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耳蜗内灌注防治爆震性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选用豚鼠19只,震前于圆窗龛放银球电极测复合动作电位(CAP)反应阈,爆震后测CAP,于耳蜗底回打孔,分别灌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48小时后再测CAP,处死动物做耳蜗琥珀酸脱氢酶(SDH)组化染色铺片。结果爆震后灌注bFGF、aFGF两组动物48小时CAP平均阈值分别为88.7dB和93.2dB,而单纯打孔组和灌注外淋巴组CAP平均阈值分别为11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验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爆震性耳聋 防治作用。方法 选用2豚鼠35只,分为4组:bFGF肌注治疗组(10只),震后即刻给予bFGF肌注(50IU/100g)连用4周,生理盐水肌注治疗组(10只),疗程同前;bFGF肌注预防组(10只),生理盐水肌注预防组(5只),剂量同治疗组连用2周。动物爆震100发,每秒1发,脉宽0.5ms,压力峰值172.0dBSPL,爆震前后测定AB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谷氨酸钠致单离培养的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生存及生长的影响,以及二者对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在培养液中加入2×102mol/L的谷氨酸钠2小时后,实验组分别换成含bFGF25、50、100μg/L的培养液,对照组加空白培养液。结果24小时后可见部分细胞裂解、死亡,对照组明显多于实验组。培养14天后甲苯胺蓝染色证实,实验组的细胞生存数及细胞突起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检验,P<0.01),且随着bFGF浓度增加,细胞生存数及细胞突起长度均增加,不同浓度实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Fluo3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0个螺旋神经节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谷氨酸钠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迅速上升,在10~15秒内达峰值,100秒左右恢复到正常水平;加入bFGF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无明显变化(t检验,P=0.204)。结论谷氨酸钠可致螺旋神经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bFGF可以降低谷氨酸钠对螺旋神经节细胞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4.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on survival and neurogenesis of the cultured spiral ganglion cell (SGC) of mouse after exposed to glutamate, and the effects of hFGF and glutamate on free intracellular calcium ion concentration. METHODS: After exposed to 2 x 10(-2) mol/L glutamate for 2 hours, the medium of SGC was replaced with the media containing 25, 50, 100 micrograms/L bFGF. Medium without bFGF was used as control. RESULTS: Twenty-four hours later, more cells in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signs of cell death than in bFGF groups. After 14 days, specimens were fixed in 4% paraformaldehyde and stained with toluidine blue. It was shown that the SGC in medium with bFGF exhibited more survival and longer neurites, and the effect was dose dependent (P < 0.01). Application of glutamate to the medium induced an increase to the the free intracellular calcium ion concentration in SGC, but bFGF had no such effect. CONCLUSION: Glutamate excitotoxicity was associated with free intracellular calcium ion concentration elevation in SGC, and bFGF could protect SGC against glutamate neurotoxicity.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鼓室局部给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本院1998~1999年收治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40例(50耳),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鼓膜穿刺鼓室内给药。治疗前后进行纯音测听,定期随访,追踪观察bFGF的疗效。结果:经bFGF治疗后,患者语频、高频及0.25~4 kHz各频率的听阈平均值均有明显提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为96%,其中治愈率8%,显效率38%,好转率50%。除有轻度胀痛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鼓室局部应用bFGF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疗效明显,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bFGF(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经完整圆窗膜途径转染爆震后的大鼠耳蜗,观察bFGF的表达及其对爆震性聋的防治作用。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n=6),仅接受155dB SPL脉冲噪声暴露20次;EGFP(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对照组(n=8),噪声暴露后即刻导入EGFP/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bFGF治疗组(n=8),噪声暴露后即刻导入EGFP-bFGF/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bFGF保护组(n=8),噪声暴露前3天导入EGFP-bFGF/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各组动物分别于噪声暴露前及噪声暴露后1天、3天、7天、14天行ABR阈值测试。噪声暴露后14天耳蜗取材做基底膜铺片,荧光显微镜观察,并做bFGF免疫荧光染色验证bFGF的表达。结果爆震后1天,bFGF保护组ABR阈值低于空白对照组及EGFP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爆震后3天、7天和14天,bFGF治疗组及bFGF保护组ABR阈值均低于两个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爆震前及爆震后bFGF治疗组和bFGF保护组间的ABR阈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4天,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及bFGF免疫荧光染色均检测到毛细胞内有bFGF的定位表达。结论将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bFGF基因经圆窗膜导入大鼠耳蜗能够表达,表达产生的bFGF对爆震所致的耳蜗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它能够减轻爆震后听。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进入内耳的途径及其在病理条件下对耳蜗及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125I标记bFGF(^125I-bFGF)采取侧脑室给药途径及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肌肉给药途径注入豚鼠体内,测量相关组织γ放射计数率及耳蜗放射性自显影,观察^125I-bFGF在耳蜗分布及代谢情况。结果 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豚鼠肌肉注射^125I-bFGF后血液和肝脏组织中γ放射性计数率明显高于本底,而脑组织、耳蜗和外淋巴γ放射性计数率与本底比较,变化不明显,耳蜗放射性自显影未见显影颗粒;侧脑室注入^125I-bFGF 30min时,豚鼠血液、肝脏、脑组织、耳蜗及外淋巴γ放射性计数率均已增高,耳蜗放射自显影出现显影颗粒,脑及耳蜗组织γ计数率以2h和4h最高,8h明显下降,耳蜗放射性自显影仍可见显影颗粒,12hγ计数结果仍然高于本底,但耳蜗放射性自显影无明显显影颗粒,24h各脏器γ计数率接近本底;脑组织、耳蜗及血液γ放射性计数率始终保持平行变化。结论 生理情况下,bFGF肌肉注射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和血迷路屏障,而bFGF侧脑室注入后可迅速通过脑脊液与内耳之间的交通径路进入内耳,分布于外淋巴中,且在耳蜗内潴留时间较长;病理情况下如急性缺氧、氨基甙类抗生素耳中毒时,bFGF肌肉注射亦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和血迷路屏障到达内耳;两者对bFGF的通透具有方向性、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9.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多种细胞的促分裂剂,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bFGF对耳毒性药物或噪声引起的耳蜗毛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还能促进内耳损伤神经元的修复。本就bFGF的生化特性及作用机制,在内耳中的分布,以及在内耳发育、毛细胞再生等方面的作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外伤性鼓膜穿孔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用浸湿bFGF的压薄无菌棉片贴补,并每日两次用bFGF喷耳;对照组22例仅用贴补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鼓膜穿孔愈合率为98.3%,平均愈合时间为10.6天;对照组鼓膜穿孔愈合率为63.6%,平均愈合时间为22.2天。结论 bFGF浸湿棉片贴补加喷耳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可促进穿孔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爆震后豚鼠耳蜗毛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的表达,以及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及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的治疗效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结果发现正常豚鼠耳蜗内、外毛细胞有散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阳性反应位于听毛,呈节段性分布。爆震后24小时EGFR阳性反应分布于内毛细胞胞浆。爆震后72小时内毛细胞听毛和外毛细胞皮板呈阳性反应。震后1周内毛细胞阳性反应明显增多,部分外毛细胞听毛呈阳性反应。EGFR阳性反应至2周有所减少。震后1个月内、外毛细胞听毛均呈EGFR阳性反应。EGF及DXM对爆震性聋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二者合用可使豚鼠听力明显恢复。结果提示,毛细胞损伤修复可能与EGF有关。  相似文献   

12.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鼻中隔黏膜糜烂又是鼻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尤以Little区病变较多。我科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鼻中隔黏膜糜烂出血患者21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在鼻息肉发病过程的意义。方法 将鼻息肉患者分为A、B2组,A组为Ⅰ型及Ⅱ型1、2期鼻息肉患者,B组为Ⅱ型 3期及Ⅲ型鼻息肉中层得,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组39人列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鼻粘膜中VEGF、bFGF的染色呈阴性,而在A、B组鼻息肉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达到59%、41%和71%、80%,B组中阳性率和阳性细胞数均高于A组;VEGF和bFGF在鼻息肉组织中主要定位于基底膜周围的炎性细胞和上皮细胞以及血管周围和血管壁内皮细胞。结论 VEGF、bFGF通过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促进息肉组织内的血管增殖和炎性细胞聚积,促进鼻息肉的发生发民,能是鼻息肉病区别于鼻息肉的重要组织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外伤是导致鼓膜穿孔的常见原因,鼓膜穿孔可增加中耳感染的概率,为患者带来很多不便。我科于2006年起开展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棉片贴补的方法治疗鼓膜穿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有加速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的作用。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2月用bFGF对外伤性鼓膜穿孔进行局部治疗 ,获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0例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和住院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 ,年龄 16~ 65岁。采用Doll随机分配表进行分组 ,分为bFGF治疗组及非bFGF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组 3 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3 8岁 (最大 65岁 ,最小 16岁 )。对照组 3 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3 6岁(最大 5 8岁 ,最小 18岁 )。均无鼻及鼻窦疾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鼓膜修复的影响。方法将87例(103耳)鼓膜干性穿孔患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88耳,外伤性鼓膜穿孔15耳)随机分为bFGF组54例(62耳)和对照组33例(41耳),bFGF组术中将蘸有bFGF的明胶海绵放入鼓室内,铺入颞肌筋膜,然后把蘸有bFGF的明胶海绵置入外耳道深部外固定筋膜,氯霉素纱条填塞外耳道。对照组除术中明胶海绵未蘸bFGF外,其余手术方法同bFGF组。对两组的鼓膜愈合过程和听力恢复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bFGF组鼓膜穿孔愈合时间平均为15天,对照组平均为20天,鼓膜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鼓室导抗图、声顺值、中耳压峰值相近,bFGF组听力平均提高19.5dB,对照组听力平均提高14.3dB。结论bFGF具有增强鼓膜愈合的作用,对听力的提高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新生大鼠耳蜗增殖细胞的培养鉴定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耳蜗内是否存在增殖细胞,以及该增殖细胞能分化为何种细胞.方法 分离新生SD大鼠耳蜗细胞并进行培养,加入5-溴-2-脱氧尿嘧啶(5-bromo-2-demoxyuridine,BrdU)检测细胞的增殖状态,通过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球及分化细胞的性质.分离48个耳蜗Corti器,采用数字表格法随机分成4组进行细胞培养:对照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组和EGF+bFGF组,每组12个,定量计数单个耳蜗培养细胞球的数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采用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球的超微结构.结果 耳蜗Corti器细胞培养可见细胞球形成,90.1%球内细胞BrdU表达阳性,且大部分细胞巢蛋白表达阳性.分化细胞表达毛细胞标志物肌球蛋白7A、espin及鬼笔环肽阳性,神经元标志物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 M,NF-M)表达阳性,并且可见肌球蛋白7A和BrdU,espin和BrdU,以及NF-M和BedU双标阳性的分化细胞.对照组平均((-x)±s,以下同)每个耳蜗Corti器的增殖细胞数量为(45.3±23.0)个,EGF组(86.2±34.1)个,bFGF组(96.5±33.6)个,EGF+bFGF组(131.2±47.0)个.除EGF组和bFGF组之间P>0.05外,其余各组之间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扫描和透射电镜下细胞球内细胞呈圆球形,大小均匀一致,表面具有众多微绒毛.胞质内有丰富的内质网、微管、微丝和线粒体等细胞骨架结构和细胞器,相邻细胞之间可见紧密连接、桥粒与缝隙连接.结论 大鼠耳蜗内存在增殖细胞,可分化为具有纤毛样结构的毛细胞及神经元.EGF和bFGF均可诱导增殖细胞分裂增殖.该增殖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其具有早期幼稚细胞发育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将鼻息肉患者分为A、B2组,A组为Ⅰ型及Ⅱ型1、2期鼻息肉患者,B组为Ⅱ型3期及Ⅲ型鼻息肉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组39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正常鼻粘膜中VEGF、bFGF的染色呈阴性,而在A、B组鼻息肉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达到59%、41%和71%、80%,B组中阳性率和阳性细胞数均高于A组;VEGF和bFGF在鼻息肉组织中主要定位于基底膜周围的炎性细胞和上皮细胞以及血管周围和血管壁内皮细胞。结论 VEGF、bFGF通过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促进息肉组织内的血管增殖和炎性细胞聚积,促进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鼻息肉病区别于鼻息肉的重要组织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阳离子脂质体(天然碱性脂SA)携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绿色荧光蛋白(bFGF/GFP)基因在豚鼠耳蜗中的表达,以及对庆大霉素所致耳蜗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36只豚鼠分为3组,预防组右耳园窗注入SA-bFGF/GFP复合物后次日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50mg.Kg~(-1).d~(-1)8天,治疗组先用庆大霉素8d后次日右耳给药,对照组单用庆大霉素8d。分别于实验前后及处死前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耳蜗GFP的表达;用耳蜗琥珀酸脱氢酶染色铺片,扫描电镜观察毛细胞的缺失情况。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见双侧耳蜗均有GFP表达。预防和治疗组处死前的双耳ABR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耳蜗内外毛细胞缺失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结论 SA脂质体介导的bFGF/GFP基因单耳给药双侧耳蜗均有高效表达,并对庆大霉素所致的耳蜗损害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