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喘症是以呼吸急促、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搧动为主证的临床常见病之一。现临床一般多从肺肾论治:以邪气壅于肺为实喘,其病在肺:以精气内虚为虚喘,其病在肺肾。但观其临床疗效不著。纵观历代文献,古人治喘实有独到创新之见,现不揣冒昧,就喘证从郁论治的辨证思路和方法,谈一下个人体会。“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喘证也无例外,《医贯·喘论》曰:“诸喘皆属于上,又谓诸逆冲上。”华佗云:“肺气盛则喘。”究其肺气逆冲,肺气盛之原因,多与郁有关。郁者,滞而不通之义,或因所乘而为郁,或不因所乘,而本气自郁。凡情志内伤,肝气郁滞,郁可以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使肺气当升不升,当降不  相似文献   

2.
李重平  解兰芳 《陕西中医》1999,20(10):471-472
<正> 妇科疾病历代以肝、脾、肾治之为多。本文通过闭经和带下案例,提示肺郁闭阻引起者应以宣肺开郁为先。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肺气宣则一身之气畅达。气化得行,三焦通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曰:“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临床对于一些内伤杂病,特别是以郁  相似文献   

3.
咳嗽一证,为临床最常见。《内经》列有专篇论述,历代医家阐述很多,但立论太繁,后人莫知所从,治难得效,故《医学真传》说:“诸病易治,咳嗽难医”。张师对咳嗽颇有心得,兹简介如下,以示一斑。一、咳嗽的病机要点1、咳嗽不离于肺,亦不止于肺: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顺行,肺气壅塞,则周身之气犯上,肺气上逆,咳嗽乃生;肺为华盖,以覆诸脏,若心肝脾肾等脏已病,上干于肺,肺失清肃,亦发咳嗽。故肺脏功能失调是咳嗽发生之病理关键。  相似文献   

4.
“脏腑辨证”是治疗血液病的“精髓”。患血液病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而贫血与脏腑关系密切。所谓“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肾主骨生髓造血”,对各种贫血多采用补脾益肾之法,其道理是:“肾为先天之本,藏精化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血之源在于肾,气之源在于脾,脾为肺之母,肺为气之宫,肺气伤必救于脾;而肾为肝  相似文献   

5.
万毅刚 《陕西中医》1998,19(4):162-162
<正> 肺系即指呼吸系统。“肺为华盖,以覆诸脏”。肺是肺系生理功能的主宰。肺主气,司呼吸,“人身之气,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肺气浊,则周身之气易致横逆而犯上”。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便秘(FC)西医多用泻剂对症治疗,在短时间内收效佳,但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加重便秘。中医一气周流理论以脾胃为中轴,肝、肺、心、肾为四轮,强调补中气、条畅气机的重要性,将该理论用于FC的治疗往往效果较好。基于该理论,主要从运脾补气、宣降肺气、疏肝行气三方面论治FC;“运脾补气”包括补脾气、温脾阳、升清阳;“宣降肺气”包括降肺气、清肺气、宣肺气、畅肺气、降胃气;“疏肝行气”包括疏肝、柔肝、平肝、清肝、升肝胆之气。  相似文献   

7.
林素财  罗燕 《环球中医药》2009,2(2):141-142
咳嗽是指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症。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脾为生痰之源,肺乃贮痰之器”,治肺成止咳之常法,治脾成祛痰之惯例,如《活法机要’咳嗽证》所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是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而咳,动于脾湿因咳而为嗽也”。但临床咳嗽往往病情错综复杂,“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相似文献   

8.
气,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人体内各种脏腑的正常功能活动,都要依赖气的推动,所以很早以前,就有“人之有生,全赖于气”的学说。气的生成,来源于脾肺,其疏泄在肝,纳藏于肾,但十二经皆禀气于胃,古人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气分的病变,同脾、肺、肝、肾、胃的关系是极密切的。气,周流全身,运行不息,以通畅为顺,所谓“气顺则平,气逆则病”。一旦因  相似文献   

9.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提出“一气周流”理论,强调以中土脾胃之气为核心,以顺应天地之气、调畅人身气机运行为原则。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脾虚湿困、中气失调为根本病机,肝木郁滞、疏泄失职,肾虚水寒、温煦无力是该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基于“一气周流”理论,临床可治以温运脾阳,以复中土升降之枢,辅以疏肝解郁,以复肝木疏泄之责,加温补脾肾,以复气机运行之源,使人体气机周流畅运,疾病乃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认为,小儿素体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是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病的主要因素。肺气不足,卫阳不能充实腠理,故常易感外邪;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积湿蒸痰上贮于肺;肾阳亏虚,不能蒸化水液,也能使水湿蕴积成痰。痰之本水也,源于肾,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故在哮喘急性期,除宣降肺气外,固肾平喘也是至关重要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张介宾在《类证图翼·大宝论》中强调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肾阳旺,则全身之阳皆旺,故温补肾阳在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脾肺皆为后天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宋以来,脾肾两脏日益为医家所重视。延至明朝末年,医学大家李中梓集各家之说,明确提出了“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的理论,并成为后世学习和遵守的规范.但笔者认为,后天之本不仅在阵,更在乎肺,脾肺皆为后天之本.试粗论如下.人之所生,赖于父母;人之所长,赖于阴阳.阴阳者,天地也,气血也.而气血之所由生,一靠先天之精的激发而化生,二靠后天之精的滋养和补充。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发源于肾脏,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这自不待言.而后天之精则源于寒气.宗气者,后天之气也,其由肺所吸入的自然清气和脾胃化生的…  相似文献   

12.
“一气周流”是指人体之气的运转以中焦脾土为枢纽,脾胃之气升降斡旋,肝、心之气随之左升,肺、肾之气随之右降,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如环无端的循环。脾虚土壅,气血津液输布失常致痰湿内生是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的重要病机。腹部推拿能通腹经,健脾胃以复中土;调腹脏,助运化以畅气机;祛腹浊,除痰湿以通郁滞。因此,腹部推拿有利于恢复人体“一气周流”,可用于治疗脾虚痰湿型T2DM合并肥胖。  相似文献   

13.
1医论 肺属金,主气,声之也入,气之呼吸,肺主之。其性娇嫩,畏寒畏热,故遇火寒皆能咳嗽。主宣降,与大肠为表里,肺失宣降,则大肠传导失司,而为大便不畅,大肠燥结,腑气不通,传导失司,可使肺气宣降失常而喘满,二者关系极为密切。其次凡目白及右颊鼻孔皆其分野,肺病往在这些部位出现症状。肺属金,肾水为其子,肺之正常与否,常与肾水有关,肾水充足,不使虚火灼金,则金常保清宁之体而肺自安。  相似文献   

14.
痰饮刍议     
喻嘉言谓“痰饮为患,十人居其七、八”,然痰饮喘咳之病,青年未必不得,但不及老年为多耳。盖以痰饮之为病,由于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湿气,因而引起肺气宣化失职,更不能导水以下达于肾所致。为进一步探求本病的发病原理,则须以人体有关这一部分的内脏,来研究其活动规律,在失常情况下讨论疾病的变化机制。原以水谷入胃,由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气肃降则水道通调,下输于肾。由于肾之精液,复化为气而上升于肺。此系正常的生理活动。惟以青年阳明永暄,贯通诸经,  相似文献   

15.
卓进盛教授根据临床经验总结“百部止咳方”用于治疗外感症状不明显,内伤脏腑不显著型慢性咳嗽具有很好疗效。甚认为外感以风邪、时令之气、湿热之邪袭肺为主要病因,内伤与肺、脾胃、肝、肾密切相关;外邪袭肺、诸脏先伤传于肺系以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为关键病机;以调脏气、宣肺止咳为基本治疗原则;结合临床辨证施治,用药重于“平和”,并附医案浅析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6.
1 概论 喘证是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北方寒冷地带的常见症症,亦是老年性多发病之一。2 老年性喘证的症因病理特点 喘证在临床上有虚喘、实喘之划分,故把由于外邪侵袭、痰浊壅盛、情志不遂等原因所导致的肺失宣降、气逆不畅、肺气上逆而为实喘,其责在肺,盖由于“肺主气,司呼吸”而肺又为“娇脏”所致;把由于精气内夺,肺气虚弱而致。肺失肃降、肾失摄纳、气不归根而呼多吸少者划分虚喘,其责在肺、肾两脏、乃由于“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缘故。  相似文献   

17.
1、“万病一气说”的理论基础:郑钦安重视人体真阳,认为真阳是一身阳气之根,又称之为真气、元气、真元之气。由于此一气为根本之气,全身各处之气均来源于此一气之根,而人身病患又往往会累及气机,或因气的盛衰、运行失常而引发病患。他对三焦的论述,认为三焦为气化之三焦,上焦统领心肺之气,中焦统领脾胃之气,下焦统领肝肾之气,人体一气分布,  相似文献   

18.
<正> 痰饮是由于人体阳虚,气机不畅,水饮不得温化,停积于脏腑肌肤之间而为患的一种疾病。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以专篇论述此病。提出“温药和之”为其治疗大法。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人体水液的正常运行情况。若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制水无权,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停聚而为痰饮,如肺气虚损,易受外邪所犯,肺之敷布津液,通调水道的功能失职,亦可致水液内停而为痰饮;又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主化水,如肾阳虚,不能蒸腾气化,亦造成水液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9.
频发咳嗽基本病机为气机升降失常、肺气上逆,又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可见病位与脾胃、肝、肾、大肠等皆相关。肺主气,司呼吸,故气之为病,首责于肺,肺气宣降失常,郁闭于胸或上逆而出现咳嗽;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浊气不降,清气不升,气道壅塞不畅发而为咳;肝升肺降,左不升,右不降,道路不通则为咳;金水相生,肺肾同源,肾气足摄纳肺气定喘,肾失摄纳则气上涌而咳。咳嗽往往涉及多个脏腑功能,恢复肺气宣降正常是治疗咳嗽的首要任务,同时协调机体大升降治疗咳嗽,从本论治。本文以气机升降理论为指导思想,从宣肺、疏肝、调畅脾胃、助肾纳气等方面入手,介绍单纯应用中医药治疗顽固性频发咳嗽。  相似文献   

20.
秋季养肺     
泽别 《养生月刊》2014,(9):795-797
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主诸气,司呼吸,吸入清气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结合,化为元气,维持生命;肺朝百脉,气推动血运行有赖于肺,参与人体水液代谢,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主皮毛,凡皮肤、鼻咽喉诸症,皆与肺有关。而肺在四季中对应的节气是秋季,因此,秋季保养肺气肺阴,以顺应冬季收藏的需要,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