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早期表现及误诊情况,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000—2005年收治的28例符合SLE诊断标准的患儿发病3个月内的表现及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表现多样无特异性,以发热、皮疹、关节痛、乏力表现多见。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的患儿较多。此病早期误诊率较高达52%,误诊的疾病有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败血症、上呼吸道感染、结核、皮肌炎、原发性肾脏疾病、过敏性紫癜、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溶血性贫血。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详细的临床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常规、血沉)对诊断此病很重要,对可疑病例注意随诊反复查抗核抗体可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3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病多见于学龄前男孩,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眶周水肿、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形淋巴细胞.经治疗,所有病例均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本病是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造成漏诊、误诊,故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小儿脚气病及误诊原因的认识。方法:对16例误诊小儿脚气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误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维生素B1肌注后症状改善最快4小时,24小时后明显好转,3 ̄14天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平均住院7.2天。结论:小儿脚气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客观诊断指标,临床医师须提高对小儿脚气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癌症继发性血栓性微血管病(TM)的诊断标准,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对6例误诊癌症继发TM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误诊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TTP)2例,溶血尿毒综合征(HUS)、Evans综合征,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Coombs试验阴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各1例,结论 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资料的综合判断和分析是提高确诊率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5.
李传金  谢贵阳 《中外医疗》2011,30(17):111-111
目的对3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多见于学龄前男孩,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眶周水肿、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形淋巴细胞。经治疗,所有病例均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本病是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造成漏诊、误诊,故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提高对婴幼儿维生素B1缺乏症的认识,分析本病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10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分析与重新思考。结果 误诊原因: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足;临床的有关资料收集不全;脑型脚气病症状变化多端;某些伴发病、合并症的存在掩盖了本病。结论 临床医师须吸取本病误诊的教训,重视对脑型脚气病的认识和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对无痛性心肌梗塞的认识,探讨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方法 对42例无痛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无痛性心肌梗塞患者中,4例表现为心脑血管症状,4例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2例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2例表现为糖尿病,高血压及泌尿系统等症状。结论 无痛性心肌梗塞可多种不同症状为表现形式,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免赞成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 对8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误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中24例(28.2%)误诊。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误诊时间长短不一。临床医师应加深对本病的认识,通过对各种临床表现的综合分析和完善的实验室检查,可以降低本病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又称无脉症,是指大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1],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都缺乏一定特异性,动脉造影对该病诊断有意义.由于本病临床少见,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容易漏诊、误诊.因此,临床医师在诊断和治疗中应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总结本院收治的21例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的资料,结合被误诊的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来本院就诊前均被误诊,被诊断抑郁症14例,慢性疲劳综合征4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2例,风湿性多肌痛1例.结论该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抓住特点,即全身多处慢性疼痛、压痛,而血沉、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均阴性,以期正确诊断,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1.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丽 《四川医学》2007,28(7):796-797
目的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总结,提高本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2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多见于学龄前男童,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等;实验室检查发现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EB病毒外壳抗原IgA抗体阳性,应用阿昔洛韦、干扰素等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所有患儿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本病是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不典型患儿多,易误诊漏诊,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重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62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提高IM的诊疗水平.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IM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IM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咳嗽、皮疹、双眼睑水肿等;并发症多表现为:肺炎、肝功能异常、心肌损害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EB病毒抗体阳性;患儿经常规更昔洛韦等治疗均治愈,预后良好.结论 小儿IM临床表现、实验室表现各异,并发症较多,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有效避免漏诊及误诊,应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发病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分析近15a来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26例的临床表现、实验检查及误诊情况。结果具有“腹块、腹痛、黄症”三联松典型表现者4例,可有肝转氨酶异常,胆红素升高,血尿淀粉酶升高,ALP、γ-GT升高等。其中16例误诊,误诊的主要疾病为病毒性肝炎。误诊主要原因:①对本病认识不足;②疾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③检查手段受限制;④满足于常见病的诊断。结论具有三联征典型表现病例不多,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故凡有胆道系统症状、腹块、不明原因的腹痛、胆汁性腹膜炎、不典型的急性胰腺炎在鉴别诊断时均应警惕本病。  相似文献   

14.
许俊萍 《中原医刊》2006,33(24):92-9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急诊诊断,降低对其误诊率。方法分析26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辅助检查结果。结果26例主动脉夹层初诊误诊6例(占23%)。临床表现各异,部分病例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主动脉夹层系一少见疾病,且急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均是造成误诊的原因。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重视高危人群,熟悉临床特征,善于选择辅助检查,提高急诊医师对AD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临床诊疗体会.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的9例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治疗结果.结果全部病例均具备HUS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功能不全.部分病人病前有上感、腹泻病史.该病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综合分析,治疗关键是早期改善肾功能衰竭、纠正重度贫血并积极抗凝,激素不作为本病治疗首选.结论医生正确认识本病并给予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6例经确诊的肺栓塞病人。结果肺栓塞病人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最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表现为胸痛、咯血者少;病人多在其他原发病基础上发病(有原发基础病者占1416);具有典型的深静脉栓塞表现的病人比例较低(316)。D-D二聚体、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在诊断肺栓塞时无特异性,价值有限。结论肺栓塞的误诊和延诊与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恙虫病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恙虫病的误诊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26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恙虫病患者入院时有71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病种达19种,误诊率为56.35%(71/126),该病易误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伤寒、败血症、病毒性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性肝炎等。结论 误诊原因主要是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及临床医师对本病特殊临床表现认识不足。因此,对发热原因不明患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注意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和细致体检,是减少恙虫病误诊、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郭予雄  林晓源  翟琼香 《广东医学》2005,26(9):1233-1234
目的分析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和特点,加深认识,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近13年于我院初次住院确诊的18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年龄6~15岁,至我院初诊病程为1个月至7年不等,男女比例相当,临床表现多样,入院前分别在其他医院长期误诊,无一例在出现首发症状后能得到正确诊断。误诊病种很多,最常见为:溶血性贫血,肝炎、肝硬化腹水,肝吸虫病,锥体外系或癫痫、病毒性脑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泌尿系疾病等。结论本病临床少见,病症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以肝病,溶血性贫血、神经症状居多,容易被长期误诊或诊断不明,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病例或具有误诊疾病症状的患儿常规行角膜K-F环,铜代谢检查(血清铜,血清铜蓝白,24h尿铜定量),头颅CT或MRI,有条件者行肝穿刺组织检查等,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9.
小儿阑尾炎29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误诊病例,降低小儿阑尾炎的误诊率,减少穿孔、脓肿形成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我院1990年至2001年间收治的976例小儿阑尾炎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其病史、手术所见以及预后加以分析,结合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 29例误诊患者中,以婴幼儿、肥胖儿居多,临床表现多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实验室检查与病情不完全相符。结论 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全面仔细采集病史,对年幼儿及特殊体形患者予以充分重视,可提高小儿阑尾炎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6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斌  李淑珍 《广东医学》1990,11(4):15-17
亚急性甲状腺炎,曾认为是甲状腺疾病中较少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提高及检验技术的发展,本病的检出率日益提高。下面就我们于1981~1988年所见到的6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各项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等进行了分析讨论临床资料本文61例患者,除2例因误诊而行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