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按卫生部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对献血者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可有效控制输血传染病的发生。为确保血液质量,保证用血者安全,本中心自1998年以来对佳木斯地区26029名无偿献血者进行了输血传染病相关标志物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①标本来源26029份标本为1998-06~2000-06前来本站或献血车无偿献血者。年龄18~55岁,90%为初次献血者。所有献血者均经询问病史,感染疾病史等健康体检。②仪器BIORAD-500型酶标仪(美国产)。 1.2 方法 ALT检测采用改良赖氏法,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ALT水平≥2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国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采用核酸检测技术的必要性。方法采用Roche Cobas S201系统对血站常规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18751份标本进行HBV、HCV和HIV3项联合筛查,并对NAT筛查阳性的标本做确证实验。结果 18751份ELISA检测阴性标本中,用NAT检测共检出阳性15例,阳性检出率为0.08%。结论 NAT系统应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提高献血者的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站血液检测中献血者初筛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这段期间,于本血站进行血液检测的无偿献血者中选取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献血者提供常规血液项目检测,在对照组基础上,为观察组献血者提供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对比两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报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P<0.05;实验室检测和ALT初筛检验ALT阴性血液标本与ALT阳性血液标本得到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出水平对比,P>0.05。结论血站血液检测中献血者初筛检验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陈豪 《中国实用医药》2022,(22):152-154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HCV)阳性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结果 ,为降低血液报废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09789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所有无偿献血者均接受抗-HCV以及ALT检测,判断血液标本的合格率。结果 109789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1569例,占比1.43%,其中245例抗-HCV不合格,占比0.22%, 1324例ALT不合格,占比1.21%。结论 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ALT以及抗-HCV阳性筛查,有利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LT检测在血液安全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筛选出ALT单项首次检测阳性的无偿献血者,追踪分析其重复献血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 2010~2011年955例单项ALT阳性的献血者中,再次参加献血者476例,其中,HBsAg、Anti-HCV、Anti-HIV、梅毒抗体及ALT5项均阴性者347例;不存在ALT合并其他4项传染病阳性的献血者中,ALT单项阳性者129例;重复献血1次者256例,其中ALT阳性者42例;重复2次及以上次献血者220例,其中ALT阳性者87例;油腻饮食、烟酒、疲劳、睡眠不足等非病理性因素是引起ALT升高主要原因。结论尚未发现ALT为血液检测带来任何帮助;在献血者的招募工作中,建议对2次以上ALT均不及格的献血者,需要加强健康征询干预,或者采取献血前进行ALT初筛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探讨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站接受献血的1000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抽签随机分组法将无偿献血者分为两组,每组500例,采集血液前,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项目检测(血型、乙肝表面抗原、转氨酶、血红蛋白、梅毒抗体等),观察组在常规血液项目检测基础上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初筛检验,比较两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报废情况,分析报废血液标本的人群分布特点。在观察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中选取已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阳性和已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阴性血液标本各50份,对血液标本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实验室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下血液标本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出水平。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液标本的报废率明显降低(P<0.05)。报废血液标本多见于男性,其年龄段主要为30~49岁。已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阳性血液标本、已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阴性血液标本接受ALT快速检测、实验室检测得到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出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献血者采血前实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初筛检验,可有效减少血站血液样本的报废,有效提高血液检测的可靠性,有利于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同时,还应加强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宣教,尤其是血液报废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分析胶体金法(TPAb)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街头献血者梅毒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01~2020-06参与街头无偿献血者6250例,其中5018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甲组),先采用TPPA法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对于TPPA阳性者进一步应用胶体金法进行复查.对1232例血液标本(乙...  相似文献   

8.
血清新蝶呤与ALT检测在无偿献血者筛查中的意义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蝶呤(Np)与ALT在无偿献血者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3800名无偿献血者标本同时测定血清Np浓度和血液筛查标志物(HBsAg、抗-HIV、抗-HCV、梅毒抗体和ALT),血清Np浓度、HBsAg、抗-HIV、抗-HCV和梅毒抗体检测均采用ELISA方法,ALT检测采用速率法,对Np和(或)ALT阳性的标本进行复检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EB病毒抗体和结核抗体。结果剔除4项传染性指标(HBsAg、抗-HIV、抗-HCV和梅毒抗体)阳性的标本,并剔除Np和ALT交叉阳性标本后,对Np和ALT的阳性率进行比较,两组阳性率比较P<0.05;对于Np和(或)ALT阳性标本分别检测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EB病毒抗体和结核抗体,两组3项检测阳性率比较P<0.05。结论新蝶呤比ALT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较低的阳性率,对于其他未知病原体的筛查具有较高的价值;新嘌呤作为传染性标志物比ALT更特异,可作为献血者筛查的附加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威海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情况,以便针对性采取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方法 对2009 ~2011年间100095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威海地区2009 ~2011年团体献血血液报废率明显高于个体献血,献血者血液检测因素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抗-TP>抗-HCV> HBsAg>抗-HIV,ALT不合格成为首要报废原因,占60.84% (2111/3470),男性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且以轻度升高为主.抗-TP阳性居报废第二位.结论 加强团体无偿献血者ALT的筛选,尤其是男性献血者,以降低团体献血ALT的报废率;个体献血要通过加强街头ALT初筛结果与检验科检测结果的比对,根据检验科结果调整街头ALT初筛的临界值,保持两者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最大限度的避免ALT轻度升高献血者献血;采用金标试剂对TP进行快速筛查,以降低抗-TP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廖耘  李桂芝  高瞻  李书平  武斐蔚  何炯 《现代临床医学》2012,38(4):267-268, 270
目的:了解成都市近年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指标的情况.方法:对2007-2010年成都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筛查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2007-2010年586 694人次献血者血液检测总阳性率为5.27%,血液检测不合格项目由高到低依次为ALT、HBsAg、梅毒、抗- HCV、抗-HIV.男性依次为ALT、HBsAg、梅毒、抗- HCV、>抗- HIV,女性依次为HBsAg、抗- HCV、梅毒、ALT、抗- HIV;30 ~50岁年龄段ALT、抗- HCV、抗- HIV和梅毒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结论: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人群制定科学有效的献血招募策略,积极探索更加实际有效的血液筛查方法提高血液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ALT检测阳性与HBsAg和HCV感染及非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484名检测不合格献血者,统计ALT、HBsAg和抗-HCV阳性不合格项目的构成比;分析ALT阳性与HBsAg和HCV感染的相关性;对2004年检测不合格的献血者中随机分层抽取129名ALT阳性献血者,并抽取126名合格献血者,根据献血档案对献血者的非病理因素(性别、年龄、体质量、文化程度、民族、献血次数、血型分布)与ALT检测阳性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检测不合格无偿献血者ALT阳性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检测项目;ALT阳性与HBsAg阳性无相关性,与抗-HCV阳性呈正相关;非病理因素中ALT阳性献血者男性高于女性,体质量超重者明显高于体质量正常者。结论 ALT阳性检出与HCV感染呈正相关;非病理因素与性别和体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安阳市无偿献血者性别、年龄与谷丙转氨酶( ALT)不合格的相关性,探讨提高血液合格率的方法。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56352份开展ALT检测,对无偿献血者性别、年龄与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LT检测不合格率为2@.09%,是安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主要不合格项目;ALT不合格率男性献血者组为2.71%,女性献血者组为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献血者26~30岁、31~35岁两个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ALT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做好献血前宣传、征询、初筛和检测工作,对特定目标人群采取干预措施,有效提高血液检测合格率,提升为临床提供充足和安全血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抗体的ELISA单试剂检测阳性和ALT不合格的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判断因检测而非献血者本身原因而暂时屏蔽的献血者解除屏蔽的时间,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站无偿献血的682名无偿献血者,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抗体单试剂检测阳性、或ALT不合格者,间隔六个月后再次抽血进行重新追踪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χ2检验,判断与原来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追踪检测各项目合格率分别是:HBsAg 31.6%、抗-HCV 40.1%、抗-HIV为61.1%、抗-TP为14.2%,ALT为63.3%。经χ2检验,各检测项目追踪检测合格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对单试剂检测结果不合格或ALT不合格而暂时屏蔽的献血者血液追踪检测,可以减少因HBsAg、抗-HCV、抗-HIV、抗-TP抗体的ELISA检测假阳性或非病理性原因引起的ALT暂时增高而不合理误淘汰献血者,对建立和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保护献血者热情,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进行ALT筛查的实用性。方法应用快速法对无偿献血者ALT进行献血前的筛查,与速率法比较。结果采血前进行ALT快速筛检,对减少因ALT报废血液是有积极意义的。结论快速法对ALT临界值范围内的血液标本有较好的准确性,能够筛查出绝大部分ALT不合格的无偿献血者,减少了血液的报废率,控制了血液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血液检测成本,保证了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严格的血液检测排除一切可检出的病毒阳性血液是提高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我站应用两家不同的国产试剂对同一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严格的初、复检。但工作中发现两家试剂检测同一标本时常存在结果不一致现象 ,为避免血液病毒标志物阳性血液流入临床造成院内感染、医疗纠纷 ,笔者抽取了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周口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血液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 ,对不一致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①对象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周口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 13 3 91人次 ,标本均为非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张家港市2007~2012年无偿献血者传染性疾病指标的筛查情况,为制定预防传染性疾病的输血传播、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11352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的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张家港市无偿献血者总阳性率为2.56%,其中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0.54%、0.28%、0.10%、0.63%,各年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献血者传染性疾病相关指标检测,建立相对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能有效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7.
芦显福  卫莉 《贵州医药》2000,24(6):383-383
ALT、HBsAg、抗-HCV的检测,在甲型肝炎(HAV),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的诊治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在血站系统对献血者的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检测指标.现将贵州省血液中心对清镇市、息烽县、修文县、开阳县1999年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的复检报告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霞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4):236-237
目的了解怀化市血液安全状况、献血者的健康情况,血液不合格原因及其发展趋势,预防和控制疾病经输血传播。方法对2006~2010年本市献血者标本ALT、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项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为9.58%,其中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09%、0.81%、0.73%、0.16%、0.79%。结论怀化市5项指标检测总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ALT异常是构成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最主要因素,HBsAg、抗-TP、抗-HCV阳性而造成血液报废的重要原因,抗-HIV阳性人数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5项检验指标结果,寻求减少血液报废的对策。方法对忻州市2008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LT异常为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TP-Ab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对献血者的征询和宣教、献血前增加必要的筛查可降低不合格率,节省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梅州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标志物的流行状况,进一步做好血液质量监控,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提高供输血管理工作质量。方法对梅州市2002~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ALT、HB-sAg、抗-HCV、梅毒和抗-HI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LT异常为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不同性别献血者ALT、梅毒、抗-HIV阳性率,不同年龄段献血者ALT、HBsAg、抗-HCV、梅毒、抗-HIV阳性率,不同职业献血者ALT、HBsAg、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不断加大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献血前的健康咨询,尽量采集低危人群相对安全的血液,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