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1例发热溃疡坏死性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的护理要点,包括:严密监测病情,针对皮损的程度实施皮肤创面综合护理,做好留置导尿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23.9±6.25)岁。10~20岁为好发年龄段(13例)。病程15天至24个月不等。皮损主要表现为出血坏死性丘疹和痘疮样疤痕,主要分布于躯干及四肢,面部、掌跖部位少见。组织病理见坏死角质形成细胞、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内淋巴细胞大致呈楔形浸润。主要治疗方案为口服四环素或红霉素,必要时加雷公藤;病情严重者可静滴甲氨蝶呤。外用药物选择中强效糖皮质激素药膏或卡泊三醇。物理治疗选择补骨脂素光化学疗法(PUVA)或者窄谱中波紫外线。大部分患者按照上述方案组合治疗2~3周后,病情得到控制,皮损数量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留有萎缩性疤痕。结论: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的诊断需要临床与病理密切结合,合理的治疗方案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8岁。周身泛发性红色丘疹、丘疱疹伴瘙痒10余日,皮疹多为粟粒至黄豆大小,上覆少许薄鳞屑,Ausptiz征(-),部分皮损破溃、坏死、血痂。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细胞间水肿及细胞内水肿形成多房性表皮内疱,疱内见中性粒细胞及多量红细胞,基底细胞液化,区域性淋巴样细胞浸润。诊断: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道6例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淋巴瘤,并研究其与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临床病理分析、皮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血清学分析、EB病毒编码RNA原位杂交、外周血EB病毒DNA测定.结果 6例患者皮损均为反复发作的丘疹、丘疱疹、坏死、痘疮样瘢痕,其中4例还伴有程度不同的颜面、手足水肿.所有患儿均有长期间断发热等症状.皮损病理可见表皮多房性水疱,真皮全层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细胞形态异形,可见病理分裂象.4例皮损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大量CD56阳性细胞,散在的CD3和CD45RO阳性细胞,T细胞内抗原-1和粒酶B染色阳性,诊断为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NK/T细胞淋巴瘤;2例组化染色CD3和CD45RO阳性,CD56阴性,诊断为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6例皮损均可见EB病毒编码RNA原位杂交阳性肿瘤细胞,血清学检查EB病毒衣壳抗原IgG抗体滴度升高,其中2例滴度为1:5120,2例为1:2560,2例为1:1280;2例患者外周血EB病毒DNA拷贝数高于正常.6例患儿均证实患有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结论 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淋巴瘤主要表现为颜面手足肿胀、水疱、痘疮样瘢痕,病理表现主要为真皮异形淋巴细胞浸润和血管中心坏死,免疫表型以NK/T型多见.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与该型淋巴瘤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痘疮样水疱病(Hydroa Vaccinonforme)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以水疱为主的光敏性皮肤病,国内报道不多,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本文报告3例患者,对其皮损进行了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F),发现有免疫球蛋白沉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种痘样水疱病12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12例种痘样水疱病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2例种痘样水疱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果:12例种痘样水疱病患儿男5例,女7例,平均发病年龄4.3岁,病程1-13年。12例均有暴露部位的丘疱疹、水疱、坏死、结痂及痘疮样瘢痕;其中1例伴有非暴露部位皮肤受累,1例伴有指间关节变形,1例皮损出现时伴有低热。病理表现为表皮内多房性水疱,真皮浅层中等至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并可伴有表皮、真皮坏死。结论:种痘样水疱病典型皮损为水疱,丘疱疹和痘疮样瘢痕,重型可出现皮肤肿胀,皮损亦可累及非暴露部位皮肤。  相似文献   

7.
苔藓样糠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藓样糠疹(pityriasis lichenoides)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发热溃疡坏死性苔藓样糠疹(pityriasis lichenoides with ulceronecrotic hyperthermia,PLUH)、急性苔藓痘疮样糠疹(pityriasis lichenoides et varioliformis acuta,PLEVA)、慢性苔藓样糠疹(pityriasis lichenoides chronica,PLC).在三型之间有一些移行状态,分别具有不同亚型的特点,说明这三种亚型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些患者可以同时有PLEVA和PLC的皮损表现.  相似文献   

8.
急性痘疮样苔鲜状糠疹又名急性痘疮样副银屑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现报道1例乙型肝炎并发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患者,并就两者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苔藓样糠疹(PL)是一种不常见的皮肤病,分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PLVA, Mucha-Habermann病)与慢性苔藓样糠疹(PLC, Juliusberg型)两种病型。PLVA能出现出血性、小疱或脓疱甚至坏死性皮损,并可后遗疤痕和色素性改变,持  相似文献   

10.
报告1例伴面部严重肿胀的种痘样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男,23岁,面、颈、上胸部、双手背出现丘疹、丘疱疹、坏死、结痂、痘疮样瘢痕形成伴面部肿胀6年,加重4年。皮损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符合种痘样水疱病样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用昆明山海棠治愈一例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9岁,因全身丘疹、脓疱、结痂、坏死8年余就诊.皮损组织病理结合免疫组化符合淋巴瘤样丘疹病(C型).淋巴瘤样丘疹病属于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具有自限性,病因研究较少,组织病理学可分为A、B、C三型.临床上易误诊为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C型组织病理学与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相似,故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因头皮、躯干反复起坏死性红斑2年,复发20天,于2008年11月28日就诊.患者2年前头皮出现水肿性红斑,红斑迅速扩大,中央出现坏死,不久即结痂脱落,形成痘疮样凹陷.皮损初发时有明显疼痛,不久即无任何症状.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毛囊炎,给予抗生素等药物,疗效差,后又在当地诊所使用中药治疗,反复发作多次.20天前患者皮损再次复发,呈进行性加重,皮损面积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4.
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8岁。因躯干和四肢反复出现红斑,丘疹、结节3年,于2004年6月28日至我院就诊。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散在孤立的红色丘疹、结节,皮损大小不等,中央有坏死结痂,愈后留有色素沉着和瘢痕。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痘疮性苔藓样糠疹,未予治疗,皮损数周后消退。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7岁,躯干、四肢皮肤见泛发粟粒至黄豆大红色斑丘疹20天,丘疹上覆少许稀薄鳞屑,Auspit征(-),部分皮损中央破溃,坏死、结痂。患者无发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组织病理示:表皮呈灶性变性坏死,区域性淋巴浸润。诊断: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本文并就其病因、临床表现、病理进展和治疗进行了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6.
急性痘疮样苔藓状糠疹又名急性痘疮样副银屑病,较为少见,我所遇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PLEVA)又称痘疮型副银屑病,病因不明,临床上以发热、全身反复发生的红斑、丘疹、水疤及钻孔样溃疡为特征,组织病理学改变以血管周围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浸润为最常见,我们对所见15例PLEVA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2.8:1。发病年龄6~67岁,平均36岁,其中6~18岁占6例。病程最短5天,最长10年。发病部位躯干7例,四肢5例,头面部2例,全身泛发1例,其中2例伴有口腔粘膜损害,2例伴有掌跖部受累。皮损为淡红色或红褐色针…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发热性溃疡坏死性急性痘疮样糠疹。患者男,16岁。全身红斑、坏死及结痂3个月,发热3 d。体格检查:头面部、躯干及四肢密集米粒至蚕豆大红斑及丘疹,部分红斑中央有血疱,结黑痂,阴囊、阴茎明显水肿。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变性、坏死,颗粒层、棘层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炎性细胞移入表皮,真皮小血管充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红细胞外渗。诊断:发热性溃疡坏死性急性痘疮样糠疹。应用甲氨蝶呤、环孢素、静脉注射用人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病情控制后,随访2.5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19.
具有痤疮样皮损表现的CTCL1例报告周洁,刘涛,陈磊,郑捷,张传钧患者许××,女性,40岁。因面部红斑,水疽1月,伴发热就诊。患者自1992年8月初发热,次日面部出现水疱,偶有痒感。曾在多家医院拟"痘疮样水疱病","白塞病"服用雷公藤及强的松。后因皮...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10岁.因全身红斑、血疱及溃疡伴瘙痒1个月入院.1个月前患儿全身出现暗红斑,微痒,随后其上出现黄豆至甲盖大血疱,破溃后结黑痂,在外院以银屑病和玫瑰糠疹治疗无效,于2007年8月7日在我院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急性痘疮样苔藓状糠疹.予以静脉滴注甲泼尼龙28 mg/d,13 d后减至24 mg/d时全身大部分皮损消退,患者自动出院并自行停用糖皮质激素.3 d后皮损复发,在外院予甲泼尼龙40 mg/d,静脉滴注8 d后因疗效不明显而停用.停用2d后皮损尤断加重,并出现发热,体温39.2℃,于2007年9月2日来我院复诊.发病以来无腹痛及腹泻,无关节肿痛及黏膜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