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营养不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较为常见的合并症,是对透析患者血透效果及预后状况评估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其临床发生率达40%~70%[1-2].营养不良会引起MHD患者免疫水平低下,透析耐受性差,且极易诱发感染以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对患者预后状况造成极大的影响[3].对此,应该强化对MHD营养不良的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基本医疗保障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情况及炎症状态,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按医保支付比例不同将患者分为城保组80例和非城保组(农保)40例。采用主观整体评估法( SGA)对营养不良发生率进行评定;比较不同医保组的人体测量学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及尿素清除指数(Kt / V);检测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 hs - CRP)、白细胞介素-6(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分析 CRP 水平与营养不良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城保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0%,非城保组为7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1)。城保组的营养相关指标比非城保组显著升高(P ﹤0.05),城保组、非城保组的慢性炎症标志物高于正常对照(P 均﹤0.05),但2组间炎症因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非城保组透析前、后 IL -6均显著高于城保组(P ﹤0.05);CRP 升高组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 CRP 正常组( P ﹤0.05或0.01),SGA 评分明显高于 CRP 正常组( P ﹤0.01)。结论不同医保下维持血液透析营养不良发生率不同,非城保MHD 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城保组,其营养状况更差。MHD 患者营养不良者均存在微炎症反应,MHD 患者营养不良与炎症反应有相关性,营养不良与 CRP 成正相关,即营养不良的程度越严重,CRP 值就越高。CRP 反应蛋白是反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较好的预测指标,MHD 患者营养不良中血清 IL -6有较高水平,微炎症反应对血透患者营养不良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发生率更高。是导致MHD患者营养不良、难治性贫血、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整体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但目前临床上对此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故本文通过总结微炎症状态的研究现状,以期发现更多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的特点,以及影响透析质量管理的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0岁以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76例。结果:在76例老年MHD患者,61例(80.3)kt/v达到1.2;1年内共发生急性左心衰72例次(0.7%);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010例次(18.2%),其中症状性低血压占7.2%;心绞痛191次(1.7%);211例次(1I9%)因故提前结束透析;共发生感染27例次(0.2%)。结论:老年MHD患者急性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高,推行持续性质量改进的策略,可提高老年MHD患者的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MHD)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合理的临床营养治疗方案。方法:对患者进行膳食调查、人体测量及生化实验室检查。结果:MHD患者膳食中热能和蛋白质摄入量均不足,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结论:饮食摄入的相对或绝对不足是造成MHD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营养评价可指导患者平衡膳食,维持理想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 32例MHD患者进行营养学评价 ,用人体学测量及生化检查作为营养学指标进行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32例MH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 ,普遍存在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 ,饮食结构不合理。结论 MHD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非常普遍 ,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摄入、加强充分透析、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是改善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Malnutrition - inflammation Complex syndrom,MICS)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衰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湿热证营养不良(PEM)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MHD湿热证PE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肾衰方治疗,对照组用α-酮酸片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白蛋白(M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营养不良主观全面评价法(SGA)评分及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血清二氧化碳结合率水平(CO2CP),以及微炎症状态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b、PAB、TF、Hb及BMI、SGA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以上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肾衰方可改善MHD湿热证PEM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治疗组治疗后BUN、Cr、CO2C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3项指标分别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肾衰方可改善MHD湿热证PEM患者的肾功能及酸碱平衡状态。治疗组治疗8周后hs—CRP、TNF-α、IL-6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护〈O.05,P〈0.01);对照纽治疗8周后hs—CRP低于治疗前(P〈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肾衰方是治疗MHD湿热证PEM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波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90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均采用聚焦超声波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81例增生型营养不良治愈率100.0%,3例混合型营养不良治愈2例,好转1例;6例硬化苔藓型治愈率83.3%,1例好转。总治愈率达97.8%,总有效率100.0%。结论:聚焦超声波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疗效显著,为目前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营养不良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并发症和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评价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营养状况,尽早发现营养不良并采取必要措施,对血透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三甲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主观营养评分法(MQSGA)对广州市4家三甲医院MHD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患者对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态度及行为状况。结果:120例患者完成调查,60%患者存在轻-中度营养不良,8.3%患者为重度营养不良。MQSGA评分营养正常组显著低于营养不良组(P0.05),体质指数(BMI)、非动-静脉瘘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MAMC)、上臂肌围(MAC)与干体重均高于营养不良组(P0.05);患者营养知识总得分(5.3±1.5)分,合格率34.2%。营养正常组营养知识得分(5.7±1.6)分,稍高于营养不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正常组对优质蛋白质食物的知晓率显著高于营养不良组(84.2%vs 65.9%,P0.05)。两组对麦淀粉食物、低磷饮食、补铁及补钙食物、每日适宜饮水量的知晓率均低于42.1%。多数患者希望通过医护人员和营养师等途径获取营养知识。结论:MHD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但营养知识水平低。营养师和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教育,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有助于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研究珠三角中山市中医院2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方法:选取中山市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MH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及营养不良组,检测其血清白蛋白,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年龄及透析充分性之间的差异。结果:280例患者中,营养状况正常患者137例(48.93%),营养不良患者143例(51.07%);营养正常组年龄明显低于营养不良组,营养正常组透析充分性及血清白蛋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营养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高,血清白蛋白可作为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可靠的生化指标,而年龄、透析充分性则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肾脏替代疗法,对于慢性肾脏病终末期引起的水钠潴留、毒素增多可以较为有效清除。但由于MHD需要每周进行2~3次,且终生依赖透析,并且在透析过程中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急性心衰、营养不良、皮肤瘙痒、电解质紊乱、感染等,患者在治疗中较其他人群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一系列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基本医疗保障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情况及干预效果。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0例,按医保支付比例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城保组84例,镇保组22例和农保组44例。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对营养不良发生率进行评定;比较不同医保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尿素清除指数(Kt/V)等人体测量学指标,并给予提高透析充分性、饮食指导、纠正贫血等药物支持一系列综合干预。结果城保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1%,镇保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6%,农保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2%,农保组和镇保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城保组明显提高(P均<0.05),而农保组和镇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保组的人体测量学指标中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均较镇保组和农保组高(P均<0.05),而镇保组和农保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经过综合干预,3组患者轻度营养不良32例(21%),中度营养不良13例(9%),重度级营养不良8例(4%),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不同基本医疗保障对MH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提高透析充分性、改善营养等综合措施能够改善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肾衰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营养不良湿热证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MHD营养不良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肾衰方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仪酮酸片。治疗前及治疗1月、2月、3月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Hb)及营养不良主要指标SGA评分、干体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4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73.33%。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月后,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月后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3月后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纽治疗2月后SG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月后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升高SGA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Alb、前白蛋白、转铁蛋白、Hb及BMI水平都有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其中除BMI以外,余指标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干体重及血清钾变化不显著。提示治疗组可改善患者的大多数营养指标。结论:肾衰方是治疗MDH营养不良湿热证患者的有效方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中医证候规律。方法:采用中医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医证候调查表”。把符合研究的200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合并营养不良105例,非营养不良95例。观察营养不良组与非营养不良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证候构成特点。结果: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组(105例)中单一证候共21例,占20.00%,无证可辨4例,占3.81%,复合证候共80例,占76.19%,主要为两证组合,共计62例,占59.05%,三证复合10例,占9.52%。常见复合证候按照出现频次依次为:肺气虚兼脾气虚证22例,占20.95%,肺气虚兼肾气虚证20例,占19.05%,脾阳虚兼肾阳虚证14例,占13.33%。单纯实证12例,占11.88%,单纯虚证60例,占59.41%,虚实夹杂证29例,占28.71%。涉及脾虚证候的单证、复合证候高达49.52%。结论:COPD稳定期合并营养不良以虚证为主,多涉及到脾虚证候,以两两兼证居多,多表现为肺脾气虚证、肺肾亏虚证、脾肾阳虚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当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脾肾气虚型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MHD且并发脾肾气虚型营养不良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当归汤,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Hb、Alb实验室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脾肾气虚型症状积分以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中营养不良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BMI与TSF等测量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黄芪当归汤配合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疗效较单纯常规治疗者满意,可有效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黄对MHD患者微炎症与营养不良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规律血液透析,纠正贫血及钙、磷代谢紊乱,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大黄。疗程为3个月。监测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改良SGA评分、人体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组间比较,血浆hs—CRP、Hb、Alb、TRF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浆hs.CRP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Hb、Alb、TR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前改良sGA评分、BMI、MAMC、TSF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改良SGA评分下降,BMI、MAMC、TSF指标升高(P〈0.05)。结论:大黄可以减轻MHD患者微炎症状态,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陈燕  李鸿霞  拓宽前 《新疆中医药》2011,29(6):F0003-F0004
目的:评价营养不良风险调查2002(NRS200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95例COPD稳定期患者参加本研究,分别采用NRS2002和身体组成分析方法(BCA)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所有95例稳定期COPD患者均可用NRS2002评定,判定有营养不良者占54.74%(52/95)。采用BCA进行营养评价,有12.63%(12/95)为重度营养不良,34.74%(33/95)为轻中度营养不良,52.63%(50/95)为营养正常。如以BCA结果为标准,NRS2002对重度营养不良、轻中度营养不良、营养正常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100%(12/12)、100%(33/33)、86%(43/50)。对营养不良诊断的准确度为92.63%(88/95),Youden指数(J)为0.89,阳性似然比8.0,阴性预测值0.89。结论:NRS2002适用于稳定期COPD患者的营养评价,可作为COPD营养不良的筛查工具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参芪山腊梅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以益气健脾泄浊立法,自拟参芪山腊梅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属脾虚湿浊中阻证患者,并设随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人体测量指标、干体重、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及生化指标等的变化,对患者GNA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并对该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中治疗组比对照组体征症状改善明显(P〈0.01),血清ALB、TRF、HGB明显提高(P〈0.05),SGA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参芪山腊梅汤对改善维持血透营养不良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血清ALB和TRF等多项营养生化指标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MHD患者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