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30例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胃镜下表现糜烂性出血性胃炎18例(60.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例(26.7%),胃溃疡4例(13.3%);综合止血治疗5d后,紧急血液透析组20例中15例(75.0%)出血停止,非紧急血液透析组10例中5例(50.0%)出血停止;最终分别有3例(15.0%),4例(40.0%)死亡。两组治疗5d后止血率及死亡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合并消化道出血以胃肠粘膜糜烂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主,共24例(86.7%),它的治疗较困难,紧急血液透析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钟志坚 《海南医学》2006,17(2):69-70
目的评价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钠组(治疗组)40例,其中胃溃疡并出血1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24例;西咪替丁组(对照组)40例,其中胃溃疡并出血1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22例.治疗组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mg加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一天2次,连续5天;观察组用西咪替丁200mg加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6小时一次,连续5天.观察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天内治疗组有32例出血停止,4~5天有7例出血停止,5天以上出血未停止者1例,止血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3天内有20例出血停止,4~5天内有12例出血停止,5天以上出血未停止者8例,止血总有效率为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起效快、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8~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1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内镜下治疗.结果 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②经内镜及内科综合治疗总止血率为98.1%.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对有活动性出血者采用内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70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欣菊 《中原医刊》2007,34(22):29-30
目的探讨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和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各70例临床资料,并进行详细统计。结果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主要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胃癌、胃黏膜病变、肝硬变、Mallory-Meiss综合征、出血性胃炎等。结论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主要为胃溃疡(35%)、胃癌(19%)等;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37%)、急性胃黏膜病变(25%)。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钠注射液(卫可安)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与奥美拉唑注射液(洛赛克)相比较。方法 选择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钠治疗组和奥美拉唑对照组,各41例。分别用泮托拉唑钠或奥美拉唑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内,静脉滴注,1次/d,共5d。观察生命体征与出血的情况。结果 治疗3d泮托拉唑钠组有36例(87.8%)止血,奥美拉唑组有35例(85.4%)止血,4—5d内止血分别为4例(9.8%)和5例(12.2%)。治疗总有效率2组均为97.6%。止血显效率,总有效率两组无显著差异,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泮托拉唑钠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急重症之一。其来势凶险 ,病死率较高。属中医呕血与便血范畴。笔者自九三年以来 ,自拟清热泻火 ,祛瘀止血之黄白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5 3例(简称治疗组 )并和西药治疗组 32例进行对照 (简称对照组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患者男性 38名 ,女性 15名 ,年龄为 19岁~ 70岁 ,中位数 35岁 ,病因中胃溃疡 16例、十二指肠溃疡 2 8例、出血性胃炎 6例、胃癌 3例、对照组胃溃疡 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8例 ,出血性胃炎 13例 ,胃癌 1例。1 2 诊断标准 :两组病例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 198…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应用纤维内镜检查小儿上消化道出血52例。年龄3~14岁,平均10岁4个月。全部病例在咽部局麻下,应用成人型内镜(其中大多数是用GIF-P_3型)完成检查。结果:十二指肠溃疡28例,胃溃疡1例,急性出血性胃炎胃粘膜糜烂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例,十二指肠炎2例,食管静脉 曲张2例,食管  相似文献   

8.
上消化道出血是儿科常见症状 ,近年来 ,由于胃镜在儿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儿童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确诊率越来越高。有报道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依次为 :十二指肠溃疡 ,各型胃炎 ,胃溃疡 ,复合溃疡[1] 。但资料多限于 4表 1 各年龄组病变检出情况例  年龄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溃疡 十二指肠球炎(糜烂型 )急性胃炎(糜烂型 )十二指肠球炎 反流性食管炎<1 2个月 1 0 3 7 2 11 2~ 36个月 7 85 7 5 0岁以上儿童。为了解婴幼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我们对 35例婴幼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胃镜检查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9.
尤忠   《中国医学工程》2010,(3):131-132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救治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到2009年12月间救治的接受急诊胃镜检查的32例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救治成功,其中胃溃疡3例(9.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34.3%),十二指肠球后溃疡1例(3.1%),球部及球后多发溃疡1例(3.1%);急性胃黏膜病变8例(25%),糜烂性十二指肠球部炎症4例(12.5%),浅表性胃炎伴十二指肠炎3例(9.4%),合并贲门黏膜撕裂伤1例(3.1%),食道静脉曲张出血1例(3.1%)。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以少量和中等量出血为主,除对症及全身止血治疗外,应积极通过急诊胃镜等手段查找和去除病因,评估再出血的危险性,必要时可采取内镜下止血治疗。采用内科保守治疗,预后多较好,合并大出血者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0.
吴智华  钱玉明 《嘉兴医学》2000,16(4):256-256,F004
目的:总结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993年至1999年我院收治的87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胃溃疡19例,复合性溃疡5例,急性出血性胃炎21例,食道癌及胃癌13例。治愈及好转70例占80.46%。结论: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性胃炎等良性疾病为多,且胃溃疡发病率高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诊治中,应及进胃镜或钡餐检查,减少误诊;应积极处理伴发病或半发症,严密观察病情,合理用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与ABO血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宁夏医科大学总院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包括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并出血的患者)共538例作为出血组和同期7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人群ABO血型分布,分析不同血型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组、胃癌合并出血组的患者血型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型为O型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的危险率为1.763,胃溃疡并出血的危险率为1.526;血型为A型的患者胃癌并出血的危险率为1.547.结论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与ABO血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血型为O型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出血的危险增高,血型为A型的胃癌患者发生出血的危险增高.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纤维胃镜检查1877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877例有上腹部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结果。本组男多于女(2.6:1),;以慢性胃炎(45.3%),胃癌(27.4%)及消化性溃疡(17.9%)为常见,胃癌,食管癌,慢性萎缩性有炎及胃溃疡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则呈减少趋势;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及消化不良症状为各病共有的常见主诉,但无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立止血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立止血注射液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133例经内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立止血治疗组100例,潘妥拉唑组33例。分别予以立止血2kU及潘妥拉唑4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5d。结果立止血组96例(占96.00%)患者于3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显效;4例(占4.00%)患者于4~5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有效;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潘妥拉唑组32例(占96.97%)患者于3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显效;1例(占3.03%)患者于4~5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有效;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显效率及有效率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止血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 1,781例近期内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内窥镜检查资料,并按不同年龄组进行对比,发现老年组以胃癌出血占首位,胃炎其次,胃溃疡为第三位;中年组胃炎出血占首位,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青年组以胃炎占首位,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本文并对经内窥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尤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血管硬化剂治疗,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及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2011年间收治的2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性(60岁以上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非老年性(小于60岁)出血患者110例,对两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0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胃溃疡所致出血最多23例,占20.91%,其次为胃癌18例,占16.35%,其他常见的病因还有复合型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门脉高压出血,老年组患者肿瘤发生率、胃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十二指肠溃疡及肝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结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其次是胃癌。  相似文献   

16.
During the year 1991, 43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one with severe epigastric pain associated with intake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were admitted for emergency endoscopy to our unit. Fourteen patients (33%) had been treated with 100-325 mg aspirin daily, 11 of them for at least one year. The mean age of this group was 71. Only two patients had a previous history of peptic ulcer. Five patients used anticoagulants or antiplatelet drugs concomitantly with aspirin. The endoscopic diagnosis of the sources of bleeding was erosive gastritis in eight patients, gastric ulcer in four, duodenal ulcer in five and oesophageal ulcer in one. Our results support findings by other groups, showing that doses of aspirin as low as 75 mg daily should be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thrombo-embolic diseas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对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方法对两组各126例急性脑血管病例分别应用泮托拉唑和雷尼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泮托拉唑组中有5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为3.97%。雷尼替丁组中有23例合并有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1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比雷尼替丁更能有效地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18.
赵宏  单淑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44-45,47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1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与同期收治的85例中青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以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60.49%)为主要诱因,胃溃疡(45.68%)、上消化道肿瘤(25.93%)为主要病因,黑便(59.26%)为主要症状;中青年组以饮酒为主要诱因,十二指肠溃疡(32.94%)、急性糜烂性胃炎(22.35%)、食管静脉曲张(20.00%)为主要病因,呕血为主要症状,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伴随疾病(90.12%)、并发症(22.22%)、再出血率(28.40%)和死亡率(16.05%)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起病隐匿,胃溃疡、胃癌发病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9.
20.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伯平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484-1485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性别分成女性组26例、男性组92例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药物及饮酒不当饮食是男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两大主要诱因,老年女性以药物诱因比例最大;消化性溃疡及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包括应激相关胃粘膜损伤)仍为主要病因,老年女性以消化性溃疡为第一病因,而老年男性则以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包括应激相关胃粘膜损伤)为第一病因;出血量男性组普遍较女性组大,疗效女性组优于男性组。结论:老年男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比女性高,约3.5:1,出血量较大,病情较老年女性急,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疗效相对较女性差,需积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