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感染途径及主要致病菌,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865例患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8.02%,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38.72%),其次为血液、皮肤、黏膜、胃肠道等;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感染、多重耐药菌有上升趋势;早产、低体重儿,气管插管,应用抗生素及抗生素使用时间〉7d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3.29%,11.02%,28.91%,9.53%及16.68%;住院时间长者医院感染率增高。结论新生儿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针对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感染途径、致病菌特点,加强监测,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感染途径及主要致病菌,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 865例患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8.02%,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38.72%),其次为血液、皮肤、黏膜、胃肠道等;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感染、多重耐药菌有上升趋势;早产、低体重儿,气管插管,应用抗生素及抗生素使用时间>7d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3.29%,11.02%,28.91%,9.53%及16.68%;住院时间长者医院感染率增高。结论新生儿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针对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感染途径、致病菌特点,加强监测,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医疗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率是保证医疗安全至关重要的环节。新生儿具有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差、对外界适应能力弱等特点,早产儿、低体质量儿、危重儿抵抗力更差,常因雾化、吸痰、使用呼吸机、有创性检查与治疗及应用广谱抗生素等而增加院内感染机会。近年来新生儿病房发生院内感染暴发流行事件时有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2~2004年我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结果83例新生儿医院感染中,以高危新生儿为主,其中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儿分别占新生儿医院感染的36.14%、19.280h,39.76%,其他新生儿仅占4.42%;感染与孕周、体重、原发性疾病、是否母乳喂养及是否接受侵入性操作有明显关系;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的部位以胃肠道受累为主、其次是呼吸道、口腔黏膜。结论医院感染的新生儿以高危新生儿为主,要预防和控制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应加强对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监控,特别是加强对新生儿脐部、皮肤、口腔以及侵入性操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汇总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2月312例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结果 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29%;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为首,其次是皮肤与软组织、口腔黏膜、眼结膜等.医院感染病例细菌培养常见细菌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亚种、真菌等;大部分为条件致病菌.早产儿、低体重儿、羊水污染、出生经产道吸入性窒息、大剂量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母婴同室、各种医疗护理操作、住院时间长是导致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可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蒋晓阳  徐小玲 《现代护理》2006,12(15):1447-1448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汇总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2月312例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29%;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为首,其次是皮肤与软组织、口腔黏膜、眼结膜等。医院感染病例细菌培养常见细菌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亚种、真菌等;大部分为条件致病菌。早产儿、低体重儿、羊水污染、出生经产道吸入性窒息、大剂量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母婴同室、各种医疗护理操作、住院时间长是导致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可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李红 《全科护理》2012,10(6):499-500
[目的]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率,提高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质量。[方法]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及有关监控措施,降低了医院感染。[结果]新生儿的感染率、胎龄、出生体重、有创性操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设置的合理和医护人员的缺乏增加交叉感染的可能。[结论]严格NICU管理,加强危重患儿的保护性隔离理,减少有创性操作,注意手卫生是预防N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9.
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方法 分别对我院新生儿室 1 999- 0 1~ 1 999- 1 2入院的 472例新生和2 0 0 0~ 2 0 0 1 - 0 2入院的 446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并在调查过程中逐渐给予恰当的监控措施。结果  1 999年住院的 472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 41例 ,感染率 9% ;2 0 0 0~ 2 0 0 1 - 0 2入院的 446例新生儿中 ,发生医院感染 2 4例 ,感染率 5.4% ,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皮肤粘膜。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链珠菌。结论 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严格消毒隔离管理 ,是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对 1997年 1~ 6月在新生儿内科住院的 2 73份病历 (住院时间 <48小时除外 )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我院 1997年 1~ 6月在新生儿内科住院的患儿 2 73份病历进行查阅并按统一表格登记。医院感染诊断按照《医院感染学》[1 ] 的诊断标准 ,并参照美国 CD- C[2 ] 标准 ,依据《实用抗菌药物学》[3] 判断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2 结 果2 .1 医院感染情况2 .1.1 一般情况  1997年 1~ 6月新生儿内科共住院患者 2 73例 ,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生儿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以制定有效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新生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部位前三位的是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其中以胃肠道感染为主,构成比为57,60%。细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医院感染率由2001年10月的7.60%开始,逐渐下降至2006年9月的2.45%,线性回归方程为y=358.161-0.466x,r=-0.875(P=0.01),差异系高度显著负相关。结论本院新生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多见,医务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疗护理,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填写规范表格,对南充市中心医院产科出生的所有新生儿进行目标监测。结果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越低,感染率越高;出生体重小于2.5kg和胎龄小于37周感染率明显增高;有妊娠期合并症及分娩期并发症的新生儿医院感染明显增高。吸痰、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增加感染机会。结论阿普伽评分低、不足月出生或体重偏低的新生儿易发生医院感染,应作为医务人员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原因,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7年1—12月本院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率为9.71%,以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及脐部感染。早产儿的感染率较足月产儿高(P〈0.05),出生后1~3d新生儿较〉3d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率高(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以呼吸道、胃肠道、脐部感染为主,特别是早产儿;护理上应根据新生儿感染的特点,加强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这是控制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特别是早产儿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感染是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1]。目前国内外没有专为新生儿设定的NICU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发病率,一般参考中国卫生部和美国CDC颁发的医院感染标准^[2]。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而且使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大大增加,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3]。对生活功能尚未成熟的新生儿来说,医院感染更是一大威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探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临床分离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现状,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新生儿患者分别采集的血液、脑脊液、尿液、下呼吸道分泌物、眼分泌物及粪便等标本,进行培养,临床分离菌株,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临床分离菌178株中真菌12株,全部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其余166株临床分离菌株中,革兰阳性菌77株(46.4%),革兰阴性菌89株(53.6%).革兰阳性菌中肠球菌属占31.2%(24/7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54.5%(6/11)和32.3%(10/31),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新生儿常见革兰阴性菌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6.9%(24/89),肺炎克雷伯菌20.2%(18/89),铜绿假单胞菌13.5%(12/8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20.8%(5/24)和16.7%(3/18).细菌耐药情况:在革兰阳性菌中对青霉素耐药性高,肠球菌对青霉素族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高,对去甲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在革兰阴性菌中,对头孢哌酮、头孢吡肟部分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为敏感.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与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及侵袭性操作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不能忽视抗生素使用会增加真菌感染的机会.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病原谱在不断变化,真菌感染逐年增加,本研究结果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经验性用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分析和预防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情况。加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1年1月~2004年2月住院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22%。感染部位以皮肤软组织、口腔黏膜、呼吸道为主。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足月儿高。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时间多在住院1周后。结论重视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重视早产儿的管理,加强对住院1周以上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患儿多是病情危重、体重极低、发育不全、营养不良的新生儿。新生儿本身免疫功能就不成熟,失去赖以依靠的母体,并处于医院感染的高危环境中,使用多种抗生素,侵人性操作,环境细菌不合格等,故其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比其他人群高,对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进行评估,有利于对易感新生儿进行防治,加强对新生儿病房的消毒监测管理,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本文就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医院感染和抗生素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与抗生素应用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度,我院儿科收治的230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及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医院感染率14.3%,明显高于我院平均医院感染率(6.8%)。抗生素使用率100%,预防用药率较高。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并不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必须高度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例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患者医院感染率从2002、2003、2004年的3.40%,下降到2005、2006、2007年的2.32%。结论针对各种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后,可减少新生儿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采取前瞻性监测并结合回顾性调查,总结近3年来我院新生儿病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发生院内感染75例,2003年、2004年、2005年平均感染例次率分别为8.04%、6.70%、4.71%.结论 加强前瞻性监测并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