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郝淑琳  朱赛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8):1899-1901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观察.方法:治疗20例(36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根据弱视程度,注视性质采取遮盖、压抑、精细目力训练、CAM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或光刷综合治疗.结果:治愈:视力≥0.9者23(63.9%);进步:视力增进2行或2行以上者13只眼(36.1%).结论: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方法简便,治愈率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自率空间频率眼、脑联合训练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60例(420只眼),采用PVEP自率空间频率眼、脑联合训练刺激疗法治疗;对照组:86例(152只眼),采用遮盖法及红光闪烁精细目力训练法治疗。根据弱视儿童的发病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弱视程度越轻治愈效果越好;屈光不正型弱视疗效最高。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VEP自率空间频率刺激疗法对治疗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弱视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增视能多维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摸索儿童弱视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增视能多维视觉训练系统对318眼弱视儿童进行综合治疗.结果:基本治愈率为57.23%,总有效率为96.22%.结论:增视能多维视觉训练系统对儿童弱视治疗有效,具有针对性强、方法简单明了、易操作、多样化、儿童乐意接受等优点,是治疗儿童弱视较为理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观察。方法 :治疗 2 0例 (36只眼 )屈光不正性弱视 ,根据弱视程度 ,注视性质采取遮盖、压抑、精细目力训练、CAM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或光刷综合治疗。结果 :治愈 :视力≥ 0 .9者 2 3(6 3.9% ) ;进步 :视力增进 2行或 2行以上者 13只眼 (36 .1% )。结论 :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方法简便 ,治愈率高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对230例380只弱视眼进行综合治疗。结果通过对230例380只弱视眼的综合治疗,治愈200眼(52.63%),进步157眼(41.31%),总有效率93.9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有效率高,治疗疗效与弱视的年龄、程度、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增视能智能化多维训练系统(简称增视能)和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探索儿童弱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增视能和综合治疗对392例600眼弱视儿童进行随机化分组治疗,增视能组198例300眼给予视觉刺激、视觉精细等不同训练方案;综合治疗组194例300眼采用遮盖、精细目力训练、CAM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光刷等治疗。对比两种方法在弱视治疗1年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对最佳矫正视力达0.6的无双眼视的弱视儿童增视能组行多维三级功能训练,综合治疗组行视加弱视治疗仪400型附加的三级视功能训练,观察6个月后双眼视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中轻度弱视儿童治疗有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视能组的中、重度弱视儿童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综合疗法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佳矫正视力达0.6时无双眼视觉功能的患儿,经三级视功能训练6个月后,增视能组获得近立体视有效率高于综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视能智能化多维训练系统是治疗中、重度儿童弱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弱视治疗效果。方法:观察9-16岁的弱视78例98只眼,采用验光配镜、遮盖、精细目力训练,联合红光闪烁和视觉刺激等综合治疗,平均治疗18个月,平均随访28个月。结果:治愈50只眼(51.02%),进步30只眼(30.61%),无效18只眼(18.37%)。其中9—12岁组治愈36只眼(54.54%),13-16岁组治愈14只眼(46.87%)。13—16岁组疗效与注视性质、弱视类型、弱视程度相关。结论:大龄儿童弱视治疗大部分有效,对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弱视的治疗应持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行研制的YD-1型弱视电激器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弱视128例,共计216只眼,治愈率为30.56%,显效率13.42%,好转78例占36.11%,总有效187只占86.58%与对照组126例,209只眼比较,两组之间的序效,相同年龄、屈光度、弱视深度之间的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YD-1型弱视电激器治疗儿童弱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23例(210眼)不同类型儿童弱视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综合治疗法主要包括佩镜矫正屈光不正、遮盖法、压抑疗法、精细目力训练、后像疗法、光栅刺激疗法及海丁格刷训练等。结果:123例(210眼)弱视儿童均采取综合治疗法,其中痊愈152眼,占72.4%;基本痊愈48眼,占22.9%;进步6眼,占2.9%;无效4眼,占1.8%,总有效率98.2%。结论:弱视综合治疗法是一种客观、系统、科学、有效的儿童弱视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一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综合法治疗儿童弱视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弱视的远期疗效. 方法:将2000年-2007年在我院门诊治疗并坚持随诊2年~7年的297例、344眼儿童弱视进行了分析总结.根据年龄不同,分别用1%阿托品凝胶、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散瞳检影,充分矫正屈光不正.根据弱视程度、弱视类型、注视性质、屈光状态、采取遮盖、压抑、精细目力训练、CAM(视刺激疗法)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93.6%,其中治愈73.6%,进步20.35%,无效6.4%.综合治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提高了有效治愈率,弱视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中心注视疗效明显高于旁中心注视. 结论:矫正屈光不正是弱视治疗的基础.在正确矫正屈光不正的基础上配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取得了非常满意的远期疗效.弱视的疗效与初诊年龄、弱视程度、类型及注视性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弱视患儿立体视训练联合综合疗法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立体视觉变化。方法将65例130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66眼,采用立体视训练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32例64眼,予以综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1年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患眼视力均明显提高。治疗后两组间立体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同类型弱视患者经治疗后,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立体视觉恢复最好(P<0.01),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立体视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斜视性弱视例数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立体视训练联合综合疗法对儿童弱视立体视恢复有较好的疗效,立体视可以作为检测弱视眼视力好转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多媒体视功能综合训练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方法   将3~12岁屈光性弱视患者63例(87眼)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多媒体视功能综合训练,对照组予传统精细目力训练,训练时间均为30min/d,共随访6 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6月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Titmus近立体视、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Worth四点灯,对比2种训练方法在改善儿童弱视患者单眼视力及双眼视功能方面的差异,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影响多媒体视功能综合训练治疗效果的因素。  结果   (1)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6月后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提高值更大(P < 0.001)。对轻、中度儿童弱视、3~6岁及7~12岁儿童弱视、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性儿童弱视患者,观察组BCVA提高值均较对照组大(P < 0.05);(2)观察组Titmus近立体视及眼间抑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0.05)。(3)观察组治疗后pVEP P100波振幅(15′频率)较治疗前提高(P < 0.001)。(4)影响多媒体视功能综合训练治疗效果的因素:BCVA提高值与治疗前的LogMAR视力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Titmus近立体视治愈率与治疗前的Titmus近立体视呈正相关,与双眼屈光参差量呈负相关。  结论   (1)多媒体视功能综合训练在提高弱视儿童单眼视力及改善双眼视功能方面疗效均优于传统精细目力训练。(2)影响多媒体视功能综合训练治疗效果的因素:BCVA提高值与患者治疗前的视力、年龄具有相关性;Titmus近立体视治愈率与患者治疗前的Titmus近立体视、双眼屈光参差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双眼三级视功能的检查方法及其对弱视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弱视患儿52例(98眼),经双眼三级视功能检查后,根据患儿的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等因素,采取一般治疗方法结合三级视功能训练进行弱视治疗。观察不同年龄段、不同弱视类型、不同弱视程度患儿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 3~5岁弱视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总有效率(P〈0.05);屈光性弱视患儿的痊愈率显著性优于斜视性弱视患儿的痊愈率(P〈0.05);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轻度弱视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重度弱视患儿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三级视功能检查对诊治儿童弱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采取一般疗法结合三级视功能训练综合治疗弱视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居家培训在学龄期儿童屈光相关性弱视防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14例学龄期屈光相关性弱视儿童按完全随机对照顺序编号,分成A、B、C 3组,3组儿童均进行规范的验光配镜及个体化弱视训练等。A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居家培训",B组加用"针刺治疗",C组为对照组。通过问卷和现场考核等方法进行了为期1~7年的临床随访,观察学龄期弱视儿童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B、C 3组弱视儿童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注视性质均转为中心注视;弱视程度、三级视功能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优于C组。结论"居家培训"模式在学龄期儿童屈光相关性弱视方面的防治中更加规范了弱视治疗,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且与中医针刺治疗疗效相近,故"居家培训"模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宋晶  魏春惠 《现代医学》2010,38(2):159-162
目的:了解近距离视功能训练治疗儿童近视性弱视的效果及对近视度数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近视性弱视儿童102例(172眼),了解其病程中曾行弱视治疗的方法、各种方法的治疗时间、治疗前后矫正视力及近视度数变化情况.并设同期单纯近视儿童对照组.分别统计使用红光闪烁治疗仪、近距离视功能训练及联合治疗3种方法对儿童近视性弱视的疗效及对近视度数增加的影响.结果:近距离视功能训练与红光闪烁治疗仪治疗及联合治疗3种方法疗效相近(P>0.05).行近距离视功能训练者近视度数增加程度高于红光闪烁治疗仪治疗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距离视功能训练者与单纯近视儿童比较,其近视度数加深也更加明显(P<0.05).结论:近距离视功能训练对儿童近视性弱视的疗效与其它方法无显著性差异,而较之其它治疗方法,近距离视功能训练明显加剧了近视性弱视儿童近视度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选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245例,440眼。结果:治愈高,轻度83.87%,中度59.08%,重度29.55%,中心注视型78.26%,非中心注视型42.86%,屈光不正性71.47%,屈光参差性50.00%,斜视性26.00%,形觉剥夺性及先生性弱视治愈率0。总治愈率61.14%,结论:弱视的疗效与弱视的程度,类型,注视性质及年龄有关,弱视程度越轻效果越好,尤以屈光不正性疗效最好,中心注视型者优于非中心注视型者,在弱视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对较小患儿家长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岩 《吉林医学》2012,(10):2032-2033
目的:探讨应用眼睫状肌麻痹验光配镜,遮盖,综合治疗单纯高度远视、单纯高度近视、中度以上散光等屈光不正性中重度弱视疗效差别。方法:分析95例170眼弱视儿童,按弱视屈光不正的类型分组,经过综合治疗后,明确视力提高情况。结果:治愈率单纯高度远视>中度以上散光>单纯高度近视。结论:儿童弱视矫治的疗效与患儿的屈光不正的类型有关,综合治疗对弱视儿童视力的提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摸球法将其分为A组、B组各25例和C组26例。A组采用配镜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遮盖治疗,C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精细训练法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立体视锐度。结果:治疗后,C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B组,立体视锐度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立体视锐度,效果优于单纯配镜治疗或配镜联合遮盖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视机治疗对儿童弱视复发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对204例(294眼)基本治愈的弱视患者进行3年以上的随访,比较综合治疗方法组与同视机治疗组的弱视复发率。结果同视机治疗组弱视复发率为13.46%,综合治疗方法组弱视复发率为28.57%,综合治疗方法组弱视复发率明显高于同视机治疗组弱视复发率。结论同视机治疗能明显降低弱视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传统综合治疗前后近视性弱视儿童的近视屈光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007—2009年在广西视光中心弱视门诊行传统综合治疗的近视性弱视患者45例(82只眼),前瞻性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近视屈光度,并对治疗前后屈光动态按患者弱视程度、近视程度和疗效等特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1)治疗后的球镜、柱镜和等效球镜高于治疗前(P〈0.05);球镜、等效球镜的年均变化为(0.49±1.09)D/年和(0.54±1.09)D/年;等效球镜年均增长在1.00D以内(占91.5%)。(2)轻、中、重度弱视的球镜、柱镜和等效球镜动态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轻、中、高度近视程度的弱视眼球镜、柱镜和等效球镜动态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疗效的弱视眼屈光度动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综合治疗对近视性弱视患者近视屈光度增长影响甚微,重度弱视程度的患者屈光动态变化低于轻、中度弱视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