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16抑癌基因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和恶性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P16蛋白表达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及与癌组织恶性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82例声门上型喉癌的原发灶、癌旁组织及颈淋巴结进行了P16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喉癌原发灶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54.9%;其中无颈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为68.3%;有颈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41.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度恶性组原发灶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62.2%;高度恶性组原发灶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41.7%,差异显著(P<0.05).高度恶性及原发灶P16蛋白表达阴性组颈淋巴结转移率81.0%;低度恶性原发灶P16蛋白表达阳性组颈淋巴结转移率33.3%,转移率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P16基因及其蛋白产物与喉癌的恶性度及颈淋巴结转移有相关倾向.结论:临床检测P16蛋白表达对判定喉癌组织的恶性度及推测颈淋巴结潜在性转移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喉癌NM23-H1蛋白/核苷二磷酸激酶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喉鳞癌组织中nm23-H1单克隆抗体的表达,结果发现:喉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2.9%。nm23-H1蛋白表达率在伴有颈洒巴结转移的喉癌中低于无颈淋巴结转移喉癌;在Ⅲ-Ⅳ期喉癌中亦低于Ⅰ-Ⅱ期喉癌。m23-H1蛋白民喉癌的生长部位和病理分级无关。结合随访分析分析表明:nm23-H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总体生存离高地阴性表达者。提示nm23-H1基因可能有抑制癌  相似文献   

3.
p53蛋白异常表达与喉癌,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LSAB法)对57例喉癌、下咽癌标本p53蛋白染色,进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1)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即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p53蛋白表达率升高(P<0.001);2)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p53蛋白表达率升高(P<0.001);3)p53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1)。提示p53蛋白基因的突变对喉癌、下咽癌的颈淋巴转移有促进作用,因此,检测p53蛋白的表达可作为临床预测喉癌、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趋势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c-Met、TIMP-2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研究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两者在喉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喉癌患者41例,另选癌旁组织15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Met、TIMP-2的表达。结果c-Met、TIMP-2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6.1%(23/41)及63.4%(26/41)。c-Met蛋白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3.3%(2/15),TIMP-2蛋白在癌旁组织为阴性。结论c-Met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有关;TIMP-2与喉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有关;c-Met与TIMP-2在喉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声门上型喉癌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声门上型喉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了HEP-2喉癌细胞系,26例声门上型喉癌组织和15例癌旁组织。结果:HEP-2喉癌细胞系呈端粒酶阳性,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为84.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率40%(P〈0.01),喉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未出现出相关性(P〉0.05)。结论:端粒酶活化是喉癌发生的重要遗传学改变,但  相似文献   

6.
p53蛋白过度表达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5例喉癌行p53蛋白检测。结果显示:19例(42.2%)喉癌呈p53蛋白过度表达;在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p53蛋白过度表达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呈显著关系(P<0.05);随访资料进一步显示,p53蛋白阳性者术后2年内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较p53蛋白阴性者明显增加(P<0.05)。表明p53蛋白过度表达不仅与喉癌发生相关,而且在喉癌颈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p53蛋白测定可作为临床预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趋势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组织的COX-2和VEGF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其中伴有颈淋巴结转移(N )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6例,不伴颈淋巴结转移(N-)患者33例.结果 颈淋巴结转移组(Ⅰ~Ⅱ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标本COX-2和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6%和86.8%,不伴颈淋巴结转移组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标本COX-2和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5%和66.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淋巴结转移组中,原发灶组织COX-2和VEGF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CO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VEGF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FLIP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FLIP和PTEN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LIP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PTEN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喉癌组织以及15例癌旁组织中的FLIP和PTEN的表达。结果:FLIP在喉癌中的表达阳性率(77.8%)高于癌旁组织(33.3%)(P〈0.05),FLIP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均有关。PTEN在喉癌中的表达阳性率(65.0%)高于癌旁组织(0),(P〈0.01),PTEN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肿瘤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FLIP与PTE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FLIP可能是喉鳞状细胞癌的一个重要的预后标记物。PTEN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也可能是判断预后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63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喉鳞状细胞癌(喉癌组)及其45例癌旁组织(癌旁组)、24例转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组)、40例未转移淋巴结(未转移淋巴结组)及25例喉非癌组织(非喉癌组)中p63基因的表达。结果:p63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均为细胞核阳性表达,喉癌组及转移淋巴结组的中、强阳性率为95.2%(60/63)和83.3%(20/24);癌旁组及未转移淋巴结组中无中、强阳性表达;非喉癌组中1例乳头状瘤为弱阳性表达,其余均为上皮细胞或基底细胞核弱阳性表达。结论:p63可作为喉鳞状细胞癌有特异性的标记物,对喉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p63可能主动参与了调控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但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激活状态,可能在发展过程中发挥负反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头颈部肿瘤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纤维蛋白板测定头颈瘤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结果表明:(1)头颈恶性性肿瘤原发灶/颈淋巴结转移癌PA活性增高,比活性均值高于相应癌灶领近正常组织和头颈良性肿瘤组织(P<0.01);(2)在原发灶中PA比活性均值随肿瘤分期的进展而递增。提示PA可能是参与头颈恶性瘤生长、浸润及转移的机制之一,PA使头颈癌细胞激活纤溶系统解癌周组织而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l(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30例喉癌组织、12例喉癌颈部淋巴结和10例正常喉部组织,进行了Mtal mRNA表达的检测。结果:有转移喉癌原发灶Mtal mRNA高表达率为100%(8/8),无转移为22.7%(5/22),P〈0.01;有癌转移淋巴结高表达率为87.5%(7/8),无癌转移为0(0/4),P〈0.05。30例喉癌有13例Mtal mRNA高表达,高表达率为43.3%。结论:Mtal mRNA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呈相关关系。基因Mtal可成为判断喉癌转移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抑癌基因PTEN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在68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喉癌组)及33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①喉癌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8%(42/68),对照组为100.0%(33/33),喉癌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之间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79.3%: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者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55.0%)显著低于无淋巴转移者(71.4%)(P<0.05);根据临床病理分期,Ⅰ加Ⅱ期与Ⅲ加Ⅳ期之间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76.0%: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临床分期增加、喉癌分化程度降低及淋巴结的转移,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另外,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大小及部位无关(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在喉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其蛋白的检测可作为判定喉癌发生及侵袭转移能力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武双  邵彬等 《耳鼻咽喉》2001,8(3):164-166
目的:研究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在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测定45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分析其阳性率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CD44v6表达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85.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8.0%)(P<0.05);在乳头状腺癌的表达率为75.0%,滤泡腺癌组为68.8%,在髓样癌中及未化分癌中未见阳性表达;45-60岁病人组CD44v6表达阳性率高于其它年龄段。分析CD44v6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的关系,发现随分期增加而增加,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在Ⅰ,Ⅱ,Ⅲ期分别为64.3%、77.8%,100.0%;死亡的8例中有6例CD44v6表达阳性。结论:CD44v6表达与甲状腺的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临床分期、年龄、预后及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BAG-1和p53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AG-1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p53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7例喉癌旁正常组织及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BAG-1与p53的表达。结果:BAG-1在喉癌中表达阳性率为72.5%,较喉癌旁组织(18.5%)、声带息肉组织(20.0%)高(P〈0.05),其表达与预后呈负相关(P〈0.05);p53在喉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5.0%,而在喉癌旁组织和声带息肉组织中均无表达,与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呈负相关(P〈0.05);在喉癌组织中BAG-1与p53表达之间未见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BAG-1和p53基因的过度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BAG-1可作为早期诊断喉癌的一种生物标记,尤其是细胞核BAG-1定位可作为一种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p53表达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可单独作为喉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5.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nm23基因产物/核苷二磷酸激酶(nm23/NDPK)在喉鳞癌中的表达,结果喉鳞癌中nm23/NDPK表达的阳性率为694%(25/36),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阴性。在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无颈淋巴结转移者nm23/NDPK表达的阳性率高于颈淋巴结转移者,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Ⅰ~Ⅱ期喉癌高于Ⅲ~Ⅳ期喉癌,差别也有显著意义(P<0.05)。nm23/NDPK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结果表明nm23基因低表达与肿瘤进展及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病理学特点,以及颈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病变的关系。方法:100例声门上型喉癌和颈廓清标本经火棉胶包埋、进行连续切片光镜观察。结果:①颈淋巴结转移55例,转移率55%;②颈淋巴结转移分四类:临床病理转移29例,病理转移26例,临床转移5例,无转移40例;③转移淋巴结分四期:癌早期、癌长期、癌满期、破膜期;④转移淋巴结分三型:单发型、多发型和融合型;⑤声门上型喉癌不同发病率部位癌转移率为:杓会皱襞85.7%,杓区66.6%,会厌室带56.8%,会厌46.4%,室带45.4%;⑥声门上型喉癌扩展到喉外者转移率为80%~84%。结论:声门上型喉癌有较高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在转移淋巴结中融合型居多,破膜率高。分析肿瘤发病部位可帮助预测颈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采用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1992年上半年获取的55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癌(NPC)的活检存档标本,用15例正常人鼻咽部组织蜡块作对照。所有标本作免疫组化LSAB法染色,测定P蛋白的表达。并对所有NPC患者进行5年随访。结果表明,P蛋白在鼻咽部正常组织表达阳性率为100%,鼻咽部低分化鳞癌阳性率为70.9%,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13,P=0.0472)。Ⅰ-Ⅱ期、Ⅲ期和Ⅳ期NPC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3%、80.0%、60.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Kw=8.3050,P=0.0473);T1-T2、T3和T4期NPC的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8%、72.2%、45.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Kw=15.34,P=0.0394);无颈淋巴结转移与有颈淋巴结转移组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8%、70.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Kw=6.2793,P=0.0557);P表达阴性组与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7%、68.1%,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r=0.4775)。通过本实验提示:在NP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P15蛋白丢失的参与;P15蛋白表达可作为NPC生物学行为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Ets-1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在下咽癌原发灶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下咽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单纯手术患者下咽癌原发灶及相应36例颈淋巴结转移灶中Ets-1、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在52例下咽癌原发灶中,Ets-1、P-STAT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61.54%(32/52)和75.00%(39/52);Ets-1、P-STAT3蛋白在T3~T4级下咽癌原发灶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T1~T2级(P<0.05,P<0.01);在有颈淋巴结转移下咽癌原发灶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均P<0.05);Ets-1蛋白在有肺转移下咽癌原发灶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肺转移者(P<0.05);在36例有颈淋巴结转移下咽癌中,Ets-1、P-STAT3蛋白在转移灶的表达率分别为52.78%(19/36)和58.33%(21/36);原发灶P-STAT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转移灶(P<0.01)。结论Ets-1和P-STAT3蛋白在下咽癌中均高表达,并与肿瘤T分级、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Ets-1表达还与肺转移有关。Ets-1和P-STAT3有可能成为临床判断下咽癌侵袭性、转移潜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相关组织中端粒酶亚单位(端粒酶逆转录酶、端粒酶相关蛋白1和端粒酶RNA组分hTR)mRNA的表达,研究不同的端粒酶亚单位的表达与喉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34例喉鳞癌病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技术检测上述三种端粒酶亚单位在喉癌组织、对应的癌旁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的mRNA表达。结果 喉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88.2%(30/34)、5.9%(2/34)和90.0%(9/10),三种组织的阳性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喉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端粒酶相关蛋白1和端粒酶RNA组分mRNA在喉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的阳性率均为100%。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端粒酶依赖途径是喉鳞癌发生的方式之一。与端粒酶相关蛋白1和端粒酶RNA组分比较,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上调在端粒酶依赖途径的喉鳞癌的发生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癌基因在原发性喉癌中的增殖调控作用,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对36例原发性喉癌行P16、Rb和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检测,结果:P16在肿瘤中阳性率30.6%与癌旁组织阳性率61.1%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Rb、CyclinD1阳性率分别为61.1%和47.2%。P16与Rb之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数情况下当P16阳性时Rb阴性,反之亦然。经秩相关检验Rb与CyclinD1阳性呈正相关。P16、Rb在肿瘤高、低分化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一抗体在不同的临床分期及肿瘤部位和同一分期及部位在不同的抗体中表达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由P16、Rb及CyclinD1等形成的反馈调节链在喉癌的增殖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