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我国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静脉应用艾通立(rt-PA)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发病6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分为溶栓治疗和对照两组,治疗组静脉注射溶栓剂rt-PA和皮下注射依诺肝素,对照组不应用此两种药物,其它治疗两组均相同。观察比较患者在治疗后24h和9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发病90d日常活动指数(Barthel指数)。同时观察两组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及30d内病死率并分析死因。结果溶栓治疗组24h显效率487%,而对照组为205%(P=0009),治疗组90d显效率794%,对照组513%(P=0016),90天溶栓组基本完全恢复(barthel95-100)513%,对照组为205%(P=0005),严重致残者治疗组153%,对照组231%(P=002),30d病死率溶栓组103%,对照组128%(P=1000)。出血性并发症溶栓治疗组238%,高于对照组的26%(P=0029),但无致命性出血。结论我国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值得进行进一步随机对照研究验证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静脉rtPA溶栓治疗脑梗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爱通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rtPA组和对照组各40例.rtPA组给予rtPA总量0.8mg/kg,90min内静脉滴入.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0 d.统计两组发生颅内出血的例数,依据头颅CT所见将出血转化分为出血性梗死、脑实质性出血2种类型.用欧洲脑卒中临床神经缺损评分标准(ESS)和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rtPA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rtPA组发生颅内出血4例,其中出血性梗死1例,脑实质性出血3例,死亡2例.对照组发生颅内出血2例,均为出血性梗死,死亡1例.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实,但脑实质性出血高于对照组,主要见于高龄、房颤患者.  相似文献   

3.
艾通立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附100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艾通立对急性脑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同时探讨国人应用rt-PA治疗的最佳剂量。方法:凡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为rt-PA0.9mg/kg,B组为rt-PA 0.7mg/kg,C组作为对照组不用rt-PA。溶栓两组先将总量中的8mg静脉快速推入,剩余量在1h内用静脉泵输入,总量均不超过90mg。观察3组治疗后24h、9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90d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同时观察3组治疗后30d脑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A组溶栓后24h和90d治愈及显效率为41.18%和76.47%,90d Barthel指数为95~100分者占58.82%,30d脑出血率为8.82%,病死率为5.88%。B组溶栓后24h和90d治愈及显效率为39.39%和69.70%,90d Barthel指数为95~100分者占54.55%,30d脑出血率为9.09%,病死率为9.09%。C组治疗后24h和90d治愈及显效率为21.21%和30.30%,90d Barthel指数为95~100分者占21.21%,30d病死率为9.09%。90d溶栓组显效率(73.13%)明显高于对照组(30.30%,P=0.0017),严重致残率分别为13.43%和24.24%。结论:急性脑梗死静脉应用rt-PA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国外0.9mg/kg的剂量也适用于国人。  相似文献   

4.
周婷 《全科护理》2011,(4):300-301
[目的]总结急性脑梗死病人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对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加强溶栓前后的护理。[结果]5例rt-PA静脉溶栓的病人患肢肌力和神经肌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配合医生尽快准备溶栓药物、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急性脑梗死病人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急性脑梗死病人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对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加强溶栓前后的护理。[结果]5例rt-PA静脉溶栓的病人患肢肌力和神经肌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配合医生尽快准备溶栓药物、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急性脑梗死病人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急性脑梗死大部分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栓子阻塞动脉所致,国内外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已证实,溶栓治疗能有效地缩小梗死灶体积并改善神经细胞的功能,故急性脑梗死后首选急诊溶栓。目前我国多使用尿激酶动或静脉溶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因费用高、严格的限定时间、医源性等因素使用的较少。现将本院2000年以来应用rt-PA静脉溶栓的28例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脑梗死(ACI)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发病4. 5 h内于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常规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4 d BI评分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BI评分升高更为显著(P 0. 05);与治疗前相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24 h、14 d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更显著(P 0. 05)。观察组治疗14 d的总有效率90. 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77. 50%(31/40)(P 0. 05);观察组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血管再闭塞1例,对照组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血管再闭塞2例、消化道出血1例、心功能不全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 0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15. 00%(6/40)(P 0. 05)。结论 ACI患者发病4. 5 h内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可靠,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纳入发病4.5 h内的急性轻型脑梗死患者53例,分为rt-PA组24例和对照组29例,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rt-PA组还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采用症状性颅内出血(s ICH)发生率及90 d死亡率来评估治疗安全性。采用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 d疗效及90 d改良Rankin(m R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2组患者均未发生s ICH及死亡。rt-PA组治疗后2 h、24 h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治疗后7 d NIHSS评分、7 d疗效及90 d m 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与常规治疗相似。  相似文献   

9.
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友平  陆锋  李印肖 《临床荟萃》2002,17(4):188-189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栓体舒),(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时间窗、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溶栓组和降纤酶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30天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超过6小时溶栓者无致死性出血并发症。结论:栓体舒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时间窗可以根据病情延长至24小时。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按照国际指南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规范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性;提出了临床实践中常见的5方面问题: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较少、r-tPA的价格限制了临床应用、中国人r-tPA用量尚待摸索、溶栓疗效不理想以及中医药参与溶栓治疗有限,并对每一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对中医药干预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提出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67例,其中有10例患者未溶栓成功,其余57例患者溶栓成功,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栓塞部位是血管末端、用药总量>150 mg及完全梗阻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期间尽量减少影响因素对溶栓治疗的影响,有利于神经功能快速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后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分两组,治疗组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非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用药前、用药后24h、7d、21d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数值。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的NIH—SS分值明显下降,差异显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凝血功能无显著改变。结论如果严格掌握时间窗及适应证,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安全,对凝血系统影响轻微,比非溶栓治疗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的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患者选择,治疗与并发症,方法:采用股动脉插管, 超选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结果:9例患者,7例恢复正常,1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满意。结论:血管内介入,动脉尿激酶溶栓治疗,为急性脑梗死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静脉溶栓绿色通道切实可行的方法。方法 将院内溶栓延迟的4个时间段(4D’S)前移至院前开始,达到院前、院内一体化,对院前AMI病人施行急诊静脉溶栓。结果 ①AMI病人急诊溶栓延迟时间缩短至32.8min;②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65.22%;③应用简易试管法检测凝血时间(约20min)监控小剂量肝素的使用时不良反应少。结论 ①在完善的EMSS中开通.AMI急诊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可使AMI病人获得及时救治;②肝素的早期使用和适时监控,可减少再闭塞率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从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到本院诊治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9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NI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χ2=13.295,P<0.05);观察组溶栓后6h NIHSS评分为(12.33±2.62)分低于对照组(t=8.469,P<0.05),溶栓后24h为(8.42±1.25)分低于对照组(t=9.738,P<0.05),溶栓后7d为(7.05±1.11)分低于对照组(t=8.517,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避免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溶栓后NIHSS评分,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塞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35例起病在24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动脉溶栓治疗,并采取欧洲卒中量表(ESS)及Barthel指数(BI)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介入溶栓后患者ESS评分明显增加,介入溶栓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发病6h内介入溶栓治疗患者闭塞血管完全再通及部分再通率为13/13(100%)、颅内出血率为0.00%;发病24h内介入溶栓后患者闭塞血管完全再通及部分再通为26/35,颅内脑出血发生率为5.71%,无一例死于实质性出血。结论 起病6h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给药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20例,发病至给药时间<3.0 h)和对照组(20例,发病至给药时间在3.0~4.5 h)。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mRS、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RS及NIHS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上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发病至给药时间<3.0 h时间窗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CTP)评价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9例,全部患者发病12 h内行颅脑CT及CTP检查,入院后29例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1周内复查脑CT,两次CT检查图像均通过后期图像处理,去除颅骨、脑脊液影响,定义血管,减少噪声,得脑灌注参数图,测量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并进行前后定量比较。结果溶栓治疗前,CT检查发现12例存在脑梗死灶,CTP发现全部患者存在脑灌注异常区域,CBF、CBV减低。治疗后CT检查显示,缺血边缘区脑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中心区脑血流量与血容量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脑灌注成像可以较好地显示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脑缺血病灶血流情况,为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准确依据,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分为A组(2 h之内)21例、B组(2~4 h)21例、C组(4~6 h)23例,均行静脉溶栓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比较三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病例经溶栓治疗并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及再梗死,三组溶栓后冠脉再通率、心功能Killip≥Ⅲ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溶栓治疗并结合有效护理措施,能迅速使冠状动脉再通,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