢,  相似文献   

15.
人们都知道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吸烟可以引发呼吸系统的许多疾病,比如肺癌,据统计,大约85~90%的男性肺癌患者都是烟民,而吸烟者患肺癌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13倍。此外,吸烟还可以引发慢阻肺,肺气肿等疾病。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等。有资料显示,15~20%的吸烟会增加患肺气肿的危险。吸烟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心病,据了解,冠心病患者中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近3倍。烟雾中的有害虫物质,可引起血管收缩,使得原本狭小的血管供血不足,或者破坏血管内皮,造成血栓,引发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老年…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9):1006-1006
2013年8月14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的三十条控烟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显示,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约有7.4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露的危害,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逾100万,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缩短至少10年。吸烟可以导致多种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及心脑血管疾病,增加呼吸道感染、肺结核患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烟草中含有1200多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十分有害,如刺激呼吸道产生炎症;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促使人体产生癌变,使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使人体对尼古丁产生依赖性等。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80万人患肺癌,其中80%- 90%的病例与吸烟有关。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还污染环境、损害他人健康。孕妇吸烟会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吸烟在肺结核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疾控中心进行治疗的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200例,其中吸烟者和不吸烟者各100例,将之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结果患者治疗完成后,两组共有158例患者痰菌阴转,痰菌阴转率为79.00%,并且患者的吸烟量与痰菌阴转率呈负相关关系,同时还会使患者的咳嗽症状,并使患者的治疗时间、康复时间都会明显增加,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患者的咳嗽症状明显比对照组不吸烟患者要高,吸烟的肺结核患者具有更高的结核菌感染性。吸烟与结核病的产生也存在这密切的关系,肺结核的主要发病入群就是长期吸烟的人。另外,吸烟会对患者的临床疗效造成影响,导致患者的治疗时间、康复时间都会增加。所以,在临床中必须对肺结核患者的吸烟情况更为关注,尽量对患者的吸烟行为进行劝阻,减少吸烟对肺结核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刺戒烟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回顾性研究显示 ,在我国 ,四分之一的吸烟者将因吸烟而死亡 ,吸烟对人类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使吸烟者早日戒烟 ,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我们采用针刺戒烟穴进行戒烟治疗 ,临床疗效满意、时间短、痛苦小、吸烟者易于接受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1992年~ 2 0 0 3年 3月共针刺戒烟 78人次 ,均为男性 ;年龄最大者 70岁 ,年龄最小者 2 0岁 ;吸烟时间长者达 40浕 ,短者 5浕。2 治疗方法 均用针刺疗法 ,戒烟穴在桡骨颈突上方腕横纹上1 6寸处 ,针刺后留针 3 0min ,取针后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戒烟穴12h ,10次为一疗程 ,一般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电子支气管镜术前吸烟与非吸烟者氧气雾化吸入麻醉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3例患者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均采取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给予氧气雾化吸入行气道表面麻醉,对2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麻醉效果有显著性差异(2=89.511,P<0.001)。结论吸烟患者麻醉效果比非吸烟患者差,提示应重视吸烟患者术前麻醉,术中追加3~5 mL麻药确保医师顺利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