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健  陈高红 《临床荟萃》1989,4(9):388-388
肝纤维化(Hepatic Eibrosis)系指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一般认为,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有Ⅲ型前胶原氨基N肽(PⅢP)、单胺氧化酶(MAO)、胆碱酯酶(ChE),脯氨酸(Pro),游离羟脯氨酸(HYP)及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肝活检可确诊。近年,肝纤维化的治疗研究主要集中于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与吸收两个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为诸多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共有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是影响慢性肝炎预后的重要环节 [1 ]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的、过量的细胞外基质 (特别是胶原 )沉积 ,它是细胞外基质合成过多或降解不足的直接后果。抗纤维化的治疗分两个方面 :一是针对原发病的病因治疗 ,如抗肝炎病毒、抗血吸虫病、戒酒、祛铁、祛铜等 ;二是针对抗肝纤维化本身的治疗 ,如抑制 HSC的激活、抑制胶原的增生、促进胶原的降解等 [2 ]。但迄今为止 ,国外尚无实质意义上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或方法投入临床应用。我国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治疗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的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耀凯 《临床荟萃》1997,12(10):434-435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导致肝硬变的共同病理基础,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变发展的必经病理阶段.积极治疗肝纤维化,可以延缓或阻断肝硬变的形成,甚至逆转其病理进程.近年来,随着对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深入了解,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肝纤维化治疗手段及设想,但其共同机制都是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分解.现就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都有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等病理改变,肝纤维化通过不同途径发展为肝硬变,由于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变的可逆阶段f’l,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阻止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尚缺乏准确反应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血清ill型前胶原(PCIll),ill型前胶原肽(PlllP),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CllV)等可能反映胶原合成状态12],为此我们对引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血清PC皿,P皿P,LN,HA,CllV等联合检测,以了解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临床的关系,研究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的、过量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特别是胶原沉积,它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也是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环节。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能给予有效的病因治疗,或能直接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或)促其降解,则已经形成的肝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也是可以逆转的。人们对肝纤维化的认识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最终发展到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时代。  相似文献   

6.
丹参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多种病因所致慢性肝炎的共同病理变化,特征在于肝脏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与过度沉积,其核心环节在于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近年来,丹参及其有效成分在抗肝纤维化研究中取得了许多进展。丹参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主要有:抗自由基过氧化损伤、促进损伤肝细胞的修复、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改善肝脏微循环、抑制胶原生成、促进病理沉积胶原的降解、抑制HSC活化。  相似文献   

7.
吡非尼酮是正在研发的新型广谱抗纤维化药物,目前抗肝纤维化治疗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增殖、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有关。本文对吡非尼酮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其特征表现为肝脏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而导致其过度沉积。目前认为透明质酸 (HA)、 型胶原 (C- IV)、板层素 (L N)及 型前胶原 (PC- )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本文就近年来治疗肝纤维化的几种药物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干扰素 (IFN)国外研究指出 [1 ] ,IFN- α和 IFN- γ对体外培养的人肌成纤维细胞样 Ito细胞 (MFBIC)增殖与胶原合成、分泌有抑制作用 ,重组人 IFN-α 2 c(10 4 U / ml)和 IFN-γ(10 3U / ml)分别能减少 MFBIC的 DNA合成 6 9%和 6 6 % …  相似文献   

9.
张惠芸  吕卉  宋修光  韩少磊 《新医学》2002,33(6):337-338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NF-α)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应用IFN-α1b治疗中度,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及早期肝硬化116例,每次3MU,肌内注射,隔日1次,疗程6个月。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部分慢乙肝病人分别于治疗前(37例)及后12个月(19例)地肝穿刺活检,常规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测炎性分度,网状纤维染色测定肝纤维化的分级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LN,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治疗前患的血清透明质酸,LN,Ⅳ型胶原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的程度一致,治疗后所有病例血清透明质酸,LN,Ⅳ型胶原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直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LN,Ⅳ型胶原的表达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IFN-α1b慢乙肝可明显抑制纤维的生成与沉积,具有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肝星形细胞胶原表达及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方药物血清对离体肝星形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中Ⅰ,Ⅲ型胶原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防治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药物组共5组,并制备各组血清。采用SD大鼠肝星形细胞分离、培养,药物血清制备,免疫组化检测实验各组肝星形细胞中Ⅰ,Ⅲ型胶原及TIMPs的表达经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培养72h,高、中、低剂量药物组Ⅲ型胶原的表达[Ⅲ型胶原反应物吸光度(A值)为178.364-5.82,182.274-20.32,220.38&;#177;19.32]早于Ⅰ型胶原(Ⅰ型胶原反应物A值为300.23&;#177;25.80。329.37&;#177;45.98,425.38&;#177;19.32),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高、中剂量药物组均可有效抑制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并呈药物量效关系;培养24k实验各组均无TIMPs的表达,培养48h后TIMPs开始表达,培养72h时,高、中、低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可显著抑制TIMPs的表达。结论:复方鳖甲软肝方药物血清能有效抑制肝纤维化时肝星形细胞中Ⅰ,Ⅲ型胶原及TIMPs的表达,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细胞外基质生成的同时,加速已生成的细胞外基质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粘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胶原(1VC),阳性者是否需要抗纤维化治疗。方法:入院时检查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粘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胶原(ⅣC)同时给予保肝降酶退黄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次复查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粘蛋白(LN),Ⅲ型胶原(CPⅢ),Ⅳ胶原(ⅣC)。结论:急性戊型肝炎病人95.2%的病人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正常;急性乙型肝炎病人95.5%的病人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正常;慢性乙型肝炎病人4H4.6%的病人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正常;慢性丙型肝炎25%的病人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正常;肝硬化的病人28.58%的病人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正常;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人46.2%的病人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正常。对于那些肝功能恢复后肝纤维化指标持续阳性的病人,需要继续抗纤维化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蒋业贵 《临床荟萃》1998,13(16):721-722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纤维性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是一个慢性、渐进性的过程,是一切慢性肝病共同病理学基础,是发展到肝硬变的必经阶段,且与肝癌发生有一定关系.其实质是由于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降解失衡,导致在肝内过量沉积.积极治疗肝纤维化,可以延级或阻断肝硬变的形成,甚至逆转其病理进程.抗肝纤维化药物的分类,目前尚未统一,有人将其分为抑制间质合成、分泌、沉积和促进间质降解四类.现就肝纤维化药物治疗进展作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苦参碱是天然药物苦参根提取物中的一种成分,本文研究了苦参碱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对肝纤维化指标(HA、LN、PIV)合成的影响,对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并对苦参碱抗肝纤维化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方药物血清对离体肝星形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中Ⅰ,Ⅲ型胶原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s,TIMPs)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防治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药物组共5组,并制备各组血清。采用SD大鼠肝星形细胞分离、培养,药物血清制备,免疫组化检测实验各组肝星形细胞中Ⅰ,Ⅲ型胶原及TIMPs的表达经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培养72h,高、中、低剂量药物组Ⅲ型胶原的表达犤Ⅲ型胶原反应物吸光度(A值)为178.36±5.82,182.27±20.32,220.38±19.32犦早于Ⅰ型胶原(I型胶原反应物A值为300.23±25.80,329.37±45.98,425.38±19.32),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中剂量药物组均可有效抑制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并呈药物量效关系;培养24h,实验各组均无TIMPs的表达,培养48h后TIMPs开始表达,培养72h时,高、中、低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可显著抑制TIMPs的表达。结论:复方鳖甲软肝方药物血清能有效抑制肝纤维化时肝星形细胞中Ⅰ,Ⅲ型胶原及TIMPs的表达,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细胞外基质生成的同时,加速已生成的细胞外基质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肝纤维化四项的联合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ecru,Ⅳ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以其无损伤、患者易接受等优点而为广大学者用来做为评价肝纤维化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至于慢性乙肝同一模式HBsAg不同浓度肝纤维化四项变化规律的研究还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强力宁抗纤维化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强力宁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酶标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前胶原Ⅲ肽(PⅢP)和透明质酸(HA)及Ⅳ胶原的检测,同时应用强力宁对部分慢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并随访8周.结果慢性肝炎患者的PⅢP、HA及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PⅢP、HA及Ⅳ型胶原水平有关系,以S3和S4期最高;强力宁治疗第6周时血清PⅢP水平下降(P<0.05),8周时,PⅢP、HA和Ⅳ型胶原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结论肝纤维化时,血清PⅢP、HA及Ⅳ型胶原明显升高,3个指标的结合应用可作为肝纤维化早期诊断指标,强力宁有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肝纤维化四项的联合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以其无损伤,患者易接受等优点而为广大学者用来做为评价肝纤维化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至于慢性乙肝同一模式HBsAg不同浓度肝纤维化四项变化规律的研究还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三七总甙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三七总甙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作用,以寻找治疗人瘢痕疙瘩的有效药物。方法: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H^3-脯氨酸掺入法检测三七总甙作用后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三七总甙含量在0.5,1.0和1.5g/L时均能够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P&;lt;0.01),但在1.5g/L时对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结论:三七总甙具有体外抗纤维化作用,可能成为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正>近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进一步证明,肝纤维化主要病理过程为各种病理因子损伤肝脏后,刺激产生多种细胞因子,激活肝星状细胞,使其增殖、活化、转化,导致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降解减少,即形成肝纤维化。其治疗当是消除病因,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生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己酮可可碱对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大鼠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和抗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己酮可可碱组.6周后比较各组肝组织学评分,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Col-Ⅰ)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对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 已酮可可碱能够降低纤维化的组织学评分,降低Col-Ⅰ mRNA表达水平.结论 己酮可可碱在大鼠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中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