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代中医急救医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医急救医学是指以中医为主,结合现代急救医学先进知识和技能,处理急、危、重症的学科.其急救原则是“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结合”,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挽救病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由于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很快,而中医急救医学的发展,更要体现现代气息,现根据我们多年从事中医急救医疗的经验及体会探讨中医急救医学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
急救能力评价体系是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讨如何建立中医学生临床急救能力评价体系,从而按照此评价体系有目的地培养实习生的急诊思维和急救技能,并实施量化考核,严格监控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由此培养出当代合格的中医人才,满足中医临床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中医急诊学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中医急诊医学人才,总结中医急诊学临床教学体会包括:培养学生建立现代中医急诊医学观;培养学生中医急诊临床创新思维;掌握急诊临床操作技能;以上教学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急救对象多是病情危重,需要及时诊治和抢救的患者。急诊是突发疾病及受到意外伤害时接受的专业科学的救治,其关乎患者的生命,因此急诊大夫需要具备准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紧抓抢救时机,挽回患者生命。急诊医学是在现代医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目的在于通过对患者进行快速救治以期最快地降低患者痛苦,挽救生命。急诊医学综合了临床、管理、急救等多个方面,是一门综合学科,尤其强调临床实践性,同时时间紧、患者病情复杂及医疗条件等都是急救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急诊医师应当是一个一专多能的救命医师,从专科急救向全科急诊的转化是社会对其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近50年来,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不断深入,极大地促进了中医急症医学的发展。1983年中医急症专业委员会制订了六大急症诊疗常规,而一批中医急症必备药物特别是针剂、颗粒制剂的研究创新和广泛应用,为中医急诊医学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中药制剂及针灸、拔火罐、中药外敷、中药灌肠、中药气雾剂吸入等中医综合手段,使中医急疹手段更加丰富多彩。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中西医结合在急诊急救上有一定的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光明。  相似文献   

6.
专科护士是指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属毕业后教育,在经过认可的培训基地中以急救护士的身份接受以提高临床护理能力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过程.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高度快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我国医疗保健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急救专科护理人员是时代的要求.我院于2010年5月成立了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通过理论学习,临床实践,考核等内容面向全省培训急救专科护士.即: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室-急诊ICU三大环节轮训急诊专科护士.院前、院内急诊抢救连续性,同时掌握现场急救技能;急诊抢救室轮训即熟练掌握抢救药品,抢救设备、急救技能及有预见思维的护理记录;急诊ICU轮训即掌握急诊气管插管/切开护理、呼吸机护理、监护观察.其中女 25人,男 2人.培训课程主要对急诊科常用急救技术、常见救护措施进行培训,采取讲授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办法,旨在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掌握必须的急救技术,满足急危重症病人护理的需要,培训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邹志东 《北京中医药》2006,25(5):302-304
本文主要针对西医专业毕业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学习<中医诊断学>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学的多,临床技能会的少;西医理论知道多,中医知识了解少;死记硬背多,融会贯通少的状况及特点,提出了教学中应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扬长避短;注重专业思想和方法,教书育人;利用现代媒体和实际操作等应对措施及体会.建议应加强中医基础实验课、加强中医临床技能训练、编写适用于该类研究生的教材等.  相似文献   

8.
中医急诊学是通过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手段进行结合,研究危急重症的发生、变化规律和诊疗技术的一门临床学科,临床急救医学当中地位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进行中医急诊学教学,需要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作为培养中医人才主体的中医本科专业其学生临床急诊思维、急危重症抢救能力、中西医救治能力普遍不足,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临床现状等问题,在中医急诊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临床急诊思维为出发点,通过对学生急诊观念、急救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使之进一步掌握急救技术、提高急救能力而成为合格的中医急诊人才.  相似文献   

10.
《湖南中医杂志》2005,21(5):2-2
祝贺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医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中国针灸中药研究与信息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分册细胞生物学杂志上海针灸杂志天津中医药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辽宁中医杂志内蒙古中医药(汉)河北中医中国中医基础医学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中医外治杂志中国肛肠病杂志北京中医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卫生统计临床儿科杂志中国综合临床中国地方病学杂志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山西中医药学进展临床检验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浙江中医杂志国医论坛眼科新进展临床消化…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全国急救医学学术交流会拟定于2015年9月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现将征文事宜通知如下:征文内容(1)中西医结合及现代医学方面急救医学的基础、临床科研进展和新技术交流;(2)脓毒症的国际、国内研究成果交流、回顾和展望;(3)交流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推广急救医学领域的临床治疗成果;(4)老年多脏器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进展;(5)有关整合医学的研究。征文范围(1)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神经科、五官科、麻醉科、急诊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对急诊科新护士的培训与管理十分重要。通过对急诊科新护士进行思想素质、护理基本技能、急救技术的培训,使其具备急诊专业知识与技能,快捷的适应急诊科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现代急救医学的形成及中医急诊医学的形成和现状入手,着重阐明了用中医的手段和方法治疗急危重症。最重要的是,应用和研究高效速效的中药新剂型。中药新剂型的分类、适应症以及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原则,和应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古代中医急救技术,阐述中医急救在急救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指出加强当前中医急救技术和中医急诊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培养当代中医急救人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急诊学是运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临床各科急危重症的诊疗与救治的学科,是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中医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急救经验和方药,但未能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应用,中医急诊的弱化与衰退与教学密切相关。目前中医急诊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临床见习,教学形式单一,对中医学生的临床实践重视不够,导致学生不善于应用中医急诊临床思维进行急诊救治,急救意识不足,对中医能够治疗急症缺乏信心,无法高质量完成急诊工作。文章对中医急诊学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强化学生中医急诊临床思维和急救意识的培养,使其熟悉中医急诊的临床特点,掌握治疗原则,促进中医急诊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加强急诊急救管理 健全急诊急救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急诊急救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加强急诊急救管理,建立急诊急救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其措施包括提高认识,树立服务理念;加强领导,健全急诊工作的指挥系统;设立应急预案,提高反应能力;制定相关制度,保证医疗质量;定期业务培训,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只有加强内部管理,才能让病人满意,不断促进急诊医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钮春香  汪远香  邹维  陈聪 《新中医》2020,52(17):203-206
中医急诊学是依托先进西医急救设备,结合中医临床思维和中医学理论,研究临床危急重症的发病原理、证候变化特点并提出相应诊疗方法的临床学科。学生在中医院校学习过程中,在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较高的动手能力,若急救意识不足,不善于应用中医急诊临床思维,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将不能正确的应用中医辨证论治和四诊方法,无法有效完成急诊工作。当前,中医急诊教学、带教中存在学生紧张、缺乏自信,不敢临床实践、对急诊时间紧迫性和急救意识不足、中医急诊临床思维有待强化和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培养并强化学生的急救意识和中医急诊临床思维是其早日成为合格的中医临床医师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首先对中医急诊学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性介绍,对中西急诊教学、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完善方式进行了描述,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和中医急诊临床思维给出细致的应对措施,以期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工作的角色转变,适应急诊科室的工作节奏,掌握中医急诊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早日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  相似文献   

18.
正流传度:8000000+很多持中医观点的人认为,糖尿病是不存在的病种,如有症状,可以通过中草药调理、饮食调理、运动调理等方法来改善健康状况,用不用药都行。大咖来辟谣主持/王仲教授博导北京清华大学长庚医院全科与健康医学部部长中国医促会急诊急救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老年健康学组副组长北京急诊医学会常委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是一门涉及多方面学科知识和医疗技巧的综合医学科学,在我国医疗史上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现代社会,由于西医的兴起和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认可,中医在国内医学界已退居到辅助和次要的地位,尤其是外科和急诊医疗领域,由于西医外科手术和结合现代科技成果的各种医疗仪器的使用,传统中医外科手段和急救方法己很少有人知道,一些很有价值的急诊急救方法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另一方面,西医现有的一些急救手段存在着过分依赖仪器,对患者损伤大,缺乏人文关怀等缺点。而中医学作为一门有着数千年医疗理论探索和临床实践活动的医学,有一些医疗手段可以弥补西医手段的不足,甚至可以代替现有西医方法,在医学科学学术上和传统文化方面仍具有重要价值。所以,对中医学当中的急救方法进行挖掘整理,继承古人已有的那些措施合理、内容丰富多彩的各种传统急救方法和手段,是摆在我们现代中医面前的重要历史任务之一。但到目前为止,中医急救的继承发展工作仍未取得显著的成效。表现在临床上,中医医院、中医门诊在进行急救处理的时候,主要还是依靠西医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余锋  刘南  赵静 《中国中医急症》2014,(8):1496-1497
为提高教学质量,根据现行教学要求及急诊医学的学科特点,提出在心肺复苏临床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理论和实践结合;课堂和课后结合,做好第三课堂;单项技能培训和整体综合演练结合,模拟和现场教学结合;注重培养急诊思维,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