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在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自体输血技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50例参与研究,全部患者均应用自体输血技术,分析应用结果.结果:患者回输自体血液后的血液指标以及凝血指标与手术开始前的结果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自体输血技术在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突出,输血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周敏  黄彩鹏 《浙江医学》2015,37(12):1076-1078
目的 观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贮存式自体输血 对患者安全的影响。方法 收集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的50 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异体输血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血电解质及围术期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血电解质指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其中发生肺炎1 例,高热1 例,住院时间(6.5±1.7)d。对照组患者手术后血常规指标明显低于手术前,血电解质指标中血钾高于术前,血钙低于术前(P<0. 05 或0.01),术后出现高热5 例,肺炎3 例,泌尿道感染3例,住院时间(9.8±3.8)d,两组患者输血后感染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贮存式自体输血科学安全、经济有效,减少患者异体输血并发症,节约血源,可广泛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自体与异体输血的经验,以及预存自体血和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8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输血情况,其中,预存自体血回输组(A组)62例,术中自体血回输组(B组)76例,未作自体输血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C组)50例。结果:A组、B组术后分别有64.5%(40/62)和61.8%(47/76)无需输异体血而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明显多于C组(P〈0.05),A组、B组异体血用量也明显少于C组(P〈0.05)。A组采血前、后血液指标无显著差异,B组术后1天患者RBC、Hb、HCT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但无失血反应,术后1周恢复正常。电解质术前、术后无异常。术中回输血经光镜观察回收处理后红细胞形态正常、无碎片。回收血培养均呈阴性。结论: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经济、副反应较少的高质量输血,能使绝大多数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避免输异体血,方法简便、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自体输血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初,被誉为“血型之父”的奥地利科学家兰斯坦纳首次发现了人类红细胞血型,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为血液的安全、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从那时起输血才被普遍接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广泛被人们接受而普遍应用于临床后,血源不足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矛盾,同时由输血而引起的传染性及相关性疾病、溶血反应等并发症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利用患者自己的血液进行输血治疗(即自体输血)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自体输血由于简便、安全、有效,可减少或避免异体输血反应及并发症,节约血源,缓解血液供需矛盾,医患双方都乐于接受。自体输血可包括自体血储备、血液稀释和血液回收三种方法,而血液回收这一方法最容易被临床接受,尤其洗涤红细胞的回输更被患者认可。自体血液回输,符合生理规律,术后恢复顺利,回收血液中红细胞活力较库存血好,运氧能力强,迅速达到输血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单侧腰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应用的麻醉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年龄80-99岁,ASA分级Ⅱ-Ⅲ级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分两组,单侧腰麻组(A组)和常规腰麻组(B组),均以0.375%重比重布比卡因2mL为麻醉药,分别评定麻醉效果,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平面术始、术毕双下肢的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均满意。A组低血压、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各时点健肢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患肢(P〈0.05),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及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腰麻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效果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可行而效果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侧腰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应用的麻醉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80~99岁,ASA分级Ⅱ~Ⅲ级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分两组,单侧腰麻组(A组)和常规腰麻组(B组),均以0.375%重比重布比卡因2mL为麻醉药,分别评定麻醉效果,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平面术始、术毕双下肢的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均满意。A组低血压、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各时点健肢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患肢(P〈0.05),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及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腰麻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效果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效果好而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探讨自体输血技术在单侧初次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的临床价值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1年1月-2015年8月收治入院的行单侧初次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术前不采自体血,观察组术前采自体血。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中及术后的出血和输血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前均未采血,术后39例患者需输血,观察组患者术前自体采血,术后5例患者需输血,两组患者术后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液检测结果及凝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但症状较轻,均自行缓解;对照组术后输血患者有14例出现轻微的输血反应,表现为胸闷、心悸、皮肤瘙痒。结论:自体输血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减少输异体血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同时还能刺激红细胞再生,提高患者造血速度,且术前采集自体血费用低廉,减少住院费用,适合在现血源紧张的医疗环境下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妊娠晚期孕妇和全髋、膝关节置换术、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40例已接受储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名妊娠晚期孕妇血液成分采集后与分娩后血液成分WBC、RBC、Hb、Hct存在差异,可能与分娩时出血和组织损伤有关。30名全髋、膝关节置换术、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对照组(输入异体血患者)和自体输血组各自术前、术后3日比较WBC、RBC、Hb、Hct、Plt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自体采血组,采集前、后WBC、RBC、Hb、Hct差异较大,但在正常范围。而输入异体血患者和输入自体血患者术后3日比较无差异。并且输入自体血患者住院天数少于异体血患者。结论妊娠晚期和全髋、膝关节置换术、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在血液供应紧张的今天,储存式自体输血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自体血回输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影响是否输异体血的相关因素,以及输异体血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在本院应用术中自体血回输进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全部29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输异体血分为输异体血组和未输异体血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麻醉方式、术前血红蛋白(Hb)浓度、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浓度,术中自体血回输量、异体血输入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是否接受抗凝治疗、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全部293例患者中,99例患者避免了住院期间输异体血,异体输血免除率为33.7%;年龄、体质量、性别、ASA分级、术前Hb浓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8项参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后显示,体质量、术前Hb浓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4项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应用术中自体血回输减小了患者输异体血的风险;体质量、术前Hb、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是影响是否输异体血的关键因素;输异体血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欧阳春  陈姗  徐倩 《医学综述》2016,(4):816-818
目的探讨围术期自体输血血液采集方法的改良。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湖北省中山医院手术用血患者130例,根据抽签法分为围术期自体输血组和预存式自体输血组,每组65例,围术期自体输血组开始手术时采用自体血液回收仪回收血液,预存式自体输血组在围术期自体输血组的基础上,令患者在择期手术前1个月开始采血,每3~5日1次,每次300~500 m L。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异体输血量、输液量,术后止痛剂用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补体C3水平。结果围术期自体输血组异体输血量显著高于预存式自体输血组[(391±43)m L比(92±21)m L,P<0.05]。与术前相比,预存式自体输血组术后血清TNF-α水平[术前(1.19±0.25)mg/L,术后1 d(1.33±0.19)mg/L,术后7 d(1.52±0.21)mg/L]、补体C3水平[术前(116±22)mg/L,术后1 d(120±18)mg/L,术后7 d(119±17)mg/L]表现出上升趋势(P<0.05)。但围术期自体输血组手术前后的血清TNF-α水平[术前(1.19±0.22)mg/L,术后1 d(1.21±0.19)mg/L,术后7 d(1.18±0.18)mg/L]、补体C3水平[术前(115±19)mg/L,术后1 d(132±15)mg/L,术后7 d(175±18)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自体输血组术后TNF-α水平、补体C3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存式自体输血组(P<0.05)。结论改良自体输血能得到更多自体血液,能大量减少术中异体输血,提高术后TNFα和补体C3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自体血回输与异体输血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脊柱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患者30例,异体输血患者30例,两组均于全麻前、术后1 d、术后7 d,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血清2 ml,于低温冰柜保存待检。结果:术后1 d,两组均降低,但异体输血组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术后7 d,两组均回升,但两组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自体血回输比异体输血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较小,对于适应证病人提倡自体血回输,异体输血病人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心脏手术中使用自体血回收对患者术后用血量和引流量的影响.方法 66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根据术中自体血回输量,分配到自体血回输组(试验1,2组)及非自体血回输组(对照组)中.试验1,2组用自体3000p型血液回收机回收术中出血,经过滤、离心、洗涤后直接回输给患者.分别统计术后输注异体血液量及术后心包、纵膈引流...  相似文献   

14.
梁桂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0):1134-1135,1140
目的:对采用腹腔镜下自制自体血回收装置进行自体血回输治疗情况总结分析。方法:2007年7月-2010年10月急诊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腹腔内出血患者86例。术中,将一条输血器的一头固定在手术台上,与腹腔镜吸引器头连接,另一头插入无菌空生理盐水瓶盖内,输液管一端插入预先加有100∶1枸橼酸钠的空盐水瓶内,另一端连接吸引器装置。将回收瓶内血液直接通过输血器滤过输给患者。观察患者腹腔出血与回输量、术前、后第1天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86例患者的腹腔内平均失血量为(1 748.34±910.21)ml,术中直接回输自体血350~2 000ml,平均为(944±721)ml。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第1天RBC、Hb、红细胞压积(HCT)、TP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而WBC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腹腔镜操作和具备自制自体血回输装置前提下,对伴有腹腔内出血的常见妇科急症既可快速寻找到病灶止血,并可最大限度自体血回输,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洗涤红细胞回输与自体等容性血液稀释技术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红细胞、凝血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体洗涤红细胞回输,对照组采用等容性血液稀释技术进行回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红细胞、血红蛋白计数,凝血功能、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及血尿素氮、肌酐等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5.7±0.7)×10~(12)/L比(4.3±0.3)×10~(12)/L,(157.2±12.0)g/L比(142.4±9.0)g/L,P<0.05];观察组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均低于对照组[(10.3±0.3)s比(11.5±0.6)s,(2.6±0.7)g/L比(2.8±0.3)g/L,(12.7±1.2)ng/L比(14.2±1.2)ng/L,(3.6±0.4)mmol/L比(4.0±0.5)mmol/L,(116.3±9.8)mmol/L比(184.2±12.3)mmol/L,P<0.05]。结论自体洗涤红细胞回输技术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可有效补充血容量,保护凝血功能和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忠  何静  陈方祥  罗梅  郭庆山 《重庆医学》2007,36(21):2150-2151
目的 观察在脊柱前路手术中应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减少输库存血量和输血并发症的可能性.方法 用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70例接受脊柱前路手术的患者进行术中自体血回输,并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结果 70例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量平均为620.50ml,术后患者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自体血回输能有效减少脊柱前路术中血液的丢失,减少库存血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体血回输在妇科腹腔内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自体-3000P型血液回收机(北京京精医疗设备公司生产)对88例患者进行自体血回输,并在术前、术后24h进行血常规、凝血四项及电解质检测。结果88例患者共回输血量43600mL,平均496mL,各项检测结果术前、术后无明显差异(P〉0.05)。元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体血液回输有效减少了血液丢失,明显减少了异体血的用量,缓解血源紧张并避免异体输血的风险,是一种经济、安全、实用的用血方法,对抢救大出血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简述自体输血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方法 参阅国内外有关自体输血的有关文献,对自体输血的研究进展与前景进行综述.结果 自体输血已广泛应用于骨科、大血管外科、心脏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等临床领域,并对凝血及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结论 自体输血对机体有许多优点,已成为输血工作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郝锋 《中外医疗》2013,32(17):24+26-24,26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择期手术中应用预储式自体输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预储式自体输血的20例患者的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在采血后、手术后血常规指标比采血前、手术前均有下降,但PLT、Hct、Hb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LT〉150×109/L、Hct〉30%、Hb〉110g/L),因此,不会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和组织缺氧。结论预储式自体输血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输血方式,可解决择期手术的输血要求,输血的不良反应可有效减少,输血的安全性可提高,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输血与麻醉效果相关性。方法:选择55例择期手术病人,术中出血量均大于600 mL,采用美国产Cell Saver-5自动血液回收机收集血液,处理后回输;于失血前、失血后、回输后3个时间点检测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同时对患者心率(HR)、血压、呼吸(RR)进行监测。结果: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回收血量1 196.2±620.5 mL,洗涤量3 172.7±615.2 mL,回输量1 164.1±418.6 mL,失血后与失血前比较、回输后与失血后比较Hb和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后,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节约大量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