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曹维军  高芸  闫梅  赵立蜂 《当代医学》2009,15(9):99-101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血供特点及术前导管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对骨盆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导管栓塞,栓塞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对于血管造影显示供血丰富、并有多支动脉供血,行一次性给予选择性栓塞。栓塞后造影见肿瘤供血动脉闭塞,染色消失,手术时肿瘤均全部切除。结论术前靶血管栓塞能降低手术的危险性,增加肿瘤切除率,同时可有效减少术中失血。  相似文献   

2.
骨盆肿瘤术前导管栓塞供血动脉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盆肿瘤血供特点及术前导管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术前对骨盆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导管栓塞 ,栓塞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血管造影显示丰富、多支动脉供血 ,一次均成功给予选择性栓塞。栓塞后造影见肿瘤供血动脉闭塞 ,染色消失 ,病变区可见碘油沉积 ,手术时肿瘤均全部切除。结论 :术前靶血管栓塞能降低手术的危险性 ,增加肿瘤切除率 ,同时也减少术中失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血供特点及术前导管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对骨盆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导管栓塞.检塞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血管造影显示丰富、多支动脉供血,一次均成功给予选择性栓塞。栓塞后造影见肿瘤供血动脉闭塞,染色消失,手术时肿瘤均全部切除。结论术前靶血管栓塞能降低手术的危险性,增加肿瘤切除率,同时可有效减少术中失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的术前栓塞对骨科手术的价值。方法:本组9例栓塞前先作造影,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将供血动脉用明胶海绵碎粒栓塞,并造影复查证实。结果:本组9例栓塞后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栓塞,肿瘤染色较前显著减少或消失,6例疼痛缓解:9例术中失血在730~3000ml,平均1640ml与传统未经术前栓塞失血少2倍以上。结论:骨盆肿瘤的术关栓塞能够有效地减轻疼痛和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是骨科手术前  相似文献   

5.
脑膜瘤术前动脉造影及治疗性栓塞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脑膜瘤术前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膜瘤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及超选择性栓塞治疗,栓塞后手术切除.结果动脉造影能清楚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及供血动脉特征;栓塞后术中出血减少到(400±15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显示肿瘤的血供状况;术前栓塞能大大减少术中出血;若注意操作技巧.,栓塞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手术切除前行胸廓内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13例胸部肿瘤均经胸部CT和/或MRI确诊,包括孤立性纤维性肿瘤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内胚窦瘤2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胸腺瘤1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例,寻找其可能供血动脉造影,对参与供血的胸廓内动脉用PVA颗粒和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介入术后1~3 d行胸部肿瘤切除术。结果 13例胸部肿瘤中动脉造影可见7例胸廓内动脉为肿瘤主要供血动脉,肿瘤主要位于前胸部,并与前、侧胸壁粘连,造影表现为胸廓内动脉主干增粗,远端分支增多、迂曲、杂乱,供血范围与肿瘤阴影相重叠。栓塞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外科手术中失血量少,肿瘤切除完整,手术时间缩短。结论前胸部肿瘤,尤其是有粘连者,切除术前栓塞胸廓内动脉对手术切除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术前血管造影表现和血管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入路,分别进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采取超选择插管对肿瘤颈外系统供血动脉进行栓塞,栓塞后7d内行手术切除.结果 11例患者,患侧颌内动脉分支供血7例,双侧颌内动脉分支供血2例,患侧颌内动脉及咽升动脉分支供血1例,患侧颌内动脉及颈内动脉分支供血1例;所有患者颈外动脉供血分支超选择性栓塞均获得成功;栓塞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栓塞后,11例7 d内行手术切除,术中出血少,手术平均出血约300 mL.结论血管造影和血管栓塞治疗鼻咽部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恶性骨盆肿瘤血管造影特点及术前栓塞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骨肿瘤栓塞治疗的报道越来越多。尤其是恶性骨盆肿瘤,由于部位深、血供丰富,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出血过多,手术视野不清,往往难以全部切除,或失血过多导致术中休克、甚至死亡。而骨肿瘤的术前造影及供血动脉栓塞为骨科医师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将我院1998年8月至2003年12月对24例恶性骨盆肿瘤的术前造影及栓塞治疗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骨盆肿瘤多支血供的DSA诊断和治疗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骨盆肿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表现 ,探讨骨盆肿瘤多支血供的诊断和治疗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术前栓塞治疗 4 8例骨盆肿瘤患者 ,观察其临床改善情况 ,计算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 :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多支血供特点 ,术中失血量 (2 177 1± 96 9 8)ml,手术时间 (198 9± 97 4 )min。术前栓塞可减少术中失血量 ,并能缩短手术时间。肿瘤供血血管共 90支 ,栓塞 81支 ,栓塞率 90 %。组织学证实 :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液化和囊性变 ,部分肿瘤有假包膜形成。结论 :骨盆肿瘤术前栓塞时应考虑到多支血供的可能 ,力争栓塞肿瘤全部供血血管 ,以提高疗效。术前栓塞是骨盆肿瘤手术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手术时机应选择在栓塞后 6d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术前超选择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14例经CT和CTA诊断并为手术病理证实的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术前全部行双侧颈内、外动脉血管造影.肿瘤均为颈外系统供血,术前使用300~510 μm多聚乙烯醇颗粒(PVA)及明胶海绵条超选择性栓塞治疗,栓塞后1~3天行手术切除.结果 14例患者,其中颌内动脉分支供血9例,颌内动脉和咽升动脉分支供血5例.所有患者颈外动脉供血分支用Cobra导管超选择性栓塞,均获得成功.栓塞后,13例肿瘤染色完全消失,1例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无临床并发症出现.结论 术前血管内超选择栓塞供血动脉是治疗鼻咽部纤维血管瘤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