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谷胱苷肽S-转移酶-π(GST-π)、肺耐药蛋白(LRP)及DNA倍体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定量分析56例原发浸润性乳腺癌GST-π、LRP蛋白表达及DNA倍体的状况。结果:乳腺癌组织GST-π和LRP表达的相对荧光强度(RFI)以中位数(M)表示分别为1·18和0·56,而相应癌旁组织分别为0·80和0·23,癌组织GST-π和LRP蛋白表达与相应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DNA指数(DI)、S期比例(SPF)和增殖指数(PI)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GST-π和LRP蛋白表达及DI、SPF、PI在不同年龄、不同肿瘤大小、不同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分期和雌、孕激素受体阴性与阳性患者间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患者GST-π和LRP表达水平及DI、SPF、PI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P<0·05。异倍体与二倍体乳腺癌GST-π和LR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T-π和LRP蛋白表达及DNA含量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GST-π和LRP蛋白表达及DI、SPF和PI与淋巴结转移有关。GST-π和LRP蛋白表达与DNA含量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耐药相关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π)、肺耐药蛋白(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64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分期、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状态等因素的关系及5种耐药基因间的相关性。结果:P-gp、GST-π、LRP、MGMT和MRP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均有一定水平表达,P-gp和GST-π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分别为0.007和0.031),MG-MT的表达在年龄<50岁组明显升高,P=0.018。GST-π、MRP和MGMT的表达在肿瘤体积较大组中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42、0.000和0.015),5种耐药基因的表达与ER、PR表达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各耐药基因之间存在共表达现象,P-gp和GST-π的表达及LRP与MRP的表达均存在正相关性(r=0.66,P=0.000;r=0.434,P=0.004)。结论:乳腺癌组织中耐药蛋白的表达与患者肿瘤体积、年龄、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耐药蛋白高表达,均提示为乳腺癌的不良预后指标。乳腺癌组织中各耐药蛋白之间存在共表达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20例NSCLC及癌旁组织中和30例肺炎MGMT的表达.结果:120例NSCLC组织中,MGM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33%,40/12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63%,76/120),χ2=21.624,P<0.05;亦显著低于30例肺炎症组织(60%,18/30),χ2=7.196,P<0.05;MGMT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吸烟史、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MGMT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相关,监测MG-MT蛋白可能对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胃癌组织MGMT的表达.结果: 胃癌中MGMT总阳性率为47.83%(22/46).MGMT在浸润浆膜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增高,与浸润肌层和无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体部癌MGMT阳性率较高,与贲门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GMT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MGMT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癌的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5.
MGMT和Ki-67抗原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GMT及Ki-67抗原的表达.结果 MGMT、Ki-67抗原在HCc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4.12%(30/68)和57.35%(39/68),MGMT的表达与Hcc组织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其它临床因素无关(P>0.05);Ki-67抗原的表达与HCC的肿瘤大小、包膜是否完整、脉管有无癌栓、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血清AFP的浓度无关(P>0.05);并且随Ki-67抗原表达强度的增加,MGMT的表达强度明显下降,Ki-67抗原与MGMT表达呈负相关(γ=-0.301,P<0.05).结论 MGMT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抑制作用,MGMT的缺失是HCC发生的重要分子事件之一,检测Ki-67抗原有助于判断HCC恶性程度及复发转移的风险,联合检测MGMT和Ki-67抗原有助于预测HCC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以及蛋白表达情况,评价其与临床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7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患者,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MGMT基因甲基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GMT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临床特征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癌组织中MGMT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MGMT蛋白表达呈负相关。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之间具有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MGMT蛋白表达及pTNM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MGMT蛋白表达与pTNM分期是影响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KAI1/CD8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对69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KAI1 mRNA和CD82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69例原发性乳腺癌中,癌旁组织中KAI1基因在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和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癌组织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KAI1基因在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和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CD82表达与临床病理类型以及PR表达无相关性(P>0.05),而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ER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KAI1/CD8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及某些临床病理因素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DNA拓扑异构酶(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联合检测P-gP、GST-π、TopoⅡ在97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P-gp、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P-gp、GST-π在中高分化腺癌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腺癌,有显著意义(P<0.05),TopoⅡ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腺癌,有显著意义(P<0.05).P-gp、GST-π、TopoⅡ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黏液癌相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TopoⅡ在黏液癌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腺癌(P<0.05).P-gp、GST-π、TopoⅡ在肿瘤浸润程度上无显著差别(P>0.05).P-gp、GST-π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有显著意义(P<0.05);TopoⅡ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P-gp、GST-π、TopoⅡ均在胃癌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无关,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联合检测P-gp、GST-π、TopoⅡ对于胃癌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GMT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5例乳腺癌患者MGMT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35例乳腺癌中MGMT蛋白总阳性率为84.4 %(114/135),但存在异质性。MGMT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ER状况相关(P<0.025)。结论:MGMT蛋白的表达不能作为乳腺癌的一个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ezrin和VEGF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30例乳腺良性肿瘤中ezrin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ezrin和VEGF在乳腺良性肿瘤和乳腺癌癌旁组织中均无异常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ezrin和VEGF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5.56%(35/63)和65.08%(41/63),ezrin和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而与无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01).ezrin和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以及月经情况无相关性(P>0.05).结论 检测ezrin和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转移潜能和预后,ezrin可作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以及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bcl-2蛋白表达及DNA倍性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CM)定量分析63例原发性乳腺癌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22例乳腺良性肿瘤中bcl-2蛋白表达及DNA倍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及DNA指数(DI)、S期比例(SPF)和增殖指数(PI)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肿瘤(P<0.05),而后两者在上述指标上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浸润性非特殊类型癌患者DI、SPF和PI明显高于早期浸润癌患者和浸润性特殊类型癌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患者DI和SPF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P<0.05).bcl一2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癌组织bcl一2蛋白表达水平与SPF和PI呈负相关(P<0.05).结论:bcl-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DI和SPF与淋巴结转移有关;DNA含量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9例胃癌标本中MGMT和EGFR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MGMT和EGFR阳性率分别为52.17%(36/69)和59.42%(41/69).MGMT和EGFR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显著(P<0.05).癌细胞浸润深组EGFR表达增高,癌细胞分化程度低组MGMT表达增高.MGMT和EGFR的表达存在低度正相关性(r=0.2723).结论:检测MGMT和EGFR的表达对判断胃癌患者预后及制定相应的化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MLH1与MGMT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42例癌旁组织标本的hMLH1与MGMT蛋白表达情况,在SPSS 13.0统计软件上应用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Fisher’s精确概率法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为54.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4.3%(P<0.05);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组织类型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MGMT蛋白表达阳性率在癌组织为41.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6.7%(P<0.05);但其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hMLH1与MGMT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检测hMLH1与MGMT蛋白的表达可能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癌耐药蛋白(LRP)、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LRP、P-gp和GST-π蛋白的表达结果 .并分析3者与NSCLC各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结果NSCLC癌组织中LRP、P-gp和GST-π蛋白阳性表达率(76.67%,51.67%,78.33%)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6.67%,20.00%,3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P-gp和GST-π蛋白在中低分化程度(65.00%,48.33%,75.00%)和Ⅰ~Ⅱ期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56.67%,40.00%,71.67%)均分别显著高于高分化(1.67%,0,5.00%)和Ⅲ~Ⅳ期癌组织(10.00%,6.67%,8.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P-gp和GST-π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淋巴结转移(43.33%,26.67%,40.00%)与无淋巴结转移(40.00%,20.00%,4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P、P-gp和GST-π蛋白表达水平NSCLC组织高于癌旁组织,并且与NSCLC的病理分级和TNM分期有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5.
ezrin和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 ezrin和nm-2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因素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63例乳腺癌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及30例乳腺良性肿瘤中的ezrin和nm-23表达.结果: ezrin和nm-23在乳腺良性肿瘤和乳腺癌癌旁组织中均无异常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ezrin和nm-23的表达率分别为55.56%(35/63)和52.38%(33/63),ez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而和无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nm-23的表达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而和无病生存时间呈正相关(P<0.05),ezrin和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年龄、肿块大小以及月经情况无相关性(P>0.05).结论: 检测ezrin和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转移潜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MPRSS4蛋白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MPRSS4蛋白在62例患者的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取癌旁组织6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直肠癌中TMPRSS4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TMPRSS4蛋白在穿透浆膜层、TNM(III+IV)期、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未穿透浆膜层(P<0.05)、TNM(I+II)期(P<0.01)、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且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P> 0.05);TMPRSS4蛋白阳性表达组的五年生存期明显短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TMPRSS4蛋白在直肠癌中高表达,联合检测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和TMPRSS4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ASC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3年6月间10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和5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经放疗和化疗,采用免疫组化Envi Sion方法检测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ASC的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ASC基因的表达与年龄、雌激素(ER)、孕激素(PR)、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p53基因、Ki-67、疾病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AS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0%(52/100)和84.0%(42/50),组间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ASC基因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术后分期以和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ER、PR、HER-2、p53和Ki-67表达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SC基因在乳腺癌中表达减低,提示ASC在乳腺癌的凋亡、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formin like-3(FMNL3)蛋白在乳腺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乳腺外科在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FMNL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组织中FMNL3蛋白表达与患者3年生存状况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FMNL3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组织中FMNL3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癌旁组织FMNL3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低度分化、病理分期Ⅲ-Ⅳ期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FMNL3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度/高度分化、病理分期Ⅰ期/Ⅱ期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FMNL3表达阳性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8.182(95%CI:52.806~63.194)个月,表达阴性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3.621(95%CI:58.261~66.70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NL3蛋白在乳腺癌发生、进展和转移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Y14在乳腺癌组织、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及癌旁乳腺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RT-PCR 等方法测定Y14在乳腺癌组织、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及癌旁乳腺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1)Y14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的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乳腺癌组织的Y14表达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5)。 2)在乳腺癌中,组织学Ⅲ级组的Y14表达明显高于Ⅰ级和Ⅱ级组(P<0.05)。 3)有淋巴结转移的腋窝淋巴结(+)组的Y14表达高于腋窝淋巴结(-)组(P<0.05)。 4)乳腺癌≤2cm组的Y14和Upf1 表达和>2cm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Y14的作用在乳腺癌组织中明显增强。Y14的表达在组织学Ⅲ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与肿瘤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20.
结肠癌组织中CD40蛋白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免疫共刺激分子CD40在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5例结肠癌组织和10例癌旁组织中CD40蛋白的表达,并分析CD40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CD40蛋白阳性染色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41.5%,而在正常癌旁组织中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0蛋白表达与肿瘤TNM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CD40分子可能在结肠癌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结肠癌预后判断及淋巴结转移监测的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